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比嫦娥五號技術更先進?錯也

2020-12-27 小白科評

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艙攜帶2千克月巖/月壤樣本順利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降落場著陸並完成回收,為嫦娥五號本次探月計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而就在不久前的12月6日,日本的隼鳥2號返回艙也攜帶大約1克的小行星龍宮樣本返回地球,在澳大利亞由澳大利亞協助回收。

這兩個巧合的太空活動,都是外出地球,取得樣本返回。很多人覺得日本隼鳥2號目標小行星龍宮離地球3億公裡,而嫦娥五號去的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應該是日本的技術更先進,這個理解就片面了。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半彈道跳躍式再入(俗稱打水漂)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顯然,從整體上看我國嫦娥五號任務複雜度、難度要比日本隼鳥2號任務大很多,嫦娥五號任務涉及的技術整體上要比日本隼鳥2號更複雜、更先進。當然日本隼鳥2號任務也有其獨特優勢,下面咱們就來看看詳細對比情況。

嫦娥五號的領先技術

1、二個任務最大難度差別在於,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而日本隼鳥2號取樣的小衛星龍宮直徑大約900米,就是一大塊巖石,其萬有引力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所以嫦娥五號的軟著陸、月面上升難度都要大得多。而日本隼鳥2號在龍宮取樣時則幾乎沒有需要克服引力的難度。

2、嫦娥五號在月球軟著陸、月球上升、繞月軌道的自動對接都是高難度,日本隼鳥2號任務不存在這幾個難度。

3、嫦娥五號月球取樣,是以2米深度鑽孔取樣、挖掘機表取二種方式分別單獨取樣共計2千克。

日本的隼鳥2號也是二種取樣方式,主要是在龍宮小行星上引爆一顆小炸彈,然後收集爆炸時彈出的行星碎片及塵埃或可能的氣體。

二者難度差別很大。嫦娥五號本次完成取樣2千克,隼鳥2號取樣最多約1克。明顯是嫦娥五號難度大很多。

4、返回地球方式。嫦娥五號返回器比隼鳥2號大得多,採用俗稱「打水漂」的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難度很大。嫦娥五號採用的辦法是「兩次進入」,先以一個設計好的角度斜著插入大氣層,由於下方的大氣越來越稠密,它會像水面一樣在飛船底部形成升力和阻力,升力讓飛船彈出大氣層飛行一段再重新落回大氣層。經過一次彈跳,飛船的速度大幅下降,再進入大氣層時速度、過載、溫度等都可實現大幅度降低。

隼鳥2號探測器在地球上空幾百公裡掠過,在釋放樣品返回艙後繼續執行深空延長任務,可能在2026年、2031年訪問另外兩顆小行星。隼鳥2號的返回艙就是個小不點,直徑不到40釐米。再入地球大氣層的過程中採用「硬著陸」方式,在大約3000攝氏度的高溫中,1分鐘內從接近11.6公裡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降到3公裡每秒。

5、發射。嫦娥五號是個複雜的組合體,嫦娥五號探測器由四部分組成,從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有點像糖葫蘆串在一起,總重量達8噸多。而隼鳥2號重量僅600多公斤,要小的多。發射難度嫦娥五號要大很多,所以中國才要使用新研發的長徵五號(胖五)發射。

6、嫦娥五號在月面還有很多探測活動,特別是展示了紅旗,這也是有科技含量的。隼鳥2號則根本沒有更多複雜的操作任務,任務就是拍照和取樣。

7、整體任務複雜度。嫦娥五號任務共計11個階段、23天,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隼鳥2號任務涉及的深空測控技術很強大

日本隼鳥2號任務屬於深空探測,需要對探測器進行精準的定位與跟蹤。日本隼鳥2號因為距離遠、任務周期很長(6年左右),所以其深空測控難度應該更大。從飛行距離來看,隼鳥2號的目的地是一顆距離地球約三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而嫦娥五號的目標月球距地球大概38萬公裡。距離遠,則信號傳輸衰退大,信號延遲也更大。

從測控難度上說,隼鳥2號最大困難在於圍繞小行星進行複雜運動,這需要對姿態控制和位置定位有非常深的掌控。

不過日本並沒有這樣獨立的高測控能力,日本是藉助美國NASA的深空測控網絡進行的。美國NASA的深空測控技術當然是領先的,美國的深空測控站點很多,遍布全球各地。

我國的超遠深空測控技術也在發展中,目前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接近火星的天問一號正在驗證我們的深空測控技術,一直順利有效,相信我們的經驗積累也會越來越多。

