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清明節放假七天!5首古詩詞,看古人在七天長假做什麼?

2020-12-22 天天一首古詩詞

清明,原本是一個節氣,和立春、穀雨一樣,屬於二十四節氣當中的一個。在這個時間段,春光和煦,景物鮮明豔麗,所以叫清明。

古時,有三個節日挨得很近,上巳、寒食和清明。上巳節(農曆三月三),大家都結伴出遊;寒食(清明節前兩天),主要是掃墓祭祖。

白居易的詩「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說的就是寒食節回鄉掃墓的情形。後來,到了宋朝,把上巳節、寒食節和清明合三為一,變成了如今的清明節。

唐代的時候,唐玄宗頒布政令,清明節放假4天,到了貞元六年的時候,清明節的假期達到7天。

到了宋代,清明節也是放假七天(和過年一樣),供大家從容回鄉掃墓。

那麼這七天的長假,古人除了掃墓祭祖之外,還做什麼呢?

蹴鞠:

草長鶯飛的季節,最適合戶外運動。

《寒食》唐代:韋應物晴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彩繩拂花去,輕球度閣來。長歌送落日,緩吹逐殘杯。非關無燭罷,良為羈思催。

清明時節的天氣非常的好,園子裡所有的花都爭相開放。

有的人在蕩鞦韆,那鞦韆在花上悠來蕩去。有人在踢蹴鞠,輕輕的皮球在院子裡飛來飛去。

這一天,歌聲此起彼伏,一直到黃昏,吹奏的簫笛之聲一直伴著我們喝完最後幾杯。

其實,不關禁火的事,沒有燭火也無所謂,只是因為在外鄉不能回故鄉才使我心情不好。

鬥草:

這個遊戲其實現在還有人玩,不過是在秋天。我們以前叫「勾老將」。

撿起兩片樹葉,去掉葉片,用葉柄相互勾連在一起,誰的葉柄斷了,誰就輸了。鬥草遊戲和這玩法一樣,不過是在春天的時候,用新鮮的草莖相互勾連。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宋代:李清照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李清照的這首詞裡寫道:寒食節的時候,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我玉香爐裡的沉水香升出嫋嫋的青煙。中午的時候,我又睡了一個回籠覺,頭上的簪子都不知道掉在哪了。

海邊的燕子還沒有飛回來,外面的孩子們在玩鬥草遊戲。江邊的梅子已經成熟,柳樹也都開始生出柳絮。黃昏的小雨打溼了院子裡的鞦韆。

蕩鞦韆:

不僅是民間,在五代的時候,宮裡也會在清明的時候豎起鞦韆架,供妃嬪們遊樂。當時的皇帝把鞦韆叫做「半仙之戲」。美麗的女子從高空中飛撲而來的時候,的確像仙女下凡。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宋代:吳文英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清明的時候,刮著風、下著雨。我把落花掃成堆,想為它們做一個花冢,寫一篇墓志銘。

當初,我們在這小樓前分手,如今已是綠柳茵茵。每一根柳枝都是我的一寸相思之情。

我在微微的春寒當中喝醉了,在朦朧之中仿佛見到了你,但又被黃鶯叫醒了夢境。

我天天去打掃西園的樹林和亭子,天氣晴朗的時候,我依然喜歡去那裡。

你看蜜蜂頻頻的撲向你蕩過的鞦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那鞦韆的繩索上,還留有你的手握過的香味。

你怎麼還不來,我很惆悵。那臺階的幽暗處,一夜之間長出的苔蘚已經青青。

郊遊:

其實立春之後古人就迫不及待地走出門開始郊遊了。蘇軾在正月二十已經和幾個朋友出郊尋春並寫下「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騎馬踏青、尋春賞花是春日裡古人最愛做的事之一。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唐代:王表春城閒望愛晴天,何處風光不眼前。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興來促席唯同舍,醉後狂歌盡少年。聞說鶯啼卻惆悵,詩成不見謝臨川。

