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談天說地」話氣象保民生

2020-12-26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客戶端5月22日電 全國兩會上,來自氣象系統的兩位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認真調研履職形成建議,談天說地話氣象保民生。

增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有效合理利用資源的能力

5月下旬,「三夏」大忙即將開始,全國各地厲兵秣馬備戰夏收夏種。此時,高溫熱害、暴雨、洪澇、颱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的有效防範,成為廣大農民最掛心的事情之一。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在提案中呼籲,加快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氣象災害防範研究、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防範能力。

穩住農業「基本盤」,是我國面對各種情況具備持久戰略定力、巨大迴旋餘地的重要前提。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我國「三農」領域的重中之重。

「當前,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頻發重發態勢,氣象災害已成為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業產業發展最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劉雅鳴說。

「農業氣象防災減災也要未雨綢繆,在打根基的時候就要著眼長遠做好規劃。」劉雅鳴建議,將農業氣象災害風險作為規劃和建設農業「三區三園」的主要因素加以考慮。同時,強化「三區」和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充分考慮乾旱和暴雨洪澇的多發態勢,加強「三區」和高標準農田的排灌系統、人工增雨防雹能力建設,加大農田水土流失防治力度,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此外,劉雅鳴建議,在「三區」和高標準農田中科學設置苗情、墒情、蟲情、災情物聯網監測設備,提升遙感監測應用水平,推動多部門數據共享,聯合強化預報預警服務能力建設。

大量觀測證據表明,過去100多年來,全球氣候顯著變暖。而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之一。這將給農業生產帶來深遠影響。

「這就需要堅持趨利避害並舉,增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有效合理利用資源的能力。」劉雅鳴說。

劉雅鳴建議,大力開展精細化農業氣候資源和農業氣象災害普查及區劃工作,挖掘利用優質氣候資源,為農業結構調整、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支撐。實施重大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和工程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更好規避風險。

劉雅鳴建議,將農業氣象試驗站、野外試驗基地等納入農業「三區三園」發展規劃,開展區域性農業防災減災試驗研究,以提升農業氣象災害試驗能力。建設氣象災害國家實驗室,加強氣候變化評估及適應對策、農業氣象災害發展規律和致災機理、農業氣象災害影響和風險評估等研究。

科學規劃趨利避害應對西北地區暖溼化

深處我國大陸腹地的西北地區,面積約300多萬平方公裡,距海遙遠,典型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加之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特有的雄渾壯美景觀。

去年以來,西北地區「變暖變溼」現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西北地區氣候暖溼化會造成氣候和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從而對農業生產、人民生活、生態環境等帶來重大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建議,必須科學規劃,趨利避害,積極應對。

西北地區,是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的敏感地帶之一,也是生態環境脆弱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區。當人們發現這片以氣候乾旱、降水稀少著稱的區域中,有不少地方乾涸多年的湖泊再次溼潤,荒山上綠色顯現,還有一些常年乾旱的地方甚至出現洪澇,不免引發討論。

研究表明,西北地區氣溫呈升高趨勢,1961年至2018年,西北地區年平均氣溫增溫速率為0.30℃/10年,而全球年平均氣溫增溫速率為0.12℃/10年,全國年平均氣溫增溫速率為0.23℃/10年;西北地區降雨總體呈增加趨勢,新疆年降水量增加速率為9.6毫米/10年,青海、甘肅中西部年降水量增加速率為5.4毫米/10年。

但宇如聰認為,由於西北地區基礎降水量偏少(常年平均260毫米/年),降水量增加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乾旱半乾旱氣候特徵。而位於其東部的甘肅東部、寧夏、陝西年降水量還在減少,所以水資源短缺仍是區域發展的關鍵問題。

宇如聰強調,目前,對於西北地區「暖溼化」現象及其成因、趨勢和影響的不確定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必須高度重視,加強研究,並在「十四五」和中長期規劃中充分考慮暖溼化影響。

在長期極端缺水的西北地區,水是極其寶貴的資源。有人關注西北降水增加,由此可能帶來更多的綠色和生機,也有人關注到極端降水的概率加大帶來的災害風險。

宇如聰建議,利用好氣候和生態環境稟賦變化機遇,加強氣候和生態系統綜合監測能力建設,補齊站點稀疏、觀測要素的不完整短板,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動態變化監測與分析,為開展精細化分析、分類研究和差異化應對打好基礎。

