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上海滬劇院、上海滑稽劇團等本地專業院團前來設攤,也有來自寧波、蘇州、南通、嘉興、馬鞍山等長三角的文化名團,更有安慶黃梅戲、紹興越劇等深受上海市民喜愛的傳統戲劇供選擇……記者日前在「2020魅力長三角·上海(浦東)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產品採購大會」上看到,長三角範圍內文創產業日漸興盛,各類文化場所運營機構以及旅遊服務平臺共同參與文創平臺建設,更多優秀作品和產品正在走向長三角地區。
記者了解到,在浙江杭州大運河文化帶(運河街道段)就有了一處文創新地標、人才聚集地。近日,坐落於大運河畔的聯排老舊廠房正在悄悄變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出入園區,這裡就是大運河1086文創園,耀華數字晚鋒書屋、耀華數字建築學院、大月古風攝影基地等17家企業已正式落戶。
「榫卯是中國傳統木作的接合方式,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都非常喜歡。尤其像小孩子更喜歡,這表達出了他內心的一種好奇,在體驗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薰陶。」7年間,晚峰書屋創始人、中國古建築榫卯積木開發者劉文輝把榫卯和鬥拱結構變成了可以學習遊戲的積木,讓曾經在博物館裡僅供人們觀賞的中國傳統建築技藝走進了尋常人家的日常生活。
高效集聚文化產業,最大限度優化資源配置是大運河1086文化創業園承擔的重要職能。事實上,大運河1086文創園的前身曾是五杭麻紡廠。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效提升利用工業遺存,運河街道以零土地招商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該文創園,有效避免上億元國有資產流失。
今年9月20日園區服務中心啟用,已有浙江理工大學等4所高等院校在園區內設立合作基地,17家文創企業和1家餐飲入駐園區,包括著名雕塑家吳卓老師工作室,擁有1526家線下服務體驗店的家紡網際網路+領軍品牌「簾到家」品牌設計中心,央視10分鐘專題介紹的「晚峰創意」榫卯積木項目等。在今年一季度稅收基本為零的情況下,截至今年11月份已完成稅收近1200萬元。
整個園區計劃今年春節前東部全部完工並有限開園,明年上半年實現全園開放,屆時將成為運河農文旅遊線中的重要配套綜合體,提供「農耕研學空間」、「農文直播」、「數智共享空間」、「商務辦公空間」、「配套服務空間」及網紅打卡拍攝基地及餐飲、娛樂、休閒、住宿、旅遊集散等配套。
正是在長三角地區文創產業的支撐下,浦東文採會吸引了52家長三角地區的公共文化機構和文藝專業院團前來參展。上海浦東新區文體旅遊局局長黃瑋說,今後文採會將以「文旅聯通長三角,服務送到家門口」為主題,搭建平臺探索供需對接的新機制。(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