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諍言論世】何謂中國節?

2021-02-19 欽明書院

  記得小時候有一年,立冬過後的某一天,處在中國北方的家鄉還下了一場大雨。我記得很清楚,雷雨交加之中,祖父帶著伯父和父親趕回家來。冬天下雨難得一見,而冬天的雷就好像六月的雪一樣,堪稱奇聞了。

  今年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暖冬,冬至之時的濟南又下了一場雨。這本也足以讓人驚訝不已了。然而,不知是早已習慣了暖冬的雨,還是壓根兒就忘記了冬至作為節氣的意義,人們似乎對這場雨沒有特別的驚訝。只不過,人們對此的漠不關心,並沒有絲毫減弱冬至對世人的殷切提醒。小時候,經常聽祖父說,到了立秋那一天,知了喝了秋水,就再也叫不出聲了。我沒有專門去觀察過,也從未有經驗能驗證祖父的說法。但我仍舊清楚地記得,小時候有多少次,我總是在炎夏的酷暑難耐中,期盼立秋那天的到來。因為我深深地知道,不管立秋的前一晚有多麼得酷熱難當,而一旦立了秋,當天晚上就一定能睡一個安穩覺了。今年的冬至也仍舊堅守著它作為節氣的意義。這不,瀰漫在北方數天的霧霾天氣,冬至一到,就被與之隨行的降雨與冷氣驅散無餘了。於是,北方又迎來了湛藍的天空和溫煦的陽光。


  

  按照中國傳統的曆法,也就是現在通行的農曆,一年被分作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都具有特殊的意義,而冬至尤其不同。霜降到冬至,剛好整整兩個月時間。而寒風吹徹之中,北方的落葉喬木,到這時差不多隻剩下光禿禿的枝幹了。生氣蟄伏,萬物蕭索,這時已然是典型的北國冬日風光。然而,冬至才過,白晝就一天長似一天,天氣雖然還在繼續轉冷,而陽氣已然發動了。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光禿禿的枝丫上其實並不是一無所有,芽苞早已悄悄爬上枝頭,滿懷生意,只待春風一吹,江河凍釋,萬物復甦,生意便噴薄而出。而春天的風實非忽然而有,冬至的一陽初動,早已為春風的吹拂慢慢積累著力量,這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冬至作為節氣,是陽氣生發,萬物生意萌動的時節。職是之故,中國人才把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當做一個節日來度過。

  冬至作為一個節日,其所具有的意義,是很能代表中國節日的特色的。中國人的節日並不是隨意的施設,而是對天地本有的節度的一種揭示,是對天地之道的順應,同時有著對人的深刻關懷。遠的不說,我們都能理解和體會的是,冬至這天,北方人往往有喝羊湯或雞湯的習慣,雞羊都稟性溫熱,可以幫助陽氣的生發。這是中國人特有的過節方式。對節日的慶祝,即是對天地之道的順應,也是對人道的順應。試想,如果在冬至吃上幾塊西瓜,嚼上幾根冰棒,恐怕很多人都要生病了。中國人的節日,不僅是對身體之道的順應,同時也是對心靈的一種安頓。中秋是一年月亮最圓的時候,有道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天道的變換,也在向人們提醒著人事的變遷。中國人把中秋這天定為團圓的節日,是對另外一種天道自然的維護。四時變換,固然是天道自然之變換,而人倫親情又何嘗不是天地所命定。


  

  中國人的節日並不是人的造作,而是對天道自然的順應,也是為了人事而作。這些節日時刻提醒著中國人,你們每一天的生活,都要順應天道自然,同時也要呵護人間的情義;它們也在提醒著人們,這其實是一回事情。中國節提醒著中國人,你們的生活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你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生機的天地之間,你們生活在一個有著真情真義的人世之上;並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人怎樣去對待天地,怎樣去對待他人。不知不覺之間,天地不再是那麼地變幻不定,而是可以像父母般仰仗依賴,讓人安心,而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也開始在默默流淌。於是,過著天地自然賦予的節日的中國人,總是會有著他們對待節日的特有的鄭重,過節的方式裡面,固然有滿心的喜悅,抑或也有悲傷,但總也是會懷著對天道人事的虔敬。於是,中國人在中國節裡面,帶出了他們生活特有的安詳。

