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內循環時代,這些城市即將崛起!

2020-12-1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米筐投資 ,作者老船長

米筐投資

米筐投資專注金融財經研究,以宏觀視野,從宏觀政策、貨幣供給、產業結構等多維度研究全球與中國經濟,致力尋找最優全球資產配置方案,為國人資產配置保駕護航!

疫情造成的影響,已經滲透進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在國內,湖北和武漢遭受有史以來的最大衝擊,但堅強意志正支撐他們復甦;在國外,當Tik Tok和微信被擺在靶子中心的時候,脫鉤已然無法避免,新冷戰的鐵幕即將落下。

後疫情時代,國內國際格局早已改頭換面。尤其是在高層提出「內循環為主」之後,國內城市格局也將迎來大洗牌時刻。

沿海外貿型城市不再吃香了?

內陸城市將迎來爆發?

哪些產業能成功擁抱這輪紅利?

哪些城市的優勢將被內循環放大?

哪些城市的弱點將成為發展障礙?

……

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宏大命題,也是時代給各個城市出的嚴肅考題,只待優等生突圍而出。

01

上半年城市格局已變

其實,最簡單也最直觀的答案,就出現在上半年的成績單中。

▲圖片來源:時代數據

在上半年GDP30強城市中,14個城市的排名較2019年上升,10個城市的排名出現下降,6個城市排名不變,變化還是蠻大的。

最值得關注的幾組較量:重慶反超廣州、南京反超天津、長沙反超青島、昆明大幅上升。

上半年,重慶GDP達到11209億從而反超廣州,讓上北深廣的多年格局,出現破局。當然,這與疫情環境下的增速密切相關。重慶上半年經濟增速0.8%,是難得的正增速,而廣州則下降2.7%,跌幅不小。

但暫時的反超,並不意味著廣州就輸給了重慶。從城市面貌、產業布局、城市影響力各個方面,廣州還是遠在重慶之上。

另外兩組值得關注的城市,天津還在大幅下滑,-3.9%的增速讓天津下降了5個位次,直接掉到了第10名,若得不到及時調整,下半年的天津極有可能掉到10名以外。

同時,低調的長沙以2.2%的增速穩步前進,和青島互換了位次。而昆明則大幅上升了17個位次,從44位直接升至27位,擠進30強。

特殊的是,上半年城市格局的變動,影響因素只有一個——疫情。疫情愈嚴重,對城市經濟的影響就愈大,武漢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這就給了那些疫情較輕的城市彎道超車的機會。

但這只是上半年暫時的變動。下半年對內大循環和對外持久戰,將帶來更大的格局變化,或許遠超你我預期。

02

外貿城市失寵?

以內循環為主的時代,外貿型城市就失去生存空間了嗎?

並非如此。

全球化的市場經濟,各種因素錯綜複雜,一個政策並不能做到完全切割。內循環為主,並非捨棄外循環,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不是說沒就沒了,外貿型城市也並非就此捨棄。

但當下全球疫情形勢尚不明朗,各種脫鉤不穩定因素依舊存在,對外貿型城市確實存在一定影響。

那在這些城市中,對誰影響最大?換言之,誰對外貿的依賴度最高?

*外貿依存度=外貿進出口總額/GDP

在統計的35個大中城市中,外貿依存度超過50%的有17個,對進出口的依賴較強。

其中,東莞以129%的外貿依存度排在第一位,作為製造加工重鎮,全球訂單成為東莞的經濟支柱。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蘇州,其111%的外貿依存度排在第二位。

此外,還有深圳、廈門、金華、舟山四個城市的外貿依存度超過100%,都是嚴重依賴進出口支撐的城市。尤其是深圳,出口總額已連續27年居內地大中城市首位。

外貿依存度超過50%的城市還有上海、寧波、珠海、中山、北京、大連、天津、惠州、青島、無錫和嘉興。

從區域分布來看,這17座城市全部位於東部沿海地區,集中在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也與他們的經濟特徵、產業結構相吻合。

而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在這17座城市身上也更加明顯。17個城市中有10個城市的經濟增速為負值,比如東莞為-1%、上海為-2.6%、中山為-6.5%。只有7個城市增速為正值,除了舟山大幅增長11%之外,其他6個城市的增速都不超過1%,並不算亮眼。

而從出口依存度看,不起眼的金華太過突出。上半年金華的進出口總額2152.4億元,其中出口高達2058.7億元,出口依存度高達98%。

其中最大的貢獻者,非義烏莫屬。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的出口額佔了金華市的60%以上。

另外一個特點是,這些外貿型城市的第二產業佔比較高。比如佛山的二產佔比高達56%,惠州二產佔比52%,蘇州二產佔比47%,金華的二產佔比也超過了40%。

以外來訂單興起的加工製造模式,曾讓一眾沿海城市成為「世界工廠」,但也給這些城市留下了外部風險的不可控屬性。當核心技術還在別人手中、訂單大幅下滑發生時,外貿型城市就被捏住了喉嚨。

內循環為主的經濟環境下,這些城市面臨的產業轉型壓力,更加嚴峻。

03

誰是新的王者?

