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吹糖人……海圖北館新春文化季啟動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19日電 18日,在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支持下,由海澱區圖書館(北館)主辦的 「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系列活動拉開帷幕。據悉,本次活動主題為「福滿京城,春賀神州」。

漢服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主辦方介紹,這次新春文化季活動充分發揮海圖北館創新資源優勢,努力豐富讀者節日精神文化生活,讓讀者在感受文化浸潤的濃濃年味和暖心的文化服務的同時,在書香四溢的氛圍中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本次新春系列活動共開辦22天,由三部分內容組成,即「弘揚民俗文化,奏新春之歌」、「新春澤萬物,瑞雪迎春來」和「新春送溫暖,溫情千萬家」。

「弘揚民俗文化,奏新春之歌」開展了穿漢服過中國年、親子民俗體育大競技、新春民俗許願樹、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等活動,讓廣大讀者在娛樂中了解民俗文化,度過愉快而有意義的新春佳節。

本次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新春澤萬物,瑞雪迎春來」環節,活動現場還有豐富多彩的廟會,除龍鳳書法、中國結、吹糖人等多項老北京民俗展,還有VR滑雪體驗項目,讓讀者品讀民俗文化。

此外,在「新春送溫暖,溫情千萬家」這個部分,海圖北館將民俗系列圖書作為新春祝福,贈送給殘障人士和寄讀學校,讓他們在新春到來之際,感受到濃濃的關懷,了解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此外,在一層舉辦的新春季線上競答、福祿壽送紅包等活動,則是滿足了讀者節假日文化活動需求,讓讀者切身感受民俗的樂趣。(完)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海圖北館陪你踏上書香旅程
    4月19日,海澱區圖書館(北館)聯合衡水市圖書館、天津市新梅江文體中心圖書館共同舉辦了《閱讀與健康》線上直播講座活動。文化與旅遊部公共文化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副會長倪曉建教授在線為三地書友講解了讀書與健康生活之間的關係。閒暇時間想約朋友聚會、追劇、出遊,不想看書,碎片的瞬間刷刷手機就過去了,也沒有讀書,這是否是很多年輕人的常態呢?
  • 民俗文化之一一吹糖人
    民俗文化之——吹糖人藝人指導吹糖人製作糖人是一種漢族傳統手工技藝,製作者多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這個糖人以熬化的蔗糖或麥芽糖做成的各種造型,有人物、動物、花草、禽鳥類等。
  • 吹糖人:精湛的手藝,不朽的文化
    吹糖人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它不僅是舊時北京的一個行業,其中也蘊藏在幾代人的記憶中。早年間,各地街頭巷尾少不了做這種生計的人,他們每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吹著糖人,甚至是集市廟會都不會錯過。民間有三種製作糖人的工藝: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而老北京多數以吹糖人和畫糖人為主,其中吹糖人的工藝最複雜。
  • 六安市非遺文化項目侯氏吹糖人傳承人——侯守琴
    吹糖人是80、90一代兒時的記憶,逢年過節跟父母趕集總會纏著家人買一串糖人,既好吃又好玩。如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糖人挑子也早已被人遺忘,在城市的街頭巷尾也很難覓其蹤跡。糖人早已不再是單純的零食玩具,逐漸演變成一種文化符號,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 換糖 吹糖人
    換糖人絕跡了,這種像兒歌一樣的罵人話,也傳不下去了。今後無人可罵了。換糖的擔子是簡陋的,四根麻繩系個籮筐就行。吹糖人的擔子可講究多了,說是祖傳的家當,一點不為過。擔子後頭是個長圓形木桶,上有半蓋,有四根繩固定在扁擔一頭,歇下來可當凳子坐。前面這一頭就講究了,下半段是方形木箱,上頭有三個小抽屜,放做糖的各種工具。
  • 吹糖人:小時候做夢都想要的糖人,如今卻銷聲匿跡,難尋蹤跡
    在加熱糖料的時候,火候非常關鍵,火大了吧糖料會太稀,火小了吧糖料又會太硬,所以要想做糖人,火候必須得恰到好處,這樣的調料不軟不硬,正合適塑形。糖人的種類按照糖人的工藝製作,可以分為兩大類,吹糖人和畫糖人。
  • 2020漢中第二季「漢風大年」新春活動啟動
    核心提示: 1月21日上午,「回漢人老家 過漢風大年」2020漢中第二季「漢風大年」新春活動在天漢廣場啟動,向全球華人發出「回漢人老家,過漢風大年」的邀請。漢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曉勇主持啟動儀式漢中市委書記王建軍宣布活動啟動,市委副書記、市長方紅衛致辭,市大人常委會主任張雁毅,市政協黨組書記嚴維佳,市委副書記權儉,市委常委楊記明、王春麗,市大人常委會副主任趙勇健及來自
  • 畫糖人、捏麵人、吹糖人,一家三口各有絕活
    ……畫糖人、捏麵人、吹糖人這些曾經在街巷隨處可見的手藝如今成為稀罕玩意兒在長春公園益智親子園內的糖畫攤位前不少遊玩的家長和小朋友心生好奇不住讚嘆馬國俊帶著妻子和女兒一家三口一直堅守在傳承非遺的路上馬國俊畫糖人妻子高均梅捏麵人女兒馬雁吹糖人
  • 民生微實事|「星星之火」傳統手工技藝興趣社之吹糖人體驗活動
    2020年7月29日,由和一社區黨委主辦,深圳市藝立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星星之火」傳統手工技藝興趣社之吹糖人體驗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活動嘉賓時學進,山東省菏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氏吹糖人第五代傳承人,其吹制的糖人作品多為民間題材,如鮮活靈動的花鳥蟲魚、富於傳奇的神話人物、現實生活中的家禽百獸等,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精彩課堂吹糖人自古以來,便備受孩子們的青睞。正式上課之前,就有幾位小學員早早地來到現場,籤到、測溫後,就連忙趕至講臺前,看時老師吹製糖人。
