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2838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2月14日下午4點,在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市疾控中心、北京醫師協會等有關單位將發布信息,並答記者問。
01
最新疫情
北京新增6例確診,11例治癒出院
2月13日0時至24時,本市新增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例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例無湖北接觸史,均已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現有疑似病例167例。新增密切接觸者74例,累計確定密切接觸者1776例,其中798例已解除醫學觀察。治癒出院11例。
截至2月13日24時,本市累計確診病例372例。其中出院79例,死亡3例,另有1例死於其它疾病,289例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東城區12例、西城區46例、朝陽區58例、海澱區58例、豐臺區36例、石景山區14例、門頭溝區3例、房山區14例、通州區17例、順義區10例、昌平區24例、大興區39例、懷柔區7例、密雲區7例、延慶區1例,外地來京人員26例。平谷區尚未有病例。
2月13日新冠肺炎新發病例活動過的小區或場所
為幫助市民及時了解病例線索,便於社區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控工作,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2月13日新發病例活動過的小區或場所,具體信息如下:
朝陽:垡頭街道翠城熙園小區
海澱:紫竹院街道鑫德嘉園
石景山:老山街道玉泉北裡2區
大興:舊宮鎮潤楓錦尚小區
確診病例已收入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小區居民不用擔心和焦慮。希望大家在疫情期間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勤鍛鍊、不扎堆、講禮儀、穩心態、樹信心、不信謠、不傳謠」。如有疫情防控方面的問題,請撥打12345或登錄北京新冠肺炎線上醫生諮詢平臺進行諮詢。我們發現,有部分患者從自感有症狀到醫療機構就診的時間間隔較長,不僅影響了治療效果,也容易傳染給家人、朋友和同事。如有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請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不要帶病堅持上班,也不要在家中拖延,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讓我們共同參與社區防控,營造健康家園,建設健康北京。
警惕聚集性疫情:一家四世同堂,10人中9人感染
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了一個北京的疫情案例,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10人中有9人陸續出現症狀。龐星火說,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7口人在一起生活。1月中旬,三個親戚途經武漢來京探親,1月23日,家裡有人發病了。這一家人的公共衛生意識很好,除了佩戴口罩外出取藥,基本上不外出,也不和其他人來往。但是由於一共有10口人生活在一起,空間太小,不能完全隔離,9人相繼感染。龐星火提醒,家中有人發病後,應該及時就醫,和家人相對隔離,避免傳染。
02
服務保障
一線防疫人員家中,無人照料的老年人、兒童可免費託養
隨著全市疫情發展形勢的變化,推進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一些新問題亟待解決,比如說參與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親屬的保障問題、慈善捐贈物資的規範管理問題以及疫情期間的社會心理調適問題等。為此,在前期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13項具體措施。
1.加強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親屬的服務保障。因子女、父母等近親屬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員參與全市疫情防控一線醫護工作,特別是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護工作而無人照料的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可免費到福利機構或政府提供的專門場所臨時託養、照護。有上述情況的,可撥打市民服務熱線12345,由市民政 局辦理。
2.對受疫情影響的民政兜底保障對象應救盡救。啟動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老年人、殘疾人、困境兒童等民政兜底保障對象大排查,查清楚有無生活困難、有無感染或隔離情況、有無必要的防護措施,做到應幫盡幫、應救盡救、應保盡保。疫情防控期間,對特困、城鄉低保、低收入家庭,應為其提供日常防護用品;對上述家庭中出現疫情感染患者的,可直接發放臨時救助金;對其他生活困難患者、以及因不能就業導致生活困難的群眾,開展先行救助;對非本地戶籍感染者生活困難的,直接實施臨時救助。臨時救助金額一般不超過3個月低保標準。對因疫情感染造成嚴重困難的家庭和個人,採取一事一議方式提高臨時救助額度。
3.簡化社會救助審批流程。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救助實行簡易審批程序,取消民主評議、入戶調查環節,由社區(村)把關提出意見,審核審批委託授權鄉鎮(街道)辦理,當月審批當月發放。對正在申請社會救助的困難家庭中有疫情感染患者的,實行先救助、後審批,待疫情解除後再補辦相關手續。推行社會救助全流程網上辦理。
4.加強分散供養人員照護管理。實行定期探訪制度,及時了解特困人員的個人防護情況。特困人員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的,及時送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護理人集中或居家隔離的,另行指定專人和場所為供養對象提供照料服務。
5.加強對特殊困難居家老年人幫扶。因為子女親屬接受隔離治療,且空巢(獨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經與家屬協商一致,在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社區聯防聯控機製作用,動員居(村)民委員會、物業企業、養老服務機構等做好上門幫扶或到養老機構臨時託養。有上述情況的,可撥打市民服務熱線12345,由市民政局辦理。
6.加強受疫情影響無人照料兒童救助保護。對父母等監護人處於隔離觀察、住院治療期間無人照料的兒童,各區落實臨時監護人;無親友和個人承擔臨時監護照料的,由政府提供專門照護場所,指派專人照護。兒童隔離觀察結束後可轉入兒童福利機構進行臨時照護。有上述情況的,可撥打市民服務熱線12345,由市民政局辦理。
7.先行做好新發現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對疫情防控期間新申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待遇的,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先救助後確認,具體手續待疫情結束後補辦,做到當日審批當月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