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出海85天,捕回家一副魚骨,老人歸來成笑柄

2020-12-22 腦洞看古今

2020年7月21日,是「文壇硬漢」海明威的誕辰120周年,他是美國「迷失的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新聞體」小說的創始人,但他被世界文壇記住,是因為他的《老人與海》

1954年,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最負盛名的作品。他兼具各家之長,自成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不僅徵服了世界文壇,而且對整個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瑞典文學院院士霍爾斯陶穆稱讚海明威:

「《老人與海》是一部異常有力、無比簡潔的作品,具有一種無可抗拒的美。」

然而,海明威建構這種美的時候,沒有精雕細琢,也沒有微妙深奧,小說的語言簡潔質樸,但卻開拓了小說的描寫空間,豐富了小說的文學意蘊,使人產生一種「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的感受。

小說的開頭,海明威寫得極為簡練:

「他是獨個兒搖只小船在灣流打魚的老頭兒,已經八十四天沒釣著一條魚了。」

隨著小說的推進,我們知道了老人名叫聖地牙哥,是一位真正的硬漢,在面對種種困難的時候,他勇於向人類生命的極限挑戰。

小說再往後進行,我們又發現了老人的另一個特點,他具有頑強的毅力,在出海84天後一無所獲,仍舊在第85天仍舊出海,經歷漫長的等待,終於在第85天看到了希望。

他與大馬林魚三天三夜頑強的搏鬥,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他敢於在逆境中克服種種困難。

投入到文中的故事以後,我們就會漸漸明晰,老人聖地牙哥,其實是「生命英雄」的象徵。

而伴隨著老人,還有一個角色出場,是一個孩子,孩子名叫馬林諾,是一個堅強的小男孩。小男孩從五歲開始就跟著老人學習捕魚,他和老人之間有著很深的感情。

故事還沒過多久,在第40天時,小男孩被迫離開了老人,但最後小男孩仍然選擇回到老人的身邊。同時,老人也將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小男孩的身上。

直到最後,當老人帶回來一副光禿禿的馬林魚骨架時,他沒有嘲笑老人,而是安慰著老人。

直到最後,我們看到的是小男孩對老人的陪伴,以及一次又一次地與他一起出海捕魚,實際上是象徵著人類這種堅忍不拔、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將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老人與孩子的相對關係中,我們看到海明威對人類心懷深深的希望,他認為人類身上擁有堅強的生命力量,並且這種力量會一直延續下去。

故事中出現了一條大馬林魚,海明威展開了很長篇幅進行描寫,甚至還對這條魚進行了詳細的刻畫。

在小說中,海明威很多人不明白為何要這樣,實際上,如果我們事先知道大馬林魚象徵著更為美好的理想,一切劇情就顯得合理了。

老人一直在追捕它,象徵的是人類對理想的追逐,而一位年邁的漁夫可以捕獲如此龐大的馬林魚,自然顯得無限榮光。老人也將其當成朋友,在與其搏鬥時,老人一直對馬林魚心懷喜歡與敬佩,並未產生敵意。

可是,戰勝了鯊魚的老人,然而最終在戰勝馬林魚後,老人更多的是扼腕嘆息

老人獨自一人住在海邊一座簡陋的茅棚裡,他從這裡扛著工具,由孩子送他出海。黎明時,他扛著工具進了小茅屋的時候,又是孩子第一個來看他。

這種首尾完全相呼應的照應並不是簡單的重複,他引導人們去思考:

出海前老人精神抖擻,充滿信心。孩子為老人擔心、祈禱、祝福,老人的工具是完好的

歸來後,老人已經疲憊不堪,面臨著精神和肉體上的全面崩潰,孩子為老人的受傷而哭泣,為老人的歸來而歡樂,老人用作戰鬥武器的捕魚工具已殘缺不全,而小茅屋此時成了老人衷心嚮往的處所。

整個故事就是這樣——在時間、地點、人物及道具方面形成了照應關係。如果你還沒有讀過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我建議你一定要買一本,下面這套圖書推薦給你。

在這個故事裡,生命長河奔騰不息,一去一回都是黎明,地點依然是小茅棚,人物依舊是老人和孩子,用具還是那些捕魚的工具,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驚奇的變化,但這裡已經蘊藏了不同的內容。

精裝版,裝訂精美,印刷清晰,排版合理。

紙質高級,帶給你舒適的閱讀體驗。在這個故事裡,前後照應使小說頭緒清晰,有助於讀者對作品進行全面集中的把握,整體感非常強。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經典代表作,它是一首田園詩,好比荷馬的手筆,行文又沉著又動人,讓我們一起走近海明威這位真正的藝術家!