  至此,我們對何謂中國節這樣一個問題,也就有了些許的理解和感受。中國節,正是那基於對人事製作,順應天道自然,使人在對天地的敬畏仰仗之中,過上一種有人的尊嚴的生活的節日,它使中國人在尊嚴與安詳中度日。它既是天地的節日,也是人的節日,是對超越者的敬畏,也是對人間真情的維護。它也在不斷地告訴我們,這其實是一回事情。愛你的父母親人,便是愛天地萬物,這中間不需要任何第三者的插足。敬重天地之節度,中間便有人道之尊嚴。


  

  一百年來,中國人越來越忘卻了中國節的意義,也越來越遠離他賴以生活的天和地,越來越遠離了自己的內心,越來越疏遠了自己的親人。最近有人說,現在各種各樣洋節的充斥令人擔憂,尤其是今日舉國狂歡的耶誕節,於是有了類似於集體文化無意識的指責與申斥。同時,也有人發文聲稱表示不滿,認為指責者不夠寬容,又硬要將宗教徒的節日說成是普世之價值。

  而我卻總是覺得,集體文化無意識這樣的思想產品,又哪裡不是洋貨,哪裡不是舶來品?何況,中國人所忘卻的,恐怕不僅是文化意識,更加是他們的內心與本性;不僅是節日的傳統,而更加是作為中國節的節日本身。他們更加忘記了,作為文化傳統的節日裡面,其實蘊含著作為節日本身的中國節。指責大眾過洋節的人或許並不明白,問題的根本不在於大眾過了洋節,而在於,中國節被忘卻之後,蘊藏著中國節的節日傳統被冷落之後,中國人過節這回事情已經變得不再可能。如果節日只是剩下了狂歡和放縱,而沒有了敬畏之情,節日的意義又在哪裡呢?而那些批判指責者不夠寬容的人或許也並沒有意識到,早已被中國節滋養起來的中國人,在忘卻與背離中國固有之節日以後,任何節日都不可能向他們敞顯了。他們更不知道,所謂的節日寬容,正是埋葬節日本身的野墳墓。洋節也或許可以去過。但我又想,一旦沉睡的中國人,有朝一日開始正兒八經地考慮如何過節的問題的時候,一旦他們重新過上了作為節日本身的中國節,那他所拾起的就不僅是文化傳統了,他們已然有了過真正節日以及過真正生活的底氣和能力。可是,到那時,他們還會那麼興致衝衝地去過各種各樣的洋節嗎?又或者,他還會去選擇過任何一種宗教節日嗎?

  問題的根本並不在於我們過了什麼樣的節,而在於我們有沒有去過作為節日本身的中國節。

 

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諍言論世】就倡議廣興二氏之教與民間信仰一事與秋風先生商榷

