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將士軍心渙散毫無鬥志頡利一敗再敗只能退守

2021-01-12 奧蒂歷史時間

李靖沒有將俘虜趕盡殺絕,而是對他們加以訓誡,然後放他們走,讓他們在外宣揚唐軍的英勇神武,唐軍本就大敗突厥,突厥在聽說唐軍有多厲害以後,自然就不敢貿然進犯,就算進犯心裡也會打嘀咕,從本質上就對唐軍有懼怕之心。這樣的心理戰一實行,突厥就更沒有多大力氣與唐朝對抗了。

蕭後在隋,識書達禮,工於文墨,素以賢淑著稱。楊廣失國身亡,蕭後屢經流離,被突厥接去,素無惡聲。李靖在營中盛情接待了先朝國母,不敢怠慢,即命人武裝護送,安全抵達長安。李世民待之以禮,賜宅於長安興道裡,尊養有加。於貞觀二十一年病故,李世民降詔,以皇后禮與隋煬帝合葬於揚州,這是後話。李世接到進擊突厥的旨意即率領大軍從雲中出發,晝夜兼程。當時頡利新敗,逃在長城腳下的白道營中,已成驚弓之鳥。李世率領大軍趕到白道,五路並進,直踏敵營。頡利攜義成公主逃跑時,突厥的軍心就已經亂了,如今又聽說唐軍來攻的消息,就已經開始害怕了。

頡利事先安置義成公主前往陰山營地,自己親率突厥人馬,強打精神抗擊李世大軍,雙方在長城腳下大戰起來李世挺槍躍馬,身先士卒衝入突厥軍中,手起槍落,一名突厥頭目當即咽喉中槍,落馬喪命。眾將士見主帥旗開得勝,士氣倍增,無不以一當十,衝進突營內,奮力拼殺起來。突厥兵本與李世勤大軍勢均力敵,相去無多,只因軍無鬥志,開戰以後,便處於劣勢儘管頡利極力喝喊,企圖喚起軍心,也是徒勞。眼見著突厥人馬與唐軍稍一接觸,便陣腳大亂,紛紛向後倒退。頡利在陣後揮刀砍殺數名突厥兵,想穩住陣腳,依然擋不住潮水般後退的手下人馬,他自己反而也被退潮卷著,站立不住,擁向後去。頡利安置好義成公主後,賊心不死,親自率領人馬與唐軍對抗,但是雖然兩軍勢均力敵,但是突厥士兵毫無鬥志,頡利就算殺雞儆猴都沒用,只能也隨著一起後退。

頡利眼看敗局已定,無力挽回了,只好含悲忍痛催動座騎,一馬當先向著陰山方向逃去。主帥離陣脫逃,厥人馬像決堤的洪水一發而不可收拾,哭喊著四散奔逃。徒步的士兵,只好跪地投降輻重糧草,丟得遍地皆是。白道一戰,突厥元氣大傷,頡利賴以橫行北國的精銳之師,損失大半。他只帶了少數人馬逃往陰山,見了義成公主,兩人抱頭痛哭,部下將士見了,也人人奪氣,膽戰心寒。頡利收集殘餘人馬,在陰山紮根未定,立足未穩,李靖率著大軍又跟蹤殺來。頡利敗局已定,根本無力挽回,只能趕緊逃跑,但是李靖沒有放過頡利,率領大軍繼續追殺。

這次頡利敗得更慘,幾乎是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被李靖大軍就輕易擊敗了頡利的部卒見唐軍高舉著「李」字大旗席捲而來,還以為是李世勤大軍人不停步,馬不停蹄又趕來了,烤熟的羊肉還未來及得充飢,搶來的青草馬才吞了幾口,望見唐軍尾隨而來,頡利就嚇破了膽,抱起義成公主跳上千裡馬,呼喊著部眾朝著陰山之北的鐵山方向,望風奔逃,那裡還有突厥僅有的最後一座營地。

頡利一直高估自己的勢力,盲目的因為個人仇恨,不考慮突厥形勢,盲目的與唐軍交戰導致突厥大敗。在李靖首次突襲突厥大營,頡利帶著義成公主先跑了,置自己的將士於不顧,就已經註定了突厥最後會敗給唐軍的局面。最後也只能被唐軍打得一再退守,軍隊也毫無士氣。

