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認為,每個人追求不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是幸福。什麼樣的人最容易幸福?什麼樣的幸福最持久?欲望小的人最容易幸福,不改初衷的人能獲得持久的幸福。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幸福》講述了一對幸福的老人。這對老人生活在蠻荒的科西嘉島上,過著與世隔絕的簡單的近乎原始的生活。他們在島上相濡以沫地度過了五十年。他們是一對私奔的情侶。女方家族顯赫,男方出身普通,兩人是在愛情受到女方家長的極力阻撓時從繁華的南錫市逃到這個小島上的。可能是為了不被女方家人找到吧。五十年過去了,老頭已經八十二歲了,耳朵全聾,這位昔日的大小姐,如今滿頭白髮的老太太依舊對他的情郎充滿愛意。被問及她感到幸福嗎,回答是她很幸福。
這對老人的幸福很簡單。他們互相愛著對方,愛的濃烈。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兩人能廝守一輩子。他們衝破重重阻力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兩人都感到幸福無比。為什麼許多當初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後來結合後卻痛苦不堪,以至於最後分道揚鑣?因為他們的愛情夾雜了許多物慾和虛榮。當物慾和虛榮得不到滿足時,便互相責怪,嫌隙增大,最後分手。這對老夫妻所以幸福,因為他們愛的純粹,他們只要對方的心和人就足夠了。
現實生活中有一些普通的夫妻秉持了這一原則,他們幸福地過了一生。我見識了兩對這樣的夫妻。一對是已經過世的姨夫姨母,另一對是大姐和大姐夫。
我記事時姨夫姨母已經是老頭老太太了。我從未見過他們吵架,姨夫總是呼喚著姨母的小名,要知道他們這代人夫妻直接叫名字的很少。姨夫總是表揚姨母做得菜好吃,姨夫換個燈泡,姨母都小心地扶著凳子,眼裡有擔心更多的是愛意。因為窮他們有兩個兒子都入贅別家。姨夫有學問,被鄉政府,敬老院,糧站等多家機構聘請,日子逐漸越過越好。幾個孩子也培養的優秀。姨夫的父親癱倒以後,為了照顧方便,他們和老人住同一個屋,姨母端屎端尿一直把老人伺候到老。姨夫去世後,姨母因摔傷坐輪椅十幾年,表兄們一直耐心地伺候著,從無怨言。姨母九十四歲高齡去世。姨夫和姨母一生經歷坎坷,卻互相慰籍度過了平凡而幸福的一生。
大姐和大姐夫今年都七十多歲了。大姐夫是退休工人。姐夫年輕時在縣城工廠上班,每天騎車一個多小時回家,為的是能幫姐姐分擔點農活。他為人和藹可親,樂意給鄉親們幫忙。鄉親們念他的好,遇到重體力活也主動幫大姐。姐夫很體諒姐姐,飯菜從不挑剔,而且樣樣活都搶著幹。為了讓姐姐早點休息,他常常洗碗餵豬,伺候孩子和老人。姐姐以姐夫為榮。姐夫為人好,聰明能幹,先是提拔為科長,後來又當上了副廠長。姐夫從來沒有因為自己走高就看不起不識字的姐姐。他懂得姐姐的好,尊重姐姐,愛護姐姐。他們的孩子雖然日子都能過得去,但都不寬裕。姐姐和姐夫一起幫著孩子們過日子,至今都沒有閒下來頤養千年。姐姐操勞了一輩子,沒有任何怨言,只要姐夫在,她就幸福。姐夫也一樣,只要有姐姐他就安心。
其實幸福很簡單,看淡名利,守住初心,心態豁達就是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