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經歷了多次朝代的變換,這才形成了我們如今的局面。而在中國歷史之中,元朝必定是不得不提的存在,這是中國歷史上國土面積最為龐大的封建王朝,但是卻也是個短命政權。
而將蒙古族帶上輝煌時代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成吉思汗,他是統一草原的人物,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另一個則是忽必烈,他將成吉思汗的事業發揚光大,並最終建立了元朝。那麼問題來了,這兩個著名的人物,他們的關係是什麼呢?對於他們二人的關係,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甚至連很多大學生都弄不清楚。
其實他們的關係也很親,是祖孫的關係,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爺爺。我們都知道,成吉思汗的一生非常劇情化,他的父親原本是部落首領,但是卻慘遭他人的殺害,使得成吉思汗不得不過上了悲苦的日子。但是苦難並沒有摧毀這個優秀的人的意志,他用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了更好的未來。
在後面的日子裡,成吉思汗通過努力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並通過聯合扎答蘭部的札木合和克烈部的王罕,以絕對的優勢擊敗了塔塔兒、泰亦烏、蔑兒乞等部,為父親報仇雪恨。而後,成吉思汗也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並最終完成了蒙古的統一,也使得這個民族得以走向更為輝煌的未來。
當時蒙古諸部受金朝統轄,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率兵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公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國華北地區和黃土高原地區。同一時間,大蒙古國在西方不斷擴張,先後發動三次西徵,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國家,這就是歷史上的蒙古帝國。
然而,成吉思汗的身體素質並沒有跟上他的野心,在寶慶三年(1227年)之時,成吉思汗再一次率領大軍徵伐西夏,但是卻在途中去世,帶著遺憾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而後,成吉思汗的三兒子孛兒只斤·窩闊臺繼位,託雷監國。
但是可惜的是,這個統帥也是個短命的人,在回軍途中去世,因此託雷的長子孛兒只斤·蒙哥即位。但是這個人也沒有活多久,在他去世之後,託雷的第四個孩子忽必烈登上了皇位,並帶領國家走向新的未來。
忽必烈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他不同於前面的幾個皇帝,他們一心都在開疆闢土之上。忽必烈清楚,只有形成了一個政權,才能夠守得住基業,於是他在1271年(至元八年)之時,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幾年之後,忽必烈徹底消滅了南宋的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而後,忽必烈繼續派人徵戰四方,為國家開疆闢土。
參考資料:《世界徵服者史》、《元史·太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