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歷史】引領兩次CIS技術變革的索尼是如何成長的?高通瞄準5G...

2020-12-17 集微網

1、【芯歷史】引領兩次CIS技術變革的索尼是如何成長的?

2、瞄準5G iPhone並進軍新市場 高通重返增長軌道

3、中國移動與中興續籤戰略協議:將圍繞5G、6G展開合作

4、SONY、HP供應商六淳智能開啟上市徵程,已進行輔導備案

1、【芯歷史】引領兩次CIS技術變革的索尼是如何成長的?

圖像傳感器分為 CCD 傳感器、CIS 傳感器兩大類別,CCD主要應用於單反、工業場景。而CIS憑藉體積小、成本低等優勢活躍在手機、安防、汽車等場景。

現在已迎來了CIS行業的飛速發展的階段,市調公司Yole的報告顯示,2020年CIS行業規模將接近210億美元,未來3年年複合增長率在9%左右。另外一家調查機構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8-2023年全球CIS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7%,2023年有望突破95億顆。

圖源:Yole

索尼一直是CIS市場的「頭號玩家」,2019年索尼繼續保持著CIS領域的領先地位,以高達49.2%的市佔率霸榜,超過第二名三星、第三名豪威之和。那麼索尼在該領域是如何成長的?

引領兩次CIS技術變革

圖源:網絡

在這裡先理一下索尼的CIS產品主要節點:

2000年,開始發展CIS;

2006年6月,從熊本首次發貨CIS;

2009年,開始開發背照式CIS;

2012年10月,開始發售兩層堆疊CIS;

2017年2月,推出三層堆疊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提出的背照式CIS和堆疊式CIS引領了兩次CIS技術的變革。

索尼在推出背照式CIS之前,研發了名為「Exmor」的晶片,用於片上模擬到數位訊號轉換,即由傳統的外置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數轉換器)升級為內置ADC,優勢在於支持在低頻率下運行且能夠有效減少噪聲,並實現高速提取。另外,Exmor發出的是數位訊號,抗幹擾性更好。

IMX035是此系列推出的首款產品,應用於安防領域。隨後,Exmor技術被索尼迅速推廣到相機等電子領域。

在實現內置ADC後,索尼於2008年推出了採用背照式技術的Exmor R傳感器,首款產品是IMX055CHL。不過讓Exmor R傳感器名聲大噪的不是自家產品,而是蘋果的iPhone 4s。該技術賦予了iPhone 4s出色的高感光度表現。

不過索尼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選擇持續研發,很快就發現像素層在單個感知單元中的面積佔比還可進一步提高。

索尼在2012年發布了第一顆雙層堆疊CIS晶片,產品命名為「EXMOR RS」,將圖像傳感單元和邏輯控制單元分別做在2片晶圓上,並通過TSV(矽通孔)封裝技術將傳感單元與邏輯控 制單元互連。

2017年,索尼在 ISSCC會議上發布了第一顆三層堆疊 CIS晶片。索尼將圖像傳感單元、邏輯控制單元(ISP晶片)、DRAM 晶片堆疊在一起。這款CIS晶片實現了1930萬像素,單顆像素麵積高達1.22x1.22um,並在片上集成了1Gb DRAM 存儲器。這款CIS晶片能夠拍攝 120fps的高幀率圖像,並能提供 960fps的FHD 超級慢動作回放。

目前索尼的CIS產品已遍布智慧型手機、安防、汽車等領域,此前索尼稱希望能在2020年進一步將CIS產能擴大至12萬片/月,以此為基礎估計索尼CIS產量 2017-2020年的複合增速約為 14%左右。

尤其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索尼的CIS已成功打入蘋果、小米、OPPO、vivo等廠商的供應鏈,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市場總收入為63億美元。其中,索尼以44%的營收份額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

收購東芝圖像傳感器業務

圖源:路透社

除了在技術上的搶先布局,索尼於2015年收購東芝圖像傳感器業務也鞏固了其在CIS市場的領先地位。

2015年12月,索尼官宣公司將以190億日元(約合1.55億美元)收購東芝的圖像傳感器業務。

同年8月,索尼宣布雙方已籤署了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就收購事宜進行了談判。四個月後,雙方最終敲定了收購方案。

