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產業創新作品形式革新創作方式 線上線下精良精彩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文娛產業創新作品形式,革新創作方式,千方百計滿足受眾需求——線上線下 精良精彩(一線調查·關注復工復產)

北京京劇院近期排練的現代京劇《許雲峰》,將於六月七日以「雲首演」形式在網際網路觀劇平臺「東方大劇院」線上直播。

王 琪作(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文娛產業的復工復產正穩步推進。一段時間以來,文娛產業線上線下並行發展,創新創作潛能得到激發,作品形式不斷豐富。這些有益的創新和探索,既挖掘出更多文娛產業發展潛力,也豐富了觀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為產業發展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

「終於等到你!」「文化場館有序恢復開放,我們熟悉的文藝生活又回來了!」「雖然有所限制,但能看到展覽、演出,還是很讓人興奮的!」……聆聽悠揚的音樂、參觀熟悉的展覽、欣賞精彩的演出,近日,在充分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文娛產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豐富市民文娛生活。

線上演出 互動圈粉

新業態打開增長空間,拓展藝術欣賞形式,豐富觀眾業餘生活

「中國音樂劇加油」「演出行業的全新探索,哪怕不夠完美,也很值得點讚」……5月19日,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音樂劇《一愛千年》在優酷播出,有網友這樣評價。根據優酷提供的數據,直播當天關注度破20萬,點讚數近45萬。

疫情防控期間,這部音樂劇創新提出「先線上首演、再線下巡演」的理念,這是在國產原創音樂劇推廣中的首次嘗試。直播中,主創團隊還與網友分享了創作理念和疫情期間特殊的排演方式,受到網友歡迎。

「這種直播形式,不僅加強了主創與觀眾的互動,還擴展了演出平臺,能引發更多共鳴。」一名網友說,自己平時特別喜歡音樂劇,但線上看首演還是頭一回,一次性把臺前幕後的故事都了解了,覺得很過癮。

過去幾個月,線下演出基本暫停,但創作、排練、宣傳等藝術生產的基本環節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原來專業芭蕾舞演員都是這樣訓練的」「既有專業性,又有趣味性,簡單易學」……日前,中央芭蕾舞團推出的一系列網上「雲練功」——《芭蕾小課堂》和《芭蕾音樂小課堂》等新媒體作品,不少網友被成功「圈粉」。從最基礎的力量拉伸、肢體協調訓練,到芭蕾舞基礎的手位、腳位等舞蹈動作講解,以及芭蕾舞發展歷史知識普及、芭蕾舞劇鑑賞等內容均有涉及。

演出「上線」,院團「圈粉」……藝術欣賞藉助網際網路不斷被普及,培養了更多的潛在觀眾。眾多院團通過形式多樣的線上創新,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豐富了觀眾的業餘生活。

錄製上雲 增強趣味

新形式激發創新潛能,推出新穎特別節目,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在劇組全體演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起克服了困難,保障了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不久前,《大江大河2》劇組宣布復工拍攝並順利殺青。據了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目前不少劇組已開始復工。

近幾個月來,電視劇創作生產受到了很大影響。「籌備中和未開拍的項目大多延遲,已開拍和後期製作中的作品面臨主創人員檔期、拍攝場地租期、後期製作產能、發行播出檔期等各方面的不確定性,但目前情況正在好轉。」一名劇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很多節目製作團隊以「雲錄製」等方式,推出新穎別致、豐富有趣的特別節目,其中不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解答實際問題的內容:東方衛視《極限挑戰》以復工復產、健康生活為主題,慰問醫療隊成員,以趣味化方式向觀眾普及全民健身和健康飲食知識;湖南衛視《天天雲時間》通過「雲分享」「雲答題」等板塊,將抗疫故事、防護知識穿插其中,引導觀眾科學防疫、健康生活。

對於電影行業,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根基仍比較牢固,電影人應抓住時機苦練內功,增強自身的藝術創造能力。「實際上,利用這段時間,創作者能排除平時的外部幹擾,潛心創作,影視公司可以進行內部挖潛,優化資源配置,為電影業的復工復產做足準備。」饒曙光分析。

「無論什麼時候,觀眾對優秀電影作品的需求沒有改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葉寧說,優秀內容的生產能力和持續服務觀眾的能力是影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正好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好時機,對此從業者應有清晰的認識。

 創作聯網 作品提質

新探索提升發展潛力,形成線上線下傳播合力,拉近與觀眾距離

「目前,手機唱歌已成為很多人文娛消費的新方式。」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群唱鴨APP負責人李陽介紹,今年1月以來,唱鴨APP優化了手機彈唱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創作工具,同時上線了武漢加油音樂專區,鼓勵用戶進行創作和互動。「我們發現數位音樂不僅能激發用戶的音樂才能,還能形成一個雲端音樂交流社區,為將來線下娛樂交流打下基礎。」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相繼印發《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等文件,有序推進文娛場所恢復開放。在線上娛樂已成規模的背景下,各文化單位將如何更好發展?

