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總裁任正非,更多人看到輝煌成就,對他霸道的強硬性格,卻知之不多。23年前,他曾無視勸阻,砸40億給外國公司,不惜逼走優秀員工,後悔與否,只有他自己知道。
從創立華為開始,任正非的特立獨行,就屢屢刷新商業圈的認知。
1997年,他突然做出一個震驚全公司的決策——拿出當年整個公司銷售額的50%,足足20億,給華為提供5年的服務。
什麼公司這麼牛X?一個叫IBM的公司。
總公司在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
任正非為啥非要千裡迢迢把他們請來呢?還超大手筆,砸出幾十億人民幣?
因為任正非發現,當時的華為正在進入快車道。企業的高速發展如果沒有先進的管理和服務做後盾,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高瞻遠矚的他早就在遍尋諸葛亮了:國內企管專家,歐洲諮詢公司,美國休斯公司,惠普等大企業。
然而,經過比較和考察,他們的管理方法都不太適用於當時的華為。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用犀利的商業嗅覺發現,當時也剛度過危機的IBM,使用的管理變革方法非常不錯,於是果斷決定,砸巨資請他們來為華為保駕護航。
這20億元,是5年服務費。實際情況是,5年之後,任正非再次請他們出馬,給華為做組織流程改造,又花了5年,一共耗資40億。
在當時90年代的中國,任正非這一震動商業圈的舉動遭到了很多華為高層的反對。公司員工也一樣,不喜歡老外那一套,不理解任正非為啥非要拿來洋鞋,自己削尖腳丫去穿。
任正非的意見被集體抵制後,他的暴脾氣上來了。把所有不願意配合的員工召集起來,統一開會,在會上公開表態,大光其火:「學得不好怎麼辦?我的態度是就地正法!」
霸道總裁發了火,很多人雖然不理解,也接受了,但仍有很多優秀員工不肯接受,向公司遞交辭呈走人了。
正在蓬勃發展的公司,正是用人之際,對這些辭職的優秀員工,任正非心裡也充滿了惋惜和不舍,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他不敢鬆口,也不能鬆口。
這事過去多年以後,前董事長孫亞芳回憶此事時說,當初那種局面,幸虧有任正非的強力推動,才打磨出了華為的國際化能力。
當時巨大的管理工程,變革實施歷經14年,才有如今的研發水平和交付水平,擁有了華為服務於全球客戶的能力。
任正非對當年這個霸道強硬的大手筆,卻是喜憂參半:整整10年,花費40億,還流失了許多精英人才,的確惋惜,但確實很值!
對此,他有一段生動的比喻:IBM教我們爬樹,我們爬到樹上摘了蘋果。
任正非坦言:在管理上,我不是一個激進主義者,而是一個改良主義者,主張不斷地管理進步,一小步的改進,一小步的進步。
20多年間,華為從一個作坊式小企業成為全球知名企業。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全球員工近20萬,管理井井有條,這些都是當年學習IBM打下的基礎。
任正非這位70多歲的老人,少年饑寒交迫,青年困頓迷茫,中年一事無成……從43歲的潦倒中年人,到如今萬人崇拜的管理之神。
任正非和華為到底經歷了什麼?
一路走來,苦難鑄就鋼鐵意志,在絕地逢生處,他找到了人生的灰度哲學。
想了解任正非的人生故事,向大家推薦這本《苦難英雄任正非》,看21世紀的「老人與海」,學習灰度哲學精髓。
分析任正非1次次借力打力,扭轉乾坤的處理藝術:1992年的回款危機,1998年企業機制改革危機,2002年it泡沫破裂,2008年金融危機,2018年的5G危機。
他信奉——自己幹掉自己是超越,被別人幹掉只能是出局!
《華為管理法》是任正非30年管人,用人,育人的智慧,完整闡釋任正非的經營理念與華為企業管理方法。
現在,只要一包煙錢或一杯咖啡錢,就可以擁有《苦難英雄任正非》和《華為管理法》這兩本書籍,
了解這位古稀老人造物,改命,無我的理念,看他的苦難如何超越家族,階層和國家偏見,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
讓這兩本經典成為您書架新寵,帶給您獨特的人生智慧和超強能量。點擊連結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