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庫 | 藏密佛教史—第六品 近傳伏藏史(4)

2021-02-20 如意心寶

釀繞尼瑪哦色

共稱五位伏藏師王和三位殊勝化身的第一世法王倉巴拉美多特意轉世的釀繞尼瑪哦色,於第二勝生周陽木龍年,出生於南巖達西所屬的桑地色靜處,父親名為釀敦秋戒庫羅,母親名為班瑪得瓦匝。他從小時候起就伴隨著無量的稀奇瑞相。他八歲,在清淨的境界中現見了釋迦牟尼佛、大悲觀世音、蓮花生大士等,一個月內覺受紛呈。尤其是一天晚上,見到蓮花生大士騎著一匹白馬,由四部空行隨行,以寶瓶甘露賜予他四灌頂,依靠呈現出的天崩、地動、山搖般的三種覺受,作各種行為,以至於眾人把他當成瘋子。他在父親面前聽受馬頭明王的灌頂,並在桑普雪山修行,從而面見本尊,銅金剛橛發出馬鳴,在巖石上留下手印、腳印。按照空行授記,他來到那哦玖的巖山腳下,結果智慧空行賜予尊名為尼瑪哦色,從此以後便依此共稱。蓮花生大士幻化自在瑜伽士名為多吉,恩賜他所有伏藏標題要訣並教誡他。伏藏師拉夏匝巴、札巴溫西、繞夏的所有伏藏標題及目錄也都得到。他來到伏藏處珍姆白吉巖石前,在那住了一夜。第二天,益西措嘉幻化的一位女子牽著一頭白驢馱著兩個印篋,從其中取出一個虎篋供養給他。伏藏門也已找到後,他開取了銅篋、瓷瓶、佛像、聖物、寶物等許多伏藏,銅篋中出現大悲觀音與寂猛蓮師,瓷瓶中是怙主(瑪哈嘎拉)和惡咒類,虎篋中出現空行的許多法門。

此後,他從一位商人手中又得到了本尊像的斷指,其內出現標題,他按照此標題,從庫塘毗盧遮那佛像後面取出紫色和灰白色兩個寶篋,其中紫色寶篋內放有《八大法行·集善逝》、教及竅訣的一百三十類法——貝若札那和單瑪則芒的手書,也是法王他自己的經卷。灰白色的寶篋裡出現馬頭明王的身語意所依聖物等諸多伏藏品。

此外,他從桑耶青普、那給堅的珍夏巖、寂靜處的巖山、佛殿等處也取出了大量的伏藏品。他依止了父親釀敦欽波、嘉紐巴敦單、月波尼瑪桑給、瑪嘎瓦堅巴、敦巴克切等諸多上師而廣泛聽受顯密法要。《上師三身總集修法》修了三年,從而直接面見蓮花生大士,獲得許多言傳。

在莫德西戒巴貢地方實修上師意修法期間,益西措嘉空行母親自降臨,賜予《空行百題問答錄》,把他帶到清涼屍林以後,蓮師等八大持明將總的八大法行及分別的各自灌頂、續、竅訣完整傳授給他。

他迎娶了益西措嘉的化身覺白瑪,生下珠滾南卡哦色和觀世音的化身南卡華巴二子,他向成就者毆哲佩巴請求了八大法行伏藏品,上師說他還有與其相關的教藏傳承。他也認真聽受以後,成為教藏伏藏融會貫通的教主。大成就者毆哲佩巴從拉薩開取出大悲法類五卷對他說:「法主也是你自己。」之後恩授予他。

他修行藥師佛修法期間,藥天女帶著溼潤的藏青果和葉子直接來供養,在沒有解開跏趺坐的情況下騰到空中,腳不沾地等示現無量神變。他以真修實證與講經弘法並駕齊驅而圓滿畢生。後來他的利生事業廣如虛空,對佛法作出了不可思議的貢獻。

六十九歲陽水鼠年伴隨著稀奇的瑞相,以廣大標誌尤其是從心間一個白色「舍」字前往極樂世界而圓寂。再度授記身語意的化身同時現世。恰譯師點燃其法體,火卻無法燃起來,後來火又自然燃起,當時安放法體的室內一位小童子及其空行眷屬念誦猛咒「哈熱訥薩……」,出現眾人有目共睹的許多驗相,而且自現現出大量的殊勝舍利子。後事已經結束,迎請大班智達釋迦西日及眷屬,以豐厚的黃金供品令其歡喜。釀繞尼瑪哦色的親生兒子想到出家修行而請求。尊者說:「你們父子是大菩薩,因此我不敢中斷菩薩後代,你就以這個身份廣利有情。」而沒有開許他出家。由於高度讚嘆法與補特伽羅,所以他不僅從前人們公認是無有爭議堪為正量的伏藏大師,而且也清除了所有新派邪分別之垢,在雪域猶如日月般家喻戶曉。他將成熟、解脫圓滿的法教交傳給主要弟子——親生兒子珠滾南卡華巴,作為教主,並授記他是觀世音的化身。他的神變極其廣大,當他安住在境界中時,便將夏波前的所有石頭像趕羊群一樣從虛空而降。在別人的眼裡,他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就在拉薩金河畔,砌起一片灰灰的石頭,作為覺沃河堤,據說以前所有石頭種類不錯而存在著。他也繪製了一百零八幅尼泊爾花紋的唐卡。威德力與能力極其廣大,並可以役使護法神。以雷雹等消滅敵人,不過一月便能摧毀無餘,諸如此類的史實為數不少。他以不可思議的悲心培養了革日秋傑旺修等大批化身的弟子。

