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盛老太太養出來的,為何只有林噙霜心術不正?原因只有一個字

2020-12-14 我是榕凡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

盛老太太一生教養過很多個孩子。

盛紘,為官清正,步步謹慎,把盛家從一個破落戶發展到書香世家,他功不可沒。

華蘭,大方得體,能說會道,端是持家良婦,連京城裡的夫人都對她讚不絕口。

明蘭,聰明伶俐,不卑不亢,做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每個見過明蘭的人,都要忍不住感嘆一句,不愧是老太太教出來的孩子。

只有林噙霜,心術不正,不僅把盛家攪得天翻地覆,更是害了一雙兒女。

林噙霜在盛家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引誘了盛紘,二是教唆墨蘭與梁晗暗通款曲。

一、林噙霜最對不起的是盛老太太

看了原著你會知道,林噙霜最對不起的,是盛老太太。

當時,林噙霜的娘和盛老太太是閨中結交的,不過只有幾面之緣,關係並沒有多好,加上她們各自成親後,便慢慢沒有了來往。

再後來,林家沒落了,林老太太膝下無子,只有一個林噙霜和她艱難悽苦度日。臨死前,她找到盛老太太,希望她能幫忙照料她女兒一二,盛老太太向來心腸仁善,見不得女孩子被禍害,所以才把林噙霜接進府來。

那幾年,盛老太太待她就像親女兒一樣,吃的,穿的,用的,樣樣都挑頂尖的給,還天天念叨著要給她置辦份嫁妝,尋個好婆家。

誰知道,盛老太太給她找了幾個好婆家她都不滿意,卻私底下和盛紘有了首尾。這件事,盛老太太原先也不知道,是王氏哭哭啼啼地在老太太面前鬧了她才知道,自己養出來的女孩竟然這般沒規矩。

林噙霜和盛紘的事一出,王氏也和老太太離了心。

房媽媽曾說過:

「原本太太和老太太也不似今日這般,想太太剛過門那會兒,婆媳倆也是親親熱熱客客氣氣的,可那事一出,倒像是我們老太太特意養了林姑娘給老爺做小老婆似的。後來老爺您納了林姨娘過門,再接著林姨娘生兒育女,日子過的比正經太太還體面,太太不免將怨氣都歸在老太太身上,和老太太也疏遠了。

盛老太太真的是涼透了心,一手教養出來的孩子竟然做出這種事,剛烈的她不由想著自己看錯了人,人也慢慢放下來了。

二、林噙霜教唆墨蘭和梁晗暗通款曲

林氏母女一心想要奔好前程,便將心思放在了墨蘭高嫁上。她們暗地裡調查了好幾戶人家,把目光放在了永昌侯府公子梁晗身上。

她們計劃多時,從梁晗出門路徑時間,再到買通下人幫忙遮掩,再是假扮墨蘭裝病的雲栽、準備車馬的門房,一項項準備的滴水不漏。

在計劃下,墨蘭成功的在梁晗面前發生小意外,梁晗便「碰巧」的將墨蘭救下了。

雖然過程很坎坷,但墨蘭還是如願的高嫁了。可盛家的臉面,卻被她們丟盡了。

而墨蘭嫁入梁家,並沒有過得想像中的那麼好,梁晗花心,一個接一個的妾室讓墨蘭頭疼不已。

林噙霜看似為了女兒的前程著想,卻也誤打誤撞害了她一輩子。如果墨蘭當初能聽盛紘的話,嫁給文炎敬,那她至少不用過夫妻離心的生活。

三、林噙霜的貪

按道理說,盛老太太教養出來的女孩一般不會太差,可為什麼只有林噙霜心術不正?

