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女排精神對中職學校排球教學的啟示
[摘 要]新時期女排精神的影響力已經覆蓋到了社會各層面,從新時期女排精神著手,分析中職學校排球教學的現狀, 探究在中職排球教學中如何將女排精神滲透到體育課堂中。
[關 鍵 詞]新時期;女排精神;中職學校;排球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20)12-0082-02
中國女排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十三屆女排世界盃賽中以十 一連勝的傲人戰績第五次贏得了女排世界盃的冠軍,在祖國七 十周年慶典之際,以十一戰全勝的戰績,為祖國母親獻上最美的 祝福,載譽而歸。三十多年來,中國女排幾經滄桑,在困難中前行,在落後中突破,在前進中創新,三十多年後,女排精神歷久彌 新,生生不息,在新時期煥發新的活力與光芒。無疑,女排精神是 中國女排前行的風向標,是根植於每位運動員心中的信念支撐,是比賽的制勝法寶。女排精神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運動員,也是全社會的寶貴精神財富,新時代中國女排在賽場上表現出來的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頑強意志,又為中國女排增添了新的精神內涵。女排精神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培養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自信 心,做出了卓越貢獻,回顧女排精神,感召青少年學習與踐行中國女排精神是中職體育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推手。
一、中職學校排球教學的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排球教學按照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標準的設置,在教學內容上以排球技術為主,在教學的方法上以傳統教學為主,組織形式上以簡單的練習單一技術為主,無法深層次地讓
學生了解排球精神以及排球內涵,學生學習以枯燥的機械練習為主,缺乏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中重技能輕理論,在教學評價中重結果輕過程,導致學生對排球精神一知半解,只知道中國女 排獲得了世界冠軍,對於背後的女排精神從根本上缺乏一個真實的認識。
二、女排精神對教學的啟示
一代代女排人在新中國體育史上創造太多奇蹟,迸發出團結協作、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永不言棄與勇於創新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通過努力拼搏而形成的一種向上的精神力量,它所蘊涵的意義早已超越體育範疇,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 富,女排精神影響著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在中國體育發展史上,鮮有一項運動精神能成為時代精神的主角,而女排精神做到了,它既是一種體育精神,又是超越體育精神的民族精神,給後人留下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一)學習中國女排國家至上的民族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女排代表以及教練員時指出,「在祖國 舉國上下慶祝建國七十年的時刻,你們以十一連勝的戰績成功衛冕,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不畏強手,敢打敢拼的風格,賽 出了水平,很好地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中國女排奪得了第五個女排世界盃冠軍,第十次榮膺世界排球三大賽 冠軍,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 心和自豪感」。
(二)學習中國女排精誠協作的團結精神
郎平曾在文章中寫道:「在我的字典裡,『女排精神』包含著很多層意思。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精神。女排當年是 從低谷處向上攀登,沒有多少值得借鑑的經驗,但是在困難的時候,大家總能夠團結在一起,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執教中 國女排,郎平用上了團隊協作的法寶:將國際化、專業化的團隊合作轉化為「大國家隊」訓練模式;徵戰裡約奧運,郎平仍然巧妙 運用團隊協作的法寶:用老隊員穩軍心,用新隊員打拼殺,12 名 隊員輪番上場,人人都是主力。女排背後的大團隊也形成了支持 女排的強大正能量,各種專業人才形成了託舉女排高峰的巍巍高原。推進民族復興,我們更要萬眾一心,人盡其力,凝聚攻堅克 難、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三)學習中國女排不懼強敵的拼搏精神
中國女排在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輝煌過,失落過,迷茫過,但是老女排五連冠留下來的拼搏精神卻從沒有因為一時的輝煌,一時的失意,一時的迷茫,消失過。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 就算是已經鎖定勝局,依然打好每一顆球,尊重比賽,尊重對手, 就算是遇到強隊,也是一分一分地打,一分一分地拼,直至比賽結束。
(四)學習中國女排比賽沒結束,不會想著輸的奮鬥精神
在結束第十三屆女排世界盃的比賽後,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在接受鄧亞萍採訪的時候說過,排球的制勝法寶就是不放棄,比賽哨聲還沒有吹響之前,比賽就沒有結束,就不會認輸,這是根植在每位排球運動員心中的信念,竭盡全力,永不言敗。
(五)學習中國女排靈活多變,善於總結的創新創造精神
