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定痛丹治痺證

2021-02-07 海派顏氏中醫

龍馬定痛丹淵出清代王清任氏之《醫林改錯》中的龍馬自來丹,原方為馬錢子、地龍、硃砂三藥合成,主治癎證、癱腿。餘取葉桂蟲蟻搜剔之意,在原方內加入地鱉蟲、全蠍各3克,取名龍馬定痛丹,用治各種痺痛,多能奏效。

                           

龍馬定痛丹由馬錢子30克,地鱉蟲、地龍、全蠍各3克,硃砂0.3克組成。製作方法是先將馬錢子用土炒至膨脹,再入香油炸之,俟其有響爆之聲,外呈棕黃色,切開呈紫紅色時取出,與地龍、地鱉蟲、全蠍共研細末,和入適量蜂蜜,泛丸40粒,硃砂為衣。

馬錢子又名番木鱉,性味苦寒,有大毒,入肝、脾經,具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功,《外科全生集》稱其「能搜筋骨之風溼,祛皮裡膜外之痰毒」,張錫鈍亦謂「其開通經絡,透達關節之力,實遠勝於他藥也」;配以鹹寒走竄之地龍,破血通瘀之地鱉蟲,祛風止痛之全蠍,共奏活血脈,化瘀血,祛風溼,止痺痛之功效;蜂蜜泛丸,硃砂為衣,則能制馬錢子之毒性。

臨床運用龍馬定痛丹應嚴格控制劑量,常規服法為每晚臨睡前用糖開水送服1粒,服1周後若不效,可於每晨加服半粒至1粒,連服1月為宜。若過量中毒則會出現肌肉強直,口唇、兩頰及周身麻木,甚至抽搞、震顫等,此時可用濃糖水口服,或甘草、綠豆各30 克,煎湯頻飲即可緩解。

為驗證龍馬定痛丹對痺證的鎮痛作用,餘曾取龍馬定痛丹系統觀察60例痺證的療效,病種包括類風溼性關節炎24例、風溼性關節炎26例、痛風性關節炎3例、肩關節周圍炎1例、椎間盤突出症1例、頸椎病2例、雷諾氏病1例、腰肌勞損1例、退行性關節炎1例等,治療結果:顯效16例,有效3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0%。其中類風溼性關節炎有效21例,有效率87%;風溼性關節炎有效24例,有效率92%;其他病痛9例,有效率90%。

龍馬定痛丹的藥理研究也表明,龍馬定痛丹在低劑量時鎮痛作用較弱,在中劑量、大劑量時鎮痛作用較強,藥物發生作用較安乃近快,用藥後30分鐘內即顯效,鎮痛作用雖低於哌替啶,但維持時間較長約3小時左右。龍馬定痛丹對於軀體性疼痛效果較好,而對內臟化學剌激等引起的疼痛緩解作用不及哌替啶,但強於安乃近。

蘇某,男,60歲,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多年,反覆發作,四肢小關節紅腫疼痛,晨僵明顯,每逢天氣變化及陰雨連綿時加劇,經用阿斯匹林、激素及中藥補益肝腎、怯風除溼之劑治療,效果不顯,改用龍馬定痛丹1粒,每晚1次,一周後關節疼痛見減,連服1月,四肢關節紅腫疼痛全退。

——摘自《顏德馨診治疑難病秘笈》

 

顏乾麟點評:

1.  顏德馨教授創製龍馬定痛丹具有良好鎮痛和恢復關節功能等作用,臨床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頸椎病、肩周炎、退行性關節炎、雷諾氏病、腰肌勞損等多種病痛,均有顯著療效。

2.  顏德馨教授推崇葉天士「區區表裡解散之藥,焉得入絡」之說,臨床治療宿邪久恙之病,每取蟲蟻之品,俾「飛者升,走者降,靈動迅速,追撥沉混氣血之邪」,例如取水蛭化宿瘀症積,全蠍粉吞服治頭痛,地鱉蟲療腰痛,地龍平哮喘,蟬衣、僵蠶祛皮膚頑癢等。

3.  馬錢子味苦性寒,有大毒,內服必須經過炮製加工,並嚴格控制劑量。《中藥大辭典》記載其加工方法有炒制、油制、甘草制馬錢子等方法。據報導,麝香、延胡索可增加馬錢子的毒性,不宜同用。

