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量子學派
2020,庚子,這是半世紀以來的特殊年份。
這一年,溫和與理性泯沒,情緒與顢頇肆虐。
這一年,流言和混亂四起,病毒和人禍齊飛。
放眼歷史長河,這也是轉折性的一年。
人類在分裂中陷入迷思,國家在戰爭邊緣行走。
這一年,活著就是幸運,存在就是堅強。
所有挺過來的人,都是不甘於寂滅命運的「熵-者」。
2020年,首先給自己點個讚。
我們用5個理論和15個要點總結這一年。
一個閉環系統,外部信息的反饋是系統迭代的關鍵。清朝再運行一千年,也出現不了工業革命,這就是「內捲化」。反饋是系統與外界相互作用,系統使自己處於內外矛盾之中,通過反饋,使自己的結構和功能與外界條件相適應。
2020,這一年,首先要談到新冠病毒。
這個不可見的微生物,它只是攜帶了些許信息(RNA)。
可無聲無息之間,卻重創了這個宏觀世界。
全球已有近155萬人死於新冠,每9秒就新增1例死亡病例。
至今為止,仍然不知道病源起於何處。
人類以為在科學武裝下,越來越孤獨求敗。
最後發現,在自然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
被病毒侵襲後存活下來的人,不容易。
這一年,世界變得更加分裂。
美國和中國脫鉤,兩大國前景晦暗不明。
以色列和伊朗「互斬」,各自走向仇恨兩極。
法國、義大利、德國、英國原住民和新移民衝突不斷。
族群撕裂,宗教撕裂,思想撕裂。
戾氣充斥世界,暴力成為解決問題手段。
互不信任,各自內卷。
每一個理性思考者,這一年過得不容易。
這一年,美國大選也成了焦點。
向左一步是天堂,向右一步是地獄。
向前一步是地球村,向後一步是「逆全球化」。
是民主燈塔的熄火,還是國際警察的繼續?
全世界只分為兩種人:一種支持川普,一種反對川普。
川普是要走了,但川普主義還在。
神藥有人站臺是因為死去的人不說話,媽媽之所以不挑食是因為買菜時挑過了,這就是「倖存者偏差」。你看到的,只能代表你能夠看到的。殊不知還有更多看不到的東西,才能更加代表事情的真相。
這一年,最煎熬的是企業。
上半年倒閉的企業就超過46萬。
以汽車行業為例。寶馬裁員6000人,佔總員工的17.6%!
奧迪裁員9500人,佔德國員工的15%。
路虎全球裁員一半,奔馳裁掉20000人!
汽車只是縮影,還有更多企業,正在渡劫!
今年,老闆不容易。
每一個活下來的企業,都是這個國家的功臣。
這一年,行業也越來越難艱。
最開始時,以為扛不住的是餐飲業。
之後發現,更慘的是外貿業,接不到訂單,發不出貨。
不久才知道,旅遊業更加艱難,第一季度便有超過萬家企業倒閉。
最後發現,其實最慘的是電影院,春節假期一放就是大半年。
…………
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上輩子「折翼的天使」。
如果感覺身邊朋友還不錯,注意可能是「倖存者偏差」。
這一年,最焦慮的是求職者。
2020年,某銀行數據顯示企業30%的工資帳號停止了發放。
赤裸裸的現實,數據說明了一切。
朋友圈雖然歲月靜好,現實卻暗流湧動!
智聯的調查,29.68%企業無法為員工按時發放薪資。
2020年考研人數達到340萬,就業維艱。
如果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請好好生活。
這一年有一份工作,說明你做得不錯。
人們在表達觀點時,如果某觀點得到贊同,就會越來越大聲,反之則愈來愈沉默。情緒與民粹的聲音總是被支持,理性溫和的聲音總是被謾罵。此消彼漲,循環往復,理性之人越來越不願意發聲,形成「沉默螺旋」,最後集體沉淪。
這一年,最艱難的是年輕一代。
遇上了最難就業季,找工作頻頻受阻。
想要考研,卻又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租房遇到了「蛋殼破碎」,有的被趕出家門。
年輕人渴求外界能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真正的「後浪」反對《後浪》,他們的心酸應該被理解。
批判的聲音總被弱化,看到的都是浪漫的「詩和遠方」。
這一年,大自然也不容易。
印度蝗災,美國地震,中國洪水。
大火席捲澳大利亞叢林,袋鼠倉惶逃命,綿羊化為黑炭,蝙蝠湧入城區。
菲律賓火山爆發,火山灰夾雜閃電,並接連引發火山地震,宛如世界末日降臨。
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片低洼陸地將被淹沒。
大自然不說話,但用另一種方式在表達無聲的抗議。
這一年,中國也不容易。
一面是量子計算有了新突破;
另一面核心技術遭遇「卡脖子」危機。
一面是「奮鬥者」號下潛10909米,實現「大海撈針」海下作業;
另一面是華為中興遭遇制裁,高速晶片依賴美國。
一面是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另一面是TIKTOK說封殺就被封殺,應用軟體遭遇「滑鐵盧」。
