白巖松說:《道德經》中的這句話,讓我放棄了一個月2000萬的機會

2020-12-23 花落花又落

對於《道德經》,林語堂先生曾在《老子的智慧》裡一文中評價過這樣的一段話:

看過《道徳經》的人,第一個反應,便是大笑;接著就開始自嘲似的笑;最後才大悟到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教訓。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相信大半讀者第一次研讀老子的書時,第一個反應便是大笑吧!

我敢這麼說,並非對諸位有何不敬之意,因為我本身就是如此。

因此,那些上智的學者,便由譏笑老子、研究老子,而成今日的哲學先驅,以致老子成了他們終身的朋友。

有人曾說讀懂《道德經》可以受益終身,《道德經》的影響之力,甚至可以說延續到了很多地方,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也曾深受其影響寫過:

孔子的中庸之道妙極了,同老子一樣——順應自然法則即智慧,即力量,即生命

看到上面的評價,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看過的一篇文章,裡面曾寫過這一樣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自然的規律是有利而無害的;人間的法則,是付與而不是爭奪。 這是以天道喻人道,也是貫穿道德經全篇的上善之人「利」與「不爭」的行為準則

從看到這句話後,這句話一直對我的影響很深刻。每天觀看新聞節目時,看到電視裡的白巖松,我曾想到他曾說過:

自己也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當時的自己的確是心動了,心想著我也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了

用不了多久我就是一個真正的富人了,但事後白巖松笑著表示他拒絕了。

白巖松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腳踏實地,做真實的自己,對於現代人來說,隨著社會壓力的逐漸增大,我們們很多人都脫離了自己曾經對於自己的定義。

每天最關注的就是掙錢,活著就是為了掙錢,就像拿著3000工資,而自己並不滿足於現在的工資,自己缺少一個讓自己掙高工資的機會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時間太緊迫了,大多數人們,又不甘於自己的人生太過平凡,不努力掙錢怎麼行。

現實生活中我們充滿了太多的委曲求全,人們的抗壓能力,有的在逐漸走向崩潰。每年人們得抑鬱症的機率在逐漸增高。

《道德經》裡有這樣一句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看別人總是很容易,但是認清自己卻是很難。很多人一生都沒有認清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適合做什麼。

一輩子都在做自己不適合做的事情,到頭來碌碌無為。認清自己,堅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與本分的事情。

人們對於人生的定義就像白巖松曾說過的一句話:當成功離我們那麼遙遠時,我們怎麼會放棄追求成功,而選擇偏居一隅的安逸呢?

但是道德經中還有一句話「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東西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麼追求也沒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很多的東西並不是我們強求就能得來的,認清自己,懂得淡然知足。也許人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就像《道德經》中的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世上哪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你經歷過的每一個挫折,你堅持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你寶貴的財富。

不要總羨慕那些少年成名,年青得志,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來,什麼時候成功都不晚。

人生的這條路,我們還學習的太少《道德經》就像一本本鮮活的人生教材,如果你擔心文言文自己看不懂,我們不妨可以看看這本,不光譯文清晰,紙質優良,富有書香氣十足的精美書中慢慢品味人生的意義。