雙方達成了包括東芝旗下300毫米晶片生產線的製造設施、設備和相關資產在內的轉讓協議,該資產主要位於東芝大分運營公司。在此項轉讓後,索尼將該生產場所作為索尼半導體公司(索尼全資子公司之一)的生產設施進行運營,主要進行CMOS影像傳感器的生產。

另外,原受僱於東芝製造工廠的員工,包括其CMOS影像傳感器工程部門及設計部門的員工(共計約1100名員工),在轉讓後由索尼公司僱用。

當時索尼預期CMOS影像傳感器的市場將進一步增長,本次收購將增加在索尼在這一領域的生產能力。

當時索尼在全球CIS市場的份額約為40%,在收購東芝圖像傳感器業務以後,市場份額逐年攀升,目前穩定在49%左右。

結語

索尼在過去十年一直很強勢,不過隨著美國對華為禁令生效,索尼「斷供」其第二大客戶華為後,這一格局或許會發生變化,畢竟華為佔其銷售額的20%。

迄今為止,索尼一直在大舉投資,拼命生產圖像傳感器,以滿足旺盛的需求,包括宣布在長崎新建一家工廠的計劃。

雖然索尼已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可以恢復向華為的部分供貨。然而,與索尼關係密切的消息人士告訴《日本經濟新聞》,索尼仍對其與華為業務的未來持謹慎態度,因為華為仍需要為其智慧型手機業務的許多其他晶片和組件獲得可靠的來源。

此前日經報導稱,圖像傳感器業務是索尼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截至今年3月的2019財年,其營業利潤為2400億日元,與視頻遊戲業務的業績幾乎相同。但在10月份公布2020財年第二季度收益時,索尼預計圖像傳感器整個財年的利潤將下滑66%。

不過,蘋果可能會成為索尼的救星。如果iPhone 12系列能夠保持強勁需求,索尼可能能夠彌補華為所造成的部分損失。

除了三星、豪威等競爭對手外,近年來,國內廠商在細分領域的崛起也對索尼造成了衝擊。如在安防領域自2107年起連續兩年蟬聯全球市佔率第一的思特威;在前年成功量產1.12 um大底1300萬像素CIS的格科微;2018年成功量產130萬像素車規級CIS的比亞迪半導體。

未來CIS格局又將如何變化?

2、瞄準5G iPhone並進軍新市場 高通重返增長軌道

據外媒報導,對於美國晶片製造商高通來說,蘋果推出的全新5G iPhone無疑是個巨大福音。再加上進軍新市場,並和解了多起法律糾紛,高通正重返增長軌道。

高通最近發布了截至9月27日的第四財季財報,顯示其從智慧型手機晶片組和不同產品的銷售收入飆升了38%,達到近50億美元。與此同時,該公司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上述業務收入將激增80%,這是至少十年來該公司在第四財季取得最好的業績。

在第四季度,蘋果公司發布了新款iPhone 12系列,這標誌著高通在多年因兩家公司在法庭上的爭鬥而被排擠在外之後,重新開始為這款開創性的智慧型手機提供零部件。

高通與蘋果的爭端已經得到了解決,這使得高通也能獲得iPhone新機所帶來的好處中分一杯羹。然而,這一增長遠遠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這得益於蘋果公司出人意料地決定在面向美國市場的所有iPhone 12機型中加入更昂貴的毫米波5G功能。因此,高通的業績和指引都大大高於華爾街的預測,促使其股票大幅上漲。

然而,高通現在有了更多的嘗試,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為最新款iPhone提供零部件。該公司已經與華為達成和解,消除了其向企業技術授權的最終主要阻力。上個月,聯 邦上訴法院駁回了聯邦商務部提出的請求,即重新考慮駁回政府反對高通反壟斷案的裁決。這使得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剩下的選擇更少,只能提交給最高法院。

