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市場消費能力增強,大環境下有很多自主品牌取得了成功,不少車企銷量連年上漲,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也有不少車企銷量連年下滑,無論是產品實力還是運營都非常失敗,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最失敗的幾個國產車。
東南汽車,東南汽車發展歷史可不短,而且也有一定的合資經驗,三菱與東南合資的歷史並不斷,三菱強悍的實力以及技術本應該有一個不錯的銷量才對,但是東南活生生的把三菱做成了三線合資品牌,到現在東南三菱已經接近停牌,想想也是醉了。
川汽野馬,野馬早些年在西南地區的影響力很大,早期也憑藉著低廉的售價贏得消費者的芳心,在區域內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川汽野馬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決策層的停滯不前以及車型的老舊,使得川汽野馬在市場被邊緣化,西南地區現在難以看到他的身影,雖然推出了幾款車型,但是都石沉大海不見回音。
江淮汽車,江淮是最早一批具有合資歷史的企業,而且江淮也是一個國企,早些年憑藉著與現代合資的歷史,在市場中推出了幾款熱銷車型,江淮瑞風當年就在市場中獲得了很強烈的反響,一時間大江南北遍地江淮瑞風,可以看出來早些年江淮雄厚的實力。
與現代分道揚鑣,先是生鏽門,後是合格證造假,江淮再造這這件事兒上,越來越不用心,這兩年市場銷量也在不斷的下滑,新推出來的瑞風S7市場反響很差,月均銷量只有千臺左右,江淮的產品越做越差,江淮在造車這件事兒上也越來越不用心。說他失敗也非常能說明這兩年江淮的發展。
華晨中華,你還記得當年的FRV嗎?優秀的設計以及兩廂的造型,他都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當然這是當年的中華了,現在的中華早已淪為三線國產品牌,即使有寶馬集團作為後盾,華晨這塊爛泥也扶不上牆。
寶馬集團先後為華晨提供了不少的技術幫助,連自家的2.0T發動機都給了華頌7,但是這麼好的技術華晨卻不懂得運用,寶馬先後授權設計下放到華晨產品上,中華V3、V5、V6都有著濃濃的寶馬風,但是市場表現就是不好,這與華晨糟糕的質量以及營銷離不開關係。中華是一個失敗的品牌,他辜負了大家對他的期望,也辜負了「中華」二字。
奇瑞,說奇瑞失敗我想我會被不少朋友拖走遊街,但是從市場形式上來看,奇瑞這兩年的確相當失敗,回歸一個品牌之後,市場並沒有因此好轉,奇瑞集團年銷量在50萬臺左右,這種銷量是整個集團的銷量,50萬的銷量表現實在是拿不出手,因為2007年奇瑞的銷量已經達到了38萬臺,當年的吉利銷量只有20萬臺,10年過去奇瑞停滯不前,其他國產品牌一一超過奇瑞。作為一個奇瑞粉,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奇瑞的技術相當強悍,無論是發動機還是底盤技術,奇瑞都相當不錯,但是手裡捏著如此雄厚的技術卻無法提升自己的銷量,奇瑞手中捏著一副好牌,卻打得稀爛。旗下除了艾瑞澤5有一個好的銷量之外,其他車型銷量都慘不忍睹,實在是不應該。
小結:東南,中華,江淮這些車企混的失敗,是他們不重視市場的結果,要技術有技術,要資金有資金,他們都是最早的合資品牌,現在混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說相當失敗,而川汽野馬則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民企,混的失敗也可以理解,畢竟是一個沒娘的孩子。奇瑞混的失敗實在是不應該,畢竟說技術,奇瑞不比長城吉利差,但是說到銷量,奇瑞可就真的拿不出手,在企業運營上來說,奇瑞也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