動力系統及其它技術各有所長

隼鳥2號動力系統也很先進,其上安裝的推進器數量也有16個,包括12個化學推進器和4個離子推進器。這四個離子推進器可長期持續穩定運行,同時噴發時每秒產生的最大推力37毫牛。12個化學推進器推力更大,但其能源早已消耗一空。如今隼鳥2號主要靠3個離子推進器產生動力,可給隼鳥2號帶來28毫牛推力,所以現在隼鳥2號操作的反應是相當遲緩的。

從總體上看,嫦娥五號發動機類型、動力都要比隼鳥2號多得多、強的多。嫦娥五號共安裝有77臺各種型號、大小的發動機,7500牛、3000牛、150牛、25牛等各型發動機分工合作,確保了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特別是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全球領先,是嫦娥五號在月球降落及軟著陸的第一功臣。在以7500牛全推力狀態工作時,追求性能最優;在變推力工作時,要確保任意推力精確可調。

另外,隼鳥2號上採用的其它先進技術也相當多,比如相機、電池以及返回艙材料等,都可以說是當今的先進航天技術。這都沒有疑問,日本在CCD、電池、材料技術等方面本就是世界頂級水平。日本隼鳥2號在技術、部件上有一部分是美歐提供的,而中國嫦娥五號則是完全的獨立自主。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與日本隼鳥2號都是取樣返回地球,到底誰的技術更先進?
    很多人覺得日本隼鳥2號目標小行星龍宮離地球3億公裡,而嫦娥五號去的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應該是日本的技術更先進,這個理解就片面了。 顯然,從整體上看我國嫦娥五號任務複雜度、難度要比日本隼鳥2號任務大很多,嫦娥五號任務涉及的技術整體上要比日本隼鳥2號更複雜、更先進。
  • 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而日本的網友反應就有意思了:我們日本隼鳥二號攜帶者小行星土壤樣本早就返回地球了。國內也有一部分網友會問: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完成難度大?還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更充滿挑戰?今天咱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這兩個天外來客誰更科技難度大。聊之前咱們先說說日本的這個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技術水平就是遠不如嫦娥五號探測器
    今日,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而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也已經完成月球採樣任務,即將返回地球。一時間,網絡上關於「日本隼鳥號探測器和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誰的技術含量更高」的討論格外熱烈。很多人說日本隼鳥號探測器飛行距離比地月距離遠得多,認為日本隼鳥號探測器技術含量更高。實際上這個說法是完全是不經過思考的瞎吹!
  • 低調上天無人知,探索「龍宮」高調回,日本隼鳥 2號技術遠超嫦娥五號?
    最近正在我國嫦娥五號登月取回月壤返回的關鍵節點,突然一則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的消息刷屏了。 早在2014年,由日本航天航空研發機構(JAXA)獨立研發的「隼鳥2號」(Hayabusa-2)小行星探測器升空,奔向距地3.2億公裡的「龍宮」(Ryugu)小行星。僅單程的飛行時間就用了3年半,導致很多圍觀群眾都忘了這件事。耗時如此之長的探測任務,相比探測月球的嫦娥五號,其中的技術難度就可想而知。
  • 同樣是去太空挖土,我國嫦娥五號和日本隼鳥二號誰更厲害?
    就在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上返回地球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從太空中返回,並在前兩天著陸地球。 和我國嫦娥五號相同的是,日本隼鳥二號也是去其他星球挖土,不過隼鳥二號挖的是小行星1999JU3,又稱為「龍宮」的小行星,嫦娥五號採集的則是月球土壤和巖石。
  • 中國的嫦娥五號和日本的隼鳥二號比起來,哪個厲害?
    近期,中國嫦娥五號月球取樣在各國引起了強烈關注,此外,日本的隼鳥二號也要返回地球了。日本的隼鳥二號於2014年12月2號發射成功,要在「龍宮」的行星上取樣返回。龍宮行星直徑900米,重力也是十分微弱的,所以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嫦娥五號大不相同,首先是日本的H2A火箭,就不如長徵5號給力,再加上龍宮小行星要比月球遠得多,所以隼鳥二號只有600公斤重的探測器,還要實現多種探測目標,日本人就把這種螺絲殼裡做道場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當然,日本也不是自己獨立在完成這個任務的,探測器上的儀器都是依靠國際合作。
  • 日本隼鳥二號與我國嫦娥五號分別採樣回地球,兩者有何特別之處?
    因為本月中國與日本都將從太空中採集樣本返回地球;而這兩項任務在科學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恰恰能證明中國與日本的太空探索能力。但如此說來中國與日本的太空探索技術就應該在一個水平上?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日本隼鳥二號與我國嫦娥五號的採樣任務,都是一項偉大的壯舉。對未來人類探索更為廣闊的宇宙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嫦娥五號軌道器和上升器對接樣品物質轉交過程中不過,就在嫦娥五號緊鑼密鼓準備返航的同時,據媒體報導,12月6日凌晨1: 47到1: 57,在離開地球6年之後,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返回艙帶著原始小行星採樣物質,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目前,日方已經取回樣本並正在進行分析。