高通可以將晶片組的應用範圍擴大,不再僅限於iPhone的數據機插槽。第四季度業績會對高通不同晶片市場領域的總銷售額產生最大影響,這些晶片除了用於汽車和網絡外,還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的射頻元件。在過去的12個月中,僅這些業務就為高通創造了近37億美元的收入。

考慮到高通與蘋果的關係可能再次發生反轉,其保持業務多樣性的選擇至關重要。(網易科技)

3、中國移動與中興續籤戰略協議:將圍繞5G、6G展開合作

圖註: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等出席籤約儀式

新浪科技訊 11月22日上午消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圍繞5G、6G等展開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既有合作基礎上,面向未來發展和長遠合作,共同探索新興業務領域發展機遇,圍繞5G行動網路、5G傳輸網、5G垂直行業、網絡安全、雲網融合、6G、智能泛終端、產業鏈培育、基礎業務與信息化業務等十大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產業持續發展。

此前,中國移動與中興通訊於2017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通信設備、下一代網絡、網絡智能運維、智慧家庭、安全終端等多個領域已開展長期合作。通過續籤協議,雙方將進一步發揮資源和能力互補,共同提供更多層次的通信、信息基礎設施和數位化服務。(新浪科技)

4、SONY、HP供應商六淳智能開啟上市徵程,已進行輔導備案

集微網消息,11月22日,據廣東監管局顯示,東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現已接受華西證券的輔導,已於2020年11月17日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

資料顯示,東莞六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通訊及家電類電子產品附屬零件的研發設計、加工製造和銷售,屬高精密技術型製造企業。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絕緣(PET、PC、PVC、FIBER)、防震/止滑(CR SPONGE / PORON)、導熱(SILICONE PAD/Graphite Film)、導電/屏蔽遮罩(CU/AL/NICKEL/EMC)、補強板(Stiffeners)等功能零組件及特殊膠帶(3M、DUPONT、SONY、NITTO等),產品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PDA等3C產品。

六淳智能產品外銷至世界各地,成長迅速,客戶包括SONY、HP、APPLE、MICROSOFT、ACER、ALPHA、MOTOROLA、NEC、SIEMENS、NOKIA、SANY等世界知名公司。



