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故事 | 出自《山海經》的上古神獸傳說,多數你都沒聽說過~~

2021-02-15 言鼎文化

第一次知道《山海經》

還是通過魯迅先生的一篇小說

《阿長與山海經》

也從此記住了這本有著

「九頭的蛇、一腳的牛、

袋子似的帝江和執幹戚而舞的刑天」

的奇特古書。

今天我們來了解下,

《山海經》中記載的一些上古神獸傳說。

一、曾經的瑞獸如今的狐狸精——九尾狐

原文: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釋義】從基山往東三百裡就到了青丘山。青丘山的南面盛產玉石,北面盛產青雘。山中有一種野獸叫九尾狐,它的樣子長得像狐狸,卻有九條尾巴,叫聲像嬰兒啼哭的聲音,會吃人。據說,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中妖邪毒氣。

 

九尾狐的傳說故事

相傳,大禹三十歲時還沒有娶妻。有一次他經過塗山,看到了一隻九尾白狐,便想起了當地流傳的歌謠:誰遇到九尾狐,誰就將稱王。誰娶了塗山女,誰就會家道興旺。大禹一想,這是大吉之兆啊!於是,便娶了塗山女嬌為妻,後來,他果然成為部落首領,開創了夏朝基業。

 

 

二、用力過猛的肥遺

原文:又西六十裡,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釋義】再往西六十裡,是太華山,山崖陡峭像刀削的一樣,呈四方形,極高,極寬,禽鳥野獸無法棲身。山中有一種怪蛇,名叫肥遺,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只要它一出現,天下就會大旱。 

 

肥遺的傳說故事

傳說,肥遺是女媧的後代。當初,水神共工和上古部落首領顓頊因為不合大戰了一場。結果,共工失敗,一怒之下撞斷了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洪水泛濫。女媧不忍心看著百姓因此受苦,便用五彩石把天補好了。肥遺一直跟隨女媧學習本領。它發現天上的窟窿補好了,但是洪水依然泛濫,便下定決定向女媧學習制服洪水的方法。於是女媧教它了一個本領:讓大地變乾旱。

肥遺學到本領制服了洪水。但是當洪水消失之後,這個本領又成了另一種災難——旱災。肥遺也因此成了旱災的象徵。

 

 

三、好心的報信神蓐收

原文:又西二百九十裡,曰泑山,神蓐收居之。

 

【釋義】往西二百九十裡,是泑山,天神蓐收居住在這裡。它左耳上有一條蛇,乘駕兩條龍飛行。

 

蓐收的傳說故事

據說春秋時期,有一次虢國公做了個夢,他夢見自己在大廟裡祭拜祖先時,神龕上忽然變化出了一個渾身長著白毛、虎爪,手裡拿著一把大板斧的神。虢國公嚇得轉頭就要跑。神說:「不要跑,我乃天神蓐收。天帝有命,讓晉國來襲擊你們虢國,你做好準備吧。」

不等虢國公開口,神仙就消失了。

虢國公從夢裡醒來,急忙叫來大臣史囂,給他解夢。史囂聽完以後說:「大王,聽您的描述,此天神是蓐收,他掌管著天上的刑罰,恐怕晉國真的是要來進攻我們了,咱們還真的要做好準備啊。」虢國公認為這話太不吉利,就把史囂關了起來。但是後來,晉國真的把虢國給滅掉了。

 

 

四、「紅顏禍水」朱厭

原文:又西四百裡,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釋義】再往西四百裡,是小次山,山上盛產白玉,山下盛產黃銅。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猿猴,但頭是白色的,腳是紅色的,名字叫朱厭。據說,它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戰亂。

 

朱厭的傳說故事

據說古代有兩個鄰國,已經相互對立了十年之久了。有一天,其中一個國家捕捉到了一隻白頭紅腳的猿猴,覺得特別稀奇,便把它送給了鄰國,以此改善關係。國王收到猿猴,發現它很有靈性便把它寄養在了皇宮中。

不久,皇后被殺,猿猴也神秘失蹤了。皇帝大怒,認定這是鄰國專門指使猿猴害死了皇后,便對鄰國開戰了。兩國大戰,死傷無數,弄得民不聊生。

後來人們才知道,這猿猴就是朱厭。所以,民間便流傳,朱厭一現,天下大戰。

 