中國女排能在三十多年的歷程中在世界排壇獲得十連冠, 創新精神不可或缺。一方面是技術革新:當前中國女排追求技術簡單、實效,動作不花哨,也不過分強調戰術打法,同時強化心理 調節能力。另一方面是管理創新:在海外學習和工作過的郎指導,善於隊伍的科學管理,勇於借鑑先進的管理模式與經驗,對教練員、運動員、科研人員制定切合自身實際的管理辦法,並建 立人才培養創新機制、選拔機制等,通過管理創新與人才創新,優化隊伍結構,凝聚隊伍張力。
(六)學習中國女排不追責的寬容精神
排球比賽是屬於團體賽的範疇,在比賽過程中,需要全隊上下的通力合作,互相信任,隊員之間不會因為個人矛盾而影響比賽,也不會因為某一隊員在比賽中的失誤而被責怪,而是無論得分或者失分,大家都抱在一起,互相鼓勵。
(七)學習中國女排運動員的自律精神
場上一分鐘,場下十年功。中國女排訓練,以科學、嚴格、艱苦著稱,十幾年如一日的訓練,每天的積累,平時嚴格的訓練,造就了女排運動員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在朗執導的執教中多摔打、多歷練已經成為一種訓練模式,每位運動員通過自己的自律 完成訓練任務。
三、中職學校排期教學中女排精神培養的路徑
(一)在課堂上,輸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
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觀念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德育培養方面,顯得尤其重要。排球課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女排的三 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給學生做一個詳細的概述,讓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女排,再通過觀看中國女排的比賽集錦、紀錄片、訪談等一系列的內容,把中國女排精神擺在排球教學的首要位置,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在練習中,培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精神
中職排球教學中,基本技術的掌握是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在練習中,採用分組遊戲的方式,一改單人單點球,對牆練球的教學方法,通過改革教學方法,採用一對一,一對二等多人合作配合的方式練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排球顛球、傳球等基本技術的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積累才能完成,這就需要學生具有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在練習過程 中,不斷突破自己,從顛球的個數、傳球的次數中,一點一滴地累計,完成教學任務。
(三)在比賽前,樹立不怕輸、不想輸、不認輸的信念
開展排球比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不定期舉行排球教學比賽, 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比賽過程中。同時在賽前、賽中,樹立 不怕輸、不認輸的信念,打好每一個球,樹立正確的輸贏觀。正如郎平指導所說,女排精神不是要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神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四)在比賽時,實踐靈活機動,創新求實的技戰術
排球比賽過程中,一傳二傳扣殺三部曲是排球對戰的基本組成部分,但不是都嚴格按照三部曲執行,需要在場上根據場上 的情況適當進行調整,這就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排球技戰術,在配合的過程中需要眼疾手快,機靈多變,在發球、傳球、扣球基本技 術以及戰術方面進行創新,了解對手,戰勝對手。
(五)在規則中,體會一傳、二傳等球員的互補與信任
在排球教學中,教師對教學的基本技術傳授得較多,但關於排球的規則只是在排球比賽時,把應用到的規則講給學生聽,對規則的傳授淺嘗輒止。其實,在排球競賽規則中,根據位置的要求和輪轉,賦予了排球六位運動員獨特的分工,主攻、副攻、接應 二傳、二傳和自由人五種類型,規則規定,每隊至多三次擊球,這就要求一傳、二傳以及攻手之間的協調配合,在實際的比賽當中,二傳會彌補一傳的不足,攻手彌補二傳的不足,有接應二傳的職責分工,其主要是彌補二傳來不及傳球的漏洞等,隊員之間互相彌補、互相信任,不會因為一傳、二傳不到位而去抱怨和指 責,這是規則賦予的寬容,也是學生必須要明白和掌握的。
(六)在日常訓練中,踐行吃苦耐勞,勤奮自律
在排球課堂的日常訓練中,需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發奮自 律。排球墊球技術,需要不斷用前臂顛球,在訓練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顛球,手臂烏青是常態,中國女排隊員就是經過這樣成千萬的顛球才能成就輝煌,學生要學習中國女排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就要在日常訓練中踐行。女排精神是新時期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排精神的影響力已經覆蓋到社會各界,在中職排球教學中,發揮榜樣的力量,學習中國女排的愛國主義精神、頑強拼搏不服輸的精神、靈活機動的創新精神、吃苦耐勞勤奮的自律精神。
參考文獻:
[1]薛文婷.認同建構視野下的《人民日報》女排「五連冠」報導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9):30-33.
[2]孫科.智慧·技術·精神:中國女排裡約奧運奪冠對話錄[J].體育與科學,2016(5). [3]郎平.奮鬥精神永不過時[N]人民日報,2014-03-13(5).
[4]王軍偉,張嵐,餘丁友.中國女排精神的內涵、價值及文化效力構建[J].體育學刊,2017(3):35-39.
[5]蔣旻.論中國女排精神的新內涵及其時代意義[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6(6).
作者單位:集美工業學校
《現代職業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