而面對新一輪歷史機遇的內陸城市,如何激活消費市場、如何引領創新熱潮,是內循環賦予他們的新使命。

哪些城市又能擔此重任,擁抱這波紅利?

可以從三個緯度來衡量:消費能量、樞紐能量、創新能量。

消費是內循環時代城市崛起的底牌。

產能過剩、外需下降的大環境,迫使拉動內需成為經濟最大的發動機。因此,消費市場容量將會成為城市競爭的底牌。

2019年,上海、北京兩座超級城市的消費額依舊領跑,也是僅有的兩個超過1萬億的城市。

廣州則以9978億的消費實力,排在第三。2020年,廣州將會成為第三座消費破萬億的城市,實力再進一步。排在第四的是重慶,消費額超過8000億,畢竟體量接近一個省份。

而排在第五到第十位的分別是成都、武漢、深圳、杭州、南京、蘇州,六個城市都超過了6000億,實力強勁。

重慶和成都兩座西南中心城市,力壓深圳、蘇州等東部強市,消費能量驚人。

而這10個城市,將成為內循環時代消費型城市的引領者。

交通便利性是城市崛起不可或缺的因素。

2018年底,國家曾在《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公布過127個物流樞紐城市。

其中,南京、武漢、重慶3個城市,集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大樞紐為一體,成為功能最多的城市。

其次是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杭州、青島、西安、鄭州、貴陽、成都、長沙、哈爾濱共12個城市,它們佔據了四大樞紐的定位。

而在2019年公布的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中,只有23個入圍。

而另一個不能忽視的指標——高鐵通達度,則更能體現出城市交通樞紐的地位。

在高鐵/動車通達城市數量上,北京、上海、武漢、鄭州四個城市通達數量均為30個,在交通樞紐地位上,四個城市卻是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

尤其是武漢和鄭州,一個是九省通衢,一個是天下之中,在內需消費大市場被激活的前提下,無論是空運還是陸運,二者都將是交通王者。

此後還有南京、濟南、長沙、天津、杭州、重慶、石家莊、西安,高鐵通達城市數量也都超過了25個,位居第二梯隊。

福州、成都、廣州、合肥、南昌、貴陽、青島、深圳、廈門、南寧、蘭州、昆明等12個城市的通達數量都超過了20個,位居第三梯隊。

因此,在樞紐重要性上,北京上海自不必說,武漢、鄭州、南京、重慶這四個城市,將成為未來新的交通戰場。

創新則是城市崛起的決勝利器。

從過去兩年的華為、中興,到今年的Tik Tok、微信的遭遇,世界不斷提醒我們,科技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才有底氣反制競爭,才是未來的國之重器。

在年初公布的這份中國289個地級市科創指數排名中,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四大直轄市依然是第一梯隊,實力毋庸置疑。

其次是南京、杭州、蘇州、武漢、西安、珠海排在五到十位。南京、武漢、西安的高校數量和教育質量,已經領先其他城市不少,再加上航空航天、軍工企業、智能製造的加持,這三個城市的科技創新實力,實至名歸。

而杭州和珠海,則是典型的企業成就城市系列。阿里所帶來的網際網路創新能量,格力所投入的研發技術,都大幅提升了兩個城市的科創實力。

此外,還有長沙、成都、合肥等一眾城市,近年來在科技創新上跨步很大,實力躥升的也很快。

除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總結一下三個緯度的結果:

消費大城: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蘇州;

樞紐大城:重慶、武漢、鄭州、南京;

科創大城:南京、杭州、蘇州、武漢、西安。

在啟動內循環時代,佔據消費、交通和科技創新三者優勢的城市,必將成為新的王者!