  • 吹糖人作沙畫 永勝路社區中秋這樣過
    掌上春城訊手作沙畫、手鼓律動、吹糖人……9月10日,永勝路社區開起了集市,街坊鄰裡一起做手工、玩遊戲,熱熱鬧鬧團團圓圓提前歡度中秋節。「好長時間沒有參加過這種的集市,很多回憶湧上來,讓人感覺回到了年輕時候一樣。」
  • 解密老手藝:「糖人」是怎麼吹出來的?
    「糖人」究竟是怎麼吹出來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小技巧?新華社記者來解密。記者:何春好 王晉源編輯:董千齊 楊雲燕 (原標題:解密老手藝:「糖人」是怎麼吹出來的?)
  • 傳承非遺文化,體驗民俗樂趣!30名兒童在德州博物館吹起了糖人
    8月7日,非遺課堂第一課——吹糖人開講了,德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吹糖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厚貴銀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課。據介紹,吹糖人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之一,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末吹糖藝術從西北傳入德州市陵城區宋家鎮。吹糖人主要材料是麥芽糖,用溫火熬製而成,一個鋁鍋火爐子和木箱子,加上藝人的關鍵技術,一個個唯妙唯肖的糖人就生產出來了。
  • 吹糖人!口吹手捏的古老藝術,你還見過嗎?
    吹糖人,舊時北京的一個行業,北京話為「吹糖人兒」,漢族民間手工藝品之一。製作者多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家住祥符區八裡灣鎮內管營村的孟憲偉,出生在一個吹糖人世家。孟憲偉從小就跟父親孟照順學習吹糖人技藝,自幼受家庭薰陶,耳濡目染,加上聰明好學,10多歲就能掌握吹糖人技藝和熬製糖稀技藝。初中畢業後,由於家庭生活困難,16歲的孟憲偉就推著獨輪車到開封市和周邊縣城,走遍大街小巷靠吹糖人賺錢養家餬口。
  • 瀋陽新春文化旅遊「大餐」出爐啦
    1月8日,記者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喜迎新春 服務民生」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瀋陽各區為百姓們準備了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娛樂「大餐」, 廟會、燈謎、詠詩、年貨大集、百姓聯歡……讓沈城百姓們在「逛吃逛吃」中感受濃濃的年味與大瀋陽的美好。
  • 中國傳統手工藝:糖人的故事
    中國傳統手工藝關於「糖」的文化多種多樣,今天的故事主題是關於中華傳統手工藝-「糖人」的起源故事。據說糖人技藝盛於明末清初,常見的是以十二生肖為內容。「糖人」技藝可分為三種: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吹糖人製作過程「吹糖人」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據說宋代時就有,時稱「戲劇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藝人自己熬製的飴糖(也稱轉化糖),糖體為咖啡色。
  • 「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暖心送福
    在本屆「海之春」新年文化季上,海澱區文旅局舉辦了一系列送福到家的新春特別演出活動,展現海澱區榮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在節慶文化中的豐厚成果和「暖心送福」的文化特送。點亮暖冬 翰墨送福「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豫園集市「食玩校場」,捏麵人、吹糖人、盤一個古代的髮髻!
    豫園集市「食玩校場」,捏麵人、吹糖人、盤一個古代的髮髻! 很多上海人都聽說了,豫園剛剛打造了一個沉浸式國潮街區集市「食玩校場」,迎接暑期強檔「夏日潮玩季」
  • 圖說北京:回憶東嶽廟春節廟會上再現的老北京吹糖人技藝
    吹糖人是舊時北京的一個行業,北京話為「吹糖人兒」,是中國民間手工藝品之一。2006年1月的東嶽廟春節廟會上曾有老藝人表演技藝。小販們就是以此為原料來吹糖人。對於現在的孩子,手機遊戲是閒暇時的主角。「糖人」早已是個陌生的名詞了。「撥浪鼓兒風車轉,琉璃咯嘣吹糖人」,每當看起晶瑩剔透的糖人,仍會喚起老北京人的回憶。據說吹糖人兒祖師爺是明朝宰相劉伯溫。糖人有各種形狀,什麼小豬、公雞、小鹿、金魚、耗子、燈籠等,最惹孩子喜愛的是孫猴子。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就包括有糖人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就包括有糖人。? ? ? ?大家也許在現在的時候你沒有看到有多少人在街上賣糖人,不在以前的時候,賣糖人的人都是挑著一個擔子到處去賣糖人。而現在為什麼,街上沒有賣糖人的了,因為這是老一輩的手藝,有很多年輕人就不願意學了,就沒有人把糖人給遺傳下來,所以,在大街上只要看到有賣糖人的,就一定是個老人。你們知道,什麼是糖人嗎?糖人到底是怎麼做的嗎?其實唐人的,做法是十分複雜的,不是那種一眼就能做好,也不是用那種用模具就能做好的糖人,那就不叫做非物質遺傳了。做糖人的原材料是由庶糖和麥芽糖調製而成的,它們的顏色是偏黃的。
  • 吹糖人 糖畫 這場非遺美食200人競技 誰是最強傳承人
    來自鹿城的吹糖人曹達豐說,吹糖人在他曹氏家族傳承已經100年歷史,於2014年列為溫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為該項目傳承人。曹達豐一邊介紹製作工藝,一邊動手製作。記者發現,同樣一個吹糖人項目,來自不同縣(市、區)的代表性傳承人,手藝和流派不盡相同,最後呈現出的作品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