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時,為啥美國大兵要在頭盔上放子彈?做法高明、作用很大

2021-01-12 網易

2021-01-10 03:35:11 來源: 李晴娛樂專家

舉報

  導語:越戰時,為啥美國大兵要在頭盔上放子彈?做法高明、作用很大

  1955年在二戰剛剛結束不久,美國為了以後的稱霸計劃做部署,需要在全球各個地方建立有限的後勤保障基地,而當時最弱的就當屬東南亞地區了。所以美國挑了剛剛處於獨立狀態下,國情還未安定的越南下手,挑起北越和南越的矛盾,至此越南戰爭爆發。面對經濟和軍事等各方面都甩開自己好幾條街的強大美國,越南可以說沒有任何的勝算可言,而在美軍眼裡同樣這樣戰鬥輕而易舉就可以拿下。

  

  結果最後的劇本並沒有按照美軍所設想的方向走,越南在中國和蘇聯的幫助之下,解決了後勤補給的問題,從而開始利用環境的優勢和美軍展開了拉鋸戰消耗戰。結果這一消耗就是20年的時間,最終無奈之下,因國內經濟崩潰,美軍只能宣布撤軍。不過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的單兵武器裝備並沒有現在的那麼華麗,所以經常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讓我們看不懂的操作,比如說美軍在頭盔上放子彈和各種小物件。

  

  對於這點很多軍迷都非常的好奇,為何美軍有這樣的奇葩操作呢?而這其中綜合原因來講的話,跟行軍以及當時軍裝的局限性有很大的關係。美國士兵當時的軍裝容量非常的有限,除了攜帶一些重要的物資之外,很多東西都裝不下,所以士兵們為了能夠保持戰鬥力,攜帶更多的子彈,只能把可利用的空間利用起來,當然在頭盔上也不放過,可放置菸草、藥品、繃帶等物品的。

  

  之所以將它們放在頭盔上,主要就是為了防潮。畢竟越南的叢林非常的溼熱,行軍的時候汗水必定會打溼衣服,從而將它們放置在頭盔上也是為了保險起見。而除了這個之外,也有的美軍士兵在頭上放置一些庇佑的東西,比如說放黑桃A撲克牌,這麼做是因為黑桃A代表著死亡的意思,至此士兵們放在頭盔上有著避開子彈的蘊意,當然這些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並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只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已。

  

