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持續拋千億美債,外媒:有清零可能,數千噸黃金流入中國

2020-12-14 BWC中文網

自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和美國貨幣脫離黃金標準以來,美元重新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個完美的石油貨幣閉環體系得以重新建立了貨幣地位,但49年過去了,現在這種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一是,隨著各期限美債收益率接近歷史低位和長期的零利率預期會降低美債的吸引力,正如下圖數據顯示,12月5日,美國聯邦債務實時鐘上顯示的數據已經高達27.3萬億美元,是1958年時的101倍,據美聯儲報告,預計到2028年時,債務總額可能會達48萬億,超過美國GDP的250%,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基準預測,美國債務狀況佔GDP的比重令人沮喪,只會變得更糟(具體趨勢請參考下圖)。

而在過去的32周內,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已向市場投放達超17.5萬億的基礎貨幣流動性和經濟刺激方案來彌補系統的脆弱性,自2009年以來至二季度,美聯儲已將其資產負債表擴大了612%,在此期間,美國經濟GDP的累計總增長僅為34.83%。

簡單換算表明,美國每1美元的增長則需要17.58美元的債務,這也意味著美國支付的債務利息正在快速上升,使得美聯儲的金融資產在美國經濟中的價值佔GDP的比例已經達到創紀錄水平620%以上。最新消息顯示,12月4日,美國的另一項提議的9080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也已經在國會取得新進展,這也使得眾多華爾街投資機構在很多投資組合中開始低配美元資產。

第二是,從路透上周監測數據顯示,一些往常的海外大型買家正在遠離或減緩投資美債,最近的三次總額達600億的十年期和五年期美債拍賣上已經出現滯銷趨勢,德銀認為,世界經濟從新冠病毒危機中恢復後,是否還會有大量投資者購買美債?可能是美元的重大風險之一。

據美國財政部11月18日公布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美債數據延後兩個月慣例)顯示,截止9月,全球央行已經在過去的26個月中第22個月淨減持美債,總出售額近1.1065萬億美元,這也是全球央行拋美債量的創紀錄水平。

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最新TIC報告

其中,截止9月的24個月內,中國共減持了約1663億美債,持倉降至1.061萬億美元,為2017年以來的最低,正如下圖數據所示,中國在今年6月至9月共連續四個月拋售了220億美債,而在此前的3月和4月也分別減持107億和88億美債,這也是在全球央行掀起美債拋售潮背景下,中國發出的美債信號。

數圖來源ZEROHEDGE

稍早前,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和石英財經網站分析稱,隨著美國違約風險增加等因素,正常情況下,中國或將逐步出售20%的美債,如果風險因素加大,有清零美國國債可能,這種結果使得全球央行的外儲管理者們逐步提高了非美元貨幣資產和黃金的配置,而且接下去還將一直是這樣,這在美聯儲在一周前的會議上暗示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維持零利率至2023年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明確。

據世界黃金協會在12月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考慮到,全球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負利率資產擴張,超過20%的央行計劃在未來一年內繼續增持黃金,而去年這一比例僅為8%。與此同時,全球金融市場也正在發生一件意義深遠的事。

波蘭官員在銀行金庫前拿著實物黃金條

據BWC中文網百家號財經團隊多篇跟蹤報導統計,目前包括德國、土耳其、義大利、荷蘭、波蘭等多國已完成或要計劃運回存在美聯儲或英格蘭銀行等多地的黃金,最新進展是,荷蘭也在一周前宣布將很快將其存在海外黃金的大部分轉移至該央行現金中心,並明確表示贊同金本位制,這些都在表明,曾經無比強大的美元,再次失去信任的標籤,上一次是48年前美元與黃金脫鉤後。而就在這個節骨眼,又出現了一件讓市場意外的事情。

據Zerohedge三周前的跟進報導中稱,自從全球一些央行沒有向IMF或世界黃金協會報告一些黃金儲備收購數據以來,中國市場可能已經獲得了大量的黃金,資深經濟學家Jim Rickards認為,這並不奇怪,近年來,黃金一直在流向中國市場,就像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前流向美國一樣,該外媒稱,根據有關中國礦山的進口和產量及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現有數據來看,數千噸黃金可能已經流入中國市場。

中國連續10月增持黃金數量與金價趨勢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末中國央行黃金儲備量為1,948.3噸,與9月末持平。緊接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考慮到目前中國經濟規模是美國的75%,同時,中國增長速度較快,但黃金佔外儲的比例卻僅為3.4%,遠低於美德等發達國家60%-80%和不少新興市場國家(俄羅斯為28%)的水平,所以,中國的黃金儲備至少應該逐步增加到5000噸以上。

對此,有外媒熱猜,中國實際擁有的黃金數量遠遠不止央行公布的這些,他們深信,中國市場可能實際有3萬噸黃金,比如,據國際金融報報導,目前中國也可能有600噸黃金儲備在美國。

