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專家攜手抗疫 詮釋命運共同體精神

2020-12-26 和訊

(抗疫故事)中老專家攜手抗疫 詮釋命運共同體精神

中新網昆明5月25日電 題:中老專家攜手抗疫 詮釋命運共同體精神

作者 李曉琳

「什麼是命運共同體?我想,在支援寮國抗疫的15天裡,無論是中國醫療組專家還是老方的官員、專家及民眾,都深刻感受到中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3月29日,中國支援寮國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黃興黎帶領各領域專家一行共12人支援寮國,向老方分享中國抗疫和診療經驗,協助寮國抗擊疫情。

目前,專家組已完成使命回到中國昆明,但他們仍然心繫老撾,不時遠程指導相關診療工作。25日,記者試圖從黃興黎的講述中,還原一個中老命運與共的動人故事。

時間緊迫

中國專家協助寮國制定抗疫方案

圖為中國醫療專家在寮國支援抗疫。 受訪者供圖

「當我們走出機艙,就看到停機坪上熱情揮舞著老中兩國國旗的寮國民眾,鮮豔的五星紅旗和寮國國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3月29日,是讓黃興黎記憶深刻的日子。這一天,是寮國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第5天;這一天,專家組從中國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飛抵寮國萬象瓦岱國際機場。舷梯旁,站著一直在盼望著醫療組到來的寮國副總理宋迪、衛生部部長本貢、中國駐寮國大使姜再冬等人。

當天,專家組就與老方衛生部門官員及專家展開座談交流,詳細了解老方疫情防控情況。通過座談,專家組發現寮國存在防控體系薄弱、監測能力不足等問題,特別是近期由泰返老的大量老籍務工人員,帶來嚴重的疫病隱患與風險,加大疫情管控難度。

之後,專家組向老方提出進一步加大宣傳,提高民眾防護意識,把抗疫重心前移至防控環節的建議。同時,將中國捐贈的全自動核酸提取儀、核酸檢測試劑等設備投入一線,提高檢測數量、提升監測效能、縮短患者確診時間。

防控重心前移後,最重要的便是診療環節。當時寮國的診療方案以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方案為基礎,老方提出,希望醫療組專家為寮國制定更符合其國情的診療方案。

「他們相信中國防控經驗是有效可行的。」黃興黎說,這一請求源於寮國對中方的信任,但也讓專家組成員倍感壓力與責任,因為「這是事關舉國百姓生命安全的大事。」

由於時間緊迫,根據中老雙方專家的會談結果、現場查看及老方提出的要求,醫療組專家以中國診療方案為基礎,結合寮國實際情況,夜以繼日為寮國制定第二版診療方案。經過中老專家多輪討論修正,該方案得到老方的高度認可,連夜翻譯為寮國文,下發至寮國全國使用。

四處奔走

為當地民眾送一顆「定心丸」

圖為中國醫療專家在寮國支援抗疫。 受訪者供圖

在寮國期間,醫療組專家多次赴萬象收治確診病例的150醫院,進入病房看望、鼓勵在院治療的每一名確診患者。查看醫院預檢分診、普通發熱門診、特殊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重症病房等工作流程改造效果,為老方提供流程再造,與老方醫療專家分享診療方案及經驗。

黃興黎說,在病房裡,有患者詢問他們是否為中國醫生。當患者得到肯定的答案時,堅定地豎起了大拇指。

由於南部返鄉勞工眾多,管控難度大,風險係數高,北部琅勃拉邦省有3例確診病例,寮國政府對此感到憂慮。寮國衛生部部長本貢希望,專家組儘快完成萬象相關防控和診療指導工作後,分別前往南北部開展相關防控工作。於是,醫療組專家分為2組,乘坐寮國軍方飛機,前往南部佔巴塞省和北部琅勃拉邦省開展為期3天的工作,開展實地調研和業務指導培訓。

通過十幾天連續工作,專家組跑遍了南北中三地的中心城市,又以這些城市為基地輻射到全國全部省市,還下到了邊境口岸、醫院病區、集中隔離點和村寨。專家組因地制宜地協助老方形成了從外防輸入到內防擴散的一整套方案,完成了對寮國18個一級行政區(17個省和萬象市)衛生行政、醫療和防控骨幹的培訓工作。此外,專家組還多次到各地看望在老中資企業、華僑華人和留學生,贈送防控物資「愛心包」,提供專業的防疫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

「我們把在國內抗疫期間的每一點心得,毫無保留地和老方分享。」黃興黎說,在培訓時,老方醫務人員聽得非常認真,並抓住細節不斷深入提問。「其中一名寮國醫生說,直接學習中國專家帶來的成功治療和防控方案,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還有不少寮國朋友發來信息,對中國的雪中送炭表示感謝,稱中國專家組的到來,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讓他們在抗疫中更有底氣。」

