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生活中,你會發現 ,一些人三天兩頭就生病,經常吃藥,但卻活的壽命比較長。而一些人平時看起來身體很好,可一旦生了病,通常多是比較重的。
經常生病和壽命長短有關係嗎?經常生病的人反而壽命會更長?這其實還要從人體的免疫機制的幾個作用說起。
1、免疫殺滅壞的細胞
人體內的白細胞、淋巴細胞就能對外界侵入體內的細菌或病毒進行吞噬作用。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體內就帶有母體內的抗體,也能對外界有害物質進行防禦。
通過免疫系統的殺滅作用,能對入侵體內的一些細菌或病毒進行有效辨別或消滅,同時能清理已經衰老或死亡的廢舊細胞。
2、免疫需要應激刺激
人體免疫力的高低並不是通過飲食來獲取,而是通過血液中的免疫細胞不斷地受到入侵抗原的刺激作用,逐漸形成一個特定的應激反應。
從這個角度來看,經常生病的人的免疫機制對某個特定疾病比如感冒,會形成最終的應激條件反應,免疫細胞對侵入的病原體有了「記憶」,就會自然地攻擊並消滅。所以經常生病的人,以後再得同一種病,好得也相對比較快。
3、免疫系統需要鍛鍊得到提高
我們身體中的一套免疫系統,如果要得到提高,那麼就需要一定次數的免疫應答。有關研究表明,一些每年感冒都不足1次的人,和一年感冒四五次的人相比,感冒後反而會更重。而總感冒的人,免疫力得到鍛鍊,身體內的抗體也會變得更強大。
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和長壽?
1、多喝水
有不少醫生和長輩都會叮囑我們要多喝水。當身體如果處於缺水的狀態,那麼就會導致皮膚乾燥,血液變濃稠,再加上高溫環境,出汗過多,那麼就會中暑,甚至高溫休克。
建議每天都應該攝入足夠充足的水分,如果是成年人,至少是2000毫升。而且,一般不建議在口渴比較厲害時再去喝水,因為這時身體已經是處於比較缺水的狀態了。
2、增加運動鍛鍊時間
現在的不少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用來運動鍛鍊。如果時間有限,其實也可以在飯後散散步,也是一種運動。
吃完飯後過一會兒進行慢慢地走路,走路時注意抬首挺胸,同時可結合腹式呼吸,手臂跟著左右前後擺動。這樣的散步方式既能消食清腸,還能提高心肺功能,何樂不為。
3、保持良好心態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做到情緒方面的合理調控,避免經常大喜或大悲,保持一個 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於興奮副交感神經,提高免疫細胞活動,還能緩解疲勞感。
另外,當人在大笑時,流向心臟的血液比較多,能加快血液循環,降低患上心臟病風險。
除此之外,笑一笑也能釋放壓力,減輕對神經元的傷害,增強記憶力和分析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