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楊玉成。
長城新媒體記者 郭甜肖
歲末年初,疫情突發,特殊時期,政協委員交出的履職作業也「特殊」。
2月27日,一則《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農業院校動物醫學專業師生作用》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報送到全國政協,並得到批示「建議有見地」。
信息的作者就是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楊玉成,這也是他今年交的最特殊、分量最重的「委員作業」。
「雖然到不了一線,但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一樣能在不同的『戰場』履職,你看,這條社情民意正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有條不紊地承接辦理著!」4月7日上午,楊玉成指著辦公桌上一疊羅列整齊的文件高興地跟記者介紹。文件上標印著河北各市對該提案的辦理答覆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讓各種野生動物遠離了餐桌,這些人類口中曾經的「美食」恰恰是許多人畜共患病病原體的攜帶者和傳播者。
「『人獸共患病』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比較陌生,但一提起結核病、布病、狂犬病等,大家肯定是耳熟能詳,這些病都是『人獸共患病』。」楊玉成介紹,人畜共患病其實是指人類與人類飼養的畜禽之間自然傳播的疾病、傳染性疾病。
「為了有效阻斷源自野生動物的病原體向人類的傳播,查清主要野生動物攜帶的病原家底至關重要,對其進行對人傳播風險的評估非常必要。」楊玉成認為,防止「人獸共患病」,關鍵在於關口要前移,進行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從源頭上進行防控。
「我在農口工作多年,平時也跟不少農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裡流行病學、動物病毒學、畜牧養殖等相關領域的教授、專家打交道,他們一直從事動物傳染病學的教學、科研和相關的社會服務工作,有著紮實的流行病學專業功底和豐富的現場調查經驗。」楊玉成說,「在疫情防控中,安排有關教授、專家主持或參加相關科研課題,在各級疫情防控專家組予以吸納,一定會為搞準病毒病流行病學的有關情況,開展各項科學研究與精準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楊玉成看來,如果把疫情防控工作比作一場球賽,醫療救護人員相當於「前鋒」,公共衛生防疫人員就是「後衛」,要取勝,必須雙方共同發揮作用,形成合力。
「在多年的畜牧生產實踐中,各級各類獸醫防疫人員高度重視動物傳染病,特別是在動物病毒病防控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環境消毒經驗和疫情防控經驗,對什麼樣的環境該用什麼樣的消殺藥物、用多少、怎樣用非常清楚。」為此,他建議,在農村環境消毒中應發揮各級獸醫防疫人員作用,提高鄉村社區公共衛生事業的保障力度。
疫情過後,還有哪些領域需要關注?這是楊玉成正在思考的問題。
「疫情就是啟示錄,我正在寫一件提案!」楊玉成目前正以「促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撰寫提案,「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展示了非凡實力,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推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醫藥全面振興的基礎所在!」
「不管是不是身在一線,每一個人都是這場疫情戰疫中的『關鍵』人物。」面對這場疫情「大考」,楊玉成正在書寫自己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