我最喜歡沒事在春日裡看著晴朗的天空。所有美好的風景都展現在眼前。

寒食節的時候,梨花開了,千朵萬朵像白雪覆蓋著樹枝。寒食節過後,千家萬戶又開始升起嫋嫋的炊煙。

興致來了,就和朋友們一起促膝聊天。喝醉之後放聲高歌這才是少年的本色。

聽到黃鶯的鳴叫突然覺得有些惆悵,因為詩寫完了,卻沒有知音能欣賞。

謝臨川就是謝靈運,也是山水詩的代表人物。很多詩人都覺得自己缺少知音能互通情感。

杜甫也寫過「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就是,我的意思陶淵明最了解,可惜我生的太晚了。

你看,清明節不是只有哀思,還有這麼多輕鬆、歡快的活動。

所以,清明節能祝節日快樂嗎?蒙曼曾經說:可以。因為在追思先人的同時,還得要過好當下的生活。

感謝品讀,你的留言和點讚對我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全國假日辦調查問卷:三种放假方案你選哪種?
    記者注意到,三套方案都通過調借相鄰的周六、周日保留了春節七天長假。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春節的公休日為3天,調借相鄰的周六、周日形成7天長假。按照這種方式,馬年春節可能從2014年1月30日到2月5日休息七天,前後兩個周六、周日被挪用為工作日。
  • 冬至讀古詩12首冬至古詩詞,感受古人冬至氣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讀古詩12首冬至古詩詞,感受古人冬至氣氛 冬至(今年冬至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即明天),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但是冬至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人崇尚陰陽學說,認為冬至是一年中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是陰氣最重的時候,但物極必反,陽氣自冬至後,就開
  • 一周為什麼有七天?
    本篇為《蒼穹之鐘》出版而做的增補《聖經*創世紀》裡如此描述世界的誕生:上帝耶和華第一天創造了白晝和夜晚;第二天能創造了天空和空氣;第三天將海洋和陸地分開,大地上誕生了花草樹木;第四天上帝讓日月星辰各司其職;第五天上帝讓水中長滿魚類,
  • 清明節英文怎麼說?(附2016清明節放假安排)
    (附2016清明節放假安排) 2016-03-30 11:4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從二十四節氣上講,它又是節氣之一。它是唯一一個節日和節氣並存的日子,可見古人對這一天的重視程度。
  • 「五一」放假4天,這樣拼假還能休足9天!還有這些假期也定了…
    經國務院批准,現將調整2019年勞動節放假通知安排如下:2019年5月1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4天。4月28日(星期日)、5月5日(星期日)上班。在此前國務院公布的2019年放假安排中,原本只安排今年5月1日放假1天(2019年5月1日逢周三不調休,僅在當天放假)。很多人感嘆今年「五一」小長假沒有了。
  • 古代沒一周七天概念,也沒周六、周日,那麼古代官員怎麼休息?
    其實,漢朝不是古人假日最多的朝代,中國歷史上官員假日最多的應該是盛唐。那麼盛唐官員們有多少假日呢,我們來看看。一,一切假日法制化。盛唐時一切都是法制化,所有的休息日都是國家規定的,專門規定節日的稱作「假寧令」,與今天有點類似的感覺。
  • 清明節放假安排2018高速免費_清明節是幾月幾日_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放假安排2018高速免費_清明節是幾月幾日_清明節的習俗時間:2018-03-14 12:5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放假安排2018高速免費_清明節是幾月幾日_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中元、中秋、
  • 神奇數字142857證明一周七天!為人不識數字七,就稱英雄難服氣!
    一個枯燥的七有什麼好聊的?不要小看七,可以說,整個宇宙當中,幾乎無處不存在七。從人體學來看七人體有七竅,有一個歇後語大家很熟悉,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形容一個人的慘死常用七竅流血;女性的生理周期一般為七天;人要保持健康,每天需要有七小時的睡眠。
  • 清明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為什麼既是節日又是節氣
    清明節的含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清明節氣與清明節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
  • 細說古人清明節的五大習俗,清明節與寒食節和上巳節又有何關係
    清明節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著特殊的意義,第一,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對古人的農業生產有著非常重要的依據作用;第二,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人,祭祀掃墓的節日,古代的中國是以氏族為基礎,家族為中心的社會組織,人們對於宗廟,祠堂,祖墳的祭祀極為看重,所以清明節也對中國社會關係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2021部分節日安排:連續放假+連續上班
