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女排精神暨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成功舉辦

2020-12-11 中國網
奪冠·女排精神暨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12日17:16 來源:大眾網

一場旨在宣傳新時代女排精神的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日前在滬成功舉辦。國慶期間,所有藏品正式登陸體育奧運收藏網線上博物館,球迷和觀眾朋友可以在欣賞完激情澎湃的電影《奪冠》之餘,通過展覽從另一角度體會中國排球的成長之路,領悟女排精神的價值內核。

這場主題為新時代女排精神的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覽,在剛結束的2020年(第38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成功地亮相線下。展覽包含各個時期的珍貴藏品一百餘件,展覽分為七大板塊,分別是:尋根溯源、巾幗英雄中國女排、艱苦創業、不畏強手 永不言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祖國至上 團結協作、大力弘揚新時代女排精神。展覽以時間先後為序,回顧了中國排球的起源和歷史發展,再到中國女排的振興和發展,最後到新時代的中國女排精神。

這批藏品全部由中國收藏家協會體育文化收藏委員會主席李祥提供。包括1915年上海遠東運動會金質獎牌(中華排球隊首奪遠東運動會金牌,並在其十屆比賽中獲得五次冠軍)、民國時期蟬聯第五屆和第六屆全運會冠軍的上海市女子排球隊合影老照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卅運動大會排球冠軍少共中央排球隊老照片、三奪世界冠軍(1981、1982、1984)的中國女排全體籤名球、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中國女排全體籤名球、2016年里約奧運會決賽用球(中國女排奪得冠軍並籤名)等珍貴藏品。

1965年第二屆全運會琺瑯彩排球比賽大獎盃

1915年上海遠東運動會金質獎牌

(中華排球隊首奪遠東運動會金牌,並在其十屆排球比賽中獲得五次冠軍)

中國女子女排球隊全體籤名排球

國慶期間,此次展覽正式上線。沒能前往體博會現場的觀眾可通過掃二維碼或登陸體育奧運收藏網線上博物館兩種方式進行觀看。在欣賞完激情澎湃的電影《奪冠》之餘,通過展覽從另一角度體會中國排球的成長之路,領悟女排精神的價值內核。

體博會展覽期間,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理事長吳齊、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劉扶民、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一級巡視員曹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吉偉東、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副局長孫曉曄及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主席李樺、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泰山體育集團董事長卞志良等領導、企業家參觀了展覽,並與收藏家李祥進行了親切交流。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一級巡視員曹康(左四)、新華社體育部主任許基仁(左二)、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薛原(左三)與李祥一起在研究1951年4月新中國第一次全國性運動會——全國籃排球比賽大會會刊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吉偉東(左一)與李祥探討1937、1938年中英文版《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中的體育、排球內容

李祥介紹,回溯排球在中國的早期發展史,我們可知排球期初稱為「隊球」,1905年左右傳入中國,在學校逐漸開展起來。從1913 年到1934 年,遠東運動會一共辦了十屆,中華男子排球隊五次奪得冠軍,分別是第二屆(1915)、第三屆(1917)、第五屆 (1921)、第八屆(1928)、第九屆(1930)。 1923年,中國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為提高婦女地位,發展女子體育運動,提議在第六屆遠東運動會增設女子排球和女子網球作為非正式比賽項目。中國首支女子排球隊得以成立。

抗戰期間,在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還十分關心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開展。無論部隊還是地方,每逢重大節日、紀念日集會或檢閱之後,都要舉行各種規模的體育比賽,排球比賽也是其中之一。1939 年 5 月,在延安舉行的首屆青年節運動大會上,排球也是比賽項目之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適應國際比賽的需要,提高中國排球運動水平,我國採取「請進來,走出去」戰略,積極向排球強國——蘇聯學習,並邀請世界勁旅來我國訪問,參加國際比賽,為我國排球運動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我國女排播下「冠軍的種子」,插上騰飛的翅膀。

20 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女排重新組建後,成為了新中國最美的奮鬥者。從 1976~1986 年,僅僅十年時間,中國女排從無到有,不斷突破,從奪冠到三連冠,再到五連冠。中國女排依靠優良的作風,發揚艱苦創業、頑強拼搏的精神,完成了質的蛻變。2019 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70華誕前夕,中國女排以全勝戰績奪得世界盃冠軍,拿到中國女排史上第十個世界冠軍,為祖國獻上具有特殊意義的賀禮。

中國女排是三大球中唯一一支奪得過世界冠軍的中國運動隊,她們是中國體育的標杆和榜樣。中國女排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了體育本身,她們是激勵國人自強不息、持續奮鬥的精神符號。