「氣候變化會造成氣候系統五大圈層關聯變化,對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生產、生活帶來複雜的、利弊兼顧的影響。」宇如聰說。比如氣溫升高導致無霜期延長,有利於植物生長,對高寒地區農業、生態、生產、生活等可能帶來正面影響;而氣溫升高也會造成冰川退縮、凍土消融,蒸發量增加,增加了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等。因此,要加強西北地區暖溼化對經濟社會的綜合影響評估,強化風險管理研究,為趨利避害與科學應對提供科技支撐。

西北地區降水量的增加,給人工影響天氣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他建議,充分研究利用有利條件,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統籌規劃,建立協調機構,合理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考慮到西北地區乾旱的氣候格局並未改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能源產業用水效率,推動能源與水協同發展。

而西北地區暖溼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次生災害增加、高原鐵路和公路凍土地基變化以及氣象、水文、地質、交通、生態等災害風險不可忽視。宇如聰呼籲,加強自然災害調查和風險評估,強化災害防禦應對工作,完善西北地區高風險區、高脆弱地區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工人日報記者 車輝)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陳德:為丹通高鐵奔走呼籲
    全國政協委員陳德:為丹通高鐵奔走呼籲 2020-05-27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國政協委員李曉鵬:金融解題養老 服務民生金融企業責無旁貸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李曉鵬:養老難題需尋金融解題思路 服務民生、實體金融企業責無旁貸本報記者 羅輯 北京報導「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必然趨勢,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鵬建議,科學運用金融工具妥善破解養老困局。而除了關注養老問題外,李曉鵬還重點就金融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的問題建言獻策。
  • ...住陝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側記
    5月21日,來自各族各界各黨派各團體的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人民大會堂。他們肩負重託和責任,共商國是、共話發展、共謀未來。人民大會堂內,氣氛莊重。委員們注視著主席臺正中懸掛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兩側鮮豔奪目的紅旗,等待兩會時間正式開啟。15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人民大會堂內高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2020兩會熱點民生話題:政協委員鞏漢林建議劇場直播收取一定門票
    關於2020兩會熱點民生話題:政協委員鞏漢林建議劇場直播收取一定門票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兩會熱點民生話題:政協委員鞏漢林建議劇場直播收取一定門票,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兩會熱點民生話題,建議劇場直播收取一定門票相關的信息
  • 政協委員報到,蘭州進入2021「兩會時間」
    帶著百姓的心聲和訴求 滿懷參政議政的激情和熱忱 1月10日 參加政協蘭州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委員們陸續抵達駐地報到
  • ...政協委員視察「十件民生實事」、「十三五」期間重點工程建設情況
    鹽湖區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十件民生實事」、「十三五」期間重點工程建設情況 2020-12-18 2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迎兩會代表委員履職錄丨全國政協委員吳凡:構建「大應急」模式 為...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說話的時候,記者在電話中還可以聽到打字的聲音。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專家組成員,這幾個月來,從一早睜眼忙到半夜,成了她的工作常態。圖說: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攝不久前,吳凡委員還參加了上海《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建議》(簡稱「公衛建設20條」)的新聞發布會。吳凡委員表示,關注公眾健康,聚焦成「疫」根源,通過組織行為、公共政策預防健康危害因素,促進健康。
  •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綜述
    ■黃子娟 祝龍超5月27日14時10分,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視頻採訪拉開帷幕。全國政協委員、《讀者》集團總經理趙金雲這一句話,迅速成為媒體報導的標題。「網際網路時代每天總有刷不完的信息,點不完的贊。」趙金雲委員這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怎麼讀書?怎麼讓孩子喜歡讀書,這是所有家長都頭疼的問題。在採訪中,趙金雲委員和大家分享了河南女孩欣然的故事。欣然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迷上了電視劇。父親就切斷了電視,遞上了一本書。
  • 上海市青浦區政協開展委員年末視察,了解民生實事項目進展
    圖為委員們在知道書院了解建設進度。 黃現珍 攝12月15日,青浦區政協組織開展委員年末視察活動,圍繞民生事業、產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和鄉村振興主題分4路走實地、聽介紹、看實效。委員們在澱山湖福利院,聽取建設方和施工方對項目推進情況的介紹;在長三角(上海)智慧網際網路醫院,實地感受智慧醫院的便捷性;在知道書院和古塔公園,了解市民文化設施建設進度。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現任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婦聯執委。歷任許昌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館長,政協許昌市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許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現任許昌市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委,許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全國政協委員劉朝霞:建立醫學技師準入制度,將醫學技師列入國家...
