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哪裡人?或許王朗才知道答案!

2020-12-23 大叔談旅遊

諸葛亮是哪裡人,是一個值得考究的事情。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出自《三國志》,作者陳壽,其中有談及諸葛亮的出身。原文如下: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

聊聊數字,我們就可以知道,諸葛亮是當時的徐州琅琊陽都人,今天的山東臨沂。

但是這個說法似乎又被《出師表》推翻

相比大家不熟悉的《三國志》,《出師表》是進了中學課本的教材。大家就算不能背誦全文,多少應該也記得「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師表》的作者無疑是諸葛孔明自己,這個毋容置疑,裡面所寫的天下大勢固然可能不全對,但諸葛亮自己哪裡人,不太可能錯誤。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看起來很簡單就有定論,但沒那麼簡單。首先,這個南陽是不是如今的河南南陽呢?

我們先假設是,那麼諸葛亮的位置處於曹操許昌的正南面不遠,地圖距離不足180公裡,速度夠快快馬一天就到。如果真的在這裡,曹操有可能先找上門。

另外,諸葛亮是水鏡先生司馬徽,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向劉備推薦的。他好友 黃承彥 跟司馬徽是好友 也是諸葛亮的嶽父 黃月英的老爸。而黃承彥絕對是荊州代表之一,所以很多現在荊州地區 譬如 襄陽市的老鐵就說諸葛亮應該屬於襄陽地區

劉皇叔作為劉表客將旅居新野小城,這個地點很巧到南陽市的地區是63公裡,到襄陽北面的樊城地區也是63公裡

但是皇叔駐紮在新野的時候南陽100%處於曹軍防守,3次拜訪諸葛家不可能往南陽,應該在襄陽 。再加上當時諸葛亮已經成婚了 他老婆丈人都是襄陽人,理論上可能住在嶽父的襄陽家種田 躲避戰禍 ,這個可能性很大。

細細分析起來,又有不對。演義和三國志都有的一點 是說劉備帶著關羽張飛 3人前往拜訪諸葛亮,當時他作為新野地區守將為什麼輕裝前往拜訪諸葛亮,我傾向於 劉關張是喬裝出行低調前往南陽地區。

新野到南陽郊區農莊 理論上也就50公裡之內 也就快馬2個時辰吧,先有司馬徽介紹給皇叔,再從他嶽父黃承彥口中得知他這個通曉天地的 女婿多麼牛逼 皇叔正好也缺少軍師謀臣 所以才會冒險去南陽請出諸葛亮出山協助自己打天下。

但是東漢時候 南陽郡有著很大的轄區,到現在縣市地區來說你說他是襄陽人也可以 說他是南陽人也可以

這樣一來,似乎沒有山東什麼事兒了,難道陳壽騙人?