新時代女排精神暨首次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線下展期間,遊人如織,熱鬧非凡。觀眾紛紛表示,通過觀看一件件實物藏品,對女排精神及中國排球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新時代女排精神暨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女排精神暨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成功舉辦
    「體博會」官方公益活動之一——新時代女排精神暨首次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開啟,展覽以線上展為主,觀眾可通過掃二維碼或登陸體育奧運收藏網線上博物館,兩種方式進行觀展。線下展在曾舉辦過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主館成功舉辦,現場展出了近代、新中國及新時代女排部分珍貴藏品。
  • 新時代女排精神暨首次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成功舉辦
    「體博會」官方公益活動之一——新時代女排精神暨首次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開啟,展覽以線上展為主,觀眾可通過掃二維碼或登陸體育奧運收藏網線上博物館,兩種方式進行觀展。線下展在曾舉辦過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主館成功舉辦,現場展出了近代、新中國及新時代女排部分珍貴藏品。
  • 四川排球重溫《奪冠》不止學習女排精神
    今年,依中國女排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奪冠》在國慶檔熱映,一時間,全國又一次掀起了學習「女排精神」的熱潮。在普通觀眾看來,《奪冠》展現的是女排精神,而對於專業排球運動員和教練員來說,這部電影傳遞的不止是精神,更是對排球項目的一部教學片。觀影過程中,中國女排在裡約奧運會將巴西拖到第五局逆轉拿下比賽的那一刻,電影院後排的幾名四川女排二隊隊員開始悄悄抹眼淚,其實,這已經不是她們第一次看《奪冠》了。「在國慶期間我已經看過一次,今天二刷依舊心潮澎湃。
  • 中國女排讓我結識了排球,也感受到女排精神
    說到球,我們自然會聯想到國球桌球或者更有影響力的籃球和足球,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最值得國人推崇和自己一直深愛著的排球(中國女排)。最早了解排球(中國女排)是2010年在中學時代的一個中午,當時正逢廣州亞運會中國女排和韓國女排的半決賽。
  • 幕後臺前—評電影《奪冠》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從80年代五連冠的輝煌戰績、讓人唏噓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折戟、令人熱血沸騰的2016年里約爆冷奪冠等重要節點,以中國女排一代代的拼搏歷史,排演著對"中國女排精神"的共性理解。五星紅旗一次次的升起,感動的是國人對中國女排精神的深刻理解。
  • 女排精神鼓舞全民,《奪冠》把歷史拍成傳奇
    》、(原名《中國女排》)正式公映,影片講述了郎平和中國女排30餘年來奮鬥與拼搏的故事,女排精神成為時代的象徵。《奪冠》展現了中國女排30餘年來的奮鬥和拼搏歷史,同時也在展現中國30餘年來突飛猛進的巨變。
  • 原名《中國女排》的排球電影為什麼更名《奪冠》?
    排球星空,與你分享排球資訊與快樂。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是近年來深受電影觀眾和廣大排球迷期待、關注的體育電影,尤其是象徵著體育精神的中國女排,其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體育範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春節賀歲的電影《奪冠》在今年春節期間未能如約上映。讓喜愛女排的觀眾們遺憾之下又多了一份期待。
  • 《奪冠》公益觀影會舉辦 前國手徐雲麗談女排精神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7日電(邢蕊)27日,「國民驕傲 一起奪冠」中糧福臨門公益觀影會舉行。女排前國手徐雲麗和打工子弟學校蒲公英中學的孩子們,以及北工大附屬中學女子排球隊的隊員們,分享了拍攝背後的點滴以及自己對女排精神的理解。電影《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近40年的艱辛與光芒,該片於9月25日上映。
  • 《奪冠》背後的故事 女排精神少不了男排的犧牲
    自1981年首次奪冠以來,截至2019年中國女排已拿下了10個世界冠軍,成績驕人,女排精神更值得弘揚。
  • 《奪冠》女排精神,電影演繹了兩代女排對待排球的態度!
    奪冠一上映我就去電影看了,我想很多人就和我一樣聽到「中國女排」這幾個字就都值得我們去電影院走一圈了!2019年中國女排在9.18日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禮物!在賽場上以11連勝奪得榮譽!而這背後真的是無數的付出與努力!
  • 沈富麟周鹿敏還原《奪冠》背後的故事,中國女排精神少不了男排的犧牲
    自1981年首次奪冠以來,截至2019年中國女排已拿下了10個世界冠軍,成績驕人,女排精神更值得弘揚。講述中國女排奮鬥故事的《奪冠》是這個國慶節最讓國人熱血的電影。中國女排精神中拼搏、奮進的內核,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是國人的集體回憶。