—END—

#精選文章

原標題:《大洗牌!內循環時代,這些城市即將崛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內循環進入長沙時代?長沙被人低估的「價值窪地」!
    長沙雖然沒有蓉漢渝寧杭那樣活躍,那麼具有曝光度,但長沙卻在這場城市大洗牌中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央,長沙一座被低估的城市,正藉助內循環演繹自己的時代。但總體來講這些劣勢對於長沙而言差距都不大,長沙關鍵的短板還在於「城市定位、等級、政策」上。
  • 長沙被人低估的二線城市!內循環助推長沙崛起!
    長沙雖然沒有蓉漢渝寧杭那樣活躍,那麼具有曝光度,但長沙卻在這場城市大洗牌中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央,長沙一座被低估的城市,正藉助內循環演繹自己的時代。 但總體來講這些劣勢對於長沙而言差距都不大,長沙關鍵的短板還在於「城市定位、等級、政策」上。
  • 山東又出「新花招」,城市即將「大洗牌」構建「新市」,坐等享福
    網上有很多人認為山東唱衰,但這個省仍然是全國前三的經濟強省,省內發展也呈增長態勢,為這個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而且,這個城市也成為了今天我們關注的對象。山東又出「新花招」,城市即將「大洗牌」構建「新市」,坐等享福!山東省是全國經濟前三強,但在城市建設發展中,與廣東省一樣,是江蘇省的「手下敗將」。
  • 樓市懂一點|內循環利好內陸城市,武漢亮了
    火車站再添新力量,樓市懂一點認為,這是大力發展內循環經濟背景下,武漢迎來的又一大利好。後疫情時代,國內國際格局早已改頭換面。尤其是在高層提出「內循環為主」之後,國內城市格局也將迎來大洗牌時刻。哪些城市能擁抱這波紅利?
  • 大南方時代來了?北方這些新興城市正逐漸拉動北方崛起!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瀋陽、哈爾濱、大連等城市的光芒逐漸消失,今天天津也被南京所超,就當大南方時代真的快來臨的時刻,北方許多新興城市卻被我們忽略了,新老交替的北方正重塑自身的格局。今天的鄭州正背靠上億河南人正實現一場地域崛起,前幾年鄭州還被長沙所壓制,但短短幾年鄭州已經成為了能夠挑戰中部龍頭武漢的新興崛起城市,中部正從一核演變為雙核即:武漢單核演變為「武漢、鄭州」雙核驅動。
  • 馬化騰的2020感悟:又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
    「現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網際網路。」他表示,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它意味著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實體和電子方式的融合。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也已打開。通信、社交在視頻化,視頻會議、直播崛起,遊戲也在雲化。
  • 看中國城市的未來,《中國城市大洗牌》:未來三十年中國人生存指南
    北京上海兩個超級城市開始做減量發展、雄安新區橫空出世、海南自貿港水落石出、粵港澳大灣區翻開「一國兩制」的新篇章…… 過去二十年樓市狂飆突進,地方政府與房企聯袂出演,造就了一批批暴富的食利階層。如今的房地產被踩了剎車,正式告別黃金時代,進入極為分化的新時期。在大都市圈時代下,人口變遷、資本流動的規律宣告了中小城市的大敗局。面對國內外形勢的風雲突變,一二線城市轉型升級的使命感尤為突出。
  • 經濟內循環時代,房地產「臺柱子」不再?3年內,還該不該買房?
    那麼,一旦開始,意味著什麼呢?又該不該買房呢?可以預見,圍繞日常生活剛需的「衣食行」及其上下遊這些高頻高覆蓋民生行業,智能家電、旅遊、汽車及其上下遊這些高覆蓋面中高頻行業,必然在不久後得到利好政策的刺激。
  • 「917|泰山先鋒」暢通內循環,提升外循環,讓城市有溫度更有活力...
    ▲擂鼓石大街東段今年,承載市民熱切期盼的擂鼓石大街全線貫通,靈山大街東段、北上高大街、省莊互通立交、黃前西乾渠路和青年路南段、財源大街西段等道路正式通車,開啟了我市城市道路基礎設施的又一全新裡程。近期,迎勝路南延工程主路將實現通車,泰安也即將開啟高架時代。
  • 西部即將崛起的城市,煤炭資源堪比大同,被稱「煤海上的城市」
    在我國所有地區中,發展速度最慢的是西部,在最引人注目的地區,也是最不發達的地區,其中最著名和最發達的是西安,這幾年是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除了這個網紅城市外,內部還有一個寶城市,那就是西部崛起的城市,煤炭儲量比煤炭大同還要多,叫做「煤炭海上城」,今天我們講的是西部即將崛起的城市,煤炭資源堪比大同
  • 美國崛起啟示錄:「內循環」為什麼這麼重要?
    短短十幾年時間,卡內基在讓自己的財富大量增值的同時,也將美國變成了一個鋼筋搭建的現代化國家,美國最大城市紐約也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林立的都市。而正是在這座摩天大樓林立的都市,人類第一個城市供電網才有了用武之地。
