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教授、副教授給高中生當科任老師,上課教學、早讀晚修、出題改卷、面批筆談……8月28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舉行外聘華師「課程專家」聘任儀式及省級示範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10位華南師範大學的教授、副教授、博士、講師受聘於華附一年,擔任科任、選修課等課程老師,這在廣東還是頭一回。
上課教學改作業,工作一樣不少
華南師範大學是教師的搖籃,老師的老師教高中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據了解,華附此次特聘的10位「課程專家」來自華南師大文學院、數科院、物電學院、化學學院、生科院、經管學院、歷史學院、地科院、計算機學院,10位專家教授將到校參與常規課堂教學和校本選修課教學實踐研究,從9月開始,聘期一年。
這10位大學老師的任務分別是:數學科學學院的楊坦博士、地理科學學院的張林英副教授、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的許桂清博士、計算機學院的黃華毅講師將對華附的奧林匹克競賽課程提供更多的幫助,以豐富華附原有的100多門校內選修課;經濟管理學院的連洪泉博士將進行華附大學先修必修課教學;文學院中教法教研室主任周小蓬副教授、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謝潔瑕副教授,歷史文化學院的黃牧航教授、化學學院的鄧峰副教授、生命科學學院的伊珍珍教授將進行行政班教學。
例如,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教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周小蓬9月1日開始就將成為高一一個班級的語文老師。「在大學,我是教語文老師怎麼教語文的;到華附,我當一個班的語文老師,每周五個課時。」 周小蓬說,今年開始高中使用新教材,她也是教材組專家之一,兼顧大學教學工作的同時,給高中生上語文課可以得到一線最鮮活的教學體驗。
華附校長姚訓琪介紹,教授、博士、講師們到華附不是偶爾輔導,而是真真正正地當科任老師上課,帶一個年級,比如華師大化學學院的鄧峰教授擔任高二兩個班級的化學老師,「沒有助手,這兩個班這一年的化學老師就是他了。這些教授在完成自己在華南師大的教學科研工作之餘,還要像普通中學老師一樣擔負起日常教學工作,早讀晚修、出題改卷、面批筆談一個都不會少,相比起大學裡的動輒上百人數百人的大課堂,中學裡四五十人的小課堂規模可謂是充滿了各種意想不到的挑戰。」
廣東「新師範」建設改革探索
華南師大的老師進入華附課堂,源於近年的教學改革和探索。華附被廣東省教育廳認定為第一批省級示範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同時,經雙方商議,華南師大和華附將合作共建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基地,以促進華附的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因此有了這次特聘行動。
「建設省級示範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是推進廣東『新師範』建設的重要改革舉措之一,華附入選首批名單,意味著與高校在教育教研方面將進行更多實質性的改革探討、深度合作,將繼續勇當廣東教育改革『排頭兵中的排頭兵』。為了持續進行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專題研究、協同教研、定期培訓、崗位交流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合作選擇。」姚訓琪表示,外聘多位華南師大課程專家進入華附課堂、進行為期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是華附「不走尋常路」的探索,不但有利於提升師範生的培養質量及職前培訓的水平,更有利於提高華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校教師科研水平和專業素養等核心競爭力。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