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綜藝可以說是如火如荼,佔據了整個暑期綜藝的榜首。
前面第一次公演結束,觀眾喜愛度排名最出乎意料的就是黃齡、張含韻。
兩人直接承包了倒數第二、第一名。
黃齡隨即在社交平臺上表示疑惑:觀眾緣是什麼玄學?
相比黃齡的有個性,張含韻則顯得雲淡風輕:「姐輸得起,奧利給!」
沒有觀眾緣這種事,比起她年少時的經歷,其實只是小巫見大巫。
魯迅先生曾說過,他向來不憚於以最壞的惡意去揣測人心。
到了張含韻這裡,則是人們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她。
年少成名,遭遇全網黑
15歲選秀出道,16歲一夜爆紅,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火遍大江南北。19歲成為網暴第一人。
她還沒來得及適應偶像帶來的各種光環,只因為一次在節目中,把「憧憬」,說成「撞憬」,便撕開了全網黑的序幕。
各大媒體報刊說她沒文化,小小年紀沒心思學習;
有人說她無知、做作;專家把她當反面教材;
學校怕影響不好,勸她退學;
各種居心不良的人自稱她的同學,爆料說她生活不檢點,「被包養」、「陪睡」,用盡惡意去詆毀一個16歲的女生。
甚至用島國女優的照片P上她的頭像,去造她的謠。
她上訪談節目,主持人居然還拿著她被P過的、清晰放大的不雅照放到鏡頭前,笑呵呵讓她「堅強一點,去面對這種事情。」
她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人壞到這種程度?
劉德華認「乾女兒」,指點迷津
哭多了,漸漸她就開始習慣流言蜚語,習慣早早停下學業,習慣提早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奔走。
17歲時,公司打算讓張含韻到香港發展,那是她第一次見到天王劉德華。
公司老闆是和劉德華合作了30年的經紀人,向他提起過張含韻。
在一次頒獎典禮活動結束,大家都在背景板前合影,她被擠在角落站了40分鐘。
劉德華過來的時候發現了她,一邊說,「來來來,」一邊把她來到背景板前。
那一刻,她特別感激他,這位素未謀面就對她發出善意的業界前輩。
劉德華不僅給她解圍,還喜歡給她上「思想課」。
有時做完節目,都過了12點了,還抽空找張含韻老闆帶她過去,聊一聊未來的事業方向,職業規劃,音樂、影視的前景,將來可能會面臨的困境。
他說,你看那些走得遠的藝人,永遠都在不停地學習,你也要踏踏實實,受到人賞識,要靜下來,把聲譽和榮耀排除在外,客觀地看自己有什麼不足。
這樣一席話,對當時只有20出頭的張含韻而言,不亞於醍醐灌頂。
09年,張含韻倒黴催的遭遇公司倒閉。
她的演藝之路如同過山車,一下子滑落至谷底,為了維持生計,她當過主持,也參加過選秀,都毫無起色。
潛心進修,轉型演員
後來在《我要上春晚》的節目上,張含韻再遇劉德華這位良師益友,劉天王當場認她為乾女兒。
他告訴她,小姑娘家沒必要想那麼多,對每個人真誠就行了。
又建議她去嘗試演戲,因為那時唱歌這條路並不好走。
與原來的公司解約後,張含韻決定沉下心去充實自己,進入中戲進修。
2012年,劉德華向張含韻拋出橄欖枝,邀請她擔任自己監製的電影《初戀未滿》。
後來,張含韻又參演了電視劇《因為愛情有多美》、《蘭陵王妃》、《新蕭十一郎》。
演員的道路並不好走,有些劇組因為她身上的「可愛」標籤而將她拒之門外;非科班出身,比別人更難精準的揣摩角色。
她什麼鏡頭都要求自己親自上陣,什麼苦都能吃,甚至大冬天下水,整個人連腦袋一起埋進湖裡。
她說,我要做主演,就要比別人更能吃苦,吃更多的苦。
汪涵是她貼心「伯伯」
長相甜美,性格乖巧的張含韻,真的挺得長輩緣。
劉天王並不是第一個對她「父愛泛濫」的人。
早在張含韻15歲因《超級女聲》紅遍大江南北時,當時的主持人汪涵就格外喜歡她乖巧的性格,欣賞她的不俗唱功,張含韻第一次出唱片時,汪涵還貼心的送了她禮物。
張含韻感激地稱汪涵為「汪伯伯」。
後來有一次,張含韻參加汪涵主持的《越淘越開心》,節目開場一上去,張含韻就被汪涵來了個熊抱。
張含韻一聲「汪伯伯」,一句貼心問候,汪涵就眉開眼笑。
