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滿江紅·寫懷》通常被認為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作品,與陸遊《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一樣是我們熟知的千古愛國名篇。全詞情調激昂、慷慨悲壯,幾乎能透過字句看到900年前嶽飛在沙場上縱馬衝殺、奮勇當先的身影。
宋高宗雖然賜了「精忠嶽飛」的錦旗,但不允許嶽飛提北伐、收復汴京的事,只一心屈辱求和,嶽飛心中的憤恨可想而知。
紹興四年(1134年),嶽飛渡江北上收復襄陽六郡,宋高宗為之震驚,他從來沒想過嶽飛真的可以取得局部反攻的大勝利。
此後,嶽飛又兩度北伐,收復商、虢等州,向宋高宗提出了收復中原的整體規劃,但宋高宗隨後重用秦檜,走求和路線,南宋實際上已經完全淪為金國「藩屬」,嶽飛憤憤不平,宋高宗卻不理睬。當嶽飛第4次北伐打出赫赫聲威,連金兀朮也準備渡河逃走時,宋高宗卻急催嶽飛班師!
公元1142年,嶽飛因為秦檜等人的構陷,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宋高宗賜死,臨終留下絕筆: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嶽飛雖死,其民族氣節卻仍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面對侵略時勇敢地站起來不屈抗爭。
在中國民間,嶽飛這個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曾在著名歌唱真人秀節目上斬獲「歌王」稱號的女歌手李玟,卻因為「不識嶽飛」引發爭議。李玟曾在一檔節目中讀到嶽飛代表作《滿江紅·寫懷》,讀完後深深被打動,激動問身邊人道:「嶽飛是誰?能請他來幫我寫歌詞嗎?」
一時間,「李玟不識嶽飛」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
平心而論,李玟9歲便移民美國,不識嶽飛還能說情有可原,可怕的地方在於,近年來因為缺少基礎歷史人文知識而鬧出來的類似笑話數不勝數——
有人評價曹雪芹的《飛鳥各投林》太現代感,建議曹雪芹再去補習幾年語文;有人評價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太矯情,邏輯狗屁不通;甚至還有人吐槽老子的《道德經》文筆差,內容看不懂,建議老子再回去練練文筆.
當然也少不了李商隱被當成「冷門詩人」、其代表作《夜雨寄北》被霹靂的粉絲痛罵抄襲了霹靂這事。
層出不窮的荒唐鬧劇不禁讓人倍感迷惑:
難道現在傳統文化已經完全趕不上流行文化了嗎?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粹本應該是國人自信心的重要來源,但如今,連基礎國學常識也不了解的人卻總喜歡自詡聰明、在網絡上煞有介事地「指點江山」,以至貽笑大方。從這些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讓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讓更多的人了解國學是一件多麼刻不容緩的事。
其實無論處在人生哪個階段,讀讀國學經典都是一件可以提升文化素養、陶冶情操、培養高情商、鍛鍊口才和表達能力的好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其中蘊含無限智慧,靜靜等待你去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