  所以這些操作,基本上跟我們從第一眼看到時聯想到的作用差不多,不過這等行為在關鍵時刻起到的作用還是非常奏效的,如果發現戰友倒地和中彈的話,可以最快速的進行緊急的營救,減少士兵們的傷亡率,對整體部隊的作戰能力有重大影響。不管怎麼說,美軍的這個做法也是物盡其用了,不得不說,美軍士兵還是非常聰明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國大兵頭盔蓋手雷,居然真的「毫髮無傷」,數秒後倒地身亡
    這些年各種戰爭題材電影,電視劇爭奇鬥豔既有《集結號》、《亮劍》這樣的經典之作,也不乏有各種雷劇誕生,手榴彈扔飛機都算是小意思,飛針、石塊,鷹爪功、會拐彎的子彈,簡直讓人目瞪口呆。相比之下拿敵人當掩體,或者把手雷擊飛簡直是一股清流。在入伍培訓時,教官會告訴你要迅速找到掩體臥倒,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掩體。
  • 戰爭中,為何美國士兵要用彈匣敲擊頭盔?老兵對這動作情有獨鍾!
    彈匣一直以來是提供供彈的設備,在電影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美國士兵在更換子彈時,會拿著彈匣在自己的頭盔上敲打一下。」很多網友看到這樣的場景都會引發疑問,這個動作究竟是有什麼作用呢?從二戰時期到越戰時期,美國部隊的士兵就流傳著「彈匣敲頭盔」的動作。
  • 河內漢娜的心戰宣傳:美國越戰老兵的夢魘之聲
    「河內漢娜」的心戰宣傳節目細節鄭氏午的節目很正規,每期廣播的時長為30分鐘,並且節目開頭都相對固定,即鄭氏午用冰冷的英語念出的「大兵們,你們的政府不在乎你們的死活,官僚們命令你們去送死」或「不要相信他們,他們欺騙了你。大兵們,你們知道,你們無法贏得這場不正義的戰爭。」
  • 印度士兵裹頭巾半小時,直接戴頭盔不更快嗎?少將:對作戰有利
    導語:印度士兵裹頭巾半小時,直接戴頭盔不更快嗎?少將:對作戰有利對於士兵來說,在戰場上首要任務是殺敵,但也要懂得保護自己,雖然說無法預測子彈還有炮彈的位置,但卻可以利用各種東西來躲過一劫,比如穿防具就是必須要進行的流程。現代的防具有防彈衣和防彈頭盔,這兩樣東西可抵禦部分槍械打出的子彈,不過要是狙擊槍的話很輕易就能突破防禦,實施最大殺傷。
  • 全球最兇悍兵器:「十八剁」長相霸氣,美國大兵在越戰中廣泛使用
    導語:全球最兇悍兵器:「十八剁」長相霸氣,美國大兵在越戰中廣泛使用這個世界上曾經出現了很多的冷冰器,有些冷兵器雖然小,但是看起來殺傷力卻巨大無比。比如說梅花針,還有袖箭。不僅是刀身,就連刀柄上也含有毒素,不禁讓人感覺不寒而慄,因為這種冷兵器實在是太讓人感覺到後怕,同時還給人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上的傷害。第二款尼泊爾鯊魚砍刀,看這個造型就知道它也是一款殺傷力不小的冷兵器,這把冷兵器的刀面非常的寬,能夠對人造成不小的傷害和打擊。據說鯊魚頭都能夠直接一刀下來,可見其兇狠的程度了。
  • 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負重多少公斤?答案出人意料:傷害比戰損還高
    很多軍迷會發現一個問題,美國大兵外出執行任務時,經常會全副武裝,幾乎防護到了牙齒。所以大家會納悶,他們穿的這麼多,到底重不重呢?根據美國國防部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中東作戰的美國士兵,平均負重高達53公斤...這個結果可能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誰也沒有想到,美國大兵平時執行任務要負重100多斤,這要擱在普通人身上,別說打仗,就是出去走兩步都感覺困難......其實,美國國家安全中心對此也早有看法,他們認為美國士兵因負重造成的脊柱、肌肉、骨骼等損傷,甚至比一般戰損的比例還要高,所以當下很有必要給美國士兵減負。
  • 越戰最經典士兵照:這個美國兵後來怎樣?鋼盔上的字一語成讖
    更搶眼的是,他鋼盔上的塗鴉:戰爭就是地獄(WAR IS HELL)。 美國大兵自帶塗鴉屬性,無論是胳膊、鋼盔還是炮彈、坦克、飛機上,經常用恣肆的塗鴉來表達對戰爭的感受。當然,通常都是「負能量」的感覺。
  • 戰場上殺死一個戴頭盔的美軍有多難?說了你可能不信
    眾所周知,在戰場上,士兵們除了要配備精良的武器,還要配備堅固的防身裝備,前者能殺敵,後者能防護士兵,減少傷害,增加生存的機率。要說到防護裝備,就要看看號稱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的防護裝備到底有多強了。
  • 紅色警戒2之小知識——美國大兵
    美國大兵(E1)美國大兵是盟軍部隊的基礎步兵,接受過基本的作戰訓練。使他們能夠有效地駐紮民用建築,並將其用作臨時防禦工事。每一個美國大兵都裝備了一把幽靈衝鋒鎗(步行時使用),和一把M60通用機槍(部署時使用)。他們穿了一件帶護肩的複合作戰背心和一頂帶護目鏡的合成頭盔。遊戲的檔案表明,大兵的標準武器是M60,其部署的武器是「para」。
  • 美國大兵一年打掉1000發子彈,俄軍500發,我們是多少?
    導語:美國大兵一年打掉1000發子彈,俄軍500發,我們是多少?在古代戰場上,士兵們只能夠依靠冷兵器來對敵人展開攻擊。但是,在近代中,隨著科技發展水平越來越好,子彈應運而生。如今,世界上面有三個國家軍事力量非常強大,分別是我國、俄國、美國。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但是子彈仍然是必不可缺少的物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國家的軍人能在一年的訓練時間內用掉多少子彈。首先,先從美國開始說起。此國是軍事第一強國,在建國的幾百年中,有90%以上的時間都在戰爭中度過,因此,美軍士兵平均能在一年的時間內打掉1000發子彈。