相關焦點

  • 小活絡丹
    4用法研細末,加煉蜜製成大蜜丸,每丸重3g,每次1丸,每曰2次,空腹時用陳酒或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川烏、草烏先煎30分鐘。5功效祛風除溼,化痰通絡,活血止痛。6主治①風寒溼痺證。肢體筋脈疼痛,麻木拘攣,關節屈伸不利,疼痛遊走不定,舌淡紫,苔白,脈沉弦或澀。②中風。手足不仁,日久不愈,腰腿沉重,或腿臂間作痛。
  • 用於風溼痺證、骨節疼痛、四肢麻木及手足不遂
    歸經《雷公炮製藥性解》歸肝、腎經《中藥學》凌一揆主編豨薟草 (《新修本草》)【性味歸經】苦,寒。用於風溼痺證,骨節疼痛、四肢麻木、腳弱無力及中風手足不遂等。豨薟草能袪風溼,通經絡。可單用,以酒拌蒸曬,煉蜜為丸;或與臭梧桐合用,即豨桐丸。2. 用於癰腫瘡毒、溼疹瘙癢。本品能淸解瘡毒,並祛風溼而治溼瘡。多生用,內服、外用均可。此外,現代應用本品治髙血壓病,有降低血壓作用。
  • 【《備急千金要方》孔聖枕中丹-治健忘諸證】
    孔聖枕中丹出自《備急千金要方》,由龜板、龍骨、遠志、
  • 救市坊:瀉痢症方——閘板丹、治赤白痢仙方、治噤口痢三方、
    瀉痢症方  閘板丹55.55.55.......  巴豆二十四顆,去盡油 杏仁二十四粒,去皮尖 乳香三錢 沒藥三錢(公眾號:太乙玄門)55.55.55.  治赤白痢仙方  五月五日,取黃鱔數斤,將燒酒洗濕,穿尾吊起,曬乾。後取黃麻頭、蓮房殼二物,曬乾為末,聽用。每用鱔末一錢,麻末五分對配,大人吃一錢,小者七八分,酒下。(公眾號:太乙玄門)
  • 活血丹的功效與作用
    活血丹也是一種在利溼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效果很好的中藥材。活血丹的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上升,逐節生根。莖高10-20(30)釐米,四稜形,基部通常呈淡紫紅色,幾無毛,幼嫩部分被疏長柔毛。葉草質,下部者較小,葉片心形或近腎形,葉柄長為葉片的1-2倍;上部者較大,葉片心形,長1。8-2。
  • 風溼性關節炎吃什麼藥,腰痛寧的功效與作用只可治腰疼?遠不於此!
    作為常用藥腰痛寧膠囊,很多人只知它可治腰疼,但其實,腰痛寧的功效與作用遠不止於此……冬季來臨,警惕風溼性關節炎復發或加重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手夠不到的地方都是他鄉……寒冷的天氣,可以很好地反映人的意志力,對健康更是一場大考驗!
  • 服餌坊:密煉闢邪丹等——治婦人與鬼魅交通兼闢瘟疫等
    《闢邪丹》治婦人與鬼魅交通兼闢瘟疫。偑身可闢一切邪穢。55.55.55...製法:虎頭骨二兩,硃砂、雄黃、雌黃、鬼白、皂莢、蕪夷仁、鬼箭羽、蒺藜各一兩。上物共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臂上,再以一丸當病者戶前燒之,一切邪魅不敢近。(公眾號:太乙玄門。)55.55.55...
  • 黃醫生教你如何從脾論治治療類風溼
    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痺證」範疇,與現代醫學相比,中醫更具有以人為本的整體觀和辨證施治的特點。早在黃帝內經,就已經認識到「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是生之源和後天的基礎,脾臟與RA的關係也已被認識。來自脾臟論治類風溼性關節炎脾臟控制著運化,支配著四肢的肌肉,健脾益氣活血,只有在關節的四個末端滋潤氣血,才能自由彎曲和伸展,所以《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有「血氣皆少,……善痞厥足痺」的說法。《類證治裁·痺症》云:「痺症,良由營衛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溼乘虛內襲,……久而成痺。」
  • 民間中草藥:活血丹
    活血丹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塗敷。活血丹的食用禁忌1、孕婦和哺乳婦女應禁食活血丹。2、食用過多劑量,有可能引起噁心及暈眩。3、請置於室內陰涼乾燥處,避免兒童自行拿取。4、活血丹適合單泡,不適宜搭配其他花茶。
  • 這草藥,既可治頭暈痛,又可治咳嗽,還可治關節痛,坐骨神經痛
    祛風溼,通經絡,祛痰止咳,能治風溼痺證,勞傷腰痛,跌打損傷,咳嗽氣喘等。列幾個方:1、治頭痛頭暈:牛尾菜根60g,娃兒藤根15g,雞蛋2個。水煎,服湯食蛋。(《江西草藥》)娃兒藤根祛風化痰,解毒散瘀。2、治慢性氣管炎,淋巴結炎:牛尾菜根9-15g,小葉三點金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小葉三點金健脾利溼,止咳平喘,解毒消腫。
