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湖人拿下隊史第17個總冠軍,追平凱爾特人並列歷史第一。
因為疫情停賽,我們見證了史上最長的一個賽季,從賽季開始到總冠軍揭曉,跨越整整一年。肖華在賽後講話中說:「這一座總冠軍,意義已經超出籃球本身了。」
從去年夏天交易得到濃眉重組陣容,到年初科比意外去世使這支球隊背上了新的使命,再到疫情停賽,賽季險些取消,又集中複賽,最終奪冠,兌現「湖人總冠軍」以及「為科比而戰」的承諾。算是為這個多舛的賽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對於洛杉磯湖人而言,這顯然是個成功的賽季。從常規賽到四輪季後賽,客觀地講沒遇到多大挑戰,用一帆風順來形容也不為過。
但湖人這一年其實並不容易,正因為他們做對了一些事情,才使過程看起來輕鬆。
競技體育向來只看結果,但只有回顧過程才能發現細節,成功的背後不只是強大的實力,還要避免一系列錯誤的發生,這些不容易被注意的細節,往往更能影響結果。
當然,我也不是想說湖人這一年有多麼多麼艱難,實事求是地說,過程確實順利,常規賽早早鎖定西部第一,季後賽前三輪三個4:1輕鬆晉級,還意外地避開了快船。總決賽面對黑馬熱火,原以為又是一個4:1,卻被巴特勒拉下馬,結果下一場只用半場就結束戰鬥,仿佛一咬牙一跺腳就把熱火撲滅了。
再對比上賽季,詹姆斯剛來,沒有濃眉,未進季後賽;濃眉一來,直接總冠軍。湖人剛剛交易得到濃眉,直接就成了奪冠熱門,然後就真奪冠了,好像就是詹姆斯身邊多一個超巨,帶誰都能贏。
仔細想想,真沒那麼容易。
就問一個問題,看完季後賽,你說湖人除了詹眉之外的第三強點是誰?
反正我是沒有準確答案,說是隆多我都信,說是波普也有道理,卡魯索攻防都挺穩定,霍華德在一些場次至關重要。隊內工資第三高的鐵林......反正我不同意。
看看這些人,隆多常規賽簡直像個天坑,攻防都拖後腿,會的東西湖人又不太需要,現在也的確只是個底薪老將。卡魯索一個落選秀,上賽季無人可用才得到亮相機會;波普一直被說溢價合同。庫茲馬本來被寄予厚望,卻越來越像神經刀,火力又比不上當年的JR。
真是很難找出第三個強點,也確實沒有這麼一號人,不是打完季後賽才知道,是賽季開始前看大名單就知道了。
對比一下熱火,巴特勒和阿德巴約兩個全明星之外,有鄧肯羅賓遜,有希羅,當然還有一哥,即便克勞德也比湖人的一眾角色球員要好用。更不要提還有受傷的德拉季奇,在總決賽前猶如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不說熱火,對比一下過去這些年的總冠軍:
勇士不用多說了,除了三大球星,還有實際指揮官追夢,替補的一哥、利文斯頓、韋斯特都有各自的作用,不可或缺。
就說2016年的騎士,按說是三巨頭球隊,第三點肯定不差,但當時的樂福成了累贅。即使如此,還有老將傑佛森頂替首發成奇兵,當時的JR值得信賴,TT不僅是靠譜藍領,換防庫裡效果也達到了預期,還有死纏庫裡的德拉這種拼命三郎。
熱火不提了,三巨頭球隊。
馬刺奪冠那一年,FMVP小卡在那之前甚至只能算球隊第四人。
再看這支湖人,季後賽第三得分點是波普,場均10.7分,總決賽第三得分點也是波普,場均12.8分,其餘人都不足10分,第四得分點是隆多的8.7分。
賽前你能猜到嗎?猜不到,但也不意外,反正大家都差不多。
當然,我知道有人要反駁我,現在就是看巨星的時代,湖人這個兩個超巨過於強大,這是事實,但巨星聯手也不是一定會成功。
