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不孝媳婦變烏龜

2020-12-16 酒歌說文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

#民間故事#從古至今,這男人無德,女人不賢都不是什麼好事,輕者家宅不寧,重者傷天害理,成為禍害。

話說,古時候,有個女子名叫馬翠蘭,給名叫牛福貴的漢子當媳婦。

牛福貴是個放了鋤頭就拿耙,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老實人,一天到晚只知道幹活。而馬翠蘭是一個好吃懶做,只知道梳妝打扮,貪慕虛榮的女人。

你想呀,這樣的家庭能不出事嗎?

牛福貴打小就沒了爹,是他娘徐氏將他含辛茹苦養大。

為了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大,又娶了媳婦,可徐氏年老眼瞎,還沒來得及享福,就成了一個命比黃連還要苦的老婆婆。

剛才說了,馬翠蘭好吃懶做,只顧得自己吃喝,對瞎眼老婆婆不順眼,各種嫌棄。整天指桑罵槐,生怕老婆婆佔了自己一點便宜。

這一天,老婆婆大病初癒,想吃點肉又不敢開頭,只敢偷偷對兒子說。

牛福貴是個孝子,當時就眼淚譁譁,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集市上買了一塊肉回來孝敬老娘。

牛福貴把肉遞給了媳婦馬翠蘭,讓她好好做一碗紅燒肉給娘吃。

馬翠蘭是什麼人,那是佔便宜沒夠,拉屎都摳腚的狠心人,嘴上說得好好的,可牛福貴前腳他出門,後腳就把肉煮熟後,自顧自吃得一塊不剩。

自己偷吃了也倒算了,可馬翠蘭心狠呀,竟又去挖了一碗蚯蚓回來,煮一煮給婆婆吃。

可憐的瞎婆婆剛吃了兩口,就皺著眉,戰戰兢兢地問媳婦:「怎麼肉裡有股泥土味呀?」

話音剛落,馬翠蘭一把奪過碗口大罵:「你這老不死的東西!給你吃,你還挑三揀四說怪話,今天你是不想吃也得吃。」

說著,馬翠蘭惡狠狠地掰開婆婆的嘴巴,硬是把這一碗蚯蚓倒了進去……

可憐的老婆婆吐得的是七暈八素,可又不敢和兒子說,只能蒙著被子大哭一場。

又過了幾天,是婆婆的生日。

老人嘴巴沒味,想吃油餅。

馬翠蘭本來不想做,但轉念一想:倒不如讓這老不死的吃了歸天算了!

