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的時間以及周末和假期,孩子們的照料問題常常讓家長們憂心忡忡。如果爺爺奶奶帶孩子,父母擔心老人輔導不了孩子作業;如果父母帶孩子,孩子放學與自己下班的時間差又如何解決?孩子的作業由誰輔導?周末去哪兒玩?在經開區興文街道辦事處興新社區,居民們就沒有這樣的煩惱,該社區利用兒童之家開設了四點半學校,家長們煩惱的事都可以得到解決。該社區設置的兒童之家,為社區兒童提供了一個遊戲、娛樂、教育和心理支持一體化的志願服務平臺。
孩子們一起看書
現象
家長沒下班 孩子放學去哪兒?
學生下午放學後,家長還沒有下班,這段時間孩子誰來看管?這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家住巴城將軍大道的市民趙軍和妻子都是上班族,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兒子讀五年級,二兒子讀三年級。趙軍說,他在巴城一公司上班,經常加班,妻子是一名護士,工作時間也不是朝九晚五,兩個孩子放學後,他和妻子都沒下班。
「我兩個娃兒膽子大,尤其是大兒子,還很叛逆。放學後如果看到我和他媽媽不在家,立馬就跑出去玩,有時候天黑才回來,周末也如此。小兒子倒是乖,回家後自己在家裡看書或者寫作業。」趙軍說。
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家長都有著和趙軍一樣的煩惱,那就是大人沒下班,孩子已放學,擔心孩子亂跑,或者在家裡不聽話。
另外,市民王大全的煩惱則不一樣,他是不知道如何來輔導孫子的作業。王大全說,兒子和兒媳都在外務工,讀六年級的孫子則和他跟老伴兒住一塊。由於王大全和老伴兒文化程度不高,孫子寫作業時遇到不懂的,他們都束手無策。「現在很多作業要求做完後發到微信群裡,包括一些動手能力的作業,這對於我們這些老年人而言,真的是一竅不通啊。」王大全說,尤其是漫長的寒暑假裡,孫子在成長階段缺少有效的監管,他們的暑假枯燥而單調。
志願者輔導作業
措施
開設4點半學校 孩子放學有人管
經開區興文街道辦興新社區居住的大多都是還房戶,有不少居民都是老人在家帶著孩子上學,孩子的作業輔導如何解決?興新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勇輝介紹,為了解決社區居民接送孩子以及輔導孩子作業等方面的問題,社區在福錦苑小區南北區分別設立了一個兒童之家,並開設四點半學校,在小區內設置了專門的區域用於兒童的各項活動。
「一方面是針對孩子的作業補習。」楊勇輝介紹,孩子放學後,就會主動到四點半學校來完成當天的作業,主要是採取三種方式來輔導孩子作業,一是通過高年級帶低年級的方式,如果低年級有作業上的困難,高年級的學生就會幫忙講解。二是通過社區的志願者,當孩子完成作業時,有不懂的問題社區志願者可以進行輔導。另外,周末時,巴中職業技術學院的志願者們也會進社區,給孩子們輔導作業等。楊永輝介紹,孩子到四點半學校完成作業,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二十多個孩子一起寫作業,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們完成作業就會認真很多,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他說,孩子在家寫作業,受電視、遊戲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完成作業上難免有些心不在焉。另外,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家裡的老人沒有能力輔導孩子,或者有些高年級的作業,年輕人也不一定會,在四點半學校有志願者給孩子輔導,可以讓家長更省心。另一方面,針對無人接送孩子,孩子放學回家後獨自一人等情況,四點半學校可以讓居民免除後顧之憂。
一般情況下,隔一個月左右,社區就會通過小區的每個樓棟長詢問,誰家要將孩子放學後送到四點半學校的,有意願的進行登記,每天下午孩子放學到兒童之家後,志願者會對比人數,缺席的問清緣由,防止孩子發生意外或家長以為在社區、社區以為孩子在家裡的情況,首先確保孩子安全。「每天下午基本都有接近20個學生在四點半學校學習。」在他看來,一方面為孩子和家長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孩子對社會的融入感,讓未成年人看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懷,社區也能融入到未成年人之中。
未成年人輔導
提供孩子託管服務 居民點讚服務貼心
除了輔導作業,兒童之家也可以為社區提供託管或半託管孩子的服務。「如果有居民因為緊急事情臨時無法照看孩子,可以將孩子送到兒童之家來,這裡白天都有志願者在此,可以幫忙照看孩子,讓居民能放心去辦自己的事。」楊勇輝介紹,這裡有兒童的玩具,地上也鋪了爬爬墊,設施非常齊全,家長都很放心地將孩子託管在此。最近天氣寒冷,也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到兒童之家玩耍,這裡已經成了孩子們玩耍的樂園。
「我孫子今年2歲多,前幾天我因為有點急事需要進城一趟,但不方便帶著孩子,便將孩子送去了兒童之家,讓志願者幫忙照顧一上午。」家住福錦苑的魏麗說,因為經常帶孫子去兒童之家玩,孫子和志願者們很熟悉,很放心地將孫子教給他們帶。中午12點過,忙碌了一上午的魏麗去接孫子時,他和志願者玩得正高興,還不願意走呢。魏麗感慨說,社區提供的服務真的太貼心了。
走訪
兒童之家「四處開花」
孩子放學不再「沒人管」
連日來,記者採訪發現,除了在經開區興新社區有兒童之家,在我市各地都有這樣類似的兒童之家。
在巴城江北祠堂街,有一個志願服務站,場地由江北臺社區居民委員會第二居民小組提供,面積約30平方米。記者看到,志願服務站內有一個「讀書角」,書架上擺放著不少書籍,有《青少年安全預防與自救》《消防安全常識》《四川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等。另一旁,有兩張桌子和幾個小凳子,孩子們可在此看書、學習。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副秘書長龍心介紹,為豐富社區青少年課餘生活、緩解留守學生家庭壓力、彌補部分學生家庭教育缺失,市青年志願者協會攜手江北臺社區居民委員會在江北祠堂街設置志願服務站,孩子們放學後來這裡,可以看書,還可以寫作業、畫畫、做遊戲等。此外,也有志願者為孩子們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養、安全教育、心理疏導、親情溝通等多項服務。
除此之外,在巴州區清江鎮崑山村的兒童之家活動室裡,有玩具和文體器材,經常熱鬧非凡。據悉,這個兒童之家每月開展一次活動,以保護兒童權利和促進兒童發展為宗旨,為轄區兒童免費提供遊戲、娛樂、教育、衛生、心理輔導等服務,並開展社區兒童保護與服務工作,建立健全監測預防、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幹預「五位一體」的社區兒童保護與服務體系,為兒童打造一個快樂幸福的社區共享家園。
「我們小區接下來也將建立兒童之家,目前已規劃了場地,只是還缺乏志願者老師。」巴城豐澤園小區(一期)B區業主委員會主任劉飛告訴記者,他們小區有一千多戶業主,不少業主家都有孩子,因此,也希望小區儘快建立兒童之家,這樣,孩子們就有一個新的「樂園」。
來源:巴中晚報
編輯:賈洪博 審核:尹苒 終審:黃秋霞
【來源:巴中民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