守望相助

中老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

短短15天,中國醫療專家組的成員便在寮國成了「知名人物」。

黃興黎說,無論是去醫院、實驗室調研,還是走訪社區、車站,專家組所到之處都會被熱情的寮國醫護人員和普通民眾圍住,向他們提出迫切關心的抗疫問題。還有不少民眾拿出手機拉著他們的手合影,用剛學會的中文說「謝謝,謝謝中國!」

4月11日,在由寮國衛生部組織的座談交流會上,寮國副總理宋迪對專家組在老抗疫工作表示感謝,肯定了專家組抗疫工作成績,並為專家組成員頒發榮譽證書。

4月12日,當專家組回國時,一位寮國衛生部疫情防控官員留下了眼淚,在機場深情擁抱著中國專家,久久不願鬆開。

病毒的無情,卻輝映出人間最可貴的真情。黃興黎感慨地說道,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寮國給予中國兄弟般的真誠幫助,捐贈70萬美元現金和多批防疫物資,在寮國面臨困難之時,醫療專家組又代表中國與寮國同行毫無保留地分享中國抗疫經驗,為老方抗疫提供幫助、貢獻力量。「我想,這些足以詮釋中老兩國民眾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深情厚誼,也是中老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我們十分自豪,能為寮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綜合消息:攜手抗疫 共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阿拉伯國家人士...
    多名阿拉伯國家人士認為,賀信凸顯了阿中人民的深厚友誼,表達了中國同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的真誠意願,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與阿拉伯國家政黨攜手共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  攜手抗疫 共克時艱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說,賀信高度評價阿中友誼,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阿中合作的高度重視,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攜手抗疫,體現了中國開放包容合作的理念。
  • 湘助非洲攜手抗疫之專家抗疫故事丨國際抗疫彰顯中國精神
    廣大一線抗「疫」工作人員,尤其是醫生護士,衝在最前列,為了道義責任的實現而忘我,責任成為他們救死扶傷的重要動力。這與「個人主義優先」的治理路徑形成鮮明對照,從很多其他國家抗疫情況來看,我們所做的工作絕非易事,在集體利益和個人權利中間找到了更加符合人性的最佳平衡點。(四)詮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
  • 「湘助非洲 攜手抗疫——援非抗疫日記」這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
    這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護士節,我們作為中國(湖南)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來到非洲,參與國際抗疫,詮釋著中國護士精神,傳遞中國抗疫護理經驗。上午我們來到了中國駐辛巴威大使館,召開援津抗疫醫療專家組座談會。郭少春大使向我們介紹辛巴威抗疫現狀,我們交流著祖國的抗疫經驗,共同確認專家組的工作目標和安排,希望14天的作戰能進一步傳遞中津友誼,向津方傳播分享中國復工復產經驗,向華人華僑傳遞戰「疫」信心。下午我們應邀來到總統府。辛巴威總統的講話讓我感覺到祖國的強大、中國精神的力量和作為一名中國醫務工作者的自豪。
  • 用實際行動詮釋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精神 滇緬積極推動...
    雲南網訊(記者 雲仲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雲南積極推動與緬甸的地方交往,不斷加強對緬民生領域及抗疫援助,持續推進環境、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切實服務中緬兩國合作發展大局,持續深化中緬「胞波」情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精神。
  • 中新時評:中日韓三國演「疫」共築東亞命運共同體之基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中日韓三國演「疫」共築東亞命運共同體之基中新社記者 馬佳佳疫情無國界,不斷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構成了對人類命運的共同威脅。一時間,中日韓三國共同置身於戰「疫」一線。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唯有團結協作,共同構築命運共同體之基,才是東亞三國戰「疫」的制勝利器。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直言,面對疫情挑戰,要團結、團結還是團結。在地緣相近,經濟、人文交流密切的東亞地區尤需如此。
  • 中日韓三國演「疫」共築東亞命運共同體之基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中日韓三國演「疫」共築東亞命運共同體之基  中新社記者 馬佳佳  疫情無國界,不斷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構成了對人類命運的共同威脅。近日,日本、韓國防疫形勢相繼告急,成為除中國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一時間,中日韓三國共同置身於戰「疫」一線。
  • 中國駐寮國大使:推動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過去一年中,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克服疫情影響,兩國務實合作取得重要進展。中方願與老方一道,推動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疫情防控成為各國今年的最大關切。姜大使表示,一年來,中老兩國秉持命運共同體精神攜手應對疫情,呈現高層直接推動、民眾守望相助、部門協作緊密、成效及時顯著的突出特點,「雙方高層通話就深化防疫合作達成重要共識、給予有力指導。
  • 以「和合之道」 助力全球抗疫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再次凸顯了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和合之道」已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和合」理念中,「和」是和諧、和平、祥和;「合」是聚合、合作、融合。「和合之道」追求和而不同、平等相待、合作共贏,追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崇「和衷共濟」、踐行「和合共生」之道,為戰勝全人類的共同挑戰新冠病毒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特稿:梅西的球衣與抗疫專家——中拉攜手戰「疫」記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特稿:梅西的球衣與抗疫專家——中拉攜手戰「疫」記新華社記者黨琦 席玥「他問我秘魯在哪,我告訴他,從地球這邊鑽個洞過去,那邊就是秘魯。」中國赴秘魯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郭怡摟著8歲兒子馬翌宸,笑著說。
