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的出現,使大家的出行變得更加高效,藉助手機App實現導航與定位功能,提升司機師傅與乘客之間的溝通效率,更加有效的調度周邊資源,最後精確抵達目的地。
專業的網約車
從網約車的發展來看,大家始終都保持著願意接受的態度,為了完善駕乘體驗,比亞迪品牌與滴滴出行攜手,共同推出了一款網約車產品:比亞迪D1。
就像吉利控股的英國LEVC TX計程車,還有豐田為日本奧運會打造的JPN Taxi,這些車型都有一個特點,從研發階段,就是為了滿足出行需求的「公共運輸工具」,這樣的定位所帶來的好處很明顯,只為提供更加完善的出行體驗。
D1是由滴滴和比亞迪花費三年時間,共同打造的定製版網約車,滴滴出行曾在此前的發布會上表示,新車是以乘客需求作為初衷,為提升乘坐體驗而進行設計的。車輛後排配有空調出風口、後排座椅加熱和右邊電動側滑門等人性化功能。
如此配置,實在夠吸引人,但除了照顧到乘客以外,比亞迪D1也同樣為駕駛員考慮周到,可以不通過手機完成與滴滴出行App的連接,而是直接通過車輛多媒體系統,利用方向盤上的「滴滴按鍵」完成接單。另有車輛實時監測系統和保養提示功能,保障車輛與乘客的安全。
誕生背景
伴隨網際網路產業在國內的飛速發展,許多出行軟體的網約車在道路穿梭,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對車輛管理、衛生、功能等需求都在逐漸提升。作為出行軟體的「龍頭企業」,滴滴出行聯手比亞迪推出專屬網約車,也在意料之中。
2020年下半年,首次有消息爆料比亞迪D1的工信部申報圖,隨之滴滴出行便在發布會上公布D1將成為網約車市場訂製的車型,並且宣布計劃到2025年時,將會普及100萬輛網約車,同時2030年將落地完全自動駕駛的網約車。
人性化設計是亮點
來看看馬上來到我們生活中的比亞迪D1,小巧可愛的外觀非常討喜,白綠色相搭的顏色,讓它在道路上行駛時,更加具有辨識度,這也是作為網約車的重要特徵。細長的中網設計,與前燈組連在了一起,是新能源的典型設計風格。
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390/1850/1650mm,軸距為2800mm,定位於緊湊型MPV。為了方便後排乘客進出,右後門採用了側滑門設計,而左後門則保持傳統車門樣式,更大的進出通道,為老人和小孩的上下車提供了便利性。
車尾部分的設計顯得非常憨厚,貫穿式的燻黑尾燈,在夜晚點亮後很具有辨識度。下方保險槓上的「L」形裝飾件,與車頭相呼應。
進入到前排內飾,依舊保持著簡約風格,方向盤樣式和中央多媒體橫屏很具有比亞迪風格。副駕駛前方是車輛工作狀態顯示燈,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橘黃色「滴滴按鍵」格外醒目。
方向盤後方的「超迷你」液晶儀錶盤,可顯示一些基本行車信息,例如車速、電量和續航信息。中控下方的旋鈕換擋區域,可以對車輛的駕駛模式,以及空調狀態進行調節。
中央多媒體大屏可支持人臉登錄系統,提供車輛設置、保養信息、空調系統、倒車影像、導航等實用功能。
D1的主駕駛座椅採用耐磨性好的面料,座椅支撐性提升了25%,從而保證8-12小時的使用承託,提升司機師傅的乘坐舒適性,同時,主駕駛還配有4向腰部電動調節功能。前排座椅中央的中控扶手位置,採用可移動的手提箱,更方便司機師傅日常攜帶物品。
乘客席所採用的座椅面料相對柔軟,比較注重舒適感受,後排乘坐空間完全不必擔心,中央地臺為純平狀態。前排座椅靠背搭載多媒體大屏、充電接口和杯架,滿足乘客需求。
後車門上配有電動車窗升降按鈕和電動門開關按鈕,以及醒目的橘黃色扶手,中央還配有空調出風口,都是乘客能夠體驗到的人性化配置。
動力方面,比亞迪D1將搭載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36馬力,匹配由重慶弗迪鋰電池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至於車輛的續航表現,目前官方還沒有公布,但作為「專業網約車」而言,其續航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完善的平臺管理
滴滴官方透露了對於比亞迪D1的可視化數據管理平臺系統,平臺可以監控到全國各地區車輛行駛情況,包括行駛裡程、車內空氣品質和車內外行車影像等。D1作為定製網約車,並不會在市場公開銷售,僅會作為運營車輛投入到滴滴快車市場中。
另外,平臺還可以獲取到車輛的具體行駛信息和用戶評價,對行程的總裡程、消耗電量、行駛時間,以及平均車速等信息作出分析,整理出「司機駕駛指數」的評價,包括司機的駕駛習慣、疲勞程度進行數據和影像的調取。
寫在最後
一款高顏值、高配置的網約車即將進入市場,它將服務於每一位消費者。完善的平臺管理系統,和豐富的車內人性化配置,實在令人感到欣慰,這是網際網路與線下的良好結合,也是網約車產業的正確發展方向。滴滴出行與比亞迪聯手打造D1,無疑會受益於每一位乘客和司機師傅,未來可以期待新車的使用場景,如果能夠解決續航問題,D1將很有可能遍布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