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位於膠州市西南部鋪集鎮,因地處膠州、高密、諸城三市交界,素有「三七」鋪之稱。鋪上大集作為膠州西南鄉最大的農村大集,再度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因獨特的地理優勢,吸引了膠州、高密、諸城三市的鄉民前來趕集。大集上琳琅滿目的海鮮、蔬菜、水果、乾果、特色小吃、調味品以及服裝鞋帽、床上用品、家用百貨等應有盡有,而最吃香的還是各地的土特產。
村民正在選購燈籠村民趕大集選購年貨
記者在鋪上大集看到,眾多村民在攤點前選購福字、春聯、海鮮、蔬菜、水果、乾果等,在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中,一邊精心挑選心儀商品,一邊和商販討價還價。「來來來,看看剛摘的草莓,酸甜可口,保證讓你吃一個想兩個」「新鮮的豬牛羊肉,快過年了,得備點『硬實』點的年貨了。」「紅燈籠、『福字』、年畫您來點啥樣的,保證讓您紅紅火火過個吉祥年。」
鋪上三村村民張先生說,在膠州農村,大紅蠟和黃香是祭祀祖先必備用品,本來打算買點,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集上售賣的全是電子香爐、燭臺和電子香,他決定響應鎮政府提出的移風易俗號召,購買一些電子祭祀用品。
在大集上,一位老人正在售賣高粱稈製作的蒸鍋墊、蓋簾和餃子簾等。今年70多歲的黔陬村村民李秀英告訴記者,自己這些手藝都是年輕時跟著老一輩學的,「價格也就是10元到40元,一個大集能收入二三百元。其實俺兒女都孝順,自己也不缺錢,基本上給錢就賣,權當鍛鍊身體。」李秀英老人樂呵呵地說。
村民正在選購春聯和窗花
過年換炕席首選地板革
在通往鋪上大集的馬路兩側,幾十個售賣炕席的商販一字排開,前來購買炕席的村民絡繹不絕。據王先生介紹,在當地農村,每到過年的時候,都要把炕席換一換,這是迎新除舊的一種風俗。前些年鋪得都是手工編織的高粱席和葦席,這些年會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用地板革做炕席價格便宜,而且美觀實用。
「價格也不貴,過年換個新炕席也不心疼。」王先生說,高粱席和葦席易扎刺,很多人便選擇地板革做炕席,現在新出一種炕革,表面光滑帶彈性,鋪在炕上非常舒服,成為村民們首選的炕席品種。
村民正在選購炕席
以農曆「逢三八」為大集
集市的中間位置是肉貨攤位,要過年了,村民們買豬肉是必須的,而購買一套豬頭等下貨更是不可或缺,肉攤前眾多村民仔細挑選年貨。沿著肉貨攤位向西走不遠就是海貨攤位,這裡幹、鮮海產品特別多,蝦皮、甜曬鮁魚、海米,刀魚、鮁魚、老闆魚、偏口魚、舌頭魚,海蠣子、扇貝等品種齊全。
「高密菜刀,廠家直銷,好使又快,價格便宜,歡迎選購」在大集的顯眼位置,村民張啟橋正在售賣高密菜刀,小喇叭裡不停地播放廣告。「我是哪裡逢集去哪裡,高密、諸城和膠州三地輪換趕集,現在臨近春節了,也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候。」張啟橋說,每次大集能賣五六十把菜刀,收益還算可觀。
鋪上集貿市場全景圖
「鋪上大集租賃攤位有300多個,零散攤位有三四百個,是膠州西南鄉最大的一個農村大集。」鋪集集貿市場的管理員張明告訴記者,據文獻記載,鋪集鎮歷史悠久,商貿繁榮發達,秦漢時為黔陬縣,鋪集因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而得名。1990年,鋪上大集因擴大規模,遷到旁邊的鋪上二村,上個世紀90年代還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場」。2016年,鋪上大集升級改造,硬化路面,建設大棚,成為膠州西南鄉首個封閉式市場,吸引各地商販紛紛前來。鋪集大集以農曆「逢三八」為大集,去鋪集大集可在膠州汽車總站乘坐502路公交車,到鋪集站下車往北走50米即可。
看完記得點擊文章右上角藍字「膠州城」或識別下圖中二維碼訂閱「膠州城」公眾號,每天都會推送給您膠州本地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