或許我們從《演義》的一個細節可以看出點什麼。

被罵死的王司徒王朗,祖籍東海郡郯縣,就是今天山東臨沂市郯城縣西北

三國時代可沒有普通話。試想一下,孔明在陣前用山東話開麥,對面的魏軍將領誰都聽不懂,唯有他的老鄉王司徒,一個字沒落下,聽得句句切齒,字字扎心……

你說諸葛亮不是山東人?我不信!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死王朗,歷史上的王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的王朗還真被諸葛亮批過,人家王朗沒那麼脆弱,諸葛亮也沒那麼豪橫!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寫過《出師表》,不過這個《出師表》一般被稱為《前出師表》。諸葛亮致力於國家統一,僅僅是祁山就出了六回。後來,諸葛亮又寫了《後出師表》。
  • 千古一罵:諸葛亮罵死王朗
    曹真與王朗、郭淮共議退兵之策。王朗說:「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第二天,兩軍相迎,列陣勢於祁山之前。孔明舉目見魏陣前三個旌旗,旗上大書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軍師司徒王朗。王朗對孔明說:「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
  • 諸葛亮所說的「厚顏無恥之人」王朗,究竟是個什麼人物?
    要是漢廷爭點氣,末流小官諸葛亮怎能入得經學大家王朗的法眼?這句話絕對不是諷刺,而是漢末經學家們的心聲,而王朗恰恰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人之一。一、王朗生平王朗,字景興,東海郯人。王朗畢生研究儒家經典,並為其做注,一時朝野聞名,王朗學的最深的是《周易》,他的註解還曾作為朝廷的官方教材。後世將他的學問稱為「王學」,可見還是有些造詣的。所以,綜合來說,王朗是一個學者型官員,跟諸葛亮這種經世致用的政治家、軍事家是兩個世界的人。而王朗生前身後的評價,不僅沒人說王朗厚顏無恥,而且評價一般偏高。
  • 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歷史上竟如此出色!
    主帥諸葛亮居中而立,輕搖羽扇,冷笑著看著已逾古稀之齡的魏軍王朗。只見那王朗蒼顏皓首,一馬當前,鼓動起三寸之舌,竟意圖勸諸葛亮投降魏國。誰料諸葛亮聽完王朗的一番言辭後,隨即施展起當年舌戰群儒的口才,不僅把王朗批得體無完膚,還順便扒了王朗二度為臣毫無氣節的黑歷史。這番操作將王朗氣得七竅生煙,當場死於馬下,這正是《三國演義》中《武鄉侯罵死王朗》的精彩故事。
  • 為何主張「順應天命」的王朗會被「頑固守舊」的諸葛亮活活罵死?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自出山以來,屢立奇功,第一戰博望坡火燒曹軍,隆中作對,指導劉備聯吳抗曹,使得天下三分,借來東風助東吳大都督周瑜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大擺八陣圖,只用幾堆石頭困住了東吳陸遜十萬大軍,除卻這些神算計謀,最亮眼的還是諸葛亮的辯才,舌戰群儒,更是辯的江東群儒啞口無言,最經典的還是諸葛亮痛罵司徒王朗,氣的王朗氣血攻心,一命嗚呼!
  • 諸葛亮罵死王朗,如何做到字字誅心?論「嘴炮王者」的語言藝術!
    同時,諸葛亮的用詞還非常的犀利,什麼"朽木為官,禽獸食祿",等人身攻擊的話通通一股腦都拋了出來。實際上,諸葛亮所說的也是事實,由於宦官專權、臣子無能,地方上又擁兵自重才造成了漢朝如此混亂的局面。再按照諸葛亮的觀點往下推,如果說這些人非常有能力,又怎麼能夠使漢朝落到如此地步?
  • 出處你想不到,不是王朗
    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中,有一個經典橋段,讓人記憶猶新,那就是諸葛亮和王朗對罵,網上甚至有很多人將此對罵做成視頻,引得哄堂大笑。其中,「諸葛村夫」一詞,更是從王朗口中喊出,令大家十分熟悉。然而,在三國演義書中,其實第一個喊出「諸葛村夫」這個詞的,並不是王朗,而是另一位梟雄—曹操。王朗也從來沒有喊過諸葛亮為「諸葛村夫」。而曹操為何會如此有失氣度,大罵諸葛亮呢,這還得從博望坡說起。曹操一統北方,集結兵馬南下荊州,準備一鼓作氣,掃除南方,一統中原。
  • 諸葛亮罵得最有名的一句話,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誇人
    諸葛亮罵得最有名的一句話,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誇人諸葛亮其人矜傲有高才,雖然躬耕隴畝,卻好為梁甫吟,自比管仲、樂毅,且其出於世代公卿之家,嶽丈又是名士,嶽母是荊州世家大族蔡氏長女,姨母還是荊州牧劉表之妻,有後臺,有才幹,他的自傲不比關羽少
  • 諸葛亮評價此人處事堪比聖人,但為何被諸葛亮罵奸賊撞馬而亡!
    想必大家對《世說新語》這個本書不陌生,尤其是其中的華興王朗俱乘船,大家顯而易見的知道誰的品質高尚,誰的品質低劣。網絡圖片那麼,有誰知道他們怎麼去世的呢?為啥默默無聞呢?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這一段故事,便是諸葛亮除了三氣周瑜外,還氣了誰?
  • 三國殺:司徒王朗再戰江湖,舌戰群儒以一敵三
    他就是我們的「饒舌」高手,也就是老版三國演義裡被諸葛亮陣前罵死那位,也就是網上鬼畜區的王者,王朗王司徒。先來認識下他的技能,技能的名字就很有意思,非常三國演義。【鼓舌】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用一張手牌與至多三名角色同時拼點,然後依次結算拼點結果,沒贏的角色選擇一項:1.棄置一張牌;2.令你摸一張牌。
