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漕運總督究竟是什麼官?六部都管不住而且還有兵權!

2021-02-07 私家野史

漕運總督是明、清兩朝中央政府派出的統管全國漕運事務的高級官員,品級為從一品或正二品。始設於明景泰二年(1451年),駐節於南直隸淮安府城(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全稱為「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不僅管理跨數省長達3000多華裡的運河沿線,並且還管理地方行政事務,在明代和清初(1649-1659)兼廬鳳巡撫,管理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廬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並且各省的督糧道,都隸屬於漕運總督。

漕運總督可以有親轄武裝部隊,還有水師營。仿地方總督、巡撫之「督標」、「撫標」,而稱之為「漕標」。今據《光緒會典》載:漕運總督所親轄「漕標」共分本標左、中、右、城守、水師七營,兵額3400餘人。轄制武職官佐,最高為從二品的副將。並節制魯、豫、蘇、徽、贛、浙、鄂、湘八省漕糧衛、所(因上述八省漕糧歸漕運總督管轄,其餘省份糧務歸地方總督、巡撫)。

總督按清代官場規矩,尊稱「漕臺」。因其領兵,故又尊稱為「漕帥」。又因兼兵部侍郎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故出行儀仗、官銜燈籠署「總漕部院」。沿海收糧起運、漕船北進、視察調度、彈壓運送等,均需總督親稽。每年漕船北上過津後,循例要入覲皇帝,匯報漕糧完成諸事。鹹豐年間因戰事頻仍,鹹豐皇帝特令漕運總督節制江北鎮、道,鹹豐十年裁撤江南河道總督,其河工調遣、督護及守汛、防險事務,均由漕標部隊兼管,這是漕運總督權威最重之際。漕運總督不受部院節制,向皇帝負責,可專摺奏事。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清朝的統治模式基本沿襲明朝,稱之為「清承明制」,包括官職體系。清朝的官職體系中,六部尚書是非常重要的官職,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於隋朝時期,此後的歷朝歷代,都沿襲三省六部制,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
  • 清朝的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有兵權,誰的官大?
    、總兵這種武職,其實很久以前就有了,比如唐朝時期就有這三種官職,而將軍、都統、提督和總兵這些官職同時出現,那就需要到了清朝時期,我們說幾個官職的時候,再把清朝兩個最有特點的地方大員:總督和巡撫加進來。清朝一共是滿漢蒙各8旗,所以24個都統,都統的地位很高,但是都統大多都是一些皇親國戚的人擔任,戰鬥力其實不強,相比較而言,都統地位雖高,但是在軍事領域真正發揮不了多少作用。都統是從一品,和總督平級,僅次於內閣大學士。關於總督的品級我們文末說,不是簡單的從一品。
  • 清朝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
    清朝時期,地方上級別最高的文官是總督,級別最高的武官是提督和駐防將軍。由於這幾個官職都屬於省級最高長官,因此也被稱為封疆大吏。那麼,清朝的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呢?總督是一省或二三省的最高長官,掌管治下省份的行政、經濟及軍事大權,官階為正二品。
  • 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是什麼官?
    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不免會聽到一些清朝的官職的名稱,例如常常聽到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巡撫、尚書等等。「尚書」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和珅、紀曉嵐到底是多大的官?明晰一些清朝的官職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劇情。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清朝的官職。
  • 清朝的六部都是哪六部,六部的尚書不分大小嗎?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六部的尚書是平級的,品級都是從一品,也就是說這六者沒有大小之分,但是六部的尚書品級雖然是平級的,其地位卻有貴賤之分,可謂是天壤之別。那麼六部的地位到底孰貴孰賤呢?第一、吏部自古吏部就被稱為「天官」,能比作天上的官,就足以說明地位有多尊崇,它是歷朝歷代公認的六部之首。清朝的吏部主要掌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勳封和調動等事務。
  • 不為人知:清朝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為何還分貴賤高低?六部中
    其實,在清朝中早期,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六部左右侍郎都為從二品,同為尚書與侍郎為何還會分有三六九等呢?明代朱元璋廢中書省後,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為主管全國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明代六部尚書的官階比清朝要低,為正二品。
  • 從總督到知府,原來在清朝做地方官真不賴,到底誰是封疆大吏?
    由於近年來清朝古裝劇的火熱,相信很多朋友對清朝地方官職都很感興趣,比如官位都是幾品,對應現在是什麼職位?封疆大吏都包括哪些官職?總督和巡撫誰管著誰?提督又歸誰管?道臺是地方官嗎?等等之類吧。咱們從頭開始捋,先說說封疆大吏都是哪些?
  • 解讀:「漕運總督」有權調動轄區軍隊嗎?「調動權」他才有
    從順治年間開始,漕運就被清朝提到一個極高的位置。北京的錢糧供給,都需要依靠漕運提供。康熙曾把漕運、河道、鹽政列為「三大政」。而負責全國漕運事務的漕運總督,地位自然也高於尋常官員。從官職人選就可以看出。在清朝前期,漕運總督基本都是八旗為主。到後期,到後期才逐漸轉為漢人官員。
  • 歷史見聞:清朝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為何還分貴賤高低?六部中
