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被超越?日本宣布喜訊:3億公裡外的「孩子」回到地球了

2020-12-08 科技故人

圖文|科技故人

今年的12月份註定要載入史冊,因為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成功的到月球「挖土」,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到地球以外的行星採挖資源,中國也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前蘇聯)之後第三個達成此成就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44年前最後一次登陸月球後,美國和俄羅斯目前已經沒有可再次登陸月球的探測器,所以嫦娥五號剛發射,非常想了解月球近況的美國宇航局就急衝衝的喊話中國:我們當年給了1g月巖給你們,希望你們也能共享嫦娥五號的科研數據

不過,就在嫦娥五號準備勝利回朝之時,全球的目光突然被吸引到了日本那邊,原來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從3億公裡外發射的小行星樣品回來了

日本宣布喜訊3億公裡外的「孩子」成功返回地球

據媒體消息,日本12月6日正式宣布,由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發回的樣品返回艙成功降落,被早早在此等候的工作人員搜尋後裝入金屬箱,經過了6年等待,花費了近10億美元後,「隼鳥2號」的「孩子」終於回到地球!

很快網絡上開始出現一種聲音,認為日本的「隼鳥2號」能夠從3億公裡外發送小行星樣品到地球,說明日本的深空探索技術已經遠超中國,畢竟中國的嫦娥五號才剛剛實現月球探測,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只有38萬公裡,遠小於3億公裡

中國的嫦娥五號被日本的「隼鳥2號」超越了?

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太言過其實了,「隼鳥2號」的成就固然值得祝賀,但是跟嫦娥五號相比還不是一個量級的,理由主要有兩個:

理由一:中國的嫦娥工程是全體系大工程,日本只攻一個點

美國、俄羅斯、中國都是世界公認的航天大國,之所以被稱為航天大國,是因為這些國家在宇宙深空探測技術方面是全方位發展,屬於高端玩家

比如中國嫦娥工程的大推力發動機、運載火箭、全球測控網絡、化學燃料、對接技術、返回技術等等方面都是咱們自己搞得,是歷經了幾代航天人共同努力才一個個突破的,難度非常大

比如我國自行設計的探測器與返回器在軌對接技術,目前還沒有第二個國家做到過,俄羅斯的行星專家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聽說了中國的方案後,驚訝的有點說不出話來,他留言道,中國展現出了其技術的獨特性,之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

而日本就不同了,日本的深空探測技術主要是在美國的框架裡做一些延伸,屬於不謀全局,只謀一域,所以跟中國的整體實力不在一個段位

如果中國想做出「隼鳥2號」的成績來,估計三五年就完全突破了,但是讓日本搞一個「嫦娥五號」工程,沒有半個世紀也至少得花三十年,中國的深空探索好比是建造摩天大樓,而日本則是在美國的大廈裡租一個辦公間而已

理由二:「隼鳥2號」與「嫦娥5號」技術難度的領域不同,「嫦娥5號」整體更難

我們知道,「隼鳥2號」是2014年發射的,之後就一直在追趕一個叫「龍宮」的小行星,追上之後就發射了「子彈」擊中小行星,然後「隼鳥2號」就「兜住」一些飛濺的碎石,打包之後發回地球

這個過程中最難的兩點是姿態控制和測控信號傳輸,特別是測控信號傳輸和控制方面難度不小,畢竟「龍宮」距離地球有3億公裡,比月球遠了近800倍,而且經常會有太陽和行星遮擋信號,所以這一點上,其難度是大於「嫦娥五號」的

但是「嫦娥五號」的難點遠多於「隼鳥2號」,除了姿態控制和測控信號傳輸以外,嫦娥五號還要考慮月球軟著陸、飛行器起飛、返回艙軌道對接等一系列問題,每一個技術要求都非常高,堪稱中國歷史上最複雜的一次探測任務!

更致命的是,月球的引力遠大於「龍宮」小行星,所以對發動機反推技術要求很高,姿態控制難度也遠遠大於「隼鳥2號」,舉個現實的例子,印度和以色列曾數次發射月球探測器,最終都是因為姿態控制沒做好而失敗了,可見其難度之高

寫在最後

日本「隼鳥2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作為鄰邦應該給予讚賞和鼓勵,比如「隼鳥2號」的超遠測控信號傳輸技術非常厲害,我們的航天人應該虛心學習和借鑑

但是對於那些過分誇大他人成就,甚至惡意貶低我們的成果的人,我們要對他們的病態的「牧羊犬」心理給予一定的回擊,用科學的態度和事實予以駁斥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這才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有的態度,才能彰顯我們的大國風範!