縱觀全書,我發現這是因為一個「貪」字在作祟。

她貪盛家的富貴。

林噙霜的起點不算低,她原本也是官府人家出身的小姐,受到的教育都是上好的。即使後來林家沒落,但她能養在盛老太太跟前,也會有一個很好的出路。

以盛老太太看人的眼光,必定不會讓林噙霜嫁給一個不好的人,可林噙霜卻私下和盛紘在一起了。無他,只因為林噙霜貪圖盛家的富貴。

林噙霜家道中落,從一個養尊處優的大小姐,淪落到只能和母親孤苦相依,這中間的落差,給林噙霜心裡一個巨大的衝擊。

她不願再過那種悽苦的生活,於是她抓住一切可以向上爬的機會,她不想認命,不想被命運推著前進。

她知道命運要靠自己去爭取,於是她對盛紘虛情假意,在他面前扮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

她成功了,她成功地讓自己進了盛家的門,享受著盛紘給她帶來的錦衣玉食。可這也給她將來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她貪侯府的權勢。

林噙霜只是一個妾,妾在那時的身份極為低下,用王氏的話來說,她只不過是盛家的一個奴婢。

她被妾室這個身份壓了近二十年,她每天都在想著怎麼翻身。同樣,因為她妾室的身份,導致墨蘭的出身也不高,雖然她們極受盛紘寵愛,但畢竟身份擺在那,在寵愛也比不過正室嫡出的身份。

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她貪戀侯府的權勢。於是她想盡辦法讓墨蘭接近梁晗,侯府正室大娘子的身份,多誘人啊。

最後

貪婪過多的人,總是要受害的。一個人要懂得知足,沒有一顆知足的心,得到的再多也還是不滿足。

林噙霜進了盛家的門,得到了她想要的富貴和錦衣玉食,就該懂得滿足,本本分分的在盛家過日子。

可她貪心不足蛇吞象,得到了盛紘的寵愛和偏心後還不滿足,把盛家弄的嫡庶不分,一片烏煙瘴氣,當初孔嬤嬤初到盛家,一眼就看清了盛家內裡的腐敗。

人生在世,所求的不過一世安穩。樂天知命,開開心心的過自己的日子,才能擺脫貪婪的枷鎖,做自己的主人,尋找自己的海闊天空。

今日話題:

對於林噙霜的結局,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知否:在盛老太太撫養過的四個孩子當中,只有兩個用真心回報了她
    盛紘成年娶妻以後,盛老太太又先後撫養過林噙霜、盛華蘭和盛明蘭這三個姑娘,等於她這一輩子一共撫養過四個跟自己沒有絲毫血緣關係的孩子,最終只有明蘭和華蘭這兩個用真心回報了她的恩情。盛紘是盛老太太一手培養出來的兒子,雖然他們不是親母子,可盛老太太不僅悉心教導盛紘讀書,還用自己的嫁妝為他鋪路,然後又給他找了王大娘子這麼個善良的妻子,毫不誇張地說,盛紘能有今日全靠盛老太太這個嫡母的扶持。
  • 《知否》林噙霜私會徐員外,大娘子想要報官!為何老太太不同意?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皇帝耳朵裡,他一怒之下將盛紘扣留在宮中兩天兩夜。關於盛紘被扣的原因,盛家人完全不知情,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亂作一團了。在得知盛紘被扣留後,林噙霜第一時間想到的居然是自己的田畝和店鋪。她害怕自己的財產被沒收,於是就讓周娘子找買家徐員外商談。就在林噙霜和徐員外準備籤字畫押時,兩人當場就被王大娘子抓個正著。
  • 《知否》中盛老太太養過的孩子裡,為何獨獨和明蘭的感情最深?
    《知否》頭幾集裡,盛紘怕盛老太太孤單,要選一個孩子養在她身邊。其實也就是從三個蘭中選一個。盛老太太徐氏,出身侯府,向來都是心高氣傲的。不然也不會同丈夫失和,更不會年少守寡後依然不改嫁。而之前養了個「白眼狼」林噙霜,居然讓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上了盛紘的床,弄得她和兒媳王大娘子有了怨恨。有這麼一件不堪的事在前,如今又如何會再接受她的女兒呢。林噙霜讓墨蘭去討好老太太,無非是圖著老太太的那點嫁妝,甚至也有通過女兒再攀上老太太作為靠山,可以同王大娘子在內宅抗衡。
  • 盛老太太為盛家付出了一切,最終只有明蘭給了她回報
    但是大家也知道,成人後的盛明蘭能如此大氣和審時度勢,也多虧了盛家老太太對她的照顧和教導。明蘭小時候,因為母親衛小娘是被盛家買來的小妾,目的只是為了分散明蘭父親,在其他妾室身上付出的感情的。衛小娘不受寵,生下明蘭後,冬天沒有取暖的柴火都不敢去要,硬生生忍受著寒冷。衛小娘懷了二胎,被另外兩個妻妾設計陷害,最終因孩子太大生不出來難產而死。
  • 知否:原著中被送走的林噙霜,為何不能再回到盛家,原因太現實
    太過自私,不懂感恩 林噙霜本為官宦之女,因家遭變故,無奈被祖母交給盛老太太代為照顧,盛老太太對她很好,吃穿不愁,還為她物色好人家,希望後半生她有所依靠
  • 林噙霜性質卑劣,盛老太太為啥同意她進盛家門?大娘子的話真沒錯
    不僅衛小娘,連正妻大娘子都不是她的對手,不僅奪走了主君盛紘的寵愛,作為妾室卻在家裡有著超高的地位,衣食住都是極好的,這都不算,她還把本該屬於正妻的管家權也奪走,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盛紘對她的寵愛,盛紘為什麼寵她,相信大家都知道,那都是因為她會「作!」
  • 知否:盛老太爺早逝後,盛老太太為何沒有改嫁,不過是為了一個字
    可是痛過之後,她選擇了面對,用一種別人都不能理解的方式,重振了盛家,不求大義,只求心安。靜安皇后盛老太太最崇拜的女子是靜安皇后,一個出身顯赫,生就美麗,自小聰穎,卻被盛名所累的女子。對於武皇帝的死,年少時的明蘭很是唏噓,而盛老太太講起來卻很解恨。也許這就是少女情懷和經歷過世事滄桑的長者之間不同的心境表現吧。一個如此美麗和聰慧的女子也難逃被辜負的命運,這也是盛老太太對命運慢慢釋懷的原因。
  • 知否,林噙霜憑什麼得到盛紘專寵 在盛家橫行幾十年
    林噙霜的背景是通文墨,有一點小才情,而且人也較聰明(至少比王氏聰明)林噙霜這一套,實際上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能橫行的方法因為盛家的特殊婆媳,夫妻關係,放到其他家庭背景早被收拾一服服帖帖了。盛家也不是沒人能治林噙霜,盛老太太實際上從地位、智商、能力、手段、完全碾壓林噙霜。
  • 知否:林噙霜足智多謀,墨蘭剛嫁入豪門,為何她就斷了自己的後路
    要知道在古代這種高門大院裡最講究門當戶對,而且嫡庶有別婚配都是有定數的,所以才會有嫡女嫡子和庶子庶女的說法,而林噙霜是家道中落的孤女,盛老太太念其可憐,就把她養在身邊,林噙霜卻有自己的盤算,她不想出嫁到外面去,就想留在盛家。看準了盛竑的軟處,每每喜歡在盛竑面前裝可憐博取同情,讓盛竑愛上自己,從而成了盛竑的小妾。
  • 知否原著:林噙霜沒了盛紘的愛情,就一敗塗地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林噙霜之所以在前期宅鬥中立於不敗之地,根本原因在於她知道抓住盛紘的心,才能夠鞏固自己的地位。林噙霜很早就看明白了盛紘是個性格獨立不受妻子鉗制的男人,她深知盛紘是她在盛府唯一的依靠。所以她願意扮小伏低,來贏得盛紘的心。