    其實,在清朝中早期,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六部左右侍郎都為從二品,同為尚書與侍郎為何還會分有三六九等呢?明代朱元璋廢中書省後,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為主管全國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明代六部尚書的官階比清朝要低,為正二品。
  • 清朝總督一般管兩到三省,為何四川總督只管一個省?
    曾國藩,曾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清朝總督的官階為正二品,且多數在六部還兼有尚書之職,所以往往品銜還要再往上提一級,為正一品大員,這些八面威風的總督管的地方也很寬,兼管數省,軍務政務都有權利過問。到了清朝中後期,清朝的總督人數基本定下來了,分別是九大總督,即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
  • 清朝時,府尹比總督級別低,順天府尹為何不怕直隸總督?
    都知道清朝有(定型後的)八大總督(不包括光緒時設的東三省總督)。清朝還有一個地方,名義上是地一級的府,實際地位卻和總督差不多,這就是順天府尹。清軍入關,定都於燕京,沿明制,在燕京地區設順天府,最高長官是府尹。清朝有句話,叫宛平縣裡管朝廷,宛平縣令比其他縣令的級別要高。縣令如此,更不要說直管宛平縣令的順天府尹了。
  • 清朝的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他們都是幾品官?
    清朝有很多的官職,不過最令人熟悉的還是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這些官職,不過對於幾個官職,有一部分人經常會把它們弄混,那麼這些官職分別都是幾品官呢?為什麼會這樣設立官職呢?說完了知府,來說一下知府的上級長官道臺,道臺這個官職是清朝獨有的,道臺這個官職是介於巡撫和總督以及知府之間的官職,道臺的官位品級是正四品,不過也有特殊的時候,在清朝時期駐外的道臺中二品和三品的也有,不過道臺這個官職一般都是同品級的官員兼任,這個官職的職責有時候分工也有所不同,有的時候作為專門負責督糧和糧儲道,也被稱為糧道,以及負責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
  • 清朝的制臺、撫臺、臬臺、藩臺、道臺、府臺、學臺都是什麼東東?
    貴州,光緒三十一年兼雲南巡撫事),東三省(轄奉天、吉林、黑龍江,兼管三省將軍並奉天巡撫事),此外還有漕運總督和河道總督。這就是說,總督和巡撫,除掌有行政大權外,同時兼領兵權和監察權,具體說來,像制定省例省規、節制綠營軍隊、升調黜免屬吏、上奏錢糧會計、司法審制、監臨鄉試、對外交涉等等,均屬於督撫的職權範圍。有時他們還奉旨兼理河道、漕運、鹽政和關稅。一般地說,總督偏重軍政,巡撫偏重民政,且因巡撫每省都有,所以作為省的守土官員,實應屬巡撫。
  • 左宗棠擔任過的浙江巡撫、陝甘總督等,究竟是多大的官?
    左宗棠一生功績頗豐,不僅收復了新疆、還鎮壓過太平天國運動,他的政治生涯中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治軍上。左宗棠一生戎馬,看起來無限風光,可其科舉並不順。他年少中舉,但之後三次會試都失敗了,心高氣傲的他不願再繼續應試從政,轉而回家專心農事,一歇就是十五年。這十五年裡他也沒閒著,廣泛閱讀了國防軍事方面的書籍,對時政大事也十分關心。
  • 歷史印記:清朝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為何還分貴賤高低?六部中誰最憋屈?
    褢媤柭閅唐攞醬秳肑梔釗抯魠瀜鑘鉈搮蚔蒄鑡濺隙熪濔堉溬瀁瀊嵍繛劈蝨汱掚巼曞雒袢慷舍奴餘咔罿儡蓂李愉苢嬦其實,在清朝中早期,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六部左右侍郎都為從二品,同為尚書與侍郎為何還會分有三六九等呢?原來,六部雖然同為直接對皇上負責的從一品機構,由於其職守不同,各部職官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略有不同。
  • 清朝福建有一個比省長還大的官——閩浙總督
    至乾隆二十五年,各省總督的設置,基本形成定製,嘉道鹹以後大體沿襲前制,最終形成了湖廣、兩江、直隸、四川、兩廣、閩浙、雲貴、陝甘、 東三省等九大總督,其中東三省總督是最晚設置的一個,到了光緒三十二年(1906)才改將軍為總督。此外,明清也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專管某項政務的總督官職。
  • 清朝享國268年,等級達到一品的官職有哪些?總督是幾品官職?
    清朝的制度大體上繼承明朝,稱為「清承明制」,官職制度也非常接近,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些很有趣的歷史知識,都知道清朝官職有分級別,從高到低是一品到九品,其中每品又分正和從兩個級別,那清朝前後268年,官職達到一品的有哪些?晚清經常提到的總督,又是幾品官職?
  • 明清六部尚書都只是二品,那一品都是什麼官?
    以清朝官制來講一下品級:清朝官制共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清朝中央官職分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類,例如內閣、軍機處、六部等。清朝地方官制分文官、武官等,例如總督、巡撫、將軍、提督等。接下來為大家帶來品級為一品的中央、地方大員。
  • 《雍正王朝》中,因魏東亭之死而揭秘的暴利行業:大清漕運衙門
    畢竟民間有句俗語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魏東亭主管的漕運衙門,那相比清知府而言,更是富裕的令人羨慕。那麼,魏東亭到底是因為什麼,而在擔任漕運總督的時候,以沒錢為理由而畏罪自盡呢(當時十三阿哥胤祥和張廷玉都不相信魏東亭是因沒錢而自盡的)?一,漕運簡介在正文開始前,我們先來簡單地了解一下,什麼是漕運,什麼是漕運總督。
  • 清朝知府、道臺、巡撫、提督、總督都是什麼官?哪些官算封疆大吏
    有網友很好奇,清朝的知府、道臺、巡撫、提督、總督,這些在清宮劇中常見的官職,到底都是什麼官?人們常說的封疆大吏,又究竟是什麼官?他們都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這些官職都是清代地方官,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了解清朝的地方行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