五、死而復生又死掉的窫窳

原文:又北二百裡,曰少鹹之山。無草木,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釋義】再往北二百裡,是少鹹山。山上沒有草木,到處是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種野獸,樣子像普通的牛,但身體是紅色,長著人的面孔、馬的蹄子,名字叫窫窳。它發出的聲音就像嬰兒啼哭,窫窳會吃人。

 

窫窳的傳說故事

傳說,窫窳本是長著人臉蛇身的天神。在黃帝時代,天神貳負受天神危的挑唆,謀殺了窫窳。

黃帝知道了以後,十分震怒,就處死了危,重罰了貳負,並命天神把窫窳抬到崑崙山,讓幾位巫師用不死藥救活了它。

誰知窫窳復活之後,竟神智迷亂,掉進了崑崙山下的弱水裡,變成了牛身、人臉、馬足、會食人的猛獸。沒多久,它就和別的怪物一同出來害人。后羿便用神箭射死了它。

 

 

 

六、為復仇而填海的精衛


原文: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釋義】發鳩山中有一種鳥,形狀像普通的烏鴉,卻長著花腦袋、白嘴巴、紅爪子,名字叫精衛,它發出的叫聲就像呼喊自己的名字。

 

精衛的傳說故事

據說,精衛原本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遊玩時,不小心溺水淹死了。女娃不甘心自己這麼年輕就把生命斷送在了東海,於是,她的靈魂就幻化成了精衛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投到東海裡,發誓要將東海填平。它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為它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它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它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七、身死魂不滅的奢比屍


原文:奢比之屍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一曰肝榆之屍,在大人北。

【釋義】奢比屍在狄山的北邊,它長著人的面孔,卻是野獸的身子,耳朵很大,上面穿掛著兩條青色的蛇。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奢比屍就是肝榆屍,生活在大人國的北邊。

 

奢比屍的傳說故事

傳說,奢比屍是黃帝的大臣奢龍變成的。奢龍是黃帝身邊最重要的六相之一。當年黃帝剛剛成為部落首領,在奢龍的輔助下辨別出東方,在祝融的輔助下辨別出南方,在火封的輔助下辨別出西方,在后土的輔助下辨別出北方。黃帝將四方的事務分別交給四位大臣去管理。

後來奢龍被殺害,但精魂不滅,就藉由「屍」的形態繼續活了下來,叫奢比屍。

 

八、絕不當縮頭烏龜的旋龜

原文: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釋義】怪水從這座山(杻陽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憲翼水。傳說在這條河中曾生活著許多暗紅色的龜,樣子像普通烏龜,卻長著鳥一樣的頭和蛇一樣的尾巴,叫聲像人劈開木頭時發出的響聲。它名叫旋龜。傳說人們如果佩帶它就不會患耳聾,還可以治療足繭。

  

旋龜的傳說故事

相傳在舜帝晚年,洪水成災,鯀被委以重任治理洪水,可是鯀一直都想不到什麼辦法可以攔住大水。直到有一天,鯀看到旋龜首尾相連的樣子,受到啟發,築起大堤來攔截洪水,然而事實證明這樣並不能真正治好洪水,鯀也因此被處死。後來,鯀的兒子大禹接過了治水的任務,繼續與洪水作鬥爭,這隻旋龜又來幫助大禹。當時,應龍在前面用尾巴劃地,指引禹沿著它所劃的地方開鑿水道,將洪水引入大海;旋龜則背上馱著息壤,跟在禹身後,以便禹能隨時把一小塊一小塊的息壤取來投向大地,息壤落到地面後迅速生長,很快就把恣意的洪水填平了。

據說旋龜就是現在的鷹嘴龜。人們根據龜愛縮頭縮腦的特徵,衍生出了「縮頭烏龜」這個成語,用來諷刺膽小怕事的人。但是旋龜是個例外,它的頭和四肢不能縮入腹甲。

 

新書推薦

一本寫給孩子的山海經,還有更多精彩故事等你來讀!