緊接著,據ZeroHedge援引全球知名黃金機構BULLIONSTAR的分析稱,幾乎所有中國市場交易的黃金都會進入了上海黃金交易所(SGE)金庫進行銷售,因SGE是中國黃金市場的核心,因此,對SGE黃金提取的分析將為中國的真實黃金規模和需求提供了現實的窗口,據SGE數據顯示,從2016年12月至今的黃金交易活動總量更是達到創紀錄的2.43萬噸。

機構估計截至2019年中國市場黃金持有量

對此,美國《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知名經濟學家Jim Rickards 在上周表示,黃金應再次發揮其主導和硬通貨的作用,這體現了美債資產已經降低了吸引力,而這也是美元在各國央行外儲中的儲備份額持續下跌背後的核心邏輯之一(從1999年的高達73%下跌到2020年6月的61.8%)。(完)

相關焦點

  • 數千噸黃金或抵中國,或清零美債,叫停「黃金美元」?美聯儲無權阻止
    俄羅斯財政部部長數周前向美聯儲發出警告,「我們的黃金儲備若被查沒,哪怕是有這樣的想法存在,都會被視作金融恐怖主義和金融宣戰」。這就意味著,俄已公開警告,美聯儲不要挪用或私吞黃金,否則將面臨嚴重後果。也不要阻止寄存者拿回屬於自己的黃金。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際金融報幾年前 發表的一篇《美國私吞了多少黃金》的報導,中國可能有600噸黃金存在美聯儲。
  • 美聯儲正式服軟,中國開始持續拋售1700億美債,外媒:有清零可能
    800億的十年期和五年期美債拍賣上已經出現滯銷趨勢,德銀認為,世界經濟從新冠病毒危機中恢復後,是否還會有大量投資者購買美債?中國10月則連續5個月減持美債,當月減持77億美元,5個月累計減持297億美元美債,持倉總量為四年(2017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而在此之前,截止9月的24個月內,中國持續累計共拋售了約1663億美債,也就是說,在截至10月的25個月間,中國已持續累計共拋售約1740億美債。
  • 中國或清零美債,數千噸黃金或已運抵中國,美聯儲不敢阻止,有進展
    無獨有偶,俄羅斯財政部部長數周前向美聯儲發出警告,「我們的黃金儲備若被查沒,哪怕是有這樣的想法存在,都會被視作金融恐怖主義和金融宣戰」。這就意味著,俄已公開警告,美聯儲不要挪用或私吞黃金,否則將面臨嚴重後果。也不要阻止寄存者拿回屬於自己的黃金。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際金融報幾年前 發表的一篇《美國私吞了多少黃金》的報導,中國可能有600噸黃金存在美聯儲。
  • 中國持續剝離超千億美債,美媒:中國或清零美債,羅傑斯:付出代價
    從路透社上周監測數據顯示,一些往常的海外大型買家正在遠離美國公債,對此,德銀在最新發表的全球經濟風險報告中預測認為,在美國持續蔓延新冠肺炎後,2021年美債是否還會有大量投資者買單?這可能是市場的重大風險之一,事實上,最新的二次總額達1200億美元的10年期和2年期美債拍賣上已經出現認購滯銷趨勢。
  • 美國醫療系統不堪重負,黃金和油價下跌,數千噸黃金或已經流入中國
    按照高盛預測,最多可能會有1.5億美國人感染新冠病毒,按多家外媒和美國官員發表的最新消息來看,目前,美國的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這一點特別體現在醫用防護用品上,甚至美國目前的一些藥品也面臨潛在短缺,這一點在美國當局計劃首次援引《國防生產法》授權,命令生產新冠疫苗及今年3月份通用、波音、福特等美國巨頭企業生產呼吸機上就能觀察到。
  • 7000億美債或被拋,美國「紙牌屋」或倒,外媒:中國實際或有更多黃金
    惠譽表示,在大流行給美國經濟帶來「休克式打擊」之前,長期高企的赤字和公共債務就已經開始「腐蝕」美國的主權信用。這進一步解釋了,為什麼全球大量投資者都在遠離美元資產,而增加黃金白銀這類恆定貨幣的儲備。而一旦這一趨勢得以長期延續,作為美地核心資產的美債面臨被大幅拋售或不可避免。
  • 美國經濟的龐氏騙局似乎被揭開,數千噸黃金和萬億美元或流入中國
    這就意味著,全球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正將投資目光鎖定在擁有良好前景的中國市場。這也進一步佐證了BWC中文網百家號兩周前分析提及的,萬億美元或正在流入中國。而這背後的另一層邏輯則是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速,以及全球更多投資者始終堅持中國市場持續向好的信心。
  • 俄羅斯拋95%美債,中國減1663億美債,外媒:或清零,事情又有新變化
    有分析預計,如果照此趨勢增長,預計到2024年,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將達到約45萬億美元的水平。而就在這個時候,事情又有了新變化。 其中,一個新變化是,發行美國國債的美國財政部或在兩個月之後,面臨團隊的更換。而這一團隊的掌管者,根據多方的分析報導,美聯儲前主席耶倫被認為是目前為止最為合適的人選。這就為美國經濟未來可能發行更多美債,提供了想像空間。
  • 美國不敢阻止中國運回黃金,美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事情有新變化
    對於中國持續快速購金行為,這是一個讓市場感到很意外的消息,由於俄土等多國正在大宗商品交易或國際儲備資產領域去美元化,而中國長期以來對其持有的黃金儲備一直保持沉默,而以上這些最新信號也表明投資者已逐步開始使用黃金期權作為對衝價格風險的工具,定價已經初步顯現,並提升服務中國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 中國持續減美債後,日本也減持,美聯儲或彈盡糧絕,美債或無人接盤
