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碗高郵紅湯餛飩,值得去恰!

2021-02-17 南京有個號

夏天晃到瑞金路,梧桐樹下光影交織。

金城搬離瑞金路,路的北邊,已經變得陌生。唯有路南,能撫慰唏噓的心。畢竟,吃貨們惦念的那些店,都還在老地方。

瑞陽街的宵夜、第一冰糖蜜汁藕、無名炸雞……1.5公裡的瑞金路出新後,人氣小吃還在。

甚至,你還可以在這條街上發現新歡。比如說,老上海閔記燻魚。又比如說,大開運小吃鋪。

大開運小吃鋪兩間鋪位。雖說店是瑞金路上的新面孔,但32歲的老闆竇超,算是老面孔了。

在這條街上做了十幾年服裝生意的他,決定開家高郵小吃店。

一個南京人,被高郵小吃種草,是因為自己做了高郵的女婿。

老丈人在高郵當地的餃麵店,開了不少個年頭了。在高郵,早上點上一碗麵條,下午茶來一碗紅湯餛飩,典型local日常。

純肉餡的高郵小餛飩,紅湯打底。餛飩皮薄餡厚實,肥瘦比例拿捏的又恰到好處。

竇超一吃就上頭了,便琢磨著自己也可以開一家小吃鋪。

店開在竇超熟悉的瑞金路,兩間門面。客人少的時候,開一間。客人多,兩間都開著。

不同於開了很久的蒼蠅館子,走進大開運小吃鋪的第一反應是清爽乾淨。

半開放式的後廚,不少原料是從高郵當地運過來的。

打底的蝦籽醬油,是高郵的。雪菜面的雪菜,也來自高郵。

剛開業那會,甚至連麵條都是從高郵買。後來,定製了特定的刀頭和麵粉,才做出了高郵同款細面。

價格挺友好的。陽春麵6元,小份餛飩8元,雪菜肉絲麵和青椒肉絲麵都是12元。

如果在麵條餛飩之間選擇障礙了,可以點一份龍虎鬥。8元,有餛飩,有麵條。

這一碗高郵紅湯餛飩,妥妥的高光時刻。

包餛飩的肉,都是竇超每天一早去菜場買的新鮮前夾肉。肉餡按照一定的肥瘦比,只擱了鹽和筍丁。

肉餡加筍丁,目的是為了代替味精去提鮮。小餛飩吃在嘴裡,肉餡飽滿鮮嫩。

蝦籽醬油的紅湯是亮點。底湯裡加了不少胡椒粉,微微嗆口味足。如果覺得還不夠過癮,桌上有剁椒可以自由添加。

翻牌了店裡的青椒肉絲乾拌麵,好吃不踩雷。

在高郵,幾乎每家麵館,都會有獨門熬醬油的方法。大開運小吃鋪用的是高郵當地的蝦籽醬油,鹹香特別。

麵條端上桌,第一時間快速拌勻面和青椒肉絲澆頭,讓麵條吸滿了蝦籽醬油。

夾上一筷子吸溜一口,入口鮮甜,回味又帶著辛香。簡簡單單一碗麵,很家常的味道,吃著又特別舒坦。

蒲包肉,高郵人會倍感親切。用蒲包裹著碎肉,封口紮緊。蒲包中間繫上繩子,看形狀像一個葫蘆。

放進滷水裡煮過後,剝掉蒲包。

粉白的蒲包肉很是誘人。可以直接開咬,也可以請求老闆切片。

蒲包肉入口,不肥不膩,肉的清香混合蒲草的清香,口感一絕。

蒲包肉之於高郵,大概就像餚肉之於鎮江。一口愛上!

瑞金路這家剛開業的高郵小吃店,我給你挖出來了,五星好評。

下午茶來一碗紅湯餛飩,完美假裝是個高郵人。出門,站在公園路上一時恍惚,感覺高郵在朝我招手。

是時候去趟高郵了!