 (原價29.90  推廣價17.90   免費包郵 )

(詳情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上古神話體系的構建
    伴隨著修仙玄幻體系小說的興起,神話體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一本格調滿滿的小說或者影片中,沒有一兩隻山海神獸鎮場,是拿不出手的。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天之四靈,以鎮四方」,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大神獸,與之對應的也有四大兇獸窮奇、檮杌、混沌、饕餮,而這些都是出自山海經中的。
  • 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名字,用來起名吉祥又好聽!
    山海經是華夏文化,是集齊古人智慧和想像力的典籍,擁有著深厚的時代寓意。在山海經中有很多奇珍異獸,也是中國本土的神話故事集,關於九尾狐的故事就是從山海經裡了解到的,奇幻又瑰麗。那麼如何用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名字,來起名是否也有吉祥寓意,是否會好聽?
  • 《山海經》上古異獸能預言未來?專家:不是神話傳說,可能是真的
    除此之外它還記載著數十種可以預言未來的上古異獸。《山海經》裡面認為,異獸如果現身於世,就是在預示著旱災、瘟疫、戰爭等等的到來。那麼它的這類預言究竟出自上古先民的神話傳說,還是確有其事呢?首先先來跟著我一起來來看能預言旱災的上古異獸肥遺吧。
  • 文藝課:從電影《姜子牙》看《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
    因《哪吒》珠玉在前,電影《姜子牙》備受期待,但上映以來,很多觀眾表示敗興而歸,原因是主題從「一個叛逆少年的成長史」到「借神話世界來反映現實生活中的『正與邪』」,立意加深了,對人物與故事的駕馭力卻沒跟上,導致口碑撲街。
  • 一秒入夢上古,成都這個沉浸式光影藝術展讓《山海經》神獸動起來
    以山為經,以海為維,記述了上古世界宏大的宇宙觀。民間傳說中的許多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都出自於《山海經》。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這本書裡不僅有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還有我國古代地理、歷史、民族、生物、礦產、醫藥等方面的資料,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
  • 山海經異獸與上古傳說中的神獸圖
    【獬豸】 xiè zhì 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它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傳說大約五千年前第一隻獨角獸出現,並將文字傳授於伏曦皇帝。在大約47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697年,另一隻獨角獸出現在黃帝的花園。這一吉兆被視為黃帝之統治將千秋萬代,和平繁榮。堯帝統治時期也出現過兩隻獨角獸,因此,堯帝便成為四千年前五大皇帝之一。
  • 奇書《山海經》裡的神獸
    《捉妖記》裡的小妖王胡巴;《大魚海棠》裡的帝江、白澤、貔貅;《三生三世十裡桃林》裡的九尾白狐;《長城》中的怪獸軍團;《花千骨》中的上古十方神器;《大聖歸來》中的大肉蟲「混沌」……這些年,我們在影視劇裡見到的大部分妖怪,並非編劇想像力的產物,而是源自同一本妖怪參考書——《山海經》
  • 古人腦洞大開之傳說:《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們
    上古異獸之神獸:《獬豸》獬豸xiè zhì 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 《山海經》上古神獸之饕餮,四大兇獸之一,有何玄機!
    據說它是一種非常殘暴貪婪的野獸被人們列為上古四大兇獸之一因為太貪財貪吃了見到什麼就吃什麼最後居然連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只剩下了腦袋現在我們知道周鼎屬於禮器主要用於祭祀和殉葬禮器上所鑄的圖案都是和主人的身份等級相稱的如果真如傳說中那樣饕餮是一種兇獸古人為何在這些莊嚴而神聖的器具上刻上這麼殘暴的兇獸呢
  • 《山海經》遠古神獸預測未來?專家:不是神話故事,可能是真實的
    山海經主要講述的是各種神獸,各種神秘的傳說,還有一些早已不復存在的山河大川。山海經以神話的形式訴說著遠古時代的文化、民俗、信仰、以及生活方式。他不僅僅只是一本神話故事,而是一本具有研究歷史文化價值的,探索地理發展空間變化的一本奇書。
  • 當《山海經》的上古神獸被拍成電影,絕對完爆《魔戒》和希臘神話!