點擊下方商品卡:

相關焦點

  • 解讀經典 《老人與海》
    #電影遇見書# 孤獨年邁的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不舍不棄,隻身駕船趕赴人跡罕至的墨西哥海灣,終於在第五天釣上一條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
  • 《老人與海》的「硬漢」精神:一生中,我們要戰勝的人其實是自己
    在《老人與海》裡,海明威用最簡潔有力的語言,向世人傳遞一個道理: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大魚的得而復失《老人與海》這本小說,主要講述了一位,已經到了垂暮年紀的老漁夫,因為80多天沒有釣到一條魚,差不多快要餓死。
  • 《老人與海》:一艘破船,一個漁夫,捕了一條魚,是一曲「頌歌」
    墨西哥灣上,有一位已經有八十四天,天天出海卻捕不到一條魚的老人,在一艘破的小船裡。老人年紀很大,滿面的風霜,雙手上全是傷。船帆上全是破布打上去的補丁,「那象徵永恆的失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老人」,我們和那魚都是屬於海的,我們的生活也全靠這海的恩賜,但是也可能你又是那條「大魚」,有遭受「鯊魚」吞噬的危險。書裡還有一些關於人和自然、人與人的關係,值得人們思考。
  • 《老人與海》中的些許感悟
    ----《老人與海》,這是一部什麼時候拿起來讀都會帶給你不同感受的經典之作。舞勺之年時讀它,我學到了堅忍不拔;舞象之年時讀它,我學到了奮勇抗爭;而立之年讀它,我學到了重新出發。它告訴了我們人生哲學中的諸多道理,每次讀來受益匪淺,意猶未盡。
  • 寫完《老人與海》,兩年後就獲得諾獎,海明威的這本書講了啥?
    01老人與海的故事《老人與海》這本書的故事結構非常簡單。一個老漁民出海打漁的故事。聖地牙哥很長時間沒有收穫了。他沒有絕望而是繼續出海。在這一次出海的過程中他捕獲了一條巨型的大馬林魚。這條馬林魚吸引了海底的鯊魚,在返航的路上他遭到鯊魚群的攻擊。沒有水和食物,聖地牙哥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與鯊魚群做鬥爭。殺死了鯊魚,搶回了只剩下魚骨的馬林魚。
  •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的那個老人
    老人與海我應該歌頌著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的品格,卻難免不知從何說起。那麼,我還是先感謝一下,創作《老人與海》的人,沒有他的硬漢筆鋒,怎麼能夠刻畫出聖地牙哥與海。所以,令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記者身份,才能夠準確,簡略的給了我們這部中篇小說。
  • 《老人與海》:面對困境,放棄很容易,但堅持一定很酷
    老漁夫聖地牙哥,他已經84天沒有釣到魚了。第85天他再次獨自出海,好運來臨釣到一條漁船都裝不下的大魚,還來不及高興便遭遇鯊魚連續不斷的搶食。老漁夫饑寒交迫,身體受傷,沒有武器,但他並沒有棄魚而去,他與鯊魚搏鬥拼盡全力保護自己的戰利品。這個故事就是《老人與海》,一個給我們勇氣和信念的故事。
  • 《老人與海》奮鬥中痛並快樂
    ——海明威《老人與海》《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傳世佳作,小說中描寫了一個老漁夫智鬥大馬林魚和一群大鯊魚的故事,刻畫了老漁夫桑提亞哥頑強的毅力、強大的自信心以及面對強大的敵人毫不退縮的勇敢精神。記得在初中時第一次讀這部小說,不甚理解。
  • 乘風起航,遠徵不輟,《幻書啟世錄》新角色「老人與海」登場
    多重世界書擬人手遊《幻書啟世錄》公測定檔12月17日,新角色「老人與海」登場!老人與海-升格前  聖地牙哥駕駛著他的小船在風暴中沉浮,同海浪搏鬥,這不是他第一次出海,更不會是最後一次。
  • 解讀《老人與海》的硬漢精神
    我很慶幸小時候讀過《老人與海》這本書,因為它塑造了我性格中堅硬的那一部分。還記得小時候在讀到「好漢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一句時那種渾身的戰慄,像在悶溼的夏日剛從浴室走出來時,迎面吹來一陣涼風,汗毛根根豎立。
  • 《老人與海》過時了嗎?2020年告訴我們:生活的真相就是永不言敗
    《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立茲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一部中篇小說,篇幅並不長,可是不妨礙它成為經典名作。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聖地牙哥的老漁民,連續84天出海都沒有捕到魚,第85天,他依舊出海,結果遇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他在孤立無援的情況,和大魚相持了三天三夜,最終捕獲。可是回程中,遇到了一波又一波鯊魚,瘋狂吞吃魚肉。