人生即將步入新階段的我們,不如買本好書,或許人生可以買到很多其他的東西,但是豐富的哲學知識,與人生意義才是自己伴隨一生的良品,只需要59元,或許這是一頓飯錢。

但是知識是伴隨一生的,用一頓飯錢,換來可以豐富自己一生的道理,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我有一個月掙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的一句話讓我放棄了
    他在採訪中說:「我也可以在一個月內掙2000萬,那就是去當一把評委,但是我總是害怕,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月入2000萬的機會,白巖松放棄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白巖松在《道德經》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白巖松坦言,這句話讓他尋回真正的自己,讓自己足夠的踏實起來。
  • 白巖松:我有機會月入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
    白巖松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自己曾經有一個可以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自己選擇拒絕了這個機會」。《道德經》裡一句話點醒白巖松為什麼會拒絕呢?只因為《道德經》的一句話,相信也會點醒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白巖松這樣回應說:「我賺這麼多錢幹嘛呢?
  • 白巖松:我本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讓我放棄了
    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總覺得現在到手的工資並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應該去賺更多地錢,而自己最缺少的,並非是錢財,而是一個能賺大錢的機會罷了。這便是現在年輕人最常面對的一個困局。對此,我從白巖松的訪談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 白巖松:曾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讀了《道德經》,我笑著拒絕
    白巖松:曾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偶然讀了《道德經》,卻讓我笑著拒絕十幾年來網上非常流行一個詞,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說得簡單,做起來卻千難萬難,而真正能將這幾個字付諸實踐的,少之又少,印象中恰好有這麼一個人,那就是——白巖松。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這句結束語讓我放棄
    在白巖松事業如日中天時,他在一次採訪中說到:「我也有一個月當一次評委,一下子掙2000萬的機會」現實生活中,可以說,能真正跟隨自己內心生活的人不多,而是變成了金錢的奴隸,拿著一個月兩三千的工資,還想著掙更多的錢,最後才發現,就算掙再多的錢,也開心不起來。
  • 白巖松:本來我能月入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
    在一次演講中他說,他讓自己的學生抄《道德經》,最後選出《道德經》中,他們印象最深的十句話,結果沒想到,被選出最多的一句是:《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的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白巖松稱,這是一句可以給困境中的人帶來心理支撐的一句話。
  • 白巖松:我本可以月入2000萬,因《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我放棄了
    白巖松就是其中之一,即使身肩名和利,仍能做到不忘初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誘惑太多,而白巖松也曾動過心,卻也守住了心。白巖松曾在節目中公開表示表示過自己曾有月入2000萬的機會,自己不久以後將成為富人,但面對誘惑,他拒絕了。不禁有人好奇,這麼高的報酬為什麼要拒絕呢?
  • 白巖松:我可以月入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
    他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過,自己曾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自己也非常心動,畢竟這樣不用多久自己就是一個真正的富人了,但是自己思考一番後就拒絕了這個機會。只因《道德經》裡的14個字——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句話是說:自然的規律是有利於物,而無害於物,聖人的法則是只管去做不用爭所謂的結果。他說:「我害怕,如果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然後呢?」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道德經》的結束語讓我放棄了
    在白巖松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在一次採訪中,說到:"我也可以一個月當一把評委,掙2000萬。但是我會很害怕,我覺得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然後呢?我拿它幹嘛?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這麼多錢!現在的我們,有很多人已經成了金錢的奴隸,一個月拿著三五千的工資,總是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於是想盡一切的辦法掙更多的錢,最後發現,即使掙再多的錢也使自己開心不起來,這是為什麼?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機會,但《道德經》裡一句話,讓我放棄了
    提到主持人,很多人會想到撒貝寧、董卿、何炅等人,但還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人,他就是白巖松。「東方時空」、「子夜」、「焦點訪談」等等,在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節目中,都有白巖松的身影。可能很多人都會羨慕白巖松的成就,但他真正的成功其實還是在心性上,只有心強大的人,才能無畏所有。白巖松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這樣一件事:年輕時我曾經遇到一個機會,可以月賺2千萬,但還是放棄了,因為突然間想到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 白巖松:不要讓自己陷進金錢的局中,讀道德經幫你尋回真正的自己
    白巖松:我曾可以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中的話讓我放棄了如今的社會,要說我們最離不開的一樣東西就是:錢!好像我們住在了被金錢圍繞的牢籠裡。小白個人覺得真正能將這幾個字付諸實踐的,我覺得有一個人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白巖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想法,在我們年輕氣盛時,總覺得自己一身本領但沒處施展,3000塊月薪的安穩工資不是我們的歸處,只要給我一個機會我也能月入幾十萬。
  • 白巖松:再困難,都不要忘記《道德經》裡這句話,風再大,終會停
    白巖松是央視著名的主持人,在主持界的地位和口碑都很好,也許很多人都看到白巖松的功成名就,但其實白巖松也曾患過抑鬱症,承受著不為人知的痛苦,甚至和妻子交流都只能用紙條傳文字。後來通過家人的關懷和讀書,他才走出了陰霾。他當時主要讀的就是《曾國藩全書》和《道德經》。
  • 白巖松:《道德經》我的生命之書,這4種思維,助我突破人生瓶頸
    央視名嘴白巖松與《道德經》的淵源2018年3月24,白巖松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文化講堂中,白巖松的演講主題——《道德經——我的生命之書》。其實早在2015年,白巖松在《白說》的演講中,就說過對他影響最大的書是《道德經》。
  • 《道德經》裡一句話點醒白巖松,風再大,終會停
    這本幫助他走出抑鬱的書就是《道德經》。《道德經》的一句話影響白巖松的一生在一次演講中,他說過《道德經》裡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第二十三章中的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句話,在他陷入低迷狀態的時候幫助他走出了困境,給了白巖松以心理支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字面意思就是說:風再狂,也不會從晚上吹到天明,雨再暴,也不會從天明下到天黑。意思就是說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不好的事情,一切終將都會過去的,我們要放平自己的心態。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孰為此者?
  • 被白巖松稱為「生命之書」的《道德經》,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而就是老子寫的這本書,讓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稱其為「生命之書」,那麼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感悟這豆瓣評分高達9.5的文化瑰寶《道德經》;從古代先哲那裡,學習人生智慧,感悟成功之道。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人成熟,「勝讀十年書」
    所以說,在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本質上也是認知層次的競爭,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而老子的《道德經》中這3句話就能讓我們瞬間成熟,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勝讀十年書。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意思是,天地並不是仁愛的,它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會真正如此。不然又怎麼會有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說法呢?
  • 《道德經》中的4種思維,難怪白巖松盛讚其為:生命之書!
    然而最終卻做了階下囚,不僅丞相做不成了,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獵的機會也沒有了,這是多麼典型的一個事例。思維二:天長地久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人到中年不見起色,默念道德經這3句話,助你度過難關,迎來福報
    在流傳上千年,被無數偉人讀過的《道德經》裡也希望大家在人走不順時,默念幾遍以下這3句話,然後好運氣自然來!人到中年不見起色,默念道德經這3句話,助你度過難關,迎來福報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其實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說話溝通的重要性。不得不說很多成功的人士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更多的是在傾聽,而不會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始終都會遵循著沉默是金人生準則。
  • 心煩意亂的時候,讀讀《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心自然會靜下來
    心煩意亂的時候,不妨來看看《道德經》中的這三句話,讀過思考之後,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你能努力綻放成自己喜歡的模樣。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 《道德經》中1句話,很多人當作笑話,其實卻是人生致勝大道
    《道德經》中的每個字,每句話,都充滿了智慧,隨便拿出一個字,一句話,都值得玩味,領悟,悟透了,對增加我們的智慧大有裨益。例如,關於為人處世,有一句話,非常簡潔地表明了觀點。懂得這句話的人把它牢記在心,成為一個很智慧的人,為人處世,吉祥如意,不懂的人卻認為是個笑話,人生磕磕拌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