    國務院今天發布通知,2021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一、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二、春節:2月11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上班。
  • 經典古詩詞書法賞析 哪幅讓你愛不釋手
    在一首古詩詞裡,總能找到知己;在一首古詩詞裡,總有那麼一兩句,觸動人心;在一首古詩詞裡,總會讓你我陶醉其中,仿佛讀懂了古人的內心深處。今天就一起來欣賞,經典古詩詞五首,感受古人的氣勢磅礴,感受古人的心中桃源、感受古人的處事哲學。一、一代梟雄曹操——觀滄海
  • 燈紅酒綠:為什麼古人認為酒是綠色的?
    這首詩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這首詩中的劉十九就是劉禹錫的堂兄,劉禹銅。他是洛陽的一位富商。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很有可能邀請舊人一同飲酒,暢飲人生。從古代文學的角度分析,詩詞的上闋色彩豐富,對仗工整,不失為佳句。很多解釋說,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色泡,香氣撲鼻。所以,這裡的「綠蟻」的意思是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
  • 七天登上人生巔峰就在於這幾分鐘而已!
    一年一度大長假國慶節要來了你們絕壁已經開心到不知道東南西北混跡江湖多年的小編掐指算了算
  • 你知道小學第一首宋詞是什麼嗎?古人不屑點評,卻被今人捧上了天
    浩瀚文海,幾千年古詩詞,讓我們見識了古人的智慧。如果硬要將這些作品分類,其實有一種很「野蠻」的分法,就是按古人和今天的喜好來分為兩類。有一類詩詞是古人和今人都喜歡的,比如杜甫的《登高》,古人稱之為七律第一,也被今人膜拜著;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古人稱「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今天也是愛得很。第二類詩詞則是古人和今人「口味不一」的作品。
  • 清明節放假時間2020 國家規定放假有幾天?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來臨了,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我國在清明節有著祭祖的習俗,所以在這天許多人都會選擇回家祭祖和踏青的。
  • #好吃的健身零食#七天打卡第七天-有機酸奶
    七天打卡第七天-有機酸奶健身後來一杯有機酸奶,補充蛋白質,益生菌,也可以把酸奶加入奶昔或者水果一起打成營養飲品。這種酸奶是原味的,吃起來很像小時候的那種北京老酸奶,也不是很甜,大家可以看一下配料表,每175克才含有5克糖,健康無負擔,維持腸道輕鬆,健身後來一杯,好吃又營養。推薦!
  • 古詩勵志篇:十首詩帶你看古人是如何勵志治學的
    從「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的惜時勸學,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樂觀豁達……帶你看古人是如何勉勵自己、勵志成才的!一起來看看吧!1.《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寒食節與清明節有什麼淵源和聯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出自杜牧《清明》《漫談日常生活文化》系列之傳統節日文化第7回還有一周就是清明節小長假了談到清明節就必然會聯繫到寒食節,那麼小夥伴們你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他與寒食節有什麼淵源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首先來說說二十四節氣之清明「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這古人的衣食住行及文化觀念。
  • 古人喜歡用詩詞表達感情,有很多的古詩詞都蘊含著深深的相思之情
    看看古人的說法有句歌詞說:"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當我們思念一個人的時候,寂寞空虛的感覺會越發的濃厚。相愛的兩個人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相見,該有多悲傷啊。古人喜歡用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有很多的經典古詩詞都蘊含著深深的相思之情,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如何委婉含蓄的表達"我很想你,卻再也見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