  • 《老人與海》:在堅持中懂得取捨,才是大智慧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晚年的經典之作,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極大反響,之後還被拍成了電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洗禮,儼然已成為人們閱讀的經典。大家都在倡導,向主人公桑提亞哥老人在困境中不怕困難,堅韌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學習。這種精神沒有錯,也是值得我們學習。
  • 從《老人與海》,品味海明威作品中「無法抗拒」的文學藝術之美
    《老人與海》這部小說講述了:一位叫聖地牙哥的古巴老漁夫,連續84天沒捕到魚,在第85天他去遠海捕到一條巨大的馬林魚,並與馬林魚以及趕來的鯊魚展開輸死搏鬥的故事。儘管最後老人只是把大魚的骨架帶回岸邊,但老人那永不服輸的勇敢精神卻讓人為之動容。
  • 《老人與海》丨海明威「硬漢精神」的經典之作如何凸顯了巨大能量
    故事一點點呈現在我們眼前,紮實的細節不斷積累,最終匯成宏大的時刻。書中說:「人是不會被擊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擊敗。」從此,海明威與富恩特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經常一起出海捕魚。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遠捕到了一條大魚,但由於這條魚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長時間,結果在歸程中被鯊魚襲擊,回來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 《老人與海》: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只有自己能打敗自己
    通過閱讀《老人與海》,我對成功與失敗的認知不再糾結。「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垮他」。只要我們為一件事情努力過,並竭盡全力付出,就是成功。打敗自己的不是命運,而是你自己。《老人與海》中,老漁夫桑提亞哥已經有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他決定第85次出海。
  • 海明威:《老人與海》多次閱讀多種體會
    在文章開始之前我有一個問題,《老人與海》你用了多久讀完?都讀到了什麼?首先我先來回答,《老人與海》我在讀初中的時候在上課和休息的間隙中閱讀,第一次閱讀,可以說是草草閱讀,挑重點內容去讀,可以用狼吞虎咽去形容,年少無知不懂得去體會文中的意思,就讀出了個一個老人去海上釣魚,釣到了一條大魚,在回去路上魚被其他大魚吃掉了,這就是我第一次看完對這篇文章的體會。
  • 幻書啟世錄:公測倒計時八天,新角色「老人與海」角色視頻發布!
    網易自研多重世界書擬人手遊《幻書啟世錄》,全平臺公測定檔12月17日,新角色「老人與海」視頻發布,在蔚藍的天空下,海岸線逐漸從眼中消失,就這樣駕舟而去,風暴隨時出現,又或者說在等待著風暴,讓我們跟隨葛平老師,一起在灣流中漂流!
  • 《老人與海》之桑地亞哥:比失敗更重要的是人的靈魂尊嚴
    信念之種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就算捕不到魚,每日出勤就是撒下希望的種子《老人與海》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整個故事情節就是圍繞著桑地亞哥展開的。他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住在海邊一個破舊的窩棚裡。自從妻子死了之後,便成了一個孤寡老人,每天依靠打魚為生。可儘管他老了,上帝依然沒有因為他是一個老頭子而特意眷顧他。連續84天沒有釣到一條魚的他,生活也開始陷入了絕境,幾乎快要餓死了。他的運氣真的不太好:「你看我們該去買張末尾是八五的彩票嗎?明兒是第八十五天。」
  • 老人與海,值得推薦
    《老人與海 》讀後感 我讀過許多書 ,它們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 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其中有一本書讓我體會很深 ,他就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寫的《 老人與海
  • 海明威《老人與海》中,漁夫桑迪亞哥的精神,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老人與海很多讀過《老人與海》這本書的讀者們,都在書中汲取了非常豐富的精神營養,這正是名著帶給我們的超脫物質的享受,也是一本好的文學可以流傳下來的基礎,那麼時至今日,海明威的大作《老人與海》是否過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