  • 西北即將崛起的城市,文化底蘊不輸西安,被稱「海藏咽喉」
    西北在早些年的時候,發展是非常落後的,但在最近幾年可謂是發展得非常不錯,因為這裡是我國大力扶持的區域,也正是因為我們國家政策的傾斜,所以這個地方的發展也頗有起色,內部最出色也最有名的就是西安這個城市,它是西北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區域內唯一一個『新一線』,是我國的熱門旅遊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是古代十三個王朝的古都,是有名的文化重地, 除去這個文化名城外,內部還出現了一座文化底蘊不輸西安的城市
  • 福建的這座城市,又迎一條重量級高鐵,將趁著高鐵時代實現崛起!
    但建國後鷹廈鐵路開通以來,福建鐵路事業迎來了爆發期,南平這樣的城市經濟發展大部分由鐵路帶動,福建這個城市將進入高鐵時代,福建又將成為崛起的城市。這個城市是福建省西邊的龍巖市,龍巖市位於福建西部,是全國唯一以「龍」字命名的城市,龍巖與江西省非常相關,而且是革命老區,轄區內的7個縣(市、區)都是中央蘇區縣,龍巖的經濟在福建不是前排,第五可以排在第二梯隊的城市,這主要由龍巖多山和靠近內陸的地理環境決定,但是,近年來龍巖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在新羅區,很多人看到龍巖將來會成為福建經濟的領袖之一
  • 行業大洗牌後,這些品種價格將回升,這些繼續走低!這些要淘汰!
    ,短時間內還無法消化。櫻花說明:這些品種要麼是傳統的綠化品種,要麼有一定特點,要麼跟風種植的不是太多,所以本次大洗牌後,散戶退出市場,這些品種在未來幾年,價格將會逐步回升,但幅度不會太大。銀杏說明:這些品種本身是很好的品種,觀賞價值都很高,真因為如此,市場跟風嚴重,種植量實在太大,遠遠大於市場需求,即使洗牌銷毀許多庫存,但剩下的庫存,也需要市場消化多年。
  • 繼太原和大同後,山西這一黑馬城市即將崛起,未來有望晉升二線
    近年來,中國主要城市穩步發展,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城市或省份,不僅經濟實力雄厚,而且城市建設等綜合實力也很強,比如四大「一線城市」常年堅持全國第一,其次,「新一線」的一些地方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除了這些地方,其他地方都在憑藉自己的基礎和資源慢慢崛起,今天說的是繼太原和大同後,山西這一黑馬城市即將崛起
  • TOP20城市大洗牌,誰在崛起,誰掉隊了?
    文|凱風有的城市在擠水,有的城市在狂飆。過去一年,中國城市經濟格局再度發生變化。某些老牌二線城市遭遇擠水,排名大幅下降;一些新晉二線城市GDP順勢大躍進,TOP20城市再次面臨大洗牌。誰在崛起,誰掉隊了?
  • 遼寧又一黑馬城市即將崛起,煤炭儲量不輸大同,被稱「東北煤都」
    此外,這裡還分布有一定規模的鐵礦、銅礦以及油頁巖,其中油頁巖已經探明的儲量有43.94億噸,屬於大型礦床,這些都是撫順的寶藏。其次,這裡本身的底子也很不錯,作為「瀋陽經濟區」的副中心城市,這裡還是省內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形成了與礦產有關的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並通過便捷的交通銷往全國各地,是我國「最具成長競爭力」的城市。
  • 大洗牌!39個城市排名:香港1,蘇州7,哈爾濱高於武漢
    39個城市排名:香港1,蘇州7,哈爾濱高於武漢這篇文章全部資料來源於網絡,不能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本人一點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請私信或評論,謝謝大家。這篇文章,是小編的原創。全球城市實驗室日前發布全球500強城市排行榜,全國共有39個城市上榜。一般而言,這樣的國際性名單相對比較客觀,比起國內的許多名單來,顯得更加公平。
  • 山東即將崛起的城市,石油儲量高達50億噸,卻僅是一座四線城市
    省內除去青島外,還出現了一座在人均上碾壓青島的地方,此地是省內即將崛起的城市,但此地至今仍在四線城市的邊緣徘徊,是省內最受重視的地方,這裡就是東營,它的GDP在2019年只有2916.19億,不到青島的1/5,但是這裡的人均卻遠超青島,它有著高達13.5萬的GDP,而青島的則只有12.4萬,在人均上遠超去青島,可見此地的富裕程度極高,是潛力巨大的一座城市。
  • 北方這些新興城市的崛起,將為中國南北經濟發展格局注入新活力
    中國經濟版圖實際上已經進入南方時代,那麼北方城市真的就坐以待斃看著經濟發展的天平向南方靠攏嗎?南北城市分界一直都以秦嶺淮河為基準,南北方之間的文化、飲食、經濟發展模式都存在差異化。經濟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北方總體扮演著權力中樞的作用,南方也是經濟建設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