這位尊者的兒子國王羅丹是文殊的幻化,他的兒子國王敦珠是金剛手的化現,經教中讚嘆的三部化身次第現世的親子傳承,以及紐札嘉、月波敦則、曼隆巴不動金剛等傳教五子為主的弟子傳承,在西藏整個領域內,佛法的事業迄今為止仍舊普遍弘揚著。

——節選自《藏密佛教史》

相關焦點

  • 般若文庫 | 藏密佛教史—第二品 金剛密乘(8)
    第二、伏藏類:金剛法菩薩將總修部與別修部作成經函,當他發現人間暫時沒有宣講的對境以後,就交傳給空行事業自在母,這位空行母把八大法行的總五續與特殊十續裝在八種珍寶篋裡,所有特殊續分別裝在不同的寶篋中。隨即隱藏在清涼屍陀林樂積塔處,加以印持。後來大成就者八大阿闍黎憑藉神通知曉,於是聚集在此地。
  • 般若文庫 | 藏密佛教史—第五品 遠傳經幻心(48)
    ——節選自《藏密佛教史》
  • 大般若宗 | 能海法師對五臺山藏傳佛教發展的貢獻(四)
    老和尚深知世間若無僧寶,佛法何以宏通, 故與一些淨戒尚存的同修決定從戒律著手挽回佛教, 毅然於1979年和1980 年兩次組織了壇上僅5 位師承而開始傳戒, 自己任戒和尚。這兩次傳戒具有重大意義, 它在五臺山乃至全國都是最早的。
  • 印度佛教史--第五章(秘密佛教/上)
    因此印度密教的說明雖然可以由《大日經》開始,但是因為在此以前也有說陀羅尼、真言的經典,所以想要將此祈禱主義的佛教作為密教的前史來考察,而將這些也加到「秘密佛教」之中。佛教咒術上的性格,雖然在大乘佛教中更加提高,但是在此前的佛教中也可見到,其起源可上溯到原始佛教的經典。因此在本書中將簡單地檢視《阿含經》中可見的咒術上的佛教,然後考察大乘佛教中可見的「雜密」。
  • 藏密「行者」的逃亡情結
    中國西藏地區和蒙古地區人民普遍信仰藏傳佛教,而西北地區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學術界總是流行著一種觀點,認為漢族沒有被伊斯蘭化的原因主要是歷史上佛教(這裡指藏傳佛教)起的巨大作用,歷史上阿拉伯伊斯蘭軍隊擴張東進的關鍵時期,也正值吐蕃的強盛時期,是吐蕃的軍隊徹底阻止了伊斯蘭東進的步伐;甚至認為元帝國龐大版圖的建立是其皇室普遍推崇藏傳佛教,乃至後來清雍正時期啟用漢人年羹堯平定西北也歸於雍正帝藏傳佛教的虔誠
  • 楊曾文:讀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
    七十年代,印順法師在長期從事佛教和禪宗研究的基礎上,並利用國內外最新發現的禪宗資料,撰寫出《中國禪宗史》,填補了中國佛教研究領域的一項空白,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應當說,胡適和印順法師的研究成果對中國現代學術界利用新資料開展對佛教、禪宗的研究都發生十分有益的啟示和較大推動作用。
  • 藏密的形成及其特點(二)
    二    一般認為,藏傳佛教即是藏傳密教,實際上藏密並不代表藏傳佛教,而是藏傳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
  • 清涼泉水 南傳佛教
    清涼泉水        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為「上座部佛教」,所謂上座部就是最原始的佛教。
  • 成瑋|分道合擊: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佛學部分的兩篇書評
    (馮《史》下冊,第4頁)佛經之學原在「經學」範圍內,改題與否,認識無殊。第二,按太虛之意,「東晉至唐季應詳敘毗曇、俱舍、法相諸有宗義,及三階教等救世苦行,與君相之佛教治化等」。救世苦行和君相治化均非思想課題,姑置勿論。在思想層面,他偏重有宗,列舉毗曇、俱舍、法相三家。毗曇出小乘說一切有部。
  • 藏傳佛教思想史現代學科引領者 | 班班多傑
    後來,兩位大師說:「你光對照、解讀還不行,還要自己親自翻譯實踐,只有這樣你才能直接翻譯藏傳佛教思想史的資料。」在觀空法師的指導下,班班多傑試譯了宗喀巴大師講、其徒弟達瑪仁欽記錄的《關於中觀宗八難題備忘記錄》一文。譯完後,觀空法師修改了部分譯稿。著名唯識學專家韓鏡清先生又做了全文修改後,發表於1983年第4期的《世界宗教研究》雜誌。
  • 藏傳佛教思想史現代學科引領者——班班多傑
    著名唯識學專家韓鏡清先生又做了全文修改後,發表於1983年第4期的《世界宗教研究》雜誌。之後,他又在郭元興居士的指導下翻譯了二世嘉樣·晉美汪波的《宗派建立寶鬘論》,譯訖後,經郭元興居士全文修改,此譯文後來收入1992 年出版的《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一書中,作為附錄。
  • 法王晉美彭措傳 · 未能開成伏藏門