攝影 / 鎵明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97路 | 南理工 | 南農 | 南大 | 高校攀比大會

關注南京人的生活 | 陪你吃逛吃逛

都在這裡

相關焦點

  • 尋味高郵,「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煮麵的時候,把盛有佐料的碗也放到鍋裡去燙,在熱力的催化下,碗裡的醬油湯底料被激發出鮮香,面熟後迅速撈起,放進已經燙好的面碗裡,撒一點蔥花,一碗陽春麵就好了。眼前這碗陽春麵,是顏色濃鬱的醬油湯底,湯汁不多,像拌麵,和以前吃的那種白湯陽春麵並不一樣。別看這面素,卻很好吃。
  • 悅讀有聲‖每個高郵人心中都有一碗陽春麵
    曾經有一位遊人吃過高郵陽春麵後,說了句「我前半生的麵條算白吃了」。也正如舌尖上的陳曉卿曾說,南來北往,至味只在人與人之間。對於每個高郵人說,都有自己最喜愛的一碗陽春麵。此陽春麵絕對不是外人簡單認知的醬油麵噢!面是鹼水面,湯是十三味。除面是本地小麥、鹽、水與食用鹼揉制擠壓而成外,關鍵的關鍵還是調料湯(也有人說是醬油),沒有簡單醬油,直接從瓶中倒出來就食用的。
  • 老湯坊|一碗餛飩,絕對是讓你的味蕾蠕動的美食!
    一碗熱騰騰的泡泡餛飩端到食客面前,只見一隻只餛飩都漂浮在上面,像一朵朵打過氣的小蘑菇,實在是很美的。泡泡餛飩的餡心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只是將精瘦的、紅彤彤的肉醬在皮子上擦一擦。但這一點點的猩紅恰是十分重要的,讓一碗餛飩生動起來。泡泡餛飩的下法有講究,因為那皮子薄如紙,也因為要讓「泡泡」之美體現得最完美。
  • 老湯坊|冬天裡的一碗餛飩,會讓你的味蕾蠕動加快!
    一碗熱騰騰的泡泡餛飩端到食客面前,只見一隻只餛飩都漂浮在上面,像一朵朵打過氣的小蘑菇,實在是很美的。泡泡餛飩的餡心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只是將精瘦的、紅彤彤的肉醬在皮子上擦一擦。但這一點點的猩紅恰是十分重要的,讓一碗餛飩生動起來。泡泡餛飩的下法有講究,因為那皮子薄如紙,也因為要讓「泡泡」之美體現得最完美。
  • 淮揚市井的風韻和溫情,就從一碗麵條慢慢品味吧(中集)
    揚州雖不是麥子的主產區,但卻擁有種類極其豐富的麵條,成都美食家費執御在嘗過揚州的麵條之後,盛讚「楊郡麵館,美甲天下」,並提詩:「揚州好,問鶴小樓前,入夏恰宜盤水妙,浸晨還喜過橋鮮,一箸值千錢。」 說起麵條,特別是湯麵。南北方的執念差別很大,北方在面本身要下足功夫,風味各異;而南方尤其重視那碗湯,面呢,反倒更多都是單一的鹼水細面,為的是襯託湯頭和澆頭的滋味。
  • 「餛飩」到底是什麼? | 風物研究所
    先拿一張麵皮放在手心,然後在麵皮中間放上餡料,再把麵皮摺疊起來,隨後把口捏緊,一個餛飩就包好啦。等等,這難道不是包餃子嗎?到底餛飩和餃子有什麼區別呀? 「餛飩」之名與其本身是面制食物有關。漢代楊雄《方言》載:「餅,謂之飥,或謂之餦餛。」
  • 一碗熱餛飩的道義力量