這一年,中國科技有高光時刻,但一些重要領域仍舊在落後追趕。
我們在歡呼的同時,也應該保持理性。
群眾從來就沒有渴望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拂袖而去。
假如謬論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論,凡是能向他們供應幻覺的,也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這一年,那些離開的人再也回不來。
最讓人難受的,是李文亮的離開,沒人給他道歉,有人喜歡謬論不愛真相。
最讓人意外的,是科比墜機身亡,給球迷留下巨大心理缺口。
最讓人遺憾的,是趙忠祥走了,《動物世界》少了一個聲音。
最讓人惋惜的,是三浦春馬自殺,螢屏再無他的身影。
最讓人震驚的,是馬拉度納巨星隕落,世上再無「上帝之手」。
最讓人緬懷的,是36位兩院院士的離去,他們卸下了重擔。
明天和意外,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好好活著,珍惜身邊人,應該是我們活著的底線。
這一年,流量繼續向頭部集中。
李佳琦、薇婭依然是頂級網紅;
羅永浩、雷軍也開始直播帶貨;
下半年被馬保國刷屏,接著又迎來丁真;
《乘風破浪的姐姐》剛剛離開舞臺,
《演員請就位》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不知道真假的數據,成為很多人亢奮的幻覺。
流量成為經濟增長點,掠奪普通人的時間和金錢。
流量爆滿的「馬保國」
這一年,反智再次站上情緒高地。
新冠疫苗未出,雙黃連卻一夜脫銷;
張文宏提早餐建議,被人批評是「崇洋媚外」;
張玉環沉冤得雪,有人稱這是沒找到證據;
高考頂替事件令人髮指,卻大罵苟晶作秀;
TIKTOK被封殺,有人罵張一鳴是「跪著的懦夫」;
原本以為疫情的影響會讓人回歸理性,卻沒想到反智主義還是站上情緒高地。
「反智主義」沒有消失,「情緒上癮」正在支配這個時代。
信息來源被過濾,人們固守在自己圈子裡,這就是「同溫層」,這個圈子裡發出聲音與你三觀類似,進一步強化了你的意識形態,這就是「回音壁」。社交媒體通過算法了解你的需求,形成「信息繭房」。最後的結果是,雖然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實際上處於不同的「平行世界」。
傳統的回音壁原理
這一年,華人世界也爭議不斷。
香港這座東方之珠,風採已經逝去。
曾經傲立世界的金融之都,眼睜睜被新加坡搶走風採。
任何一個有著民族情懷的人,都會心痛。
臺灣這個亞細亞孤兒,也不再理性平和。
曾經自信滿滿的淳厚,現在變得狂燥。
任何一個有著大一統情結的人,更會擔心。
如何看待這一切,朋友圈被撕裂得很難看。
感受的全是「同溫層」,聽到的全是「回音壁」。
親者痛仇者快,真遺憾。
這一年,「網際網路世界」翻天覆地。
挨罵最多的是美團,它被困在「千夫所指」的系統裡。
爭議最多的是頭條,算法推薦成了最大的原罪。
質疑最多的是螞蟻,兩萬億的夢想被暫時按停。
熟諳人性的是黃崢,個人財富首次超過了馬雲。
悶聲發財的是京東,京東健康又圈了3000億。
誰也不知道網際網路巨頭會走向何方,每一起事件都會引爆輿論熱潮。
這些位處金字塔尖的人物,在反壟斷法中,同樣如履薄冰。
這一年,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一邊是馬斯克開創「人機新時代」,通往成「神」之路;
一邊是網友沉迷鍵盤,吸食精神鴉片,出現返祖現象。
一邊是臉書在VR上的長遠布局,創造一個全新世界;
一邊是普通人不斷「內捲化」,在娛樂循環中永遠走不出來。
一邊是AI算法的再次進化,越來越與人類別無二致;
一邊是真正的人類躲在舒適圈,成為情緒的奴隸。
有人朝著更高文明的方向探索,在進化中尋找更多可能;
更多人沉浸在井底仰望天空,在退化中尋找情緒G點。
人有可能分成兩個物種:一種是神,一種是獸。
回首2020年,每個人走來都不容易。
當疫情剛剛爆發時,有人曾說2020年能否推倒重來。
可惜人生不是遊戲,沒有「存檔」這個設定。
2020年之前,我們曾經認為萬物皆可控。
無論是牛頓揭示的F = M(dV/dT),
還是熱力學第一定律(∆U=Q-W),
人類總是在確定性中的一路向前。
當疫情席捲而至時,我們變得不知所措。
蝴蝶效應與量子不確定充斥世界每個角落。
此刻不得不相信熱力學第二定律(∆S>=0),
這個世界時刻在熵增,人類不過是想逆天改命。
2021會變好嗎?我們並不知道。
但如果你是「熵-」,世界就值得期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量子學派(ID:quantumschool)
作者:馮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