    伏藏大師龍聲金剛的伏藏品中說:「未來鐵馬年,本國遭受危害之時,如若能夠迎請吐蕃地方一位文殊菩薩化身的聖者前來,依靠他的威力可化解一切災難。」當年,不丹國王晉美桑給旺修得知法王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心想:如果迎請這位大尊者來我國,一定會消除這場災難,必將對佛法興盛、國政昌盛、國泰民安大有幫助。於是與政府有關要員協商後,來函邀請法王如意寶屈駕光臨。
  • 藏密的形成及其特點(一)
    主要表現在:第一、咒術性;第二、完備的神靈體系;第三嚴格的師承關係;第四嚴密的教理體系;第五嚴格規範的修持;第六修行與活佛轉世相聯繫。    藏密,藏傳密教的簡稱,又稱作「西密」。它並非是對印度密教的全盤接受,或在西藏的簡單移植,而是汲取西藏傳統文化並且原貌有所改變的佛教體系,即密教的藏族化或西藏地方形式。
  • 藏傳佛教大圓滿傳承史 -- 22
    利眾增上意樂心,發起兩種菩提心,佛子菩薩之行道,三學六般若密多,皆以精進而修行。所修功德不炫耀,所造罪業不隱瞞,能仁佛祖如是說,然為勸善而書寫。眾身之業無盡故,外現朝聖者遊記,內發菩提心修為,密修兩種次第等,在此沒有作廣講,而是敘述簡要傳。此乃僅述五十歲,之前所行善業傳,我乃罪過之堆積,過錯之多數不清,然未增減而敘述。但願不成貪嗔魔,所狂者之妒忌因,而成勸善之因緣。
  • 藏密的分類(密乘佛法2)
    密乘佛法  第二課 • 藏密的分類藏密主要分為四個教派:紅教(寧瑪派)、白教(噶舉派)、花教(薩迦派
  • 楊秀蓉:雲南漢傳佛教教育的昨天與今天
    雲南涵蓋了三大語系佛教(圖片來源:資料圖)談到雲南漢傳佛教教育,就必然要談到漢傳佛教的寺院制度與學習制度、漢傳佛教經典、漢傳佛教改良運動以及雲南佛學院等。寺院制度與學習制度。新中國成立前,雲南漢傳佛教寺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十方選賢傳法寺院」(又稱「十方叢林」),另一類是「子孫傳法寺院」(又稱「子孫繼承寺院」)。
  • 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大圓滿法
    其中,寧瑪派自稱繼承的是朗達瑪滅佛以前蓮花生所傳的密法,故被劃歸「舊密咒」派。噶舉派與元朝統治聲息相通,興衰與共。而最晚興起的格魯派由於在教義、修特、僧伽制度等多方面集藏傳佛教之大成,最終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並與西藏地方政權相結合,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治統治形式。寧瑪派是藏傳佛教中最早的一個支派,大約創立於公元12世紀。
  • 般若法師:佛教在澳大利亞發展速度驚人
    澳大利亞雪梨般若寺住持般若法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編者按:11月17日至20日,由中國佛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陝西省組委會承辦,北京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協辦的「漢傳佛教祖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 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撰著、講授與傳播
    最近,中華書局出版了由俞國林校訂整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校訂本,本次整理以最為通行的1936年中華書局《飲冰室合集》本為底本,以《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稿本、清華學校講義本、《史地學報》刊載本、《東方雜誌》刊載本、民志書店第四版單行本、《東方文庫續編》本為通校本,以《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概略》稿本、南開大學暑期講義本、輔仁大學鉛排本、重慶中華書局重排重校單行本以及
  •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史料概述丨張雪松
    應該說是「文、史、哲」學科分家的後果,今後六朝佛教研究者應儘量避免對六朝文史資料的忽視。殷孟倫先生著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可方便讀者按圖索驥。二、佛教內部史料  佛教內部的史料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1.傳世史料。佛教傳世史料,大體可以分為:(1)佛教史書;(2)經錄;(3)文集等著述;(4)經典註疏;(5)類書等佛教百科;(6)應驗記等「釋氏輔教之書」。  2.近代以來的出土史料:(1)造像記、陀羅尼等各地經幢、石窟碑刻;(2)敦煌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