    新華社長春11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張建)贈人一碗熱餛飩,或許沒有什麼,但就因為一碗熱餛飩引發了關於慈善、道德和尊重等話題的大討論,卻引人深思。  吉林省長春市一家非常不起眼的餛飩小店,一位行乞老人經常光顧,常錯把遊戲幣當成硬幣來買吃的,這家店的主人從未告訴老人,照樣給老人付貨。此事被網友「曝光」後,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就感動了無數網友。
  • 餛飩江湖
    羊肉餛飩就煮在這樣的一鍋湯裡,湯醇而不厚,酸而不尖。這樣一碗滿噹噹的餛飩端上桌來,湯麵漂著提味的香菜末兒,熱乎乎地大快朵頤一番,渾身都會舒暢許多。  清湯抄手,是與紅湯抄手比較而言的。清湯,就是湯底沒有紅油。
  • 記憶中的油條餛飩湯!
    老闆,兩個油條再添點餛飩湯!即使是離學校一百米也能聽到的聲音,香酥的油條,一碗骨頭湯餛飩,真是太香連。(注,家鄉話味道好極了)早上來到早餐店:兩個油條一碗餛飩。油條放在湯裡沾一下,一口油條,喝口餛飩,吃的飽飽打嗝,回味無窮,那叫一個舒服。如此絕配的早餐,完美的結合,勾起我想學的興趣。經多次和店家溝通,同意星期六,讓我學一天。
  • 大概也就是一碗餛飩的時間?
    今夜,大概只有耳光餛飩能安慰我了。(真心話)兜兜轉轉又一年,劉強東性侵案又有更新。這次,東哥直接變成了時間計量單位,「一東=兩分鐘」的梗,直接刷屏社交網絡平臺。據悉,今年9月,劉強東將面臨開庭聽證,風雲又將再度興起。小編特去網上搜索了下,此次案件一出,不僅讓劉強東和奶茶妹妹上熱搜,京東的股價也下降了不少。
  • 一碗餛飩能有多好吃?能讓人從北吃到南!
    天津的餛飩,對於內餡兒和形狀不是特別在意,天津的餛飩就是用筷子或者是別的工具在餛飩皮上一抹,隨手一捏就行了,皮很薄餡兒少,吃起來更像片湯。一碗餛飩好不好吃,熬湯的材料很重要,豬骨和雞架是關鍵,味道醇厚湯頭透亮,再往湯裡甩個雞蛋撒把香菜才算完美。回民區也會用羊骨代替,湯又白又濃又香,不能放冬菜搶戲,喝的就是那個鮮亮勁兒。
  • 冬天熬餛飩湯,骨頭是涼水還是開水下鍋?店主:加2物這樣熬才好喝
    冬天熬餛飩湯,骨頭是涼水還是開水下鍋?店主:加2物這樣熬才好喝!吃餛飩必須得有湯,特別是冬日裡,一碗滾燙的餛飩湯裡飄著餛飩,邊吃餛飩邊喝湯,那滋味不止是好吃,還能驅寒暖身。雖然用大地魚熬出來的湯非常鮮美,但是還是稍有海鮮的腥味,沿海以外地區會有人不喜歡,如果用豬骨加雞骨熬製餛飩湯,會適合更多人的口味,讓更多人喜歡上這一碗餛飩湯。用豬骨和雞骨熬製餛飩湯,到底該怎麼做?是涼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熬?這個問題眾說不同,有說開水下鍋熬,有說涼水下鍋熬。
  • 豬肉餛飩|一口一個好味道
    關於「餛飩」這個名字,有許多說法。比如有說法是這一名源於「混沌不正」的天象,或僅是因為這密封的麵食沒有七竅,便謂之「渾沌」。羊肉餛飩就煮在這樣的一鍋湯裡,湯醇而不厚,酸而不尖。 這樣一碗滿噹噹的餛飩端上桌來,湯麵漂著提味的香菜末兒,熱乎乎地大快朵頤一番,渾身都會舒暢許多。
  • 王道:高郵美食名詞解釋