  • 日本隼鳥2號或取0.1克物質,嫦五取回多少月壤?至少是其2萬倍
    因為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月球取樣返回和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取樣返回的時間很相近,所以不免讓人們聯想兩者的技術有何異同,誰更先進?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那麼,同樣是太空取樣,咱們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呢?首先,來看距離:隼鳥2號的目標是一個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而嫦娥5號的目標是距離地球40多萬公裡的月球。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樣本,是在向中國炫耀?
    圖為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最近中國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取回了土壤樣本,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菅義偉終於憋不住了,亮出了最後法寶,日本宣布公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帶回的稀有樣本對此中國卻一笑而過,因為無論是從技術難度還是從意義上來說,嫦娥5號任務都比隼鳥二號要複雜的多,日本就算想炫耀也炫耀不出什麼來。
  •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最近關於中國的嫦娥5號探月,網上議論得如火如荼。這也是中國在2020年科學界的頭等大事了。嫦娥5號執行的任務是到月球取2kg的月壤,然後回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回到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嫦娥五號」的最終極任務就是從月球上取樣並且帶回地球,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另一臺深空探測器,那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首先從飛行距離上來看,「隼鳥二號」的目的地是一顆距離地球三億公裡的一顆小行星,而嫦娥五號的任務目標是距離地球大概40多萬公裡的月球,單從距離上來說,「隼鳥二號」與嫦娥五號存在著很明顯的差距,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嫦娥五號要比「隼鳥二號」落後。
  • 日本隼鳥採集小行星樣品今日返回,其技術難度比嫦娥五號大得多?
    今早兩件大事,一是嫦娥對接成功,二是日本隼鳥採集的小行星樣品返回,這本來都是可喜可賀的好事,但偏有些人一定要將兩件事情進行對比,說什麼日本去小行星採樣比嫦娥去月球採樣難度大得多了,所以日本的航天技術也要比中國先進得多。
  • 難度遠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挖土」歸來,外媒:人類新紀錄
    難度遠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挖土」歸來,外媒:人類新紀錄。近日,日本的隼鳥2號用六年的時間實現了太空3億公裡遠距離的探索,並且還成功地從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上帶回了地下物質標本。
  • 中日王牌探測器誰更強?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隼鳥號探測器 嫦娥五號採樣有什麼意義? 嫦娥五號是中國繞落回中的最後一環,取樣返回的環節,這是嫦娥系列收官之作,不過據說還計劃嫦娥六號。 取樣返回質量 嫦娥五號計劃是2千克,隼鳥二號沒有公開數據,估計最多只能以克計算,由於嫦娥五號使用了鑽月技術而且達2米,結構複雜,質量達到了上百千克(含表土取樣結構),所以從取樣技術上來說
  • 6年飛52億公裡,日本探測器帶回10克外星樣本,跟嫦娥五號比怎樣
    目前,我國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正帶著2公斤月壤繞月飛行。待到合適時機(預計在本月12日)進行點火,軌返組合體將會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踏上返回地球之路。預計在本月17日前後,嫦娥五號的返回器將會降落到地球上。與此同時,日本的隼鳥2號已經完成了小行星採樣,並於本月6日成功降落到地球上。
  • 日本「隼鳥」從3億公裡外挖土返回即將著陸,為什麼說它不如「嫦娥」?
    日本「隼鳥」即將從3億公裡外挖土返回著陸,為什麼說它不如「嫦娥」? 這個時代是邁上太空的時代,SpaceX要火星移民,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 嫦娥五號被超越?日本宣布喜訊:3億公裡外的「孩子」回到地球了
    ,所以嫦娥五號剛發射,非常想了解月球近況的美國宇航局就急衝衝的喊話中國:我們當年給了1g月巖給你們,希望你們也能共享嫦娥五號的科研數據不過,就在嫦娥五號準備勝利回朝之時,全球的目光突然被吸引到了日本那邊,原來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從3億公裡外發射的小行星樣品回來了
  • 都是珍貴樣本,嫦娥五號和隼鳥2號有必要進行樣本交換研究嗎?
    作者:文/虞子期12月,無論是嫦娥五號消息,還是日本「隼鳥2號」的消息,可以說是霸佔了整個科學界,因為這兩個探測器所攜帶的樣本都是具有重大意義,對未來科學具有突破性的影響,不過如今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所攜帶的樣本已經回歸到了地球,嫦娥五號的月球樣本正在準備回到地球,所以我們期待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