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影行業:推動影視製作復工 探索「線下+線上」融合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推動影視製作復工 探索「線下+線上」融合 全球電影行業緩慢開啟復甦(國際視點)

本報記者 劉玲玲 林 芮 馬 菲 俞懿春

核心閱讀

全球電影行業正釋放復甦信號,多國電影院線陸續重新開業,部分電影製作項目開始重啟。業界人士指出,受嚴格的防疫要求和流媒體異軍突起的影響,全球電影行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和重組,「線下+線上」觀影融合新趨勢日益受到青睞。

在不久前舉行的歐洲電影展上,電影院經營者和電影發行公司估計,今年全球票房至少將下跌200億美元。一家電影市場研究公司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將導致今年北美地區票房收入減少一半以上。亞洲的情況也是如此。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和美國奧普斯數據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亞太地區的電影院票房收入同比下降了87.7%。隨著一些國家疫情形勢趨緩,多國電影院線正陸續重新開業,電影製作項目也在加速復工。

院線陸續重新開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之一,中國國內院線復工首周全國累計票房就已經破億元人民幣。德國《明星》周刊報導稱,「中國電影院復工給全球電影業釋放積極的信號,是一大利好消息」。

日前在滬揭幕的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提振了全球電影行業信心。作為電影節的官方活動,第七屆全球電影產業鏈發展論壇以「後疫情時代:劇變中的全球電影產業」為主題。參與討論的IMAX公司執行長理察·葛爾方表示,「當他們(觀眾)可以回來的時候,我覺得回流的人數很快會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會懷念自己熟悉的觀影方式。」

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雖然上半年觀影人次同比減少超過七成,但從5月初小長假開始,觀影人數逐步呈現恢復趨勢。隨著疫情逐漸趨穩,韓國部分中斷拍攝的項目開始重啟。泰國電影拍攝公司也在遵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5月起被允許復工。8月1日起,泰國進一步放寬防疫政策,允許包括電影製作人在內的五類外國訪客和移民工人入境。

雖然電影院陸續開張,但要恢復往日運營狀態並不容易。在停業了100多天後,馬來西亞的電影院於7月1日恢復開放。儘管沒有新片上映,許多觀眾仍然選擇重返影院。馬來西亞MBO影院負責人表示,電影票的售出率正緩慢提升,平均上座率大約在15%到25%之間。該負責人承認,如何在新常態下獲取顧客的信任,以及怎樣解決疫情帶來的新影片匱乏問題,對他們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

扶持措施相繼出臺

受到嚴格的防疫要求影響,作為上遊產業的電影拍攝和製作公司拍攝成本增加,而且跨國拍攝和交流困難重重。法國電影、視聽與多媒體工業聯合會此前發布的預估報告顯示,從3月中旬到年底,法國影視製作公司活動營業額平均將下降48%。由於票房收入銳減,亞洲許多電影製作公司也面臨資金流挑戰。據泰國《曼谷郵報》報導,由於國際航班限令,外國電影拍攝一度無法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進行,該行業曾給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和收入。

面對疫情影響,多國政府通過不同方式扶持電影產業發展。法國已向電影及動畫行業提供了3.2億歐元的援助,電影公司在獲得國家援助的同時,還可以申請延遲繳稅,並獲得政府擔保的過渡性貸款。韓國政府提出了針對電影產業的扶持政策,包括減少企業稅收和向電影產業投入緊急扶持預算,用於補貼推遲上映電影的一部分製作費和發行費,以及部分電影從業人員的培訓費等。

與此同時,電影行業鏈各環節的從業者也在「抱團取暖」。例如在法國,法國UGC院線就向月卡會員返還了會費。在法國電影院重新開放時,Canal+電視臺停放電影以示對院線復甦的支持。「政府需要認真傾聽電影從業者的聲音後做出相關判斷,讓電影從業者能夠在更加穩定的環境中工作,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韓國文化觀光研究院研究員金圭璨說。

以坎城國際電影節為代表的大型電影節也在創新電影市場交易形式。由37個成員組成的歐洲電影促進會疫情期間成立了專門的「危機委員會」,商討可行的「線上市場計劃」,最大程度減少電影市場交易損失。在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上創新舉辦的「國際影視雲市場」,有700多家展商參與,數量多於往年,其中境外展商佔比約50%。華納兄弟、索尼、派拉蒙、環球影業等好萊塢巨頭紛紛在第一時間報名註冊。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裡·弗雷莫認為,這是「旨在支持國際電影產業並為專業人士提供幫助」的全新方式。