相關焦點

  • 李唐與突厥的正面交鋒:臣服,和談還是戰爭
    此時此刻,尚在為國內饑荒焦慮的頡利可汗才明白過來,好你個李淵,假借修好之名,實則攻打老子的盟友劉黑闥!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之前李大恩曾建議「突厥饑荒,馬邑可圖」,故李淵殿派內少監獨孤晟與之合兵馬邑,然而獨孤晟失期,李大恩不能獨進,只能屯兵新城。頡利可汗立刻發兵,與劉黑闥一道急攻新城李大恩。
  • 百戰奇略 | 李靖敗突厥與奠邊府戰役
    唐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兵部尚書李靖出任定襄道行軍總管,大敗突厥,頡利可汗遣使向唐朝請罪,表示願意歸順。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為特使前去安撫,又派李靖帶兵迎接。李靖深知頡利可汗歸降為緩兵之計,決定利用特使到達、突厥放鬆戒備之機發起偷襲。果然,頡利可汗見唐使到來放鬆了戒備,李靖部先頭部隊借大霧掩護,行進至距頡利可汗僅七裡處才被發現。
  • 大唐軍神李靖是怎樣夜襲陰山,擊敗頡利可汗,滅亡東突厥的?
    李靖劇照李靖(公元571年一公元649年),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省三原縣)人,隋末至唐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是唐朝開國第一名將,被後人稱為「軍神」。他戎馬一生,善於用兵,長於謀略,百戰百勝。他曾出奇策,夜襲陰山,擊敗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滅亡強大的東突厥。他是怎樣做到的呢?
  • 幾千唐軍滅了突厥老窩,唐朝的騎兵為什麼強到恐怖?
    文:林森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靠著玄武門之變奪取了大唐天子的寶座。
  • 武德九年便橋之盟,太宗為何敢只帶六騎親自赴陣與頡利談判?
    玄武門之變發生後一個多月,突厥大軍壓境,八月癸亥,突厥軍隊到達長安渭水便橋之北,李世民率六騎親自赴陣,在與頡利隔津而語後,頡利「大懼,遂請和,詔許焉。」兩天後,李世民「又幸便橋,與頡利刑白馬設盟,突厥引退。」
  • 關羽敗走麥城,除了張飛還有誰能救他
    而呂蒙進入江陵後,釋放了被關羽俘獲關押的于禁,又派人撫慰蜀軍將士和家屬.這些舉措,使蜀軍軍心渙散,鬥志瓦解,許多將士半路而逃.關羽恨得咬牙切齒,大叫:我生不能殺呂蒙,死了也要殺了他!孫權的軍隊勢如破竹,所向披靡,而關羽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孫權率兵趕到,派諸葛瑾多次勸說關羽投降。關羽假裝投降,在城頭上豎起白旗,暗地裡帶了十幾個騎兵棄城往西而逃.
  • 突厥汗國世系
    ——602東突厥突利可汗——615年,突利的兒子東突厥始畢可汗——618年隋朝的覆滅,頡利可汗繼任,624年打到長安——630年,唐李靖俘獲了頡利可汗——680年前後,東突厥出了一個領袖骨咄祿,682年,骨咄祿可汗對山西北部發起進攻——691年,骨咄祿可汗去世。
  • 面對薛氏政權,李世民遭遇了從軍生涯的最慘一敗,他如何一雪前恥
    劉感遇害時,他的上級無力救援,只能眼睜睜看著屬下被射死。薛仁杲大敗劉感後,繼續猛攻涇州,李叔良無力應戰,只能採取烏龜戰術,拒不出城決戰,薛仁杲暫時也攻不下涇州。與此同時薛仁杲還多次與唐朝的隴州刺史常達交戰,結果這次薛軍遇到對手了,多次慘敗。薛仁杲認為硬拼不行,得玩點陰的。
  • 印度軍心渙散,大批士兵沿小路逃跑,莫迪最擔心的還是發生了
    印度軍心渙散,大批士兵沿小路逃跑,莫迪最擔心的還是發生了自從今年以來印度和我們在邊境地區的衝突越來越嚴重,雖然雙方已經進行了多輪會談,但是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連實質性的進展都沒有,並且印度還在不斷向邊境地區增派部隊,時不時還派出小部隊對我方進行偷襲
  • 20萬突厥精騎入侵長安,孤膽天子率6人迎敵,英勇守衛中華文明
