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在華業務 瑞典零售巨頭抗壓再恢復9家門店!美企卻遭遇瓶頸

2020-12-13 同花順財經

近年來,儘管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迅速,但仍未阻擋各大海外傳統零售巨頭來華投資。據不完全統計,在近20年裡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巨頭多達19家。而自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零售業的經營情況也大不如從前,但這並未打擊外企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據英媒3月9日報導稱,全球最大的家具品牌及零售企業――瑞典宜家決定在本周末再在中國恢復9家門店的運營。而上周末已經有5家宜家中國分店陸續恢復營業。據了解,在年初突發情況發生之後,宜家和眾多知名外資企業一樣,關閉了所有在華分店。但如今我國情況逐漸轉好,宜家立刻做出行動以迎合中國市場的需求。

有數據顯示,2019財年宜家在華的28家分店銷售總額達到157.7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了8.01%。為了繼續在華站穩腳跟,去年宜家還表示2020財年將會是其進入中國市場20年以來,對華總投資額最大的一年,或將再對華投資100億元,用於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升級等方面,並且還有可能入駐中國第三方電商平臺。

可見,宜家為深耕中國市場可謂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此次儘管還面臨著疫情所帶來的營業壓力,該公司也不惜率先在華開業。事實上,隨著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加強,近年來來華投資的外資零售企業並未撈到太多好處,已經有不少外企因市場份額不斷萎縮而退出中國市場。比如,上月底將在華股份全部售出的英國樂購公司,還有不斷在華關閉實體店的美國零售商沃爾瑪。

不僅如此,去年風靡中國市場的Costco也迎來瓶頸。近日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發布了最新財報,2020財年第二季度Costco的淨利潤單季增速比2017財年第三季度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財報發出後,該公司市值兩天內下跌近300億元人民幣。再加上,受疫情影響,目前Costco的供應鏈也未完全恢復運轉,這或給該公司繼續深入中國市場帶來一些阻力。