  • 書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疫」篇章——記習近平主席推動新冠...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時刻關注國內外疫情形勢,高度重視抗疫國際合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頻頻開展元首外交,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度,親自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1月20日,在中國國內疫情嚴峻時刻,習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要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深化國際合作。」
  • 公益歌曲MV《春天的奉獻》發布,讚美抗疫中的奉獻精神
    「我們命運相連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同國際社會同舟共濟、攜手抗疫。為此,詞作者何賢舉,重慶市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周亞輝,火箭軍政治部宣傳文化中心培訓室主任、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曹芙嘉,中共重慶市開州區委宣傳部、重慶市流行音樂協會、重慶市開州區融媒體中心等單位和個人,共同推出中英文公益歌曲MV《春天的奉獻》,歌頌人類命運共同體,讚美抗疫中的奉獻精神。
  • 寮國國防部為中國軍隊援老抗疫醫療專家組舉行工作總結和表彰活動
    兩個月來,專家組在中老兩軍有關部門和中國大使館領導下,毫無保留分享中國抗疫經驗,與老軍同行因地制宜地開展病毒檢測和確認、環境消毒與感染控制、流行病學調查與人員防護、臨床診治培訓等方面合作,全面提升了老軍疫情防控能力,為鞏固和發展中老兩國兩軍友好關係、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貢獻了力量。
  • 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邁上高速路
    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邁上高速路 2020-12-21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抗「疫」背景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全民親歷的現實環境使原本枯燥刻板的理論知識從書本中躍然而出,與受教育者達成默契,在情感上共情共鳴,愛國主義教育更有說服力。  全民關注是橋梁,要把握思緒上同舟共濟的時機。疫情發生以後,全國人民關注武漢、牽掛武漢,新聞媒體聚焦抗「疫」信息,各地和解放軍醫療隊迅速集結,千裡馳援。
  • 攜手共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
    與會阿拉伯國家主要政黨領導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阿拉伯國家政黨政要和專家學者表示,賀信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同阿拉伯國家政黨友好關係的高度重視,表達了中國同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的真誠意願,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與阿拉伯國家政黨攜手構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
  • 湘助非洲•攜手抗疫 | 再現
    編者按:縱然回到祖國,依然對那片熱土飽含深情……為及時總結、提煉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醫療專家組的抗疫經驗,紅網時刻特別開設「湘助非洲•攜手抗疫」專欄,每天邀請一位中國(湖南)抗疫醫療專家組專家,為大家講述他們心中的抗疫故事,呈現非一般的抗疫歷程。
  • 中俄銳評: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攜手共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
    《俄羅斯報》官網報導截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燕璽):《俄羅斯報》網站11月18日在《中俄銳評》專欄刊發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高焓迅撰寫的題為《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攜手共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署名文章。
  • 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凸顯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特殊意義 宣講家網評論
    由於中國是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的倡議發起方之一,所以這次峰會可謂是疫情之後中國的首個「主場外交」。而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召開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對於中國、非洲乃至國際社會都具有特殊的意義。首先,全球抗疫將是一場持久戰,中非需要深化抗疫合作才能共克時艱。
  • 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合唱
    這是一幅風雨同舟的畫卷—— 在抗擊病魔的全球戰「疫」中,國際社會守望相助、攜手並肩,合奏出一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壯闊樂章。 抗疫前線 大國擔當 2月5日,一場紛紛揚揚的春雪降臨北京。 下午6時許,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
  • 攜手抗擊疫情,守護人類光明!抗疫MV《Fight as ONE》
    駭浪中唯有同舟共濟,才可抵達希望的彼岸。世界共擔福禍,環球同此涼熱,此刻,雲南廣播電視臺攜陳奕迅、蔡依林及兩岸多地的「雲製作」團隊,推出原創英文抗疫公益MV《Fight as ONE》(《共同體的戰鬥》),致敬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中無畏守護生命的所有人!讓我們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守望相助、休戚與共、攜手抗疫,用愛、信心和團結協作守護全人類共同的生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