    全球主要大買家是否會要求美國經濟償還債務,或大幅拋售美債?美國經濟又是否會如約償還債務?對美國經濟和美元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一個新進展。美國石英網站不久前援引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報導稱,美國欠中國的債務是美國受訪者最關注的問題,有89%的人說問題「非常嚴重」。該外媒分析稱,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由於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巨大,對美國的出口要多於從美國的進口。
  • 中俄大幅減美債後,存在清零可能,美國或成香蕉經濟體,又有新進展
    這就不難理解,一些擁有敏銳洞察力的全球主要央行開始大幅減少美債等美元類資產的持有,轉而用人民幣和黃金等非美元貨幣儲備,替代美元儲備的空間了。數據顯示,在2018-2020年的兩年間,全球主要央行累計淨拋售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債,多國在不同月份大幅減持了美債。
  • 美聯儲「彈盡糧絕」,美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羅傑斯:付出代價
    他們往往擁有敏銳的投資嗅覺,無獨有偶,近期多位猶太人對美國經濟做出了悲觀的預判,例如,喬治·索羅斯數周前發出警告說,由於美國當局努力提高美國風險資產和債務,美國市場可能會走進蕭條雷區。
  • 俄財長:美聯儲不要阻止運黃金,14國運黃金後,德法意三國有新進展
    而在這一過程中,許多貨幣當局將大幅拋售美債的資金,用於持續囤積黃金儲備,這幾乎成為用黃金替代美債這一美元資產的常規邏輯。以俄羅斯為例,近年俄羅斯已累計拋售了較最高點約95%的美國國債,與此同時,俄羅斯在過去多月,多次成為全球最大黃金買家。
  • 美國或將嗅到能源危機,436家美油商破產,外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
    據美國財政部11月18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央行正在遠離美債市場,已經在過去的26個月中出現22個月淨減持美債,其中,中國所持美債也已連續四個月大幅下降,截止9月的前24個月,中國累計拋售了約1660億美債,數據所示,中國在6月至9月共連續拋售了220億美債。
  • 美國嗅到最大能源危機,436家美油商破產,外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
    據美國財政部11月18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央行正在遠離美債市場,已經在過去的26個月中出現22個月淨減持美債,其中,中國所持美債也已連續四個月大幅下降,截止9月的前24個月,中國累計拋售了約1660億美債,數據所示,中國在6月至9月共連續拋售了220億美債。
  • 中國或清零美債,美聯儲或「彈盡糧絕」,美國沒能力賴掉美債,有進展
    與此同時,美聯儲正在將美債貨幣化。數據顯示,在截至2020年12月25日的前一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達到創紀錄的7.4萬億美元。自2020年年初以來,其資產負債表金額翻了一番以上。其中,美聯儲甚至在不久前,僅僅只用了一周,使M2飆升了2281億美元。換句話說,美聯儲在短短一周內憑空創造了2281億美元。
  • 中國開始連續大幅減美債後,中國是否也需要將存美國的黃金運回?
    據美國財政部6月16日公布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美債持倉數據會有兩個月延遲),雖然,市場投資者對美債需求反彈,主要以私人投資者避險需求為主,但以國家背景的央行機構總體上卻呈現出淨賣出狀態,比如,4月,央行機構投資者共拋售了3723億美元,而在此之前,在截止3月的23個月中已經連續22個月淨減持美債,總出售額達7493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全球央行機構在二年內總共淨出售達
  • 394億口罩抵美,中國或清零美債,美聯儲或「彈盡糧絕」,不敢賴掉美債
    目前的債務總額已達到1958年美國剛有赤字時,只有2800億美元債務的約100倍。有分析預計,到到2028年時,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可能就會高達48萬億美元,超過美國GDP的250%。與此同時,目前,美國金融體系的總債務已經達到81萬億美元的天文數字。
  • ...大放水」,美債連遭拋售,盛松成:要防止短期投機資金大量流入中國
    據統計,全球央行已經在過去的26個月內出現22個月對美債的淨拋售,總額達1.1萬億美元,約為美國國債總規模的5.4%。中國及日本、愛爾蘭、盧森堡、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六國拋售了超過343億美元(約合2248億元人民幣)的美債。9月,中國持有的美債較8月份減少63億美元,為1.062萬億美元,是2017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
  • 美聯儲不敢阻止中國運黃金,15國宣布從美國空運黃金,意外事情出現
    當然,各國央行買入具有經濟戰略價值的黃金並不全是用來投資,這體現了全球央行對貨幣的真正價值有了清晰的認識,因為在高舉執行了數十年的現代貨幣理論的大旗下,黃金的戰略價值依然非常有必要性,而這背後的邏輯也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