相關焦點

  • 被超越了?嫦娥五號剛拿到月球採樣,日本探測器帶著3億公裡外的碎石...
    不過,就在嫦娥五號準備帶著月球採樣凱旋而歸的時候,日本突然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將全球目光吸引了過去。12月6日,日本媒體正式宣布,"隼鳥2號"返回艙帶著3億公裡外的小行星碎石樣本在地球著陸了!
  • 日本「隼鳥」從3億公裡外挖土返回即將著陸,為什麼說它不如「嫦娥」?
    日本「隼鳥」即將從3億公裡外挖土返回著陸,為什麼說它不如「嫦娥」? 這個時代是邁上太空的時代,SpaceX要火星移民,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回到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那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日本的「隼鳥二號」同樣是進行地外天體的採樣和探測任務,並返回地球,那麼他們之間,有何區別呢?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在2014年發射升空,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的飛行之後,於2018年抵達了一顆被命名為「龍宮」的碳制巖石小行星。2019年開始,「隼鳥二號」開始正式對該行星進行探測採樣工作。從任務上看,這兩種探測器的任務相似,她們之間卻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 6年飛52億公裡,日本探測器帶回10克外星樣本,跟嫦娥五號比怎樣
    目前,我國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正帶著2公斤月壤繞月飛行。待到合適時機(預計在本月12日)進行點火,軌返組合體將會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踏上返回地球之路。預計在本月17日前後,嫦娥五號的返回器將會降落到地球上。與此同時,日本的隼鳥2號已經完成了小行星採樣,並於本月6日成功降落到地球上。
  • 攜帶40億年前塵埃的日本太空艙返回地球:兩項技術直追嫦娥五號
    從日本這次返回小行星樣本可以看出,日本有兩大技術直追嫦娥五號,第一個是第二宇宙速度返回能力,與嫦娥五號相當;第二個是樣本封裝技術,與嫦娥五號一樣,都需要在地外天體上進行採樣,確保密封完好。
  • 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都是取樣返回地球,到底誰的技術更先進?
    這兩個巧合的太空活動,都是外出地球,取得樣本返回。很多人覺得日本隼鳥2號目標小行星龍宮離地球3億公裡,而嫦娥五號去的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應該是日本的技術更先進,這個理解就片面了。
  • 日本隼鳥2號比嫦娥五號技術更先進?錯也
    這兩個巧合的太空活動,都是外出地球,取得樣本返回。很多人覺得日本隼鳥2號目標小行星龍宮離地球3億公裡,而嫦娥五號去的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應該是日本的技術更先進,這個理解就片面了。2、嫦娥五號在月球軟著陸、月球上升、繞月軌道的自動對接都是高難度,日本隼鳥2號任務不存在這幾個難度。3、嫦娥五號月球取樣,是以2米深度鑽孔取樣、挖掘機表取二種方式分別單獨取樣共計2千克。
  • 追「星」現場——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誕生地航天五院
    卡車上載著的是嫦娥五號返回器,而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抓總研製單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是她「誕生」的地方。帶著月球「土特產」,遠遊的「孩子」回了家。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地月往返的能力,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 當嫦娥五號傳來喜訊,舉國歡呼之時,日本也收穫一個重大好消息
    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著陸,該機構將在當地進行回收並儘快將其運回日本。這意味著,當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接連傳來喜訊,引發舉國歡呼之時,鄰國日本也在航空航天領域收穫了一個重大的好消息。
  • 難度遠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挖土」歸來,外媒:人類新紀錄
    難度遠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挖土」歸來,外媒:人類新紀錄。近日,日本的隼鳥2號用六年的時間實現了太空3億公裡遠距離的探索,並且還成功地從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上帶回了地下物質標本。
  • 嫦娥五號「回家」之際,「嫦娥之父」有話說
    待組合體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就在「嫦娥五號」即將完成首次月球「挖土」任務之際,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採訪,詳細解讀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現在與未來。
  • 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而日本的網友反應就有意思了:我們日本隼鳥二號攜帶者小行星土壤樣本早就返回地球了。國內也有一部分網友會問: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完成難度大?還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更充滿挑戰?今天咱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這兩個天外來客誰更科技難度大。聊之前咱們先說說日本的這個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嫦娥五號的哪部分最終回歸地球?月壤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
  • 日本究竟做了啥?俄稱打破新紀錄,美:比嫦娥五號厲害
    導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究竟做了啥?俄方稱打破新紀錄,美:比嫦娥五號厲害眾所周知,對於高新科技的研發,中方始終都在努力當中,不僅是有我們,其他國家也是一如既往地在努力。就像中方研發的嫦娥五號飛入太空之後,引起了國際性關注,隨著它在太空完成分離,進入到月球軌道中,外界對中方都是刮目相看。只要等待時機,接下來就是飛行器返回地球,而這也就標識著中方探月任務已經完成最艱難的步驟,距離圓滿僅差一步。
  • 日本隼鳥二號與我國嫦娥五號分別採樣回地球,兩者有何特別之處?
    因為本月中國與日本都將從太空中採集樣本返回地球;而這兩項任務在科學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恰恰能證明中國與日本的太空探索能力。但如此說來中國與日本的太空探索技術就應該在一個水平上?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日本隼鳥二號與我國嫦娥五號的採樣任務,都是一項偉大的壯舉。對未來人類探索更為廣闊的宇宙有著重要的意義。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而且,這一任務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從月球「挖土」回來那麼簡單。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3時左右,工作人員開始對返回器上的衝擊坑進行衝擊測量。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去月球,而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嫦娥5號採集到月壤返回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由此可見,日本的航天技術也非常強大,也已經能進行系外採樣了!但是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隼鳥二號送上小行星去採集巖石樣本,而不去月球上採集樣本呢?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但對月球表面的觀測發現,某些區域可能含有最近10億至20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巖,這與嫦娥五號著陸地區的年齡相仿。「嫦娥五號降落的地點有別於以前的採樣地點,有可能做出更新的研究成果,填補以前的研究。」朱進說。除了月球樣品,研究人員還利用落到地球的月球隕石開展研究,但是隕石經歷過複雜環境,與直接採自月球的純淨樣品相比,後者更為重要。
  • 都是珍貴樣本,嫦娥五號和隼鳥2號有必要進行樣本交換研究嗎?
    作者:文/虞子期12月,無論是嫦娥五號消息,還是日本「隼鳥2號」的消息,可以說是霸佔了整個科學界,因為這兩個探測器所攜帶的樣本都是具有重大意義,對未來科學具有突破性的影響,不過如今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所攜帶的樣本已經回歸到了地球,嫦娥五號的月球樣本正在準備回到地球,所以我們期待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