「事實上,即便沒有疫情影響,中國演出行業的原創力、吸引力和傳播力也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考驗。」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陶誠說,劇目連接網際網路,能為作品提前贏得口碑和潛在受眾,為日後的全國巡演預熱,從而形成線上線下的傳播合力;網際網路還打破了場地限制,第一時間得到觀眾對劇目的評價與建議,有利於作品的打磨和提升。

對影視行業來說,登陸「雲端」的種種嘗試,也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從節目製作上看,雲協調、雲推送、雲剪輯等,既可以追溯,又便於統籌;從內容上看,雲朗誦、雲演唱、雲配音等表演形式,親和而有趣,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有專業人士認為,文娛產業的這些有益嘗試,一方面為有序復工復產探索了新路徑,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廣大受眾差異化、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精品良作是不變的追求(記者手記)

採訪中,文藝工作者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這樣的心態變化:一開始有點不知所措,接著是對文娛產業進行理性思考,最後是沉下心來深耕創作。藉助新技術,「雲製作」等新創作方式反而為文娛產業打開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前,文娛產業正在加速轉型升級,機械式生產和快餐式消費已不能滿足受眾更加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文藝工作者正從快節奏、重複性的工作狀態中抽離出來,不斷積累精細化創作的新做法新經驗。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澱,未來一定會形成更加健康向上、蓬勃發展的文娛產業新生態。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劇」精彩,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開幕
    線上、線下「劇」精彩,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開幕 時間:2020.10.2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 【經濟面面觀】線上聽書、賞景、觀影、健身 雲端文娛消費越來越精彩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網際網路+文化」新業態繼續上行,線上文化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從文化及相關產業細分行業看,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29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2%。  網際網路場景下的線下文化消費升級正不斷上演。
  • 線上娛樂迭代升級,中國文娛產業風雲激蕩30年
    另一個意義在於,新浪博客吸引了文娛界、文化教育界、新聞界等知名人士開博,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眾與偶像的交互方式和心理距離。如2005年開始在新浪博客發表日記的徐靜蕾,19個月後點擊量破億創造了當時的世界點擊率紀錄,同時成為粉絲心中的「娛樂圈才女」。
  • 年輕人裡「斜槓青年」越來越多,網文創作等線上產業促進文化就業
    視覺中國供圖地鐵上、公交車上,年輕人低頭刷著的手機裡,不少是網絡文學。網文作家貓膩曾說,跟他讀大學時的1990年代比,網文和電視劇一樣,讓這個時代人們的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多樣。今天不少工作了幾年的年輕人展開副業,做「斜槓青年」:有人開網店,有人開直播,有人寫網文小說……這些線上文娛產業,通過攝像頭和屏幕呈現,時間地點靈活,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這些新興線上文娛形式,發展的同時,也承擔起了促進「文化就業」的社會責任。
  • 2020春交會線上辦會,最新日程都在這兒!
    經過25屆的磨礪和成長,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已成為國內電視劇制播領域內公認的集導向把控、成果展示、交流交易、效益共贏、產業發展與一體的優質平臺。為持續發揮交易會在疫情防控期間引領導向、傳遞信息、推動創作、繁榮產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平穩發展,在堅持質量不降、規模不減的前提下,2020春交會將以雲端發布的方式,創新線上辦會。
  • 線上引領線下融合,革新經濟新模式
    雖然這特殊時期對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推動著傳統經濟進行革新。疫情對傳統產業,尤其是需要消費者「身體力行」的產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倒逼其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業務形態,積極向線上化、智能化靠攏。隨著線下服務行業積極向線上化、智能化靠攏,以更好地迎合大眾特殊時期的消費需求,這些都能看出線上經濟的又一個春天已經開始。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江志斌教授與劉兆斌會長認為,作者在專著中梳理了線上線下融合之前供應鏈運作面臨的困境,概括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的驅動因素,並對現代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全書主線鮮明,層次清晰,理論性強,應用性好,是近年來在供應鏈模式創新研究上的一部佳作。
  • 線下文娛演出復甦進行時:演員+老師+直播多元化開拓
    數月前,線下演出重啟,談鶴也恢復了每周2~3次的舞臺演出,同時她仍在進行表演課程的教學。另有一部分開心麻花的演員則在最近還新增加了網絡短劇直播的業務,並與天貓超市進行直播內容的創新合作。第一財經記者近期調研和採訪了大量文化與演出企業後了解到,疫情給今年的文娛市場帶來了明顯的影響,而業者們也在積極尋求創新商業模式和發展渠道,談鶴與其他演職人員的工作內容正日趨多元化。
  • 創新形式 內容多元 體育兩博會線上圓滿閉幕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聯動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圍棋協會的優質資源,首次設置「主賓項目」——武術和圍棋,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現體育文化的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甄選展出百餘件全國體育人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書畫作品,丹青溢彩,翰墨傳情,對中華體育精神進行深入的詮釋。
