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師愛是冬的暖陽,是春的芬芳,是夏的清涼,是秋的收穫。二十七載春秋,她用愛在三尺講臺上譜寫著一段段感人的詩篇,激勵著每一位莘莘學子奮發向上。她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盡心竭力幫助每一名學生,她把美好的青春奉獻在教壇,她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許許多多孩子前行的方向。她,就是湖口縣第四小學教師——李慧君。
她把教育工作當作了一個用愛心、耐心、關心、細心、熱心的堆砌來贏得孩子們的親近、感激、尊重和愛戴的偉大工程,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在管理中創新,在和諧中育人。
用愛心感染學生
作為老師,她關心學生多於關心自己的孩子。平時的教學中她既關心孩子們的生活,又關心孩子們的健康,還要關心孩子們是否懂得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是否懂得怎樣做人。
愛心是具體的,瑣碎的,日復一日從不停歇的。早晨巡視教室,看看學生有沒有及時趕到,有沒有認真進行早讀,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觀察同學們的穿戴是否合理;班裡的留守兒童,家中條件不是很好,為了既能給予他們生活上的幫助又能保護他們幼小的心靈,她就以獎勵的方式給她們送學習用品、日用品。有的孩子由於基礎薄弱,學習跟不上進度,她還常常利於課餘休息或者下班休息的時間給他們悉心輔導,教育教學中她做到了用愛堅守、用心呵護……
用激勵激發潛能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教學的具體工作中,她一直注重運用激勵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她認真學習新課標,刻苦鑽研教材,認真制定了課時計劃,認真備課,並根據兒童年齡特徵的不同,遵循科學創新的教育原則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力求使教學方法做到新穎。她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恰到好處的激發學生討論的欲望,及時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變「要她學」為「她要學」,適應課改理念,極大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用責任做好紐帶
家訪是聯繫學校、家庭、社會的一個重要紐帶。李老師經常通過多渠道、多方位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並做好詳細的記錄,仔細分析,再進行分門別類,然後因人而異制定計劃,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還記得她班裡曾有一個學生,一到上課時就無精打採,成績更是一落千丈。基於這種情況,通過向向班上其他孩子打聽,原來孩子父母平時忙著做生意到很晚回家,只有年邁的奶奶負責照顧他吃住,父母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學習,早上一早起來又要趕著去工作,一周下來幾乎和孩子見不上一面,更談不上和孩子談心交流,了解其思想動態、學習情況。當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李老師找了個合適機會登門拜訪了孩子的父母,因為心中有數,家訪的效果較好,孩子父母很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對家庭和工作馬上進行調整,這樣家長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在以後的學習生活當中,該學生很快變得活潑向上,朝氣蓬勃,學習成績也提高得很快。
用真心引領成長
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形成,這時候尤其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對於班裡的學困生,李老師常常放大他們的優點。面對不認真努力的學生,她常這樣說:「雖然這次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老師了解到的你是聰明的、智慧的,如若你能夠認真去對待學習的話,你一定是我們班級裡最棒的」。她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恰似一片綠葉,每一片綠葉都有它閃光的一面,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發現學生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能,多年來她一直為能夠培養出更多的為國家,為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懈努力著。
用恆心鑽研業務
從參加工作的那天起,她就將對學生們無微不至的愛融入到工作中。一直以來她所帶班級學生習慣良好,成績優異,她深受學生愛戴;業務上她虛心請教、認真鑽研教法學法,多年來取得的成績見證了她的付出:她曾獲市縣「骨幹教師」、省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還多次獲縣、校「優秀教師」等榮譽,在2011九江市數學教師基本功比賽中獲一等獎,多項優質課曾獲得市縣級特等獎、一等獎,參與了多項省級課題,撰寫多篇論文先後獲國家級、省市級一二等獎。
在立德樹人的道路上,她勇於實踐,不甘平庸,用自己的青春與智慧延續奮鬥的足跡;她滿貯愛心,潤物無聲,用自己的熱情與執著擁抱所有的孩子。採得百花成蜜後,甘為別人苦與甜!用愛滋養教育的沃土,用心譜寫教育的詩篇,以刻苦鑽研、開拓創新的精神潛心教學研究,默默踐行一個教育者的責任與擔當!(湖口縣第四小學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