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同時也是很特殊的一個「世界讀書日」,今年,讀者們無法參與多種多樣的線下活動,也無法在圖書館裡享受書海時光。你有多久沒有去過書店了呢?又有多久沒有看書了呢?沒有關係,春天才剛剛開始,今年就讓海澱圖書館(北館)陪你開啟書香之路。
京津冀三館聯動分享健康新生活
著名作家冰心曾在文章中寫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但當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和愈發豐富的社交軟體,幾乎佔據了人們全部的時間。4月19日,海澱區圖書館(北館)聯合衡水市圖書館、天津市新梅江文體中心圖書館共同舉辦了《閱讀與健康》線上直播講座活動。文化與旅遊部公共文化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副會長倪曉建教授在線為三地書友講解了讀書與健康生活之間的關係。
閒暇時間想約朋友聚會、追劇、出遊,不想看書,碎片的瞬間刷刷手機就過去了,也沒有讀書,這是否是很多年輕人的常態呢?「中醫素有『書能化愚,詩書悅心』之說,讀書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倪曉建教授在講座中從「讀什麼、怎麼讀」的問題展開,引導讀者疫情期間減少出行,在家讀好書。僅一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3500餘名讀者的觀看,直播熱度達「3萬+」,不少讀者在直播間提出「近期好書推薦」、「讀書帶來的改變」等問題,倪曉建教授都悉心做了解答。
「如果把發生的事情都印在石頭上,那麼,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個臺階上讀到許多昔日的故事……」溫柔的誦讀流淌出來,讓時間都慢了下來。京津冀三地圖書館館員們選擇了著名作家泰戈爾的作品《河邊的臺階》進行誦讀與分享,「一篇文、三座城、千萬家」三館共讀一篇文為三館聯動活動畫上了一個輕柔的句號,讀者們可以通過海澱區圖書館北館微信公眾號感受這一份閱讀帶來的寧靜。
「兒歌+防疫小常識」閉館不忘小讀者
海圖北館的忠實「粉絲」裡,一直有非常多的小讀者朋友,在疫情之前,他們經常會在老師的組織下參與志願活動,或者圖書館組織的各類文化活動。據海澱區和平小學德育主任胡靜老師介紹,在有人數限制的情況下每個學期參與志願服務的小學生讀者們都可達200多人次。因為疫情,小讀者們無法到館活動,但海圖北館並沒有停止與他們的互動和交流。
讀書日前夕,海圖北館將一首《防疫數字歌》推送給了小讀者們,將「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等健康防疫小常識通過1-10的數字演變繪畫出來,「1變成水龍頭,大家記得勤洗手;2變成兩顆心,我們心連心;3變成小蘋果,多吃蔬菜和水果……」,歌曲郎朗上口,節奏歡快活潑。海圖北館還鼓勵小讀者們以展示視頻為基礎,自己在家嘗試繪畫,並充分發揮想像力加以創作。
小讀者們創作好的作品可以發送至海圖北館的郵箱,徵集時間截止到5月20日,之後海圖北館將選取部分優秀作品在微信公眾號進行集中展示,引導小朋友們保護自己,關愛健康,為防疫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豐富的線上活動等你來
4月16日-26日之間,海圖北館與中國知網共同舉辦了「經典誦讀·線上打卡」活動,讀者可通過「暢知經典誦讀」小程序,閱讀朗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科知識庫》裡的海量篇目。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還可以上傳自己不超過5分鐘的朗誦作品,參與誦讀比賽,或者將作品分享給家人好友,邀請他們共讀經典,傳承文化。與家裡的孩子一起參與,讓閱讀時間也成為親子互動的時間。
除了讀經典,海圖北館公眾號還能看經典,聽經典。4月22日上線的名書展《孔子家語》採用新型的展現方式,在豐富畫面的展示中增設音頻,為讀者進行導覽和解讀,將極具特色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孔子家語》帶到讀者身邊,展現家族家風家訓的文化魅力和古人的知書達理,讓讀者用全新的方式體驗經典的傳統文化。
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但哪一樣實踐起來都不那麼容易,疫情期間無法「行萬裡路」,閒暇的時光也總轉瞬即逝,如果不能做到放下手機,那至少也分一些時間來線上閱讀。「世界讀書日」海圖北館給你我打開了一扇閱讀的大門,希望更多人可以走上這條熱愛閱讀,堅持閱讀,享受閱讀的書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