  • 重溫《知否》盛家「三段利益」婚姻,林噙霜是一個傳奇
    其中最有看頭莫過於本錢不足的林噙霜,她的一生不失為一個傳奇。 最無辜莫過於妾室出身衛恕意,倒在勝利的衝鋒線上 衛恕意出生豪門卻沒有豪門的命。在門當戶對比命都重要的時代,足見盛家當時多麼在意這門親事。 不得不說王若弗佔盡天時、地利卻敗在人和,事實證明王若弗空有一手好牌。
  • 知否:王大娘子與盛老太太的恩怨,不僅僅是來自明蘭的婚姻
    可王大娘子的性格明蘭心裡十分的清楚,給她一把刀她都想不到用在要人性命上,更別說是這樣處心積慮的算計盛老太太了。果然,在明蘭的逼問之下,王大娘子說出這些有毒糕點都是康姨母提供的,她並不知道裡面是能讓人致命的毒藥,只是想讓盛老太太病上一段時間,她好徹底把持整個盛家。
  • 《知否》:盛竑與林噙霜是真愛?呵,其實他愛的始終是他自己
    縱觀盛竑的大半生,他其實有兩大最愛:家族利益和自己。要說在這之前我還不肯定盛竑對這個人是否對林噙霜是真愛的態度,那麼,當我通讀完原著,則全面知曉了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冷漠自私,善於偽裝,這八個字,是對他最好的評價與判斷。
  • 《知否》林噙霜、盛墨蘭母女一慘死一被孤立,都因犯了這致命錯誤
    文|吳清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林噙霜、盛墨蘭母女本都有著不錯的生活,但卻因這同樣的錯誤導致悲慘下場,林噙霜被盛紘毒打拋棄郊外最終含恨而終,盛墨蘭則被夫家、娘家孤立,成為無依無靠者。在贏得盛紘之心後,林噙霜在物質方面已經什麼都不缺了,未婚先孕後還順利獲得姨娘身份,先後生下長女墨蘭、次子長楓後,她在盛紘心目中的地位就更牢靠了。盛紘作為一家之主,可以說該給的好東西都給她了,而不該給但她又想要的也差不多都給了,在這點上表現得最為明顯的就是寵妾滅妻上。
  • 知否 盛老太太被下毒事件裏海氏和明蘭,誰才是小輩裡的強者
    家族中實際上當時來說海氏和柳氏(長楓的妻子)是和盛老太太關係最遠的家庭成員,前面一堆長輩和親父子母子,更何況還有個從小養在盛老太太身邊的盛明蘭,輪不到海氏出頭海氏最關鍵的行動是,儘快通知長柏,騎著海家陪嫁的,寶馬良駒迅速趕回家,因為只有海氏看出來,盛明蘭雖然步步掌握主動,但不足以說服王家懲辦康王氏。
  • 《知否》:林噙霜的命運,早已註定
    林噙霜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孩子,母親與盛老太太交好,由於林家獲罪抄家,就把林噙霜託給了盛老太太照看,誰知林噙霜心機很重,不僅想法設法做了盛家主君盛紘的妾氏,還深得盛紘的歡心。當然,林噙霜並不是真的愛盛紘這個人,而是太了解盛紘,善於抓住盛紘的弱點,所以,既能假心假意討得盛紘的歡心,又能通過哭鬧的方式獲得盛紘的同情,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 知否:因為王氏有這些優點,盛老太太從不後悔給兒子盛紘娶了她
    為什麼還要嫁到盛家呢?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原本王氏也看中了康姨夫,姐妹二人同爭一夫,無奈王氏爭不過自己的姐姐,敗下陣來。而她的母親王老太太又看上了盛紘,非常喜歡他的相貌和人品,力排眾議,同意了這門親事,在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王氏就沒有拒絕的理由。
  • 婚姻一塌糊塗的盛老太太,為何成最大的贏家?
    可這樣的郎才女貌,為何將婚姻過的一塌糊塗呢?門不當戶不對:古代的婚姻,最講究門當戶對。盛老太太是勇毅候的嫡女,探花郎是商賈之子,背景相差懸殊。盛老太太是父母無所不依養大的,這種沒吃過苦的大小姐對愛情自然是憧憬的。可男人們,憧憬的應該是齊人之福吧!
  • 林噙霜的愛女之心和盲目自信讓她不再欺騙盛紘,斷送自己寵妾人生
    明蘭說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盛紘就是那個裝睡的人,即便墨蘭做出這樣敗壞名聲的事情,盛紘心裡很氣,但卻還是去老太太那裡找方法來解決問題,他心裡還是想著林噙霜,不願意她為此受難。按理,林噙霜是不應該對盛紘說出自己不愛他的事實,可是,林噙霜在盛紘的逼問下沒忍住,說出來,她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或者說,她不得不說出來,因為墨蘭在她心中可比盛紘重要多了。
  • 《知否》原著:探花郎至死都恨盛老太太,較真的愛情,太痛了
    導語:盛老太太的人生是十分悲涼的,為別人做了一世的嫁衣,可回顧這一生,與娘家背離,丈夫寵妾滅妻,撫養長大的兒子也是涼薄之人。一切都是源於一個「愛」字,愛情裡最怕太「較真」,有時候,選擇放棄,又何不是另外一種豁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