行業發展呈現新趨勢

近日,在法國巴黎,一場盛大的水上觀影活動為民眾帶來不少樂趣。人們搭上最多可容納6人的電動船,在塞納河上免費觀賞2018年的法國喜劇片《大浴場》。「經過幾個月的封禁措施後,我們通過這種形式來告訴人們,在『世界電影之都』巴黎,影院已經重新開放了。」活動主辦方之一法國MK2電影院執行長伊萊沙·卡爾米茨說。

觀眾的觀影習慣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水上電影院、汽車影院等觀影形式正在獲得生機。泰國Major影院近日舉辦免費汽車影院活動,電影票在15分鐘內一搶而光。沃爾瑪最近宣布,正計劃將其在美國的160個停車場改造成為汽車影院。

流媒體也正成為電影院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據統計,今年1月20日至4月11日期間,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觀眾花在行動裝置上的在線流媒體視頻總時長增加了60%。有專家分析,電影院和視頻網站的博弈,或將為電影行業帶來結構性調整。

「以奈飛為代表的視頻網站用戶數量猛增,體現出該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法國電影院全國聯合會總代表馬克—奧利維爾·塞巴格表示。不過,在金圭璨看來,電影院所具備的社交屬性和沉浸式體驗,是流媒體無法取代的,但在面對視頻網站的衝擊時,如何提供差異化服務、維持影院的新鮮度、讓受眾擁有絕對不同於在家觀影體驗等問題,值得從業者思考。

「線下+線上」的融合新趨勢,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影業公司的青睞。今年4月,環球影業選擇用視頻點播的形式發行了一部新電影,結果上映三周就成功收回成本。環球集團執行長傑夫·希爾受訪時說:「這證明了視頻點播模式的生命力。就算在影院重開後,我們也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上映電影。」

(本報巴黎、曼谷、首爾、北京8月6日電)