    這有個名堂,叫做「一壺三點」。——《八千歲》汪曾祺。1991年秋,汪曾祺回到高郵用餐時,當地改以「五點一壺」招待,即一壺茶,點心有蟹黃、冬筍、燒賣、湯菜、翡翠、豆沙、蒸餃等。高郵「十二紅」「……還有一個風俗,是端午節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十二紅裡我只記得有炒紅莧菜、油爆蝦、鹹鴨蛋,其餘的都記不清,數不出了。
  • 新鮮熱乎的餛飩,來一碗!你會得到人間美味!
    如今的「天下通食」除了廣東雲吞,四川抄手,福建扁食,江西清湯等不同稱呼外,江浙一帶的餛飩還有大小之分。街頭幾乎見不到大餛飩的身影,就連自個兒家裡也只包小餛飩。關於「餛飩」這個名字,有許多說法。比如傳說是源於當時匈奴的「渾」氏和「屯」氏,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所以以這兩姓為名再吃掉那包了肉餡的小物什。
  • 朱桂明|美食美文三篇《高郵茨菰》《也話「鹹菜茨菇湯」》《涼拌風菜心》
    每當讀到這一段文字,後輩同鄉的我,尤感親切。豈止汪老如此,我們這一輩亦如此。紛飛的大雪,熱氣騰騰的鹹菜茨菰湯,這就是冬天的家,這就是冬天的故鄉。此菜本是用來居家應急的,經汪老《故鄉的食物》這麼一渲染,現在大飯店居然也做,名聲鵲起也。做此菜,得用高郵茨菰,否則,做不出汪老筆下那個味。在北京,汪老也做過鹹菜茨菰湯,連他自己都不喜歡喝,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 餛飩調湯時,有人用大骨,有人用雞湯,加上此菜,湯鮮味濃還營養
    餛飩是一道傳統麵食,全國各地的叫法不太相同,有些地方叫雲吞,有些地方就包面,還有些地方叫抄手,它薄皮肉餡兒,鮮香美味,天氣漸冷的時候,吃一碗熱騰騰的餛飩
  • 美食推薦:中國到底哪裡的餛飩最好吃?
    習揲弘錁騖蓆蛟饅驀騫苽阰旵塸掵嵬鵧峉軔庉驫翩顩檏藨歋燠嘰蓚乕敵濁砧鉔疫玄雃縱灤鸒衕乲譄繧轔賜蹣建琈釀紅湯抄手,就是湯底加辣了吧?不,還要加麻。鋗縱亄姵盋辻泱幧縞妿洰毝詿皳酻豉猞碊訖娙碿蔛鐧會烯椕玤罊衒遉籒愐槲蕁籭癀尃倝礖貙腮偠舕謫拝煽欓驔捫橢紅油鮮明光豔、海椒熱情誘惑、花生碎酥脆利落、抄手白淨溫軟,點綴著的碎綠小蔥安靜地請你領教這一碗味道。
  • 浙江新聞:連餛飩皮都是由茭白做的 一碗餛飩贏了一場烹飪大賽
    很多人對這些作品的第一印象都是:你確定,這是用茭白做出來的?為此,浙江新聞客戶端獨家搜羅了大賽前三名獲獎作品的製作「秘笈」,並採訪了冠軍廚師,請他來為大家傳授一下家中日常做菜時如何烹製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茭白佳餚?
  • 苦等六年,這條「美食高鐵」今日終於售票開通!
    推薦店裡的乾絲、獅子頭、燒麥和豆包皮,而且價格也不算很貴,值得一去。《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沈宏非來揚州必打卡,甚至感嘆道:沒有一碗街頭乾拌麵配鴨雜湯的夜晚,將最難將息。以前高郵沒有高鐵站,想去需要從揚州坐汽車才能到,交通不便以至於很多人都錯過了這座小城,但也是因為這樣,高郵人的日子依然過的從從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