來源: 金十數據

相關焦點

  • 位列世界500強,這家瑞典家居巨頭宣布在華門店暫時暫停營業
    從1月20日起,各地紛紛啟動一級響應,要求娛樂場所、影院、商場、棋牌室等人群集中場所暫停營業,而各地行政辦事類服務中心,如公積金中心、銀行、社保中心等也積極倡導大家,除非有緊急待辦事情可以預約辦理,其他建議緩一緩。
  • 23家肉企暫停輸華,國內豬價連漲7周!德國巨頭看準中國「商機」
    一方面,多國肉類加工廠爆發疫情,促使我國暫停國外肉企產品輸華。截至目前,我國已暫停美國、英國、加拿大等9國共計23家企業肉類對華出口。另一方面,豬肉與生活息息相關,自5月下旬以來,國內豬肉價格已連續7周反彈。據農業農村部的監測,7月13-19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為每公斤37.54元,同比上漲103.7%。
  • 瑞典限華為恐危及其在華企業利益 商界發聲促瑞典政府懸崖勒馬
    華為在瑞典遭受不公平打壓一事持續發酵。10月20日,瑞典郵政電信管理局(PTS)公布頻譜拍賣條件,規定任何參與5G頻譜拍賣的運營商不得使用華為的5G設備,已建設的則限定在2025年前移除。11月5日,瑞典華為正式起訴PTS。11月9日,瑞典法院出臺臨時禁令,瑞典5G頻譜拍賣推遲。
  • 華成「香餑餑」?美巨頭演繹「勢利眼」 剛從華撤離 就「懷念」華
    日韓巨頭在華撈金無數,卻還是選擇赴越南建廠優衣庫近些年在中國的口碑一直都很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這也使得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財富值暴漲,並且還成功登上了日本首富之位。多家巨頭不撤離,並且還有巨頭追加了在華投資近些年,外資從中國撤離的話題一直都是一個熱門話題。就在最近這一段時間,這個話題又再次引起了熱議。日本和美國為了讓本土企業回國,做了很多事情,甚至拿出金錢「誘惑」,表示若企業回到本土,政府願出錢,幫助企業回到本國。但是最新進展是,大量美企和日企都沒有回國的打算。
  • 瑞典巨頭來華投資7.2億元!與此同時,印尼欲吸引在華美企撤出?
    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9日報導,印度尼西亞(下稱「印尼」)正與美國就在華美企轉移到該國事宜進行協商,印尼官方表示將提供一個工業園區,對美國實行優惠的經濟政策。不過,相關人士表示,雖然印尼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潛在市場,但是目前該國關於改善人力資本,簡化許可證和法規的方案尚未定案,這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 聯商餐飲周報:海底撈等恢復外賣 莫爾頓上海iapm店關門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2.10-2.16),海底撈、外婆家、爐魚等餐飲品牌宣布將恢復外賣服務;受疫情影響嚴重,美國莫爾頓牛排在上海iapm的門店宣布關門;漢堡王在疫情期間中國門店近半數暫時歇業,母公司CEO稱今年會在華繼續加大新店投入...
  • 【線上超市】外資零售巨頭中國集體再上線業務 「麥沃家」誰能最終通關?
    這家在電商上遲遲未見任何動作的外資零售企業,終於在2015年按捺不住,加入線上大軍的行列。如果不是知道這不可能,還真以為他們是在中國市場抱團約好的一致行動。因為,當Tesco被收購,家得寶、百思買等無奈退出,剩下的這3家在中國市場一直堅守、且無論規模和業績都還過得去的外資零售企業就顯得尤為「珍貴」——中國零售業被外資巨頭佔領當然不正常,但沒有外資零售企業的中國零售行業無疑會更不正常。
  • 美國10天內幾十家零售商齊齊破產,超47000家門店關閉!中國呢?
    據悉,像美國床墊公司、賽百味公司為代表的美國主要零售和餐飲連鎖店呼籲房東們,從4月份開始通過修訂租約和其他措施降低租金。其中,擁有約2400家門店的床墊公司上周剛給房東發出通知稱,將削減租金以換取更長的租約並提供了2種選擇。
  • 世界觀|瑞典電信巨頭愛立信罕見為華為「站臺」,凸顯5G禁令的巨大...
    鮑毅康做出上述評論之際,瑞典國內就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PTS)限制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一事引發了一系列激烈博弈。先是瑞典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出臺臨時禁令叫停PTS的行政令,隨後PTS自身亦暫停了瑞典5G頻譜拍賣程序。目前華為已經在瑞典起訴該禁令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而5G網絡在瑞典的部署速度也已經有所放緩。
  • 委內瑞拉恢復向中國出口石油,還對華拋出「橄欖枝」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石油儲量的國家,但由於美國影響,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業務受到衝擊,有媒體報導,去年8月,委內瑞拉方面停止對華輸送石油。不過,剛剛傳來消息,委內瑞拉迎來轉機,已恢復對華供應石油。這是怎麼回事呢?
  • 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撐不住了,1折甩賣庫存!
    在Forever 21、 Zara等服飾巨頭先後敗走中國後,又一家知名的快消服飾巨頭公司也傳來了壞消息。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
  • 全面關店!千億服裝巨頭撐不住了,1折甩賣庫存
    在Forever 21、 Zara等服飾巨頭先後敗走中國後,又一家知名的快消服飾巨頭公司也傳來了壞消息。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
  • 戰「疫」之下 服飾零售還能繼續裝扮宅男宅女的衣櫥嗎?
    ; 美國運動服飾巨頭Nike也於日前決定關閉中國近50%門店,以保護員工和消費者的健康; 德國運動服裝公司阿迪達斯暫時關閉在中國的部分門店,同時也表明這次的疫情會對其在華業務產生負面影響; lululemon(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已進駐24家購物中心、今年計劃開10家)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基於近期公共衛生於預防疫情的考慮,即日起,lululemon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影院上座率上調至50% 蔦屋書店將開上海首店
    引言:影院、劇院等演出場所再迎好消息,上座率由30%上調至50%,影院行業復甦有望加速;一員工確診,盒馬深圳21家店暫停營業,陸豐影院全部暫停營業;餐飲業積極響應「制止餐飲浪費」。零售行業,一邊是新店加速開業,一邊是關店頻頻,兩家高顏值書店要開新店,蔦屋書店將開上海首店,鍾書閣寧波首店下周開業,言幾又、沃爾瑪、家樂福要關店;海外零售業仍不樂觀。
  • 當美「馬前卒」被華教訓後,澳不願獨自承擔損失,決定對美企收費
    近日,澳大利亞推出了新的法案,決定對外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徵收新聞內容使用費,澳財長弗呂登貝格稱,如果外企不能與澳地方媒體達成協議,坎培拉將決定他們需要支付多少錢。其實早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澳大利亞就起草了相關議案,目前該法案暫時只針對美國的谷歌和Facebook,此舉引發了美企的強烈反對。而且一旦開了先河,未來各國可能都會要求美企支付相關費用。為何澳大利亞會單單針對美企?第一、想「撈」一筆錢,順便阻止美企壟斷市場、排擠本土企業。
  • 關停1300家店!又一巨頭垮了,很多福州人都買過
    數據顯示,2016年,真維斯零售業務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收入下滑12.3%至9.551億港元;澳、新兩大市場合共運營224間門店,同比淨減少4間。媒體指出,澳大利亞的零售業正面臨著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並進一步受到了亞馬遜等國際電商平臺的衝擊。
  • 2020年這些零售企業退出或破產了
    今年疫情突襲,各個行業都受到了不小衝擊,零售行業也不例外。今年以來,零售品牌不斷洗牌,多家外資品牌退出中國市場、本土品牌面臨破產,而有些巨頭跨界布局。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下,今年國內零售行業發生的一些品牌事件。
  • 全球經濟陷入了低迷狀態 服裝行業掀起了新一輪「關店潮」
    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都遭遇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服裝行業,近期更是掀起了新一輪「關店潮」!並採取了包括暫停給8萬多名員工發工資在內的11項措施,或成為首個倒下的快時尚品牌。此前,GAP旗下品牌Old Navy已發布公告稱於3月1日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並關閉所有線下和在線門店。據了解,這是GAP集團旗下的品牌,在華已經經營了六年。退出是為了專注於北美市場的發展。
  • 重磅,在華22年零售巨頭突然宣布:退出中國!?
    收購完成後,阿里巴巴對高鑫零售的持股比例翻倍,達到72%,絕對控股高鑫零售。歐尚撤出中國正值其進行全面重組之際。 歐尚「重申希望對現有超市網點依照歐尚2022計劃實施加快部署的意願」 ,歐尚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公告還稱,歐尚利用此次股權轉讓獲得的資金進行債務償還,以便尋求新的發展機會以及「在其他國家拓展業務」。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商務部:九成以上日企沒有轉移在華業務計劃
    他援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今年4月對3500家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數據稱,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根據中方的統計,今年1-10月,日本在華新設企業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他強調,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