相關焦點

  • 2020 CJ:高通驍龍引領5G時代數字娛樂體驗變革
    作為全球領先的無線科技創新企業,高通公司(Qualcomm)在本屆ChinaJoy期間再度攜手產業鏈合作夥伴共同打造「高通驍龍主題館」,吸引了眾多玩家前來感受頂尖移動技術賦能的數字娛樂新體驗。通過「5G網絡+5G智慧型手機」開展電競賽事,為所有現場玩家呈現了5G技術帶來的酣暢淋漓的競技體驗,也展現了新技術正在變革人們的娛樂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電競賽事還全程通過5G網絡進行現場直播,為無法到現場的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卓越體驗。
  • 臺積電獲索尼CIS「包廠」大單,手機CIS市場仍需求強烈
    美國加大限制華為晶片的發展,進行出口管制,導致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訂單,但隨後蘋果與高通馬上就補齊了臺積電的產能 ,近期臺積電再獲索尼CIS大單。 一、臺積電獲索尼CIS「包廠」大單 臺積電近期再獲索尼CMOS影像感測器(CIS)訂單,而且雙方合作延伸至28納米。今年年初,索尼首次將CIS部分訂單交由臺積電代工。而對於此次的新訂單,臺積電將在南科14B廠打造專為索尼生產高階CIS的代工生產線,等同於索尼「包廠」。
  • 高通舉辦2020驍龍技術峰會,重新定義頂級移動體驗
    全新驍龍888移動平臺賦能下一代旗艦終端2020年12月1日,在高通驍龍技術峰會首日,高通公司總裁安蒙(Cristiano Amon)攜手全球行業領袖,在線分享了高通驍龍™8系移動平臺在引領下一代終端體驗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 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郭濤:進一步深化植根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浦東...
    「十多年來,高通公司與浦東共成長,共同見證了中國和全球無線科技的迅猛發展。」 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郭濤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自浦東新區成立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高通公司有幸見證這段歷史,並積極參與其中。 2010年,高通在上海浦東成立研發中心。
  • 高通公司表示:5G若要達到的速率峰值,毫米波的使用必不可少
    都說5g網絡速率快那它速率的峰值極限到底是多少?一直都沒有被公布出來。直至今天4月4日。高通驍龍集團駐中國區管理人員徐皓針對5G網絡的速率峰值,媒體線上公開會議會議表示。5G網絡想要快?必須使用毫米波技術嗎?起先在2016年以前,通訊行業給出的要求是在4g的基礎上。
  • 5G+AI賦能各行各業 高通願與中國合作夥伴協同並進
    高通在5G所引領的全新創新時代來臨之際,全力支持中國產業夥伴的如何高效實時和安全地收集信息,傳輸、分析和運用這些信息,使之成為我們觸手可及的人工智慧,將是重大的課題和成長機遇。  以智能製造為例,孟樸表示:「未來的工廠將依賴於大量智能化終端的無線連接,這些終端全部通過共享數據和信息來維持一個高效的生產環境。
  • 5G+AI賦能各行各業,高通願與中國合作夥伴協同並進
    對此,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深有感觸,作為一家致力於長期在中國發展的全球性企業,高通在5G所引領的全新創新時代來臨之際,全力支持中國產業夥伴的產品開發、技術測試和國內外業務拓展。市場諮詢公司IHS的調查報告預計,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3.2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和2230萬個工作機會,為汽車製造、健康醫療、工業、農業等廣泛行業帶來積極變革。5G將使萬物互聯。未來,信息就像電一樣,往來穿梭於雲和端之間,成為一種巨大的新能量。在今後10年中,與5G部署並行發展的技術將是大數據的分析和運用,其核心應用就是人工智慧。
  • 金融界對話利亞德董事長李軍:Micro LED引領第三次顯示技術變革
    金融界:LED顯示行業每十年左右會迎來一輪大的技術和應用升級,Micro LED顯示技術帶來的機會和挑戰與前兩次技術變革有哪些不同? 李軍:前兩次變革,一次是在90年代末,從單色向全彩顯示的升級。
  • 5G物聯網創新計劃發布 高通公司攜合作夥伴共繪生態藍圖
    憑藉在無線通信和移動計算領域深厚的技術專長,高通公司不斷支持合作夥伴擴展5G物聯網應用在眾多領域落地。、智慧醫療和工業巡檢等領域;蘇州鵬訊依託搭載驍龍X55解決方案的芯訊通模組,率先推出DS8000 5G+4K/8K超高清視頻傳輸產品,通過支持遠程醫療應用,助力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 聚焦最新頂級移動體驗 高通2020驍龍技術峰會即將召開
    日前,高通技術公司宣布將在太平洋時間12月1日和2日每日上午7:00(北京時間12月1日和12月2日晚上11:00)對2020高通驍龍技術峰會進行直播。本屆峰會上,高通公司發言人將攜手移動行業領袖分享高通驍龍旗艦移動平臺如何重新定義了移動連接、遊戲、AI和計算等;同時也將分享最新驍龍5G旗艦移動平臺的相關進展。