於是,馬翠蘭一不做二不休,用礎霜和著麵粉做了幾個油餅,蒸熟後端給婆婆,自己就悄悄溜出去了。

婆婆接過油餅剛要張口,忽聽門外有人喊:「好心人,可憐我吧,我已餓了幾天了。我是被媳婦趕出來的啊!」

老婆婆一聽,這也是個受氣的苦命人,就把油餅全給了她。

討飯的婆婆滿心歡喜地對瞎眼婆婆說:「難得你這個婆婆一片好心,我這裡有件花領褂,送給你家媳婦穿吧!」說完,就千恩萬謝地走了。

馬翠蘭在外面溜達了半天,心想著自己婆婆已經斷氣,才慢悠悠回家,不料瞎眼婆婆還活蹦亂跳,油餅也沒了。

馬翠蘭心裡正納悶,忽然瞥見婆婆身邊有件花領褂,於是奪過花領褂就穿。

哪曉得那花領褂一穿上身,領褂上的一根根織線轉眼變成了一根根繩子,把馬翠蘭捆得緊緊的。

馬翠蘭嚇慌了,拼命大叫,可叫得越急,繩子捆得越緊,身子也變得越來越小。

叫聲把左鄰右舍都引來了,馬翠蘭感到害羞,把頭一縮,縮到花領掛裡。

眨眼間,花領褂變成了烏龜殼;一道道繩子變成了烏龜殼上的裂紋。

原來,這送花領褂的婆婆是觀音菩薩,就是來懲治這種不孝父母的惡毒媳婦。

馬翠蘭變了個烏龜,沒臉見人,只好鑽到田埂下的蛇洞裡躲了起來。

關注私信我(酒歌說文),發送文字「民間故事」,即可獲取多本有趣的民間故事書籍哦。

相關焦點

  • 日本民間故事—【不吃飯的媳婦】
    她當了男人的媳婦後,很勤快地幹活,而且根本不想吃飯。但是,有一天,男人發現家裡的米袋子變少了。他先問了媳婦,媳婦說:「不,我不知道啊。」あまり変なので、次の朝、男は仕事に行くふりをして、家の天井に隠れて見張っていました。すると、嫁は倉から米を一俵擔いで來て、どこからか持って來た大きな窯で一度にご飯を炊きあげて、おにぎりを次々と作って山の様に積み上げたのです。
  • 民間故事:神龜送寶,失信於它,滔滔河水,衝走一切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28 期,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小手溫柔點個關注,多謝!張大玉無父無母,就希望娶個媳婦有個家,家裡有口熱飯,他回家給他亮著一盞燈,就很幸福了,哪怕媳婦天天數落他也行。一天風和日麗,張大玉像以往一樣去打魚,他一網下去,什麼都沒有。第二網撒下去,在河灘上留下一道銀白色魚線,依舊什麼都沒有,他不禁嘆氣了。
  • 民間故事:漁民放生一隻烏龜,卻因此躲過一劫,從此他不再捕魚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65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作者/小田 古人云:勸君不吃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不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
  • 民間故事:猴子和烏龜做兄弟
    有一天,猴子下河喝水,見大青石上反轉扣著個大烏龜,那大烏龜四腳朝天,無法用力,怎麼也翻不過身來,見到猴子仿佛見到救星,大聲喊道:「猴兄猴兄,救命救命,快過來幫我翻翻身子。」猴子連忙跑過去,幫大烏龜翻過身來。那烏龜四腳著地,無限歡喜,連聲道謝:「猴兄猴兄,你的救命之恩,烏龜我沒齒難忘。」猴子問道:「烏龜老弟你在水裡過得好端端的,幹嘛爬到大青石上翻跟鬥。」
  • 民間故事:巨龜金蛋
    民間故事:巨龜金蛋早些年,在四川寶興縣青衣江邊上,有個叫石磨灣的村子,一個叫陸勇的男人住在這裡。陸勇自小沒了父母,從小就在江裡打滾,水性是頂呱呱的好。他七八歲時,就能一人遊過大江,潛入水中抓魚了。誰知老半天沒摸著魚,而是抓著著一隻大烏龜。此龜臉盆大小,陸勇從沒見過如此巨龜,他欣喜異常,把烏龜抱回家中。田玉兒看丈夫捉一隻大烏龜回來,不禁皺眉發愁,家裡已經養了七八隻小烏龜了!小烏龜食量不大,這臉盆大龜,怕一天得吃不少食物吧。他們養烏龜,都是買新鮮豬瘦肉來餵養的。
  • 民間故事:蛇仙上身
    民間故事:蛇仙上身。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02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又到了跟大家扯犢子的時候了,這開故事之前要是不跟大伙兒閒扯一會兒,我都不知道這故事該怎麼寫了。這民間的傳統故事目前有很多,但筆者很少拾人牙慧,所以總想方設法到處去收集,不過好的故事、新奇的故事真的很少。昨天和媳婦閒聊的時候,無意中又得來一個小故事,今天整理成文,分享給大家。雖然故事有些迷信,但您也別較真兒,您權當圖個樂,而故事背後的寓意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夠銘記於心。
  • 民間故事:不孝的養子
    《民間故事》第四十七期原創不易 嚴禁抄襲轉載從古至今,中國百姓「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就算不能親生,也往往抱養一個兒子。今天筆者跟大家分享個悲劇故事。夫妻倆抱養一個兒子,從小過分遷就溺愛,結果長大後不但不懂得感恩,還虐待老人。最後,老兩口氣得先毀家再雙雙自殺!閒白不多說,進入正題。1952年,李仁堂42歲,妻子張秀蘭35歲,這對無子女的夫妻懷著「有兒養老」的想法,領養了一個不足三個月的棄嬰。
  • 民間故事:他找漁民購買烏龜放生,第二年,烏龜咬住他的鞋不鬆口
    本故事旨在弘揚善舉,希望讀者諸君讀罷故事,心頭增添一絲暖意和善良。 清朝康熙年間,在西南邊遠的山村裡,有一個名叫段風起的書生。這一天,他出門踏青,在河邊遇見一個漁民,拎著一隻烏龜。烏龜的一條後腿用樹皮拴著,它伸出四肢和頭,在空中做無謂的掙扎。 段風起的奶奶信佛,在家裡供奉著菩薩佛像,早晚燒香叩拜。
  • 民間故事:媳婦冢
    燕來有個媳婦名叫素秋,在他離家後的第五天突然得了惡疾暴斃,按照當地習俗,丈夫在外地,妻子去世後要先寄存到郊外的荒墳地,不能直接在祖墳下葬,這個簡易的墳冢被人們稱為「媳婦冢」。在燕來媳婦埋進「媳婦冢」的第五天,馬三爺府上的一個夥計捎信回來,說燕來在拉貨回來的途中遭遇了劫匪,爭鬥中連人帶車都滾下了萬丈懸崖。
  • 民間故事:一隻烏龜三百兩銀子