【諍言論世】崇高的職業化遊戲

【諍言論世】從「殺人狂魔的父子關係」說回來

相關焦點

  • 魯迅論《世說新語》
    20世紀上半葉的「世說學」,魯迅是繞不過的一座路標。其《中國小說史略》(1923)、《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1924)皆有專章論述《世說》,而其演講稿《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1927),則又率先揭櫫「魏晉風度」之要義,從此,《世說》不僅成為吾國文學史、小說史研究之重鎮,更成為士文化史、精神史、心靈史研究的重要對象。
  • 《黃帝內經.素問》 六節藏象論第九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黃帝問焉
  • 中國傳統戲曲,戲曲論,賓白論與音律論
    大家好,我是周明霞,今天我給大家了解一下中國傳統戲曲,戲曲論,賓白論與音律論。何謂「賓白」?徐渭《南詞敘錄》說:「唱為主,白為賓,故日賓、白,言其明白易曉也。」這是一種看法。明代單宇《菊坡叢話》認為:「兩人對說日賓,一人自說日白。」這是又一種解釋法。
  • 劉小楓:何謂世界歷史的中國時刻
    倘若如此,夾在中間的一章(第四章)雖然篇幅最短(除作為引言的第一章外),其論題就具有隱藏意味,它恰好涉及崇尚法術何以不是「德」政的問題。一旦意識到這一點,這一章最後一節說的「事情」就值得我們仔細品味:「陰謀」可用於「修德」也可用於「逆德」。
  • 何謂之華,何謂之夷——論「中原天下觀」與「華夷變態論」
    解讀古代東亞歷史與意識形態,必須要了解「中原天下觀」與「華夷變態論」,這兩種意識形態貫穿中國歷史上由統一到分裂,再到統一的過程,也貫穿於中原王朝與周邊國家交往
  •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學習討論
    素問·六節藏象論原文     黃帝問曰:餘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
  • 劉強:《〈世說新語〉研究史論》
    第五節 劉辰翁與《世說新語》第六節 宋代的「世說體」仿作第四章 明代的「世說學」第一節 何良俊及其《何氏語林》第二節 王世貞與《世說新語補》第三節 王世懋的「世說學」>第一節 李審言的《世說新語箋釋》第二節 魯迅與《世說新語》及魏晉風度研究第三節 劉盼遂及其《世說新語校箋》第四節 程炎震的《世說新語箋證》第五節 沈劍知及其《世說新語校箋》第六節
  •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黃帝問焉:餘聞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
  •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黃帝問曰: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奈何?
  • 古拳譜:《太極拳十大要論》之「三節論」
    夫氣本諸身,而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之宗旨,唯分為三節而論,可謂得其截法。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頭為上節,胸為中節,腿為下節。以頭面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以中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以腿言之: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以臂言之:膊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手言之:腕為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
  • 「內江」發揮自身優勢 建諍言獻良策——民盟東興總支學習中共十九...
    會議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圍繞「辦好自己的事」「科技自立自強」「實體經濟」「新發展格局」等14個關鍵詞、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以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等內容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解讀。
  • 練習太極十要論
    夫而後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終歸於一氣矣!二氣: 天地間,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嘗有直而無曲者矣。蓋物有對待,勢有回還,古今不易之理也。故嘗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
  • 從小到大13張照片,告訴你何謂風華絕代
    從小到大13張照片,告訴你何謂風華絕代提及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伊莉莎白二世是目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她的美貌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燦爛的笑容,略施粉黛,依舊美得清新脫俗。現在來一組伊莉莎白二世從小到大13張照片,告訴你何謂風華絕代。
  • 線上建諍言 遠程謀良策
    繼10月18日舉辦首場港澳委員線上協商座談會之後,11月20日,市政協組織內地委員、港澳委員及我市有關職能部門、醫療產業企業、醫院代表,圍繞「推動中山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線上建諍言、遠程謀良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大灣區推進生物醫療科技創新。今年8月至9月,市政協成立「推動中山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課題組,深入廣州等地調研考察形成調研報告。
  •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學習
    素問·六節藏象論 原文  黃帝問曰:餘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
  •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宗白華先生在閱讀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宗白華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到「世說新語時代」則登峰造極了(《世說》載「溫太真是過扛第二流之高者。時名輩共說人物,第一將盡之間,溫常失色。」即此可見當時人物品藻在社會上的勢力)。中國藝術和文學批評的名著,謝赫的《畫品》,袁昂、庾肩吾的《畫品》、鍾嶸的《詩品》、劉勰的《文心雕龍》,都產生在這熱鬧的品藻人物的空氣中。後來唐代司空圖的《二十四品》,乃集我國美感範疇之大成。
  • 內藤湖南|何謂日本文化
    1885年畢業於秋田師範學校高等科,曾任大阪朝日新聞記者,多次遊歷中國。後歷任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教授、京都帝國大學名譽教授、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評議員、帝國學士院會員,文學博士。為日本「支那學」開山祖、東洋史學創始人之一,研究領域博大,涉及中國上古、中古、近世史通論及文化史、史學史、美術史等。代表性著作有《支那史學史》《清朝史通論》《近世文化史論》《日本文化史研究》等。
  •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10)—六節藏象論第九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10)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第九原文:黃帝問曰:餘聞天以六六之節
  • 何謂封建,何謂專制?明末清初思想家的答案
    ①侯外廬(1903年2月6日-1987年9月14日),《資本論》譯者、中國大百科全書歷史卷負責人,與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並稱「馬克思主義史學五老」,其《中國思想通史》以「中國思想通史」為題,而引據最多的文獻可能是馬、恩、列寧的著作。
  • 「何謂德比?」「Brotherly love 」...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何謂德比?」「Brotherly love 」... 「何謂德比?」「Brotherly love 」... AC米蘭足球俱樂部 10-17 18:40 「何謂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