    「作為來自天津的全國政協委員,我一定會在兩會期間,講好天津抗疫故事……」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市委會主委劉朝霞表示,此次全國兩會,疫情防控、公共衛生防疫機制將是她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建立醫學技師的準入制度、推動5G等新興智能技術再落地,都是劉朝霞委員最想在全國兩會上帶給大家的「提案禮物」。
  • 全國政協委員楊玉成: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委員作業」
    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楊玉成。  長城新媒體記者 郭甜肖  歲末年初,疫情突發,特殊時期,政協委員交出的履職作業也「特殊」。  2月27日,一則《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農業院校動物醫學專業師生作用》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報送到全國政協,並得到批示「建議有見地」。
  • 北京市全國政協委員在京視察
    北京市全國政協委員在京視察吉林參加12月10日下午,市政協、市委統戰部聯合組織部分北京市全國政協委員就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工作進行視察。委員們來到大運河森林公園,聽取城市副中心河道綜合整治、園林綠化規劃、文物保護情況等方面介紹,登上月島觀景臺,察看大運河沿岸生態環境治理等工作;在通州文化旅遊區規劃展廳,通過沙盤模型了解園區產業規劃、項目建設等情況;走進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察看相關配套工程施工進展。
  • 深圳市政協六屆六次會議迎來報到日 政協委員們關注這些話題
    人民網深圳1月6日電(王楠)1月6日,是深圳市政協六屆六次會議報到日,政協委員們陸續前往市政協前樓大廳領取會議材料。面對記者的鏡頭,政協委員們道出今年他們關注的社會民生熱點。
  • 緊扣時代脈搏 智謀貴州發展丨2019年住黔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及辦理...
    翻開2019年住黔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目錄,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住黔全國政協委員共向大會提交提案110餘件。每一件提案、每一條建議,都緊扣時代脈搏,聚焦中心任務,飽含為民情懷。前期電信普遍服務試點中,結合畢節市申報情況,我們均已將畢節市納入了試點……住黔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提案,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醫療、教育及民生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有的意見建議已被吸納到相關政策措施之中,有的已在工作推進中得到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
  • 全國政協委員李曉鵬:養老難題需尋金融解題思路 服務民生、實體...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鵬建議,科學運用金融工具妥善破解養老困局。而除了關注養老問題外,李曉鵬還重點就金融服務民生、服務實體的問題建言獻策。多途徑解決老齡化面臨的痛點李曉鵬從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老年人的影響方面提到,本次疫情中,老年人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 全國政協民宗委召開宗教界委員反映社情民意座談會
    本報訊(記者毛立軍) 12月8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召開宗教界委員反映社情民意座談會。全國政協民宗委主任王偉光主持座談會並講話,17位宗教界委員、民宗委委員及專家學者參加。來自五大宗教的委員就加強南傳佛教人才培養、治理網上打著佛道教名義的商業化活動、重視愛國宗教團體建設、有效打擊非法宗教活動、開展宗教界國際友好交往、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等,集中反映社情民意和意見建議。
  • 政協委員報到!青島進入兩會時間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肖玲玲 王麗平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1月10日下午,參加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分別到黃海飯店、匯泉王朝大飯店、八大關賓館報到,青島正式進入兩會時間。今年,委員們的提案依然聚焦民生與經濟發展,涉及醫療、教育、交通等群眾關注的問題。
  • 白雲區雲城街道:「1334」工作法推進政協委員進基層
    6月19日,記者從白雲區獲悉,雲城街道黨工委實施「1334」工作法積極推進政協工作向基層網格延伸,凝聚政協委員力量訪民生、解民憂,著力打造「三感」社區。「1334」工作法是指,「1」是堅持委員「進基層、訪民生、解民憂」一條主線;「3」是抓實《政協委員工作職責》、《政協委員工作室工作制度》和《黨員委員聯繫黨外委員》三大機制,結合委員自身專業特長,規劃「宣傳引導、矛盾化解、聯繫群眾、服務連心、民主監督、教育管理」六大履職平臺,同時發揮黨員委員聯繫黨外委員,促進黨員委員和黨外委員相互融合
  • 全國政協臺聯界別委員在瓊考察兩岸融合發展
    本報訊(記者 修菁)11月25日到30日,全國政協臺聯界別委員赴海南省開展深入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界別考察。考察團先後到達海口、澄邁、瓊海、保亭、三亞等地,與海南省和各地市的涉臺部門、在瓊創業、工作、生活的常住臺胞、臺商、臺青代表舉行多場座談會,並深入多家在瓊投資興業的臺企和臺青聚居性創業基地,圍繞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在海南省貫徹落實的情況以及國家惠臺措施在瓊落實情況,傾聽各方聲音,了解困難和問題,為做好明年全國政協全會界別提案積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