  • 線下文娛演出復甦進行時:「演員+老師+直播」多元化開拓
    另有一部分開心麻花的演員則在最近還新增加了網絡短劇直播的業務,並與天貓超市進行直播內容的創新合作。第一財經記者近期調研和採訪了大量文化與演出企業後了解到,疫情給今年的文娛市場帶來了明顯的影響,而業者們也在積極尋求創新商業模式和發展渠道,談鶴與其他演職人員的工作內容正日趨多元化。從暑期檔的躍躍欲試,到「十一」長假的全情釋放和如今進入四季度後的穩步發展,線下娛樂市場經歷了一場漫長的復甦。
  • 2020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線上展會揭幕 開啟數位化革新之路
    線上展會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宜賓市人民政府、五糧液集團公司承辦,通過搭建「2020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線上展會平臺,與廣大酒企一同開啟「酒企+網際網路」的數位化革新之路,順應時代潮流,引領產業發展方向。在線上展會平臺,設立白酒、紅酒、啤酒、洋酒、酒具、食品等展區,五糧液、茅臺、帝亞吉歐、保樂力加等來自國際國內100餘家酒企的3000餘款產品參與線上活動。
  • 東博會產業園區招商大會召開 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
    11月27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建設銀行主辦,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產業園區招商大會在南寧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大會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這是在數字經濟合作新形勢下,投資促進模式的創新之舉。
  • 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在滬開幕 創新採取線上線下雙平臺形式
    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在展場設立「歡樂春節展區」「東亞文化之都展區」「東協展區」;產業發展司設立「一帶一路文旅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展區」;資源開發司設立「精品文創展區」。一批國際級文旅合作項目和成果將與廣大公眾見面。同時,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中國美術館等單位也設立單獨展臺進行展示推介。中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精品將給公眾帶來文化的無窮魅力,推動文化和旅遊的深入融合。
  • 賦能新經濟 中企視訊助力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近日《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明確,要藉助人工智慧、5G、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與現代生產製造、商務金融、文娛消費、教育健康等各行業深度融合。與此同時,疫情倒逼之下,產業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在線經濟成為「剛需」,在線辦公、在線直播、在線發布等被催熱。
  • 老闆電器創新融合線上線下,打造行業新零售標杆
    從線上線下的整合發展,再到工程渠道的拓展,老闆電器採取多渠道銷售的方針,在渠道結構上的創新勢在必行。新零售時代到來,老闆電器加速線上線下融合,創新實體店經營方式,再次走在了行業前列。   老闆電器電子商務CEO蔣凌偉表示,「線上內容在消費者面前展現地非常透徹,是全透明化的,所以在線上與消費者建立互動通道尤為重要」。   為了和年輕用戶建立更具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溝通方式,老闆電器以優質產品打通線上渠道,還在網際網路時代踐行全新的實踐思維。通過網絡社交互動、與平臺聯手做公益等形式,擴張電商發展形式。
  • 線上做直播、線下開餐廳,《不眠之夜》的「1+N」文化IP變現之路
    「沉浸式娛樂」是把虛擬世界搬到線下的一種娛樂形式,消費者「無需佩戴 VR 頭顯等穿戴設備,應用多媒體、裝置藝術、算法影像、投影互動等技術,把實體空間塑造成異次元,讓觀眾走進演出場景/真人演員中,產生互動、參與到作品創作中,從而獲得不同以往的娛樂體驗。」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回望2020這特殊的一年,線上線下加快教育融合,湧現出未來教育改革的新圖景,新樣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將引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十四五」將是教育信息化跨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在線教育新模式創新將成為推動學校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
  • 成都演藝新業態:線上線下 雙向發力
    關鍵詞:線上爆發咪咕去年雲觀眾數量達到1.8億人次2020年,因為更多樣的表達形式以及越來越成熟的創作經驗,「雲上演出」帶來了一場全新的觀演體驗。去年11月,文旅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12月17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演藝新業態發展委員會宣告成立,線上演出新業態獲得了正式認可。面對被激發的線上演出,大家也越來越多達成共識:線上和線下、網絡與劇場,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表演空間,不能簡單地將線下表演錄製搬到線上就算「上雲」,更多人逐步深耕線上運營。
  • 成都演藝新業態:線上線下雙向發力
    關鍵詞:線上爆發 咪咕去年雲觀眾數量 達到1.8億人次 2020年,因為更多樣的表達形式以及越來越成熟的創作經驗,「雲上演出」帶來了一場全新的觀演體驗。
  • 從線上到線下,《這!就是街舞》為什麼沒有遭遇場景不服?
    就是街舞》巡演深圳場這似乎預示著阿里文娛線上綜藝與線下巡演全鏈路賦能IP價值的首個案例已經達成。而毒眸發現,在這次街舞巡演的操作中,優酷線上控內容,大麥線下控場景,通過組織結構的拉通作戰,完成了新的生產力變革。這種變革既是阿里文娛業務板塊內部的一次創新嘗試,同時也給行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