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青商非常看好長三角一體化,最期待建信息統一發布平臺

2021-01-19 澎湃新聞

近九成江浙滬皖青商「非常看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前景,近七成期待更多政策扶持。

「2018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於5月28日-29日在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舉行。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上海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向1400多名與會江浙滬皖青商代表發出了「2018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問卷調查」。

2018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於5月28-29日在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舉行。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

調查結果顯示,與會青商對於一體化可以帶來的「跨區域發展」、「成本降低」、「人才流動」等積極促進作用表示出十足信心。

青商最期待能率先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信息統一發布平臺」,讓企業及時獲取信息,把握機遇。同時,青商對於長三角各省市「簡化辦事流程」、「消除區域壁壘」等方面的工作推進也十分期待。

高新技術和文創領域青商居多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此次論壇中獲悉,截至目前,共計1452名江浙滬皖青商代表參與了本次問卷調查。其中,來自「高新技術產業」及「文化、體育和影視娛樂業」的青商代表最多,分別佔22.31%和19.01%。接下來依次是「金融與投資」(18.46%)、「其他」(17.08%)、「工業與製造業」(15.15%)、「農業與農產品」(11.85%)、「建築業」(9.64%)、「批發和零售業」(7.16%)。

與會青商中,來自文創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青商代表最多,這表明長三角青年企業家發展領域代表了新經濟、新產業的方向。

對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前景」的認可度,88.71%青商認為「非常看好」,10.74%青商認為「比較看好」,僅有0.55%青商認為「不太看好」。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對青商的公司或所在行業有怎樣的積極影響?大多數(76.86%)青商選擇了「企業間交流增多,跨區域合作加深」,其次是「進一步拓展市場,增加企業收入」(53.99%),接下來依次是「吸引優質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50.41%),「政府營商環境更優,行政成本降低」(49.59%),「金融服務更優,項目融資便利」(38.84%),以及其他(4.13%)。

迫切需要建立統一信息發布平臺

青商最期待長三角地區營商環境產生哪些變化?

對此,69.70%的青商選擇了「期待更多的扶持政策」,位列第一;接下來依次為「行政審批流程簡化」(56.75%),「進一步消除市場壁壘」(55.37%),「對人才吸引力更強」(49.86%),「對投資吸引力更強」(47.38%),「交通運輸更加便捷」(39.12%),以及其他(2.48%)。

調查中,如何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長三角發展信息與商機,成為青商所關心的「頭等大事」。他們普遍呼籲「建立和提供長三角區域信息統一發布平臺。」

調查顯示,近六成的青商認為「企業在接軌長三角一體化中所面臨的最大阻力」是「缺乏區域信息獲取渠道,無從下手」(57.85%),接下來依次是:「缺乏政策支持,接軌存在阻礙」(53.99%),「行業區域壟斷明顯,難以打通壁壘」(35.54%),「自身缺乏實力,難以應對開放競爭」(21.49%),以及其他(6.89%)。

而對於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青商「最希望能率先解決的問題」中,位列第一的是「希望提供信息統一發布平臺,企業及時獲取信息」(61.98%);接下來依次是「發展產業集群,實現產業規劃對接」(52.34%),「打通各種區域壁壘,加快開拓異地市場」(50.69%),「培育區域一體化價值鏈,形成有機產業組織形態」(50.14%);「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解決資金瓶頸問題」(36.64%),「交通更加便捷,形成更緊密跨城市通勤圈」(27.27%);其他(3.31%)。

擔心「各地情況不同,政策難以落地」

就長三角一體化本身而言,在政府推進過程中,青商最擔心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是什麼?

調查顯示,「各地情況不同,政策難以落地」(54.55%)佔了首位,其他依次為「缺乏統一規劃,優勢不能互補」(50.96%),「政策不接地氣,對企業幫助不大」(43.80%)和「決策流程過長,工作推進緩慢」(42.98%),以及「隱形壁壘難打通,實質性融合不易」(41.32%),「產業趨同明顯,行業競爭加劇」(32.78%);其他(2.20%)。

對於未來3至5年,在影響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外部因素中,「全球化進程」和「新技術領域重大突破」被認為影響力較大。

63.64%的青商選擇了「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其次是「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58.68%),之後依次為:「國內宏觀經濟發展情況」(51.24%),「新技術新模式突飛猛進」(48.48%),「戶籍、社保等人才政策變化」(44.08%),以及其他(2.48%)。