  • 美國大兵留在越南大量混血兒,總統派飛機去接他們,為啥墜機了?
    這是因為,多年的越戰,美軍長期在越駐紮,與本土的女子發生婚外生子,產生了大量的越美混血兒。 這是戰爭的悲哀,平民的遭遇,無奈的現實。 這些孩子是無辜的,但由於是美國大兵父親,對越南這個十分排外的國家來說,他們備受歧視。
  • 越戰最經典士兵照:這個年輕美國兵後來如何?鋼盔上的字一語成讖
    更搶眼的是,他鋼盔上的塗鴉:戰爭就是地獄(WAR IS HELL)。美國大兵自帶塗鴉屬性,無論是胳膊、鋼盔還是炮彈、坦克、飛機上,經常用恣肆的塗鴉來表達對戰爭的感受。當然,通常都是「負能量」的感覺。圖:美國大兵的塗鴉秀這個士兵的塗鴉,來自南北戰爭中北軍將領謝爾曼的演講名言:「您不知道戰爭的可怕。我經歷了兩次戰爭,我知道。我見過灰燼中的城市和房屋,我看到成千上萬的人躺在地上,他們瀕死的面孔抬頭仰望天空。我告訴你,戰爭是地獄!」
  • 解放軍體格真不如美國大兵嗎?其實精瘦男比肌肉男更適應現代戰爭
    熟悉二戰以及越戰的朋友們應該都清楚,那個時候的美國大兵可並不像現在這樣魁實,身材普遍偏瘦,和其它國家軍人並無二致,大家之所以會形成美國軍隊肌肉男林立這種刻板印象,是因為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湧現出一批以強壯男性為主角的電影。
  • 美軍在頭盔上裹漁網有啥用?並不是裝飾品,二戰拯救了20萬士兵
    導語:美軍在頭盔上裹漁網有啥用?頭盔是士兵的主要防具之一,二戰時期的頭盔還沒有具備有能夠擋子彈的功能,但用來檔一些彈片還是可以的,通常頭盔都是用精鐵製造而成的,會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光芒,如果是在戰場上非常容易暴露自己,所以各國會給頭盔塗上油漆,確保不讓頭盔出現這樣的情況,然而士兵作戰的環境不固定,要是頻繁的刮擦油漆也很容易掉落。
  • 上世紀各國頭盔對比,東德貨能抵禦步槍子彈,中國貨能媲美蘇聯
    鋼盔在戰爭中屬於士兵的基本防護品,用於彈片的防禦,對士兵的頭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且根據科學計算,鋼盔外形一般都設計為弧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弧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非正中來向的子彈滑過,在某種程度上減少士兵傷亡。
  • 越戰被子彈打到變形的帝舵水鬼,50年後修復還能佩戴
    過去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家中收藏了珍貴古董表然後意外被後代發現結果賣出好價格的案例,或是像2020年初我們也曾報導過一位美國老兵在從軍期間入手了一隻Cosmograph 6263 「 Paul Newman」,結果40年後估價發現價格翻漲超過一千倍的幸運故事,這樣的手錶驗證了「愈陳愈香」的道理,不過這次要看到的古董表可就沒有這麼童話般的發展了
  • 戰場上的仁慈子彈,中彈後反而能多活1小時,美受傷大兵很歡迎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子彈是熱兵器時代最基礎的殺傷工具。為了加強子彈的殺傷能力,各國軍工企業使出渾身解數增加彈丸的重量和子彈出膛的速度。因為根據物理學規律,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快,其蘊含的動能就越大,其產生的破壞力也愈發驚人。
  • 美國全能頭盔:內有風扇,能擋AK子彈,還可紅外探測
    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上減輕部隊的傷亡程度,人們開始在士兵們的防護裝置上下功夫,而早在一戰時期,士兵們不可或缺的防護裝備——鋼盔就誕生了。後來經過不斷的調整,鋼盔的性能逐漸趨向於完備,然而雖說鋼盔的防護能力還行,但是武器裝備的進化並沒有停止,因此鋼盔的演替過程也不會告終。最近在網上看到了很多奇特的頭盔圖,剛開始的時候以為那是某家公司的建模,後來查過資料後才發現卻有其物。
  • 讓美國大兵吃到吐的斯帕姆午餐肉
    二戰時,斯帕姆午餐肉,是美軍的野戰主食。整個二戰期間,一共製造了40億盒之巨,可謂天文數字,不僅供參戰的美國官兵食用,還曾作為軍援物資,大量提供給蘇聯、英國、大英國協軍隊食用,抗戰時的中國軍隊也獲得了數量不菲的午餐肉罐頭。
  • 全指手套是美國大兵的標配,為啥我們士兵常用半指手套呢?
    導語:全指手套是美國大兵的標配,為啥我們士兵常用半指手套呢?軍人是維護國家安寧和世界和平的重要角色,他們是國家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後一道屏障。在很多時候,災難發生時,我們都能夠看到軍人的身影,他們永遠都是最美麗的逆行者。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府武裝力量,也就是我們說的軍人。不同國家的軍人所使用的武器,以及服飾裝扮或者是身上的裝備部件都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常看到軍人的手上都是帶有手套的,美軍的多是全指手套,而我們國家的則是半指手套,這是有什麼講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