    申不從衝上前去,準備奪走錢財,到了跟前一看,不由得大驚失色,那人變成了一隻碩大的烏龜,張著血盆大口,衝他咬來。申不從急忙揮舞棍子,照著烏龜的頭部一連猛擊了十幾棍,最終將烏龜打死。 原來,這家富戶姓亢,有個非常漂亮的女兒,被一個男人強行佔有。每天晚上,男人必來。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讓我們在人生發展之中不會迷茫,而在中國人的孝道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順,孝道是中國曆朝歷代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在農村老一輩的人之中經常對我們說一輩的人不孝,輩輩的人不孝,相信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道一點是,但具體的發展過程和源流卻需要我們這些專業的學者去普及,方能夠在社會之中形成一種廣泛傳播。
  • 民間故事:借了次車,差點搭上「媳婦」,嶽父:別人的車,別開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奇談系列。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從記事起,我就聽過很多關於開車的故事。其中不少記憶猶新,不過最讓我感到不寒而慄的,還是今天這個即將要講的故事。在我們小時候,小汽車並不多。
  • 民間故事:緣分未盡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93期,前緣再續,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來自民間,前緣再續,還請大家細細品讀!話不多說,這就開始講故事。李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早年出去闖,有了點錢回來娶了個媳婦,後來再次出去,錢財都敗光了,不敢回來,就過繼為同鄉王乙的養子,姓氏也改成王了,李二家裡的人怎麼也找不著他,就認為他去世了。過了三四年,李二的父母過世了,可是李二的妻子就沒地方依託了,只能回娘家投奔舅舅,她舅舅也是經商的,整天帶著家眷走南闖北的,沒有固定的住址。
  • 民間故事:狼媳婦報恩
    那一天倆人就成了夫妻,白撿了這麼俊的一個媳婦,曹大禿心裡邊甜的不行,妻子勤快能幹,而且待他千依百順,給曹大禿從頭到腳都換洗了一番,曹大禿也變成了一個乾淨利索的小夥子。這樣過了一年,他們又蓋起了新房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 民間故事:金桂和銀桂
    民間百姓稱它們為金桂和銀桂。而它的來歷,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則富有寓意的傳說。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桂花島上住著兄弟倆個,哥哥叫吳剛,弟弟叫吳有。哥哥吳剛心地狹窄,貪心不足;弟弟吳有與人為善,忠厚善良。有一年,弟弟外出做生意,到年底回來什麼錢也沒賺到,只背回了一隻大烏龜。其實這隻烏龜是一隻神龜,只是在天上犯了天條,是被玉皇大帝打入東海,讓它受十年苦刑的。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不孝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些人對這句話不太理解,片面認為:不孝有三件事,沒有後代(無子)是最大的不孝,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正解是:不孝有三種行為。第一種行為就是到了結婚年齡不結婚,這裡指的是男子。古代是男權社會,都是以男人為中心。不結婚自然無子,三種不孝行為裡不結婚最為不孝。
  • 民間故事~為了六兩銀子,斷絕母子關係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為了六兩銀子,斷絕母子關係的故事。在白佛山腳下住著一李姓人家,李生娶妻田氏,田氏長相俊美,能說會道,婚後三年生下兩兒子,大兒李光、小兒李明。田氏的小兒子李明到了成家的年齡,由于田氏好吃懶做,沒有攢下銀子,給大兒子蓋房娶妻的銀子都是借的,還沒還完欠債,又要給小兒子蓋房娶妻,這一天,田氏來到大兒子李光家和大兒子說「給你蓋房娶妻的銀子花了那麼多,你要還給我,我好給你弟弟蓋房娶媳婦」,李光說「我幫你蓋房子可以,你如果讓我把蓋房娶媳婦的銀子全拿出來,我沒有那麼多,孩子那麼小,我還要生活過日子」,田氏聽李光這麼一說
  • 民間故事:鬼燈籠之陽間難回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短篇懸疑小說系列。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民間故事類,懸疑小說《鬼燈籠》。小文聽到巧靈兒的話,沒有回頭仍然低著頭向前走著,是啊一個男人的必經之路,更何況是我呢?肩負著李家的發揚光大,爸媽的團圓,冥王的仇。自己註定走的不是平凡的路,自己怎麼可以懦弱呢?小文暗暗發誓,今天將是自己最後一次落淚。
  • 民間故事:鬼燈籠之與冥王第一次並不美麗的邂逅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短篇懸疑小說系列。作品名稱:《鬼燈籠》第十三章原創作者:半杯水「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前文回顧:小文迷失在鬼霧森林,期間狀況不斷,即將在崩潰邊緣時遇到了奶奶。奶奶和假媳婦不同,小文怎知她是夢魘修羅所變,而夢魘修羅的鬼門不是在額頭,於是小文信以為真,雖然有些異樣,但最終他還是選擇相信,直到心中響起鬼媳婦的聲音,這才如夢驚醒,原來這個奶奶差點就把小文帶到冥王府,定神之後,小文轉頭就跑,如今的他已經六神無主,媳婦的聲音已經成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可是回頭再入鬼霧森林,他就真的安全了嗎?好了接下來請繼續欣賞民間故事類,懸疑小說《鬼燈籠》。
  • 民間故事:鬼燈籠之冥王幻境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短篇懸疑小說系列。作品名稱:《鬼燈籠》第十四章原創作者:半杯水「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前文回顧:一個同樣漂亮的有些過分的女子出現在小文面前,小文知道,能出現在鬼霧森林裡的人,哪怕是一個一歲娃娃都不簡單,更何況眼前和巧靈兒一樣漂亮的女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