相關焦點

  • 圍棋探索項目創新發展 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中國圍棋協會利用近幾年圍棋行業在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面打下的基礎,探索圍棋運動形態創新發展,積極舉辦網絡賽事及線上推廣活動,豐富了群眾居家生活,加快了圍棋運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自從回到湖北仙桃過春節,22歲的辜梓豪就一直「宅」在家中。
  • 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開幕,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成為重要的陣地,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加速文旅商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2020年12月31日,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SNAS)在五角場開幕。
  • 線上線下融合,耳東影業領銜打造後疫情時代影視新營銷
    比如消費行業,就催生了「直播帶貨」等線上模式。而對於內影視行業來說,怎麼辦呢?耳東影業主張:小眾化影院是個考慮,而且,影視公司可以加強線上和線下的融合,促進數位化轉型,拓寬盈利渠道,也可以為中國電影市場帶來新的增量和創新。   這樣的形式是不是讓人耳目一新呢?
  • 影視 線上線下兩重天 「內容」至暗時刻已過去
    而電視劇公司則受益於線上平臺播出,疫情影響相對有限,其中華策影視(300133,股吧)表現亮眼;視頻網站方面,芒果超媒(300413,股吧)作為平臺類公司,在多檔熱門綜藝加持下,上半年盈利直追去年整年。
  • 中傳雲:以項目為紐帶,推動探索線上線下文旅融合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在官網公布了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其中,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申報的「中傳雲全媒體融合平臺」喜獲殊榮。2020年,從藝術戰疫到復工復產,從「雲端」自救到拉動行業轉型升級……面對挑戰與機遇共生、挫折與風口並存的劇烈轉型期,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中傳雲全媒體融合平臺」是憑藉什麼贏得了業界的認可呢?這是源於「中傳雲全媒體融合平臺」 以項目為紐帶,推動探索線上線下文旅融合發展。
  • 影視行業復工情況調查
    傳媒內參導讀:日前,傳媒內參獨家調查了一些電視臺、影視製作公司、綜藝製作公司、藝人經紀公司、電影院線、劇組、傳媒服務類與科技類企業,發現線上辦公成常態,播出機構設立了嚴格的員工輪流上班制度,個別公司正在努力發展線上業務。
  • 疫情倒逼奢侈品行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近期,不少奢侈品牌紛紛轉戰線上銷售。未來,奢侈品在線上賣貨會否成為一種趨勢?線下實體店還會恢復往日的火爆銷售場面嗎?中國商網 唐硯/攝業績下滑 部分品類衝擊大中國消費者一直是奢侈品購買的主力軍。疫情過後 線下奢侈品消費能否回暖中國商報記者在走訪北京國貿商場時發現,商場中奢侈品店內只有銷售人員,商品幾乎無人問津。那麼,等到疫情結束後,線下奢侈品消費能否回暖?
  • 線下娛樂行業探索轉型之路 線上「宅」娛樂迎新發展機遇
    宅在家裡的這個春節假期,讓不少娛樂企業加快了從線下向線上轉型的腳步。如《囧媽》、《肥龍過江》等電影改為線上播出;TAXX、OT等酒吧開啟「雲蹦迪」模式;多款棋牌遊戲開放好友房玩法以替代線下聚會。以直播、短視頻、遊戲為代表的線上「宅」娛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全球電影行業緩慢開啟復甦(國際視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全球電影行業正釋放復甦信號,多國電影院線陸續重新開業,部分電影製作項目開始重啟。業界人士指出,受嚴格的防疫要求和流媒體異軍突起的影響,全球電影行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和重組,「線下+線上」觀影融合新趨勢日益受到青睞。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在教育培訓行業內部,也已經達成共識: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OMO模式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根據《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佔全國網民數量的46.8%。與2019年6月相比, 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增長約 1.91 億,增幅近 82%。
  • 賦能新經濟 中企視訊助力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近日《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明確,要藉助人工智慧、5G、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與現代生產製造、商務金融、文娛消費、教育健康等各行業深度融合。與此同時,疫情倒逼之下,產業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在線經濟成為「剛需」,在線辦公、在線直播、在線發布等被催熱。
  • 國家發改委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不論是市場化運作的物業公司,還是由政府補貼、帶有公共福利性質的「準物業」,都在向智慧化、線上線下融合化方向進行服務轉型。智慧物業加速布局,也適應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  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北京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推動物管行業健康發展,具有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意義。
  • 圍棋界總動員走出先手棋 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中國圍棋協會利用近幾年圍棋行業在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面打下的基礎,探索圍棋運動形態創新發展,積極舉辦網絡賽事及線上推廣活動,豐富了群眾居家生活,加快了圍棋運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  自從回到湖北仙桃過春節,22歲的辜梓豪就一直「宅」在家中。網絡圍棋賽事打破了地域的阻隔,這位圍棋世界冠軍不僅率領江西隊奪得男子圍甲聯賽網絡熱身賽冠軍,還在剛剛結束的LG杯世界圍棋棋王戰預選賽中挺進本賽。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導語今年,OMO無疑是教育行業最火的詞語之一。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停課,強大的線上能力成為教培機構贏得流量、維持正常運營的重要支撐。經歷了一輪生死考驗後,如今,線下教學秩序逐步恢復,不少學生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正被更多教育企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傾斜。
  • 文娛產業創新作品形式革新創作方式 線上線下精良精彩
    王 琪作(新華社發)核心閱讀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文娛產業的復工復產正穩步推進。一段時間以來,文娛產業線上線下並行發展,創新創作潛能得到激發,作品形式不斷豐富。這些有益的創新和探索,既挖掘出更多文娛產業發展潛力,也豐富了觀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為產業發展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
  • 線上線下大融合 服裝企業加速O2O布局
    事實上,傳統服裝品牌、電商平臺以及淘品牌們都在思考和積極探索。行業細分,渠道融合,一個新的無法迴避的趨勢就是線上線下大融合。  阿里+銀泰線上線下融合12月9日,阿里集團和銀泰商業聯合宣布,銀泰接下來將實施「銀泰天貓貨」,支持阿里線上品牌落地銀泰門店,首批籤約的淘品牌包括茵曼、阿卡、戴維貝拉、七格格、艾娜騎士和瑪瑪綈等。
  • 六部門: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5日電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15日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到,通過數據集成、應用集成和平臺集成等技術手段,推動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與各類政務服務平臺、公用事業服務平臺相關資源、信息和流程的協同和共享。
  • 河北省出臺實施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
    河北省出臺實施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 2020年12月02日08:46  來源:河北日報
  • 老闆電器創新融合線上線下,打造行業新零售標杆
    在單品類上,老闆電器主力產品的銷售業績尤為亮眼。截至2017年,老闆電器已連續三年穩居吸油煙機全球銷量第一名,與此同時,油煙機、燃氣灶、 嵌入式消毒櫃、嵌入式蒸箱、嵌入式微波爐的品類佔有率均屬行業第一。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