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日本請願網的《哆啦A夢》
在日漫發展史中,湧現了許多堪稱經典的優質作品,其中有些作品非但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像陳酒一樣,越陳越香,偶爾拿出來品鑑,依然能博得熱議和好評。
像上個月前《數碼寶貝》發布劇場版《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就取得了不錯的反響,特別是神曲《Butter-Fly》響起時,引得一眾宅男淚流滿面,仿佛回到了多年前學著動畫高喊「亞古獸進化」的中二時期。
像這類經典作品在日漫中並不少,《七龍珠》、《灌籃高手》、《高達》、《柯南》等等。
日漫中有太多不次於《數碼寶貝》的作品了,很難去鑑定誰是其中之冠,但一旦討論這個話題,就不可避免地會聯想到一部作品,那就是日本著名漫畫家藤本弘老師老師(去世後由其弟子在保持創作)在1970年開始連載的科幻喜劇漫畫《哆啦A夢》。
《哆啦A夢》在進行全球推廣方面,很早就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全力支持,截至目前,在六大洲都已經留下過了《哆啦A夢》的足跡,其中在亞洲主場的人氣最高,在部分歐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中也深受喜愛。
因為哆啦A夢世界級的影響力,和可愛、親民、正面的形象,在2008年它被任命為日本首位「動漫形象大使」,又在2013年成為東京2020年特殊申奧大使,類似的獎項還有很多,都充分證明了《哆啦A夢》在日漫領域的成功和代表性。
近期,《哆啦A夢》就又一次成為熱點,只是不同於以往,這次《哆啦A夢》「上熱門」的理由多少顯得有些尷尬,因為該作品中,大雄撞見靜香洗澡的畫面實在太多了,對小朋友有著不好的引導,日本一網友便在國外的請願網上,發布請願,希望在動畫版中刪除相關戲份。
請願一出,就受到了日本大批網友的支持迎合,如今參與請願的隊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連國內都有不少網友紛紛響應,伴隨刪減聲勢的擴大,《哆啦A夢》動畫版做刪減的可能性也隨之不斷攀升,也許若干年後,我們就真的再也看不到「愛洗澡」的靜香了。
《哆啦A夢》中的靜香洗澡戲份
日本《遠足新報》在多年前發布過一個詳細統計,在藤本弘所著的《哆啦A夢》漫畫中,靜香洗澡的畫面總共出現了42次,其中有32次都被大雄「意外撞見」。
近幾年國內也有網友進行了一次不完全統計,在總不到2000集的動畫裡,大雄撞見靜香洗澡的畫面就出現了600多次,已經成為了《哆啦A夢》的一個特點,愛洗澡的靜香也因此被廣泛調侃。
但事實上,相對於漫畫中洗澡畫面,動畫版中已經做了適當的刪減,多數靜香洗澡的畫面,其實靜香都只漏了一個頭部而已。
畫面本身並沒有問題,如果這樣的尺度會被刪減,那幾乎市面上80%的作品都得回爐重造。這個請願的本身更多是糾結大雄誤闖靜香浴室的這種行為,會不會被對未成年人造成不好的引導。
日本網友請願是否應該支持
日網友的這個請願,主要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著想,出發點是好的,中日兩國在對子女的培養觀念上還是比較相近的,都希望能為孩子保駕護航,肅清障礙,讓孩子嚴格按照自己所擬定的道路按部就班地成長,特別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這種保護,變得更加敏感,容不得一點沙子。
可這種保護,也因為過分敏感變得很容易矯枉過正,不一定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最近年北京一位丁姓教授提出要將朱自清的經典作品《背影》從課本中刪除,理由是朱自清父親的行為違反了交通規則,容易對少年在交通意識上造成不良引導,不適合收錄在語文課本中,這番話講的看似有理有據,實則是避重就輕,並沒有迎來太多響應者。
朱自清這一段對父親買橘子的描述,簡單樸素地將父親對孩子的愛,形象地表達了出來,是整篇文章的精華所在。在我們讀書時關於這一段描述,老師還有要求我們要熟記掌握,在不斷閱讀中我們的注意點始終都在這位父親身上,有的只是感動和對父愛更好的認知,更對正確價值觀的啟發有著正面的引導意義,而專家卻會另闢蹊徑,從遵守交通的角度去解讀,或許這也是專家的獨到之處。
《哆啦A夢》這次請願事件與《背影》事件有著比較多的相似之處,單從洗澡這個畫面分析,的確不適合被小孩子觀看,但《哆啦A夢》本身作品的立意,就是來自未來的哆啦A夢,幫助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的野比大雄克服種種困難的一個成長過程,大雄本身存在很多缺點,但人本來就沒有完美,《哆啦A夢》就是通過對大雄缺點的展現,來凸顯出大雄的善良。
東京2020年奧申委執行長水野正人這樣評價《哆啦A夢》:「它代表了日本動漫,它在全世界的成功與流行,激發與鼓舞很多年輕人,也證明日本有能力舉辦一屆奧運會,並鼓勵年輕人追求自己的夢想。」
大雄撞見靜香洗澡大多數都是無意的,是作者為了提高作品詼諧性的做法,在動畫版中已經做了適當的休整,大雄的每一次誤撞,也大都受到了相應的懲治,不論從作品本身,還是已經產生的影響,都足夠證明《哆啦A夢》是一部具有正面引導意義的一部動畫作品。
如果忽略這些事實,今天為了洗澡畫面進行刪減,那麼明天也會因為其他原因再對《哆啦A夢》動刀,大雄和他的朋友們身上的缺點,在保護少兒身心健康的幌子下,並沒有太多反擊之力。
寫在最後
諸如《哆啦A夢》這樣的跨時代作品,我們從中得到的更多的是歡樂,也學會了許多道理,而如今,卻要因為其中的一些小細節去否定整部作品,逐步剝奪它為下一代繼續提供歡樂的可能,這是明顯不可取的。
動畫作品確實可能對孩子的價值觀產生一定影響,但並不會起決定性作用,真正取到決定作用的,是父母或者其他長輩的陪伴和教導,把教育失敗推脫給已經過審且發揮出正面意義的課本、動畫這些外在因素,本身就是價值觀不正的體現。
有時間在網上請願刪減,不如多花時間陪孩子,哪怕是陪孩子一起看《哆啦A夢》,陪著孩子哈哈大笑,順道跟他講解大雄是如何克服缺點的,那麼孩子的童年,只會更加絢麗多彩,你覺得呢?
好了,以上內容到此結束,歡迎喜歡動漫的朋友,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漫友點個關注,往後的日子我們接著一起大侃情懷動漫。
文:攸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