    突厥,在北齊、北周時期逐漸強大起來,建立了一個「控弦數十萬」軍隊的國度。隋初,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曾為隋文帝所敗,向隋納貢稱臣;西部也一度落沒。隋末,隋煬帝無道,各地農民軍紛紛起義,天下大亂。突厥亦藉機據西北、控西域,再度成為北方的強大威脅。
  • 一口氣看完突厥人的興衰
    突厥人興起於公元6世紀中葉的南北朝,衰亡於公元8世紀中葉的唐朝,其活動時間達200年,對中國歷史造成了十分深遠、極其深刻地影響。草原霸主史書對突厥人的起源有多種記載,一為匈奴後裔說,二為平涼雜胡說,三為索國後裔說,綜合以上三種說法,拋去神話傳說的部分,保留接近歷史的部分,突厥人有兩個鮮明地特徵:一是把狼作為本民族的圖騰,二是掌握煉鐵技術。
  • 李靖和突厥的野狼坡血戰,一場改寫唐朝歷史的戰爭
    突厥可汗頡利只帶了數萬人馬南下,不克州郡不掠牛羊,縱橫於南北東西,所跨地域之廣,亦是史無前例。唐朝的密探在知道這種情況後,準備應對措施,面對拖入起來的突厥,唐朝不能說毫無準備,但是準備也不充足。唐朝建立的過程中,李世民是建功立業,唐朝的版圖,都可以說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 唐朝消滅東突厥的核心手段,是賄賂與分化
    四、以賄賂勸說頡利可汗退兵 當各地的割據勢力無法繼續擔當攻唐主力後,突厥只能親自出兵攻打唐朝。至此,唐和突厥之間名義上的君臣關係已經變得毫無意義,雙方進入公開對抗的新階段。
  • 淺議唐與突厥的和親
    頡利政權在貞觀四年(630年)被消滅,東突厥也就隨之覆滅。後突厥是突厥原先的部分貴族再次建立的政權,於天寶四年(745年)被回紇所滅。顯慶三年(657年),唐派兵滅亡了西突厥,招納了其殘餘部落。 一、唐同突厥結親的概況
  • 突厥人與突厥汗國1
    一、突厥人突厥人(Turkic peoples),屬於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混合類型,在中國歷史指的是突厥部落,該部落有阿史那氏主導
  • 千古名將蘇定方,兩度平定西突厥
    接下來我們重點講講他兩次徵討「西突厥」的戰役。 655年,蘇定方任前軍總管,隨從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程咬金徵討西突厥。 行軍至鷹娑川,突厥2萬騎兵前來抵禦。蘇定方見塵土飛揚,所距不過10餘裡,便親率數百騎兵直衝敵軍陣營,對方毫無防備下便被衝散,亂作一團,後乘勝追擊20餘裡。
  • 莫須有的「大魚」,導致球隊軍心渙散人人自危,4輪不勝誰買單?
    讓我們回到8月28日山東魯能對陣大連人的賽前發布會上,山東魯能泰山隊主教練少帥李霄鵬爆出驚天大料,球隊近期將會從轉會市場得到一條「大魚」;此料一出瞬間引炸了整個中超聯賽眾所周知在當時轉會市場符合李霄鵬口中「大魚」的人物寥寥數人,卡瓦尼、博古伊斯、道格拉斯科斯塔及前巴西國腳泰森等等一眾好手。
  • 中國男排為何一敗再敗?連身材矮小的日本都沒贏
    為何一敗再敗?」總體感覺,就是中國男排經常是「一錘子買賣」,一旦第一次進攻打不下去,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總追求進攻多麼瀟灑漂亮,似乎自己與世界強隊相比並不差,但實際上排球不僅有進攻,更強調防守,追求攻防均衡。在與加拿大隊、阿根廷隊、伊朗隊的交鋒中,中國男排戰術體系連貫性太差,第二落點、第三落點的意識和技術能力較差。
  • 英雄悲歌,威震華夏的關羽,是怎樣淪落到敗走麥城的?
    在這一仗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的統治區的叛亂風起雲湧,使得曹操都考慮遷都,想要躲避關羽的鋒芒。可是,就在轉瞬之間,關羽就遭到了滅頂之災。東吳的孫權撕毀盟約,偷襲荊州。守衛公安的傅士仁和守衛江陵的糜芳都不戰而降。這使得關羽一下子落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最終,關羽敗走麥城,在逃亡中被吳軍擒殺。那麼,當關羽知道東吳襲擊荊州的時候,他心中的打算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