  • 看中國女排《奪冠》風採
    電影《奪冠》在拍攝階段就擁有了較高的熱度,影片講述的是中國女排在1981年首奪世界盃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盃冠軍的歷史中國女排隊員頑強拼搏、團結一心,憑藉勇敢拼搏的精神,多次蟬聯世界冠軍,她們所展現出的「女排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女排精神也在全國範圍內廣為傳頌,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奪冠》是「女排精神」的影視化表現,能夠引起國人對「女排精神」的強烈共鳴,這也是為什麼《奪冠》熱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 弘揚女排精神,中糧福臨門攜手《奪冠》舉辦公益觀影會
    >體育勵志電影《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近40年的艱辛與光芒,該片於9月25日上映。——中國女排的故事進行了精彩的演繹。一年前的祖國70周年華誕,中國女排曾以光榮集體的身份,乘坐亮麗的花車參加國慶閱兵典禮,光輝亮相;一年後,她們的動人故事通過銀幕再度傳揚。觀影會上徐雲麗表示:"雖然我已離開了賽場,但一直沒有離開排球。女排精神至今激勵著我在新的崗位上、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做好表率。
  • 《奪冠》:回顧中國女排奮鬥歷程和榮譽,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每當說起中國女排,就必定會聯想到中國女排精神。它是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團結奮鬥精神的概括;它象徵著中國女排劃徵程的開始;它演繹出當初一代人艱苦奮鬥的場面;它,是從一個時代延至至今甚至會一直延續下去的的驕傲。它,就是中國女排精神!
  • 《中國女排 奪冠》女排精神 為何淚目?
    ,詮釋了幾代的中國女排的人生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 最終奪冠的傳奇經歷。奪冠真的就這麼差嗎?不,陳可辛是一個非常的聰明人,他的作品總是能將現實與虛構拿捏得恰到好處,也知道該如何令觀眾對作品和人物產生共情。而這部《奪冠》的強內核,也最煽動人心的就是——女排精神。從1977年到2020年,這43年的時間見證了三大賽上的大起大落。
  • 《奪冠》上映!女排精神感動中國,她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名師」
    電影《奪冠》自上映以來異常火爆,中國女排特有的精神和氣魄讓觀眾內心燃起深深的民族自豪感。Q或許有許多人不解:中國桌球傲世全球,為何中國女排成為了時代精神?電影《奪冠》主要用三場比賽串聯起了中國女排的輝煌歷史,並呈現了郎平及中國女排隊員們的熱血青春。《奪冠》在情節上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青年郎平在一九八一年日本女排世界盃上,帶領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冠;二,郎平退役後的主教練生涯。電影可以叫《奪冠》,也可以叫《郎平》。
  • 電影《奪冠》上映 中國女排精神就是這麼「燃」
    影片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了從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期間,幾代中國女排不同階段的狀態與精神風貌。中國女排一路成長的經歷是幾代中國人共同見證的,要把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拍成電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從拿金牌到女排精神《奪冠》走過了流金歲月 見證了歷史變遷
    《奪冠》短短上映一個星期就已經斬獲4億票房,經歷改名(原名中國女排)又遭刪減,提檔又撤檔的《奪冠》就像中國女排一樣,在黑暗中忍耐,又在黎明中爆發。排球何時傳於中國早已無法考證,但從1956年開始,中國女排已經奪得10次世界冠軍(5屆世界盃、2屆女排錦標賽、3屆奧運會),8次亞運會冠軍、13次亞錦賽冠軍、5次亞洲杯冠軍。
  • 郎平:感動中國,40餘年排球生涯,女排精神鑄就「鐵榔頭」
    ——尼採在中國的排球史上,有一個傳奇人物,那就是「鐵榔頭」郎平。上個世紀,她是中國最厲害的排球運動員,而到了二十一世紀,她從排球場上退下來,到了二線當教練員,如今,她又是中國最好的排球教練員。在中國的排球史上,她的名字將會永遠存在。
  • 中國精神,女排精神
    1中國精神1952年人類歷史上,首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在莫斯科舉辦,沒有邀請中國。此時在女排競技領域,中國隊就是一個不被人正眼瞧的小孩子,積極跑去參加各種比賽,在被虐的同時只為了多些經驗。讓她義無反顧的拋下兩歲的女兒和家庭,決然回國,扛起了女排主教練這面大旗。回國後的郎平傾盡全力,幾乎24小時不停,經常凌晨突然爬起來研究比賽錄像。就在郎平上任當年,中國女排便在亞錦賽奪冠,重回亞洲第一。接著在第二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一路衝殺挺進決賽。雖然未能奪冠,這讓國人真切感受到女排精神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