調查還表明,江浙滬皖青商參加此次高峰論壇的首要目的是「領行情」,依次為「了解所屬產業在長三角的發展趨勢」(73.83%),「掌握長三角一體化政策最新動向」(70.25%),「與其他省市青年企業家交流經驗體會,開展合作」(63.36%),「參加主旨演講與座談,專注學習」(42.98%);「開拓產品市場,承接業務」(38.02%);以及其他(1.10%)。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近九成青年企業家非常看好發展前景 呼籲建立長三角信息統一發布平臺
    以「活力長三角,青商新機遇」為主題的「2018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昨天在松江開幕。來自三省一市的近千名青年企業家就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打造世界產業集群等問題進行交流研討。論壇發布了對千餘名長三角青年企業家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相關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8.71%的人非常看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前景,對於一體化帶來的「跨區域發展」「成本降低」「人才流動」等表示十足信心。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發布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長三角...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發布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將迎來掛牌一周年之際,滬蘇浙兩省一市生態環境局(廳)會同示範區發布相關行動方案,著力構建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柏國強介紹,近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建設行動方案》正式印發,標誌著示範區在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實施跨區域生態環境一體化管理的制度創新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新華社)*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實行「三統一」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實行「三統一」 2020-10-29 14: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建設行動方案》。在先行啟動區內新進產業項目汙染物排放執行已發布的國家、滬蘇浙行業及特定區域最嚴格的排放標準。相關要求適時擴大到一體化示範區全域。依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報業務平臺,搭建一體化示範區預測預報技術平臺,上海、蘇州、嘉興三市建立聯合預報會商工作機制與技術團隊,開展一體化示範區空氣品質預報業務工作,推出一體化示範區環境空氣品質專項預報產品。持續優化技術平臺,實現大氣汙染排放清單共享,有效提升預報準確率。   構建水環境質量預警體系。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建設...
    》(發改地區〔2019〕1686號)的有關要求以及兩省一市政府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以下簡稱「一體化示範區」)理事會有關部署,加快建立一體化示範區生態環境標準統一、監測統一、執法統一的「三統一」制度,制定本方案。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統一企業登記標準
    本報上海10月11日電 (記者季覺蘇)10月9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統一企業登記標準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公布實施。
  • 全文發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肥推進方案"來了(附解讀)
    深刻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加強改革舉措集成創新,努力探索形成具有合肥特色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路徑與格局。  堅持全面等高對接。牢牢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機遇,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政策措施、重大平臺、重點項目等方面,全面對接滬寧杭,發揮比較優勢,補齊弱項短板,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 打通電力「斷頭路」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電力行動白皮書發布
    活動正式發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電力行動白皮書(2020年)》,進一步明確電力企業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示範區建設的重點任務和行動計劃,構建示範區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能源生態,為服務示範區能源轉型升級,構建區域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智慧能源體系做出貢獻。根據白皮書計劃,2020年上海、江蘇、浙江三地將重點推進六方面行動。
  •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電力行動白皮書發布 長三角電力加速一體化
    自從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長三角區域電力一體化也在加速推進。近日,國網上海青浦供電公司、國網江蘇蘇州市吳江區供電分公司、國網浙江嘉善縣供電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電力行動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長三角電力一體化的進一步落地。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發布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 明確三方面56...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將迎來掛牌一周年之際,滬蘇浙兩省一市生態環境局(廳)會同示範區發布相關行動方案,著力構建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柏國強介紹,近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建設行動方案》正式印發,標誌著示範區在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實施跨區域生態環境一體化管理的制度創新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企業名稱可使用「長三角」字樣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統一企業準入...
    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施本允 記者劉浩)10月9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統一企業登記標準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公布實施。《實施意見》以統一市場準入制度為核心內容,使企業能夠在一體化進程中充分享受到制度變革帶來的紅利。
  • 全文發布!長三角一體化安徽行動計劃,涉及阜陽
    人均公共財政支出增速高於長三角平均水平,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1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8歲。 ——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有效破除。資源要素有序流動,統一開放市場初步建立。對內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四最」營商環境加快形成。
  • 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展現江蘇作為:時空距離更近 產業協同更密 生態...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從青嘉吳到滬蘇通,從蘇錫常到寧鎮揚,江蘇全域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鐵高速互聯,跨江大橋加密,城際協作密切。單是今年,全省就篩選入庫80個長三角一體化重點實施項目,涉及基礎設施、產業創新、載體平臺、生態環境、公共服務五大類,年度計劃投資1309億元。
  • 頂層設計+萬億投資 長三角一體化綱要出爐
    來源:Wind資訊周五(1月10日),上海市貫徹《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實施「綠色田園」工程,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創建農村產業融合新載體,建設一批優質農產品線上線下產銷對接平臺,打造一批精品鄉村旅遊路線、民宿集群,提升和培育一批農村雙創空間,加快長三角農創平臺建設,支持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等省際毗鄰地區探索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模式。加快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推進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
    本報訊 10月28日,蘇浙滬兩省一市生態環境部門、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聯合發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建設行動方案》,標誌著示範區在跨區域生態環境一體化管理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行動方案》主要圍繞生態環境標準統一、環境監測統一和環境監管執法統一,明確了三個方面的56項具體工作清單。
  • 加快「信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一市三省共同推進,浙江履行...
    上海浦東、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13個城市(區)被列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區),佔全國總數近一半,成為全國示範城市最多的區域。上海做好旅遊領域區域信用聯合獎懲牽頭工作,開展區域旅遊市場嚴重失信名單發布前期準備;推進「信用長三角」網站改版,增強「宣傳發布、協同管理」功能,完善網站平臺運行長效機制;初步形成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統一的公共信用報告和信用數據歸集標準。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實現跨省域中職統一招生 37名學生實現異地入學
    濮建明 攝 圖片來源:引力播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後,吳江中等專業學校迎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他是來自浙江省嘉善縣的新生王慶威,幸運地成為了一體化示範區實施跨省域中職統一招生政策的首批異地入學學生之一。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統一企業登記「門檻」 首次允許企業在名稱中...
    央廣網上海10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韓曉餘)今天(9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起草制定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統一企業登記標準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公布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內企業登記有了統一的「門檻」。
  • 寧波出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
    融入長三角,加速一體化!今天,《寧波市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發布(下稱「行動計劃」)。探索擴大異地就醫醫療費直接結算範圍,推進定點醫院納入省級異地就醫聯網平臺,推進長三角異地門診直接結算,加強就醫地經辦機構監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深化人才資源合作。推進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和服務政策有機對接,建立統一的人才一體化評價和互認體系,推進戶籍等制度改革。
  • 長三角示範區企業登記發布統一標準,辦事會有哪些便利?
    10月9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下稱「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起草制定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統一企業登記標準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正式公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