  • 本草綱目--- 石部·鉛丹
    此方名「碧霞丹」。小兒吐逆水上。用鉛丹研末,加棗肉搗勻,做成丸子,如芡子大。針挑一丸,在燈上燒過,研為細末,乳汁調服。此方名「燒針丸」。另一配方:在燒針丸的藥方中加硃砂、枯礬各少許。反胃氣逆。用鉛丹、白礬各二兩,生石亭脂半兩。先把丹、礬兩藥放在坩鍋裡,燒炭煅紅,放冷兩天,再加入石亭脂,共研為末,和米飯少許,捏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日服十五丸,米湯送下。
  • 王幸福:治溼熱之良方——甘露消毒丹
    16歲起隨祖父習醫,誦讀岐黃,18歲從西安知青下鄉,懸壺農村,獨自行醫,中途泛覽諸子百家,研治各種病症,亦醫亦官,晚年摒棄其他愛好,專心治學於中醫。具有40多年臨床經驗,注重臨床療效,崇尚大道至簡,效法仲景,鄙視裝神弄鬼,故弄玄虛。一生無可炫耀之光環,但懷一顆治病救人之心,治過數十萬例病者,深受患者信任和讚揚,借古文賣油翁一言自我評價:「無他,但手熟尓」。
  • 對內外丹法的總結與綜合
    我們認為,《周易參同契》的丹法思想既不是單純論外丹,也不是單論內丹,而是內外丹皆論。它提出的修煉思想,是一個內外丹綜合的模式。下面且稍作討論。有的注家將《參同契》的奧旨看作煉外丹,自然有相當理由,但是也確有不少困難。用這一觀點去解釋《參同契》其中不少內容是難以理解的。茲舉若干顯著之例以說之。
  • 孔聖枕中丹
    故稱為「孔聖枕中丹」。一部方書,一個方藥能歷經千年而得以傳承下來,常面臨朝代更迭,戰亂紛擾,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記錄上的混亂,所以同一個方子往往在著書的過程中因於醫家個人的經驗喜好會有很多不一樣方名。孔聖枕中丹亦如此。
  • 給讀書人一方——孔聖枕中丹
    孔子大聖智枕中方:龜甲、龍骨、遠志、菖蒲,上四味,等分,治(冶)下篩,酒服方寸匕,曰三,常服令人大聰。
  • 白接骨 猢猻接骨 接骨丹 接骨草 白牛膝 血見愁 金不換
    白接骨 猢猻接骨 接骨丹 接骨草 白牛膝 血見愁 金不換 白龍骨 猢猻接根 六釐草白接骨 猢猻接骨 接骨丹 接骨草 白牛膝 血見愁 金不換 白龍骨 猢猻接根 六釐草    2,治創傷出血:白接骨全草或根曬乾,研末,加少許冰片,撒敷傷口。3,斷指再植:鮮白接骨全草加食鹽搗爛外敷,再包紮固定。每日換藥一次。4,治扭傷:白接骨根莖、黃梔子、麥粉各等量,加食鹽搗爛,包敷傷處。或白接骨根加蒴藋根等量,搗爛外敷,每天換一次。
  • -- 冬病夏治 內病外治 提升免疫...
    -- 冬病夏治 內病外治 提升免疫 療病養生 2020-06-10 0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祛瘀止痛,補腎強腰.治風溼骨痛,腎虛腰痛
    《中華本草》微苦;平。祛風溼,強筋骨;活血止痛。主風溼痺證;腎虛腰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歸經】肝;腎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根、葉0.5~1兩;葉外用適量,研粉撒患處。【各家論述】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瘀止痛,補腎強腰。治跌打損傷,風溼骨痛,腎虛腰痛。2.《廣西中草藥》:治月經不調,痛經。
  • 民間中草藥:​馬纓丹
    ,而且自然界中也有大面積馬英的存在,這種植物的葉子與根還有花雷都能入藥,是藥用價值特別高的中藥,但人們在服用馬纓丹時也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出現。4、治療跌打損傷跌打損傷是人類平時最常出現的一種外科疾病,在受傷後能直接用新鮮的馬纓丹來治療,治療時需要把新鮮馬纓丹搗碎製成泥狀外敷在受傷部位,用藥以後能儘快止痛也能讓腫脹症狀慢慢消失。
  • 洛陽平樂正骨百年秘方 展筋丹
    《龍嘴山館文集》曾記載平樂郭氏正骨「內服湯藥而外膏丹之」。所不同者,外用藥物是對患者局部進行直接治療的一種方法,使用藥物直接作用於局部而取得療效。這種治療方法早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黃帝內經》等著作中就有記載。第一部中醫骨傷科著作《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介紹了洗、貼、糝、揩等外治法治療關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