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年年端午,年年吃粽子, 但是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是什麼? 大多數人都只知道為了紀念屈原,其實不止如此哦~ 小編來為大家普及一下吧!
從公元20年曹丕代僅,到公元589年隋滅統一全國,共369年。這一時期基本上是處於動亂分裂狀態的,先為魏、蜀、吳三國呈鼎立之勢。後來,司馬炎代魏,建立晉朝,統一全國,史稱西晉,不到40年遂滅亡。 司馬睿在南方建立,偏安的晉王朝,史稱東晉。在北方,有幾個民族相繼建立了十幾個國家,被稱為十六國。東普後,南方歷來、齊、梁陳四朝,統稱為南朝。與此同時,鮮卑拓跋氏的北魏統一北方,後又分裂為東魏、西魏,再分別演變為北齊、北周,被統稱為北朝。最後,楊堅建立隋朝,統一全國,方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這一階段,有一些來自於文人的社會思潮,影響了服裝風格。如追求褒衣博帶之勢,飄忽欲仙之感。當年政治混亂,文人意欲進賢,又怯於宦海沉浮,只得自我超脫。結果是,除沉送於飲酒、奏樂、吞丹、談玄之外,便在服裝上尋找宣洩。以傲世為榮,有意違抗儒家禮教,故而寬衣大袖。
還有一種文化因素, 即是佛教自漢傳人中國,至魏晉南北朝時大為盛行。魏晉南北朝時期恰值戰亂不斷,人民流離失所,因而佛教的「修來世」給世人精神以極大寄託。於是,人們一方面將當時服裝樣式加於佛像身上,這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雕像上即可看出。另一方 面隨佛教而興起的蓮花、忍冬等紋飾大量出現在世人衣服面料或邊緣裝飾上,給服裝賦予了明顯的時代氣息。再加上絲綢之路上的活躍往來,又從印度、歐洲等處傳入中原一些異族風採
同時還應該看到, 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政治不穩定,人們常會逃離家園,但是民眾遷徙過程中,又會使中國境內各民族文化,包括服裝得以大規模的交流與越合。北方民族服裝得以在中原 及南方流行即是典型範側。這種馳合的本身是不的,是被動的,可是當我們今日將其放在服裝史的角度上去分析時,它顯然有看不的代的促進作用正是因為這政時期思想活聯, 文化硯接則繁,才使得封建文化至隋唐時達到巔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真正思辨、理性的「純」哲學產生了;一種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純」文藝產生了。這兩者構成了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飛躍。人們開始被內在的才情、性貌、品格、風神吸引著、感召著,以內在的思辨風神和精神狀態來體現自我,使得人和人格本身日益成為這一時期哲學和文藝的中心。以老莊學說為基礎的魏晉玄學和逐漸傳播的佛教反映在服飾上,則是文人儒士開始追求「精神、格調和風貌」的體現,寬衣博帶成為這時期的主要服飾風格。
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服裝以長衫為尚,特別是中原以南地區。男子首服有各種巾、冠、帽等。
(1)幅巾:更加普遍地流行於 土庶之間。
(2)綸巾:原為幅巾中的種,傳說為「諸葛巾」。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也曾提到「羽扇綸巾」之服。
(3)小冠:前低後高, 中空如橋,因形小面得名,不分等級都可以戴用。
(4)高冠:繼小冠流行之後興起, 常配寬衣大袖。
(5)漆紗籠冠:是集巾、 冠之長而形成的一種首服,在魏晉時期最為流行。它的製作方法是在冠上用經緯稀疏且輕薄的黑色絲紗,上面塗漆水,使之高高立起,裡面的冠頂隱約可見。
(6)白紗高屋帽:初唐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中陳文帝即戴這種帽。樣式為高頂無簷,通常用於宴見朝會
(7)黑帽:以黑色布帛製成的帽子, 多為儀衛所戴。
(8)大帽:也稱「大裁帽」一般有緣,帽頂可裝插飾物,通常用於遮陽擋風。
女子服飾
簡介: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朝婦女服飾多承秦漢服制。一般婦女日常所服主要為衫、襖、襦、裙、深衣等。
(1) 雜裙垂髾服:男子已不穿的深衣仍在婦女間流行,並有所發展,主要變化在下擺。通常將下擺裁製成數個三角形,上寬下尖,一經圍裹便層層相疊,因形似施旗而名之日「髾」。圍裳之中伸出兩條或數條飄帶,名為「襳」,走起路來,隨風飄起,如燕子輕舞,煞是迷人,故有「華帶飛髾」的美妙形容。
(2) 帔:是始於晉代, 而流行於以後各代的一種婦女衣物,形似圖巾,披在頸府部,交於領前,自然垂下。
(3) 履:分絲、 錦、皮、麻等質料,面上繡花、嵌珠、描色。
(4) 首飾:發展到這一時期,突出表現為競尚富麗。其質料之華貴,名目之繁多,是前所未有的,顯然與宮中姬妾成群,以及漢末出現的妓女這時以「營妓」形式出現的奢侈風氣有關。
北方民族,泛指五胡之地的少數民族。他們素以遊牧、狩獵為生,因此其服式要便於騎馬奔跑並利於彎弓搭箭,以致使得其服飾之便利形成一大特點。
(1) 褲褶;是一種上衣下褲的服飾,謂之褲褶服。
(2)縛褲:凡穿褲褶者,多以錦緞絲帶裁為三尺一段,在褲管膝蓋部位下緊緊系扎,以便行動,成為既符合漢族「廣袖朱衣大口褲」特點,同時又便於行動的一種急裝形式。
(3) 裲襠:觀其古代遺物俑人身上穿著裲襠的形象,其形式當為無領無袖,初似為前後兩片,腋下與肩上以絲帶或紐扣系扣,男女均可穿著。
根據袁仄《中國服裝史》華梅《中國服裝史(2018版)》簡述中國服裝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