    黃曉明和宋茜的《上古情歌》開播了,網友還沒來得及欣賞教主的颯爽英姿,就已經被他的父愛、強大氣場、愛妻人設感動得一塌糊塗(')當我慕名去看了這部停拍延播一年多的雷劇,全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根本停不下來,每一幀都可以截圖做表情包——劇中黃教主盡顯霸道總裁氣場,與宋茜同臺飆演技←_←對了,《上古情歌》和ab的《雲中歌》出自同一位導演之手……
  • 『《山海經》神獸』
    《捉妖記》裡的小妖王胡巴;《大魚海棠》裡的帝江、白澤、貔貅;《三生三世十裡桃林》裡的九尾白狐;《長城》中的怪獸軍團;《花千骨》中的上古十方神器;《大聖歸來》中的大肉蟲「混沌」……這些年,我們在影視劇裡見到的大部分妖怪,並非編劇想像力的產物,而是源自同一本妖怪參考書——《山海經》猼訑(bó yí):基山,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
  • 山海經神獸知多少,這四隻神獸被證實非虛過,不少人生活中都見過
    中國歷史悠久,古人們的智慧想像力也是無窮的,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產生了不少神話故事,這其中就有很多神奇的動物、神仙、妖怪等等。例如古籍《山海經》《聊齋志異》等就是專門記錄這些奇聞逸事。而關於山海經中的內容是否存在真實性,從很多年開始就存在著許多爭議,有專家認為全部都是虛構的神幻之物,但也有專家認為是根據上古時期所見所聞所誇張化或者其他文學創作藝術來渲染的。因為這本書中的動物無論是長相還是特異能力,都超乎了現代人對動物的了解知識範圍。這些奇奇怪怪的珍獸真的不存在嗎?
  • 上古時代的精靈:山海經神獸圖集
    追根溯源,天馬的傳說來自山海經。那裡匯聚著諸多上古時代的精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些聞名遐邇的神獸,一窺真身……山海經異獸是《山海經》記載的奇異怪獸75種。《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 上古時代的精靈——山海經神獸圖集
    追根溯源,天馬的傳說來自山海經。那裡匯聚著諸多上古時代的精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些聞名遐邇的神獸,一窺真身……山海經異獸是《山海經》記載的奇異怪獸75種。《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 【傳奇故事】上古神獸,也許你從未聽說過
    鐘山的山神名叫燭陰(燭龍)燭龍睜開眼,天下便是白晝;燭龍閉上眼,天下便是黑夜;燭龍吹一口氣,天下便是冬季;燭龍呼一口氣,天下便是夏天。燭龍從來不吃、不喝,也沒有氣息。一旦他吐一口氣,天下便颳風。上古異獸之四大兇獸:混沌混沌是四兇之一的神話生物,根據《左傳》記載,四兇分別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頭羊身並且腋下長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窮奇」以及人頭虎腿長有野豬獠牙的「檮杌」。
  • 盤點《山海經》中真正的國產神獸!草上沾泥的馬都弱爆了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 我們從小就聽過的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這些故事最早都是從這裡來的。既然被認定為神話,所以很多內容被認為是荒誕不經,連司馬遷都說《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 99%的人都被騙了?這些神獸山海經壓根沒記載,最後一個誤會最深
    《山海經》對研究中華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許多創世性質的神話都來源於此。書中確實包含了許多神通廣大的神獸,他們有的是創世神的左膀右臂,有的是威霸一方的妖魔鬼怪,總之,它們的鮮明形象都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是,也正是因為《山海經》的經典,所以很多人利用《山海經》的名氣蒙蔽那些未仔細讀過此書的讀者,把各方神獸都安到了《山海經》身上。
  • 山海經神獸陸吾降臨,《妄想山海》亮相海南TGC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神話傳說的古老奇書,它以各式各樣的奇異故事、包羅萬象的內容流傳千古,深受大眾青睞。被普羅大眾所熟知的,包括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作為騰訊布局開放世界賽道的重磅之作,融入了豐富山海經元素的《妄想山海》於11月19日,在TGC騰訊數字文創節海南站驚豔亮相。
  • 《山海經》最厲害的5大神獸,第一位無可撼動,第五位令人意外
    《山海經》是中國神話的鼻祖。它記載了70多種奇形怪狀的異獸,也描述了許多毀天滅地的神獸,我們稱之為上古神獸。在後世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中,再厲害的妖魔鬼怪與這些上古神獸比起來,戰鬥力差了好幾個數量級。下面,我們根據《山海經》的描述,列出最厲害的5大上古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