  • 高通 驍龍855魅力不減 索尼移動索尼Xperia 1 Professional Editon...
    索尼移動 索尼Xperia 1 Professional Editon        拍照方面,索尼移動索尼Xperia 1 Professional Editon更是搭載了1200        硬體方面,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索尼移動索尼Xperia 1 Professional Editon採用的了高通 驍龍855和6GB機身運行內存,外加128GB的存儲空間組合,該存儲空間可存儲3.1萬張照片或者1.3萬首歌曲。相信索尼移動索尼Xperia 1 Professional Editon在性能方面不會讓我們失望。
  • 安兔兔和魯大師跑分來了,麒麟990連續兩次翻車,高通又是贏家
    安卓手機晶片以高通晶片為代表,不論是CPU、GPU、ISP還是AI性能,都排名第一,麒麟晶片穩定成長,聯發科突破速度很快,天璣1000都已經超過麒麟990 5G,三星獵戶座晶片讓人失望,有國外網友稱這次S20系列(三星990晶片版本)性能太弱,要求將驍龍865版本拿過來出售,可見三星高端晶片性能也不怎麼樣。
  • 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及無與倫比的創新力
    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量子通信等數字通信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帶來了產業鏈上不同企業間的競爭,也讓上遊企業未來競爭壓力陡增。上遊產業如何突破目前被壓制在上遊企業身上的勢能,對下遊產業的競爭至關重要。
  • 線上線下如何更好結合,世界5G大會高通展示創新模式
    面對這種兩難的境地,高通公司在11月26日舉行的2020世界5G大會「5G引領下的數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中,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 線上部分,總部高管以視頻模式參加線上會議,為大家帶來全球化視野下的認知、看法以及公司整體發展情況,也就是此次大會中高通公司執行副總裁兼技術許可業務總裁亞歷克斯·羅傑士所帶來的視頻分享。線下部分,由當地市場的高管在現場,為大家介紹具體戰略以及企業發展目標的實踐,也就是孟樸先生在現場的演講以及會議交流。
  • 推動移動遊戲行業變革 高通構建驍龍遊戲新生態
    用戶能明顯感覺到平臺架構與性能配置的升級帶來的變革,例如在新一代驍龍EliteGaming 體系加持下,2020年的手遊市場迎來了遊戲體驗的質變。    區別於VR虛擬實境與AR增強現實,XR技術志在擴展遊戲生態的版圖,這一技術相當於整合了虛擬實境、增強現實以及混合現實的概念。不僅僅能夠捕捉用戶的運動行為,還能實現全方位的觸覺反饋效果。
  • 索尼最新Micro LED產品發布,瞄準電影拍攝等高端市場
    其中,C系列以高對比度1,000,000:1為主要特點,產品採用經優化的深黑塗層技術,適用於企業展廳、大堂、顧客體驗中心等多種應用場景。B系列則強調高亮度1,800 cd/m2 和廣色域,採用了啞光防反射 塗層技術,可實現逼真的圖像效果,適用於創作、設計、以及虛擬布景和工作室背景等影片監製應用場景。
  • 移芯通信:5G+NB-IoT「中國芯」將迎風口
    2021中國IC風雲榜「年度最具成長潛力獎」徵集現已啟動!移芯通信副總裁楊月啟對集微網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新產品技術研發、市場推廣,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方面。 這家成立僅三年多時間的本土蜂窩移動通信晶片公司,致力於設計全球極致性價比的蜂窩物聯網基帶晶片。目前,在全球範圍來看,移芯通信是除了高通、海思、三星、聯發科、展銳等科技大廠之外,極少數有能力自主研發蜂窩通信晶片的公司。
  • 變革大幕開啟?中芯國際管理層動蕩背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
    一方面反映了公司內部管理溝通之間的摩擦,中芯國際一直以來招攬全球人才,如何調和文化、凝聚頂尖技術人才都是長久的話題;另一方面,對於內外交困的中芯國際而言,尋找突圍和變革的路徑也刻不容緩,眼下展現出的管理層的動蕩,或是中芯國際新一輪改變的開始。
  • 高通驍龍888移動平臺發布 重新定義頂級移動體驗
    12月1日,2020高通驍龍技術峰會首日,Qualcomm總裁安蒙(Cristiano Amon)攜手全球行業領袖,在線分享了高通驍龍8系移動平臺在引領下一代終端體驗中發揮的重要作用。Qualcomm在旗艦級移動平臺上的持續創新,與5G技術演進相結合,正在加速並持續重新定義沉浸式用戶體驗。
  • 變革大幕開啟?中芯國際管理層動蕩背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
    一方面反映了公司內部管理溝通之間的摩擦,中芯國際一直以來招攬全球人才,如何調和文化、凝聚頂尖技術人物都是長久的話題;另一方面,對於內外交困的中芯國際而言,尋找突圍和變革的路徑也刻不容緩,眼下展現出的管理層的動蕩,或是中芯國際新一輪改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