見她喜歡收集帽子,汪涵就親自動手幫她改造帽子。
2015年,張含韻再度與汪涵重逢於《偶像來了》,汪涵私下對她說,別人可以喊我涵哥,只有你不可以。你得叫我「汪伯伯」。
「汪伯伯」不僅對她「要求高」讓她大膽做最真實的自己,還給她熬雞湯:「我們是一家人。別人關心你漂不漂亮,我們家人只關心你過得好不好。」
談起自己年少時的低谷期,她張含韻泣不成聲,女神林青霞安慰她,只要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人生就會有意義。
連一向毒舌的大姐大寧靜在網友嘲張含韻「一胖毀所有」時,對張含韻都格外溫柔,稱她是「因為肉多,所以甜蜜」。
趙麗穎曾罵她「胖子」
對待演員這份工作的態度,張含韻和趙麗穎真的很像。
兩人都非科班出身,都特別能吃苦,都經受了外界的無腦黑,又默默地強大自己。
兩人都是特別開朗的人,什麼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明白自己要享受成名的光環,就必須承受它所帶來的壓力。
早在06年由吳宗憲、歐弟主持的綜藝節目《周六樂翻天》上,張含韻和趙麗穎就認識了。
那時,一個是《超級女聲》當紅女選手,一個是剛出道,寂寂無聞的小透明。
再次相逢,一個是沉寂已久,在演藝路上走得磕磕碰碰的女演員,一個早已成了當紅小花。
《偶像來了》節目中,兩人被組「刀花CP」,張含韻說自己早餐吃了雞蛋還是很餓,趙麗穎就回她:「一身的福氣」。
張含韻P了張錐子臉問大家接受這樣的自己嗎?
趙麗穎大呼不接受。
趙麗穎演了個角色叫「宋暖」,張含韻就調侃道,「宋暖啊,這個暖氣質量好不好啊?」
雖然她們總是互懟,但很少有人知道,張含韻之所以能不顯山不露水的出演《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是趙麗穎的大力推薦。
重新出發,不被定義
2016年,張含韻以出色的表現在《聲臨其境》中脫穎而出。
無論是演繹《夏洛特煩惱》中的馬冬梅,還是《歡樂頌》裡的曲筱綃,配音幾乎幾乎以假亂真,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現場的觀眾都以為在是在放原版電影了。
在《冰雪奇緣》裡,給不同年齡階段的安娜公主配音,一口純正的英文,表情、神態、音色,都模仿的惟妙惟肖,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下了臺之後,主持沈夢辰都說,「今天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你。」
其實她很早就開始默默練習英語配音,五六年的厚積,才有一朝上臺的薄發。
她一直努力的想要撕掉當初貼在身上的標籤。
正如《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那一幕:
姐姐們對一隻蟲子手足無措,張含韻淡定地舉著工具把蟲子弄走,孟佳說,「你不是以前那個酸酸甜甜了!」
她笑道,「我本來就不是啊!」
那場以戲腔驚豔所有人的公演,張含韻唱道:「我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了今朝」。
其實就是她的真實寫照。
從前過往,那銷聲匿跡的5年,那大起大落的3年,如凜冬冰封。她則是那個沉默的鑿冰人。
如今,冰消雪融,終於也迎來了春天。
她站在舞臺上,讓所有人都看到她努力之後呈現出來的優秀。
結語
她曾經被謠言傷害,被所有人低估,幸而有人始終相信她、鼓勵她,透過種種流言看到她赤誠的一顆心。
被誤解、被絆倒,也咬著牙一步一步挺了過來。
殺不死她的那些挫折,最終讓她更加強大。
張含韻曾發過這樣一段話: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著眼淚奔跑的人。永遠不要絕望,拿出勇氣做選擇,就是你破繭成蝶的時刻。」
倒數第一名算什麼,她早已攢夠乘風破浪的勇氣,快樂地做更好自己,喜歡她的自然會跟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