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也要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了?!
你沒有看錯,在本周日(14日)即將於北京召開的這場盛會上,將令人驚訝地出現美國代表團的身影。
消息來得如此突然——北京時間12日上午,中美兩國幾乎同時宣布了這一信息。
「美方認識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將派代表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上午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如是表示。而美國那邊,則是由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宣布的。
5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吹風會,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右二)、商務部副部長俞建華(右一)介紹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框架下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穫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新華社發)
不僅如此,在舉世矚目的盛會開幕前,中美兩國還聯手宣布了另一件大事: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已經達成「初步成果」!
「這是一個重大突破」
「川普派代表參加『一帶一路』論壇,意味著川普政府希望與北京建立更良好的關係,儘管此前競選期間他對中國的表態用詞嚴厲。」《紐約時報》在獲悉美國將出席「一帶一路」論壇後,發表了這樣的評價。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文章說,目前來看,「這位新總統在處理與北京方面關係時正在採取的方式,遠沒有去年選戰期間承諾的對抗性那麼強」。
其實美國對「一帶一路」的態度,三年來一直很複雜。
美國媒體曾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比作「馬歇爾計劃」,宣稱「不能只從經濟角度看待新的絲綢之路」。
不過,隨著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相繼對「一帶一路」倡議表現出積極投入和參與的興趣,甚至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也率先呼應「一帶一路」,令美國人開始重新評估中國這項宏大的「經濟紐帶」計劃對美國的利弊。
圖為建設中的中馬友誼大橋。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項目,中馬友誼大橋讓馬爾地夫人民的夢想變為現實,也成為中馬友誼的重要見證。(新華社發)
彼時,美國也有一個與「一帶一路」相似名稱的計劃:「新絲綢之路計劃」,由歐巴馬政府時任國務卿希拉蕊於2011年時提出。
如今,北京的盛會即將拉開帷幕,但美國的「新絲綢之路」早已湮沒在國務院冗雜的文件中。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告訴參考消息網-銳參考:「總體來看,美國之前對『一帶一路』並非排斥,而是尚在觀察,不作相關表態。」
他認為,此次美國能夠派代表團前來,相當於對「一帶一路」從比較曖昧的態度,轉變成了支持的積極姿態,「這已經是一個重大突破。」
中國網友猜:美國來了,誰會一臉懵?
同樣認為美國參加本次論壇是「一個大事件」的,還有中美兩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網友。
「我們原本以為川普反對『一帶一路』。」一位印度網友得知消息後驚訝地說。
即使是關注此事的美國網友第一反應也是「沒想到」。一位註明身份是美國《外交學者》雜誌編輯的網友在轉發美國商務部最新聲明時,在推特上詢問同行:「到底誰會去中國?」
據外媒12日下午的報導,在白宮亞太事務決策中發揮核心作用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馬特·波廷傑將與多名美商務部官員前往北京,出席「一帶一路」論壇。
路透社報導截圖
金燦榮認為,「美國方面說,通過評估,發現『一帶一路』倡議從經濟角度看非常重要,對美國的經濟發展有利。所以對美國而言,有錢可賺,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在美國終於下定決心響應中國「一帶一路」之前,美國內的輿論界早為此不斷「催促」過川普政府。
美國智庫席勒學會主席在上個月的一次公開發言中表示:「如果能說服川普總統接受邀請,與中國和其他國家一起共建新絲綢之路,那川普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美國總統。」
美國智庫席勒學會主席的講話視頻截圖
話說到這份上,足見美國人對加入「一帶一路」的迫切。
不過由於「事發突然」,中國網友今天也在微博上對美國代表團即將來華議論紛紛。除了認為這是一個「重大信號」外,不少網友也把話題引向了素以美國為首的其他「小夥伴們」——
「對於美國態度的轉變,日本應該會感到有點『著急』。好在日本已經宣布派出二階俊博來華與會,所以日本應該不會感到太尷尬。當然,不論是美國還是日本,能夠前來參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對中國而言都是好事。」金燦榮告訴參考消息網-銳參考。
「百日計劃」早期收穫:美方進展直接匯報川普
事實上,除了宣布美國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今天中美還同時宣布了兩國經濟合作「百日計劃」的「早期收穫」。
據央視報導,在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一個月之際,雙方就農產品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能源等領域的問題達成了十項共識。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百日計劃」如此快速地取得成果,離不開兩國政府部門的高效努力。
請點擊原文連結閱讀餘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