  • 《三國志戰略版》唇槍舌戰怎麼樣 王朗傳承戰法唇槍舌劍陣容搭配速...
    《三國志戰略版》唇槍舌戰怎麼樣 王朗傳承戰法唇槍舌劍陣容搭配速參考時間:2020-09-07 12:3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志戰略版》唇槍舌戰怎麼樣 王朗傳承戰法唇槍舌劍陣容搭配速參考 三國志戰略版唇槍舌戰適合誰?
  • 【重溫全宇宙最強CP】諸葛亮和王司徒
    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王司徒一時語塞,喃喃道:「在此饒舌,饒舌......饒舌......,動次打次,動次打次,用饒舌來表達,我現在的想法,第一次遇見孔明, 不知道怎麼說話,第二次看著你,我的心就被拿下......
  • 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的身份到底是什麼?
    如果把諸葛亮解釋稱漢獻帝的話,好多情節也能夠解釋得通。漢獻帝的衣帶詔真的是要誅殺奸臣嗎?也不盡然,誅殺了一個還會有另一個。只有離開這個地方,在展宏圖才是根本。其實本來目的就是要逃跑。劉備就帶著漢獻帝逃跑去了荊州劉表處。當曹操得知漢獻帝跑了之後,自己的狹天子以令諸侯的計劃就要泡湯。
  •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您知道他的出處嗎?趕快科普一下吧!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服喪,不應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謙舉其為茂才,拜徐州治中從事。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拜郎中,任菑丘縣長。中平二年(185年),楊賜逝世,王朗因而棄官為楊賜服喪。服喪期滿後,獲舉孝廉、受官府徵辟,他都不應命。乃後才被徐州刺史陶謙舉為茂才。
  •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後出師表》6個不解,打了多少人的臉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後出師表》6個不解,打了多少人的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這些說法都出自《三國演義》。稍微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正史上的諸葛亮其實只北伐了五次,姜維北伐則是有十一次。
  • 水鏡先生才是洞察天下第一人
    諸葛亮的才華,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說的,無論你看得是《三國志》還是著名的文學小說《三國演義》這諸葛亮都是足以讓人佩服的角色,可他這麼厲害都是從哪裡學來的本事呢?
  • 「子午谷奇謀」之爭,諸葛亮錯了嗎?1408年後明朝人告知答案
    對此,許多網友都說,因為唐玄宗李隆基看了《三國演義》才捧諸葛亮,都是歷史小說惹的禍。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唐玄宗絕對沒有看過三國,他也不知道羅貫中是何許人,因為他不可能穿越去明朝。 諸葛亮入列「武廟十哲」,許多人都反對,理由是他軍事水平一般。例如,他太過謹慎,沒有採納魏延「子午谷奇謀」之策,喪失了北伐中原,匡復漢室之良機。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首先諸葛亮肯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物,否則羅貫中再怎麼造神也不可能把一個普通人變成一個半神的人。與《三國演義》描述一致,諸葛亮確實未出茅廬就知道三分天下,劉備三顧茅廬主要也是看中了諸葛亮是一個戰略家,並不是因為諸葛亮能打仗。畢竟一個二十幾歲的人再怎麼熟讀兵書,但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場硝煙就能成為優秀的軍事家,這怎麼都說不過去。
  • 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六出祁山:諸葛亮「六出祁山」是《三國演義》裡的說法,正史中諸葛亮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二、背景:夷陵之戰,劉備殘敗,動搖了蜀國的根基。諸葛亮白帝城託孤後,內政朝綱、興修水利、平定南方叛亂,使蜀國國力逐步恢復。三國之中的吳魏,在長江沿岸時常短兵相接。三、目標: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四、過程:1.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發奇兵,出祁山,由於馬謖失街亭,諸葛亮失去戰略要地,撤軍。
  • 網友腦洞大開,歷史上竟沒有諸葛亮其人,真正身份竟是漢獻帝?
    咱們看慣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今天小編要突然給大家插進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某網友開了一大腦洞,真的是把我震驚壞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說大家想一想諸葛亮這個人是不是有點怪,於是大家就說咱們能不能拋棄所有這些東西,然後重新講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