2013年的湖人、熱火三巨頭第一年、當然還有最好的例子,同為本賽季初次聯手的小卡和喬治。
兩個球星之外必須有第三強點,可以是第三巨頭,也可以是貢獻不輸球星的角色球員。但如果實在沒有怎麼辦,本賽季的湖人給了我們答案:
團結協作,取長補短,犧牲精神。
其實賽季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在說濃眉更適合打5,和麥基或霍華德都不搭,但湖人一直在用雙塔,可到了季後賽雙塔又被棄用了,昨天更是直接卡魯索頂替霍華德首發了。
是決策有誤嗎?不是的,只是因為這兩個中鋒不用不合適,常規賽又不想讓濃眉太累,找兩個幹髒活累活的站身邊。
我在文章裡寫過很多次,這支湖人就是靠防守立足的,進攻有詹姆斯和濃眉可以玩出一切花樣,但不能說團隊進攻有多出色,所謂的進攻強隊還得是勇士那種,任何套路都駕輕就熟。
湖人的防守其實沒到無懈可擊的地步,至少不如去年的猛龍,那支猛龍可以做到每一套輪換陣容的防守強度都至少在中偏上的水準。湖人只有特定陣容才能保持強度。
總決賽裡很明顯,棄用中鋒後,濃眉一下場,禁區漏洞百出,老詹進攻端消耗太大,防守偶爾叉腰漏人,隆多由於進攻端的貢獻,出場時間大增,但防守端還是天然漏洞,屢屢被針對。
再看最後一場,換了先發,調整策略後,把熱火防到懷疑人生,一度出現71-39這樣懸殊的比分。
這就是所謂的整體性,只用一天就找到了解決辦法,且隊員集體執行力夠強。
籃球運動中防守比進攻更能體現整體性,且不是一天兩天能培養出來的,只有隊員之間足夠熟悉,足夠默契,事先早有充足準備,才能應對突發狀況。
湖人不僅有幾個經驗豐富的老油條帶領大家回到正軌,還有集體共同培養的凝聚力。
反觀快船,防守資源其實比湖人好,但直到被翻盤的最後一場,大夥還是聚不到一起,心沒往一處使,場上就是打不出整體性。
快船內部有矛盾,有刺頭愛鬧事,這在NBA太正常了。反正要說刺頭,湖人肯定比快船多,但我們看到的卻是團結一心,不計前嫌。
這是我要說的最後一點,犧牲精神。
大家應該知道我要說什麼,首先是霍華德蛻變。
霍華德確定來湖人的時候,外界都不看好,也是無奈之舉,他籤的非保障合同,湖人的意思很明顯了。
簡而言之,根據過往對他的認識,他很難實現諾言真正改變,NBA歷史上像他這樣從頂點一步步隕落的人很多,幾乎沒有東山再起的,尤其心性上的改變更難,畢竟曾經是王者,由奢入儉難。何況歲數也大了,NBA裡大浪淘沙,太多人不知不覺就消失了。
我認為霍華德的蛻變是湖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霍華德都能放下尊嚴當小弟,誰還敢抱怨什麼呢?人生第一個總冠軍,巔峰時差一步染指,等了16年,在差一點就要離開NBA、褪去光環後回到曾經辜負過的湖人完成救贖後拿到,真是一段勵志的故事。
湖人這一號人裡,隆多以前和詹姆斯是死對頭,霍華德和詹姆斯曾二分東部,麥基以不靠譜著稱,最早還有脾氣大的考辛斯,後來又來了個曾經敢和老詹對著幹的維特斯,以及老隊友JR,倆刺頭......
這一幫人在一起,能擰成一股繩,至少表面上沒聽到任何矛盾,只有各司其職一心為團隊。
仔細想想,是不是挺難得?
當然,「為科比而戰」的使命也給了每一位湖人不成功則成仁的信念,時刻鞭策著他們朝冠軍進發,不容有失,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
成功背後的所有不易,在圓滿的結局面前,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