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之味,萬物所長

2021-02-16 FM一路驚喜


傍晚7點半,夜幕降臨,小村莊裡比白天更多了一分寂靜,這個坐落於黃山邊上的小城,幼年時不識字的我,總是念成黑多縣(黟yi縣),每逢清明時節回去祭祖時,也正是山裡食物最多元的季節。

古文道:「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五味調和最重要的一條便是要重視本味,突出主味,使每一種食材都保留自己獨特完整的本身的味道。中國素菜有三大流派,兩大方向。三大流派指宮廷素菜、寺院素菜和民間素菜。兩大方向是「全素派」和「以葷託素派」。食物的精髓,無非一個「鮮」字,不僅僅是味道,更是季節,今天便和大家聊聊民間素菜,春季,除了黃山周邊特有的茶葉種植,大自然的最珍貴美味饋贈便是春鮮了。古時美食家袁枚曾說「蔬菜富有風味,清爽適口,又營養身體,無肉食腥羶之氣,也不會殘殺生靈,使人們欣賞到生機的樂趣,從而也遵循了'生機貴養,殺戎宜除'的佛家觀點。春節過去,村裡的青壯年和年輕婦女已經返城打工,中國留守兒童6100萬,超900萬1年見不到父母,我那已經年滿8歲還未上學的表弟便是這6100萬留守兒童的一員。清明節前後是採茶正忙的季節,家裡的老人都在山上採茶,等著收茶人的到來,賣個好價錢,孩子便只能在家眼巴巴的等著老人們回來做飯,懂事的表弟,除了默默的拿起昨天沒吃完的饅頭,小口的咗著。而表弟最開心的時候, 是老人帶著他去山上採春筍的時候。採筍不像採茶,不怕孩子玩耍會有影響,反倒是,孩子們純真可愛小饞嘴的心思,在找春筍的時候顯的尤為重要。春筍不像冬筍,挖筍時辨別很關鍵,關乎著挖出來的筍子是否鮮嫩,稍有差池,筍子可能就老了,可能少了未來山林裡的一棵竹子。四月春盛,雨水一潤,山風一吹,春筍就從泥土裡冒出來,黑黢黢的外衣裡,透著幾片黃嫩葉,表弟說筍子外面的黃嫩葉和小拇指差不多長就是嫩筍,就可以挖了。採竹筍要避開露水,表叔乾淨利落的一鏟子下去,掘開深土,保持根部和筍衣完整,白胖的春筍,好似戰利品般的被表弟抱回家了。竹筍見風就會發乾,浸水就會肉質變硬,不可不制而久放。回家剝開層層深棕的竹衣,潔白光潤泛著淡綠色的筍肉,看著著實新鮮。用過年自己醃製的火腿,切下一小塊,和竹筍一起燉煮,火腿兼肥帶瘦,文火烙成,鮮嫩香美,不可言喻,只需好好品嘗,全在口中 。竹筍是雅食。白居易《食筍》時,「每日逢加餐,經時不思肉。」吃到竹筍,可以忘了肉了。竹筍與豬肉是最佳的葷素搭檔。

這道竹筍燉火腿,和江浙滬愛食的名菜醃篤鮮有異曲同工之妙,古時從黃山腳下到揚州,十裡一站,由壯夫挑擔急行,到了揚州,煮筍小罐立即上席。

通常竹筍上半部分較為鮮嫩,用於燉煮,下半部分用來生炒,用老家鹹肉,帶點地裡種的大蒜苗,生炒,脆而不艮,尤妙,也是道下飯菜,配著竹筍肉湯,可謂讚不絕口,表弟能開心的吃上好大一碗飯。

其實比起春筍的美味,更讓人憂慮的是中國千萬留守兒童的未來。我們的童年不說多麼的幸福,但父母給獨生子女的關愛,遠遠比這些留守兒童要多的多。

 

除了春筍,春天裡,我最愛的一道菜 就是香椿芽了,住在六樓的爺爺奶奶,約在五年前,在樓下的空地上中了幾棵香椿,每到這個時候,剛冒出點嫩芽的香椿,都被鄰裡們摘了回去炒雞蛋或者拌豆腐。一開始,還不怎麼受眾的香椿,今年最高賣到五六塊錢一兩。很多不愛吃香菜,茼蒿,蘆蒿這些特殊味道的人們往往不愛吃,但對於愛吃香椿的人們來說,這就是春天的味道。

嫩香椿頭,芽葉未舒,微卷稚嫩,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過一下,梗葉轉為碧綠,撈出後候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著,下香油數滴,古人形容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豆腐有南北之分,口感上南豆腐嫩滑爽口,北豆腐比較老但豆味較濃;用途上南方豆腐適合做湯、涼拌。香椿拌豆腐一定要用南方豆腐拌,才更能體味春鮮之美。

但這道菜最精華的地方在於香油和調味,我吃過最好吃的味道,是母親拌的味道,拿手菜可是一絕。

恰逢刀板香餐廳舉辦野菜節,受萌叔邀約,和故事廣播的主編招財,外景主持王鵬一起來品嘗春季獨有的野菜之味,店老闆是黃山人,也算是老鄉。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春天的時令鮮蔬吧!


刀板香|春韭炒地皮

還記得高中時,語文老師說她最喜歡吃春天的地皮,大地的味道。地皮味甘性寒,所以常和韭菜性熱的菜餚一起烹製,地皮平日少見,但在大雨過後經常出現在不受汙染的山地草原上,河堤之上都可見其蹤跡,雨後採摘最為鮮美 。更有地方取名為「情人的眼淚」,想想十分浪漫,整道菜簡單大方,口味清淡適宜,沒有什麼複雜的烹飪技巧,全憑食材新鮮。


刀板香|雪菜小野筍

刀板香主打的是徽菜系列,但如今人們的口味漸漸偏於養生,清淡,店內的菜系,拿捏的十分細心,雪菜本身是醃製菜,想必是過了幾次水,衝掉了鹹味和常見的醃酸味,細嫩的小野筍從刨開分兩片,切段快炒,紅椒絲點綴,賣相不錯,野筍的鮮嫩燻以雪菜的酸,層次感豐富。


刀板香|臘肉炒山蕨

蕨菜,長於山上背陰處,其食用部分是未展開的幼嫩葉芽,這個季節採摘,山民們常曬乾後貯存至冬天食用,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媽媽做的蕨菜紅燒肉。而新鮮的經處理的蕨菜,暗紫色的葉芽切成小段,配以春蒜和臘肉,滿覆肉香,口感清香滑潤。


刀板香|野生鴨板芹

鴨板芹又名三葉芹,因其三葉的形狀有些像鴨子的腳蹼,故又名鴨腳板,是山野間特有的一種野菜,主要採摘嫩苗及嫩莖葉作蔬菜食用。鹹肉油炒鴨板芹,看上去油光蹭亮,但入口沒有並非那麼油膩,反倒是透明的膏狀鹹肉的香味,略帶蒜香和小米椒的辣感,結合鴨板芹本身濃鬱的芹菜香氣,使得這道菜彰顯特別的野菜口感。


刀板香|蠶豆滑肉鍋

春天的蠶豆,碧綠生青,顏色十分清爽怡人,搭配炒至斷生的土雞蛋,煲上高湯,黑色小木耳點綴,湯中帶著蠶豆的鮮,雞蛋的厚味,整體口感,偏清淡卻又不失本味,這道蠶豆滑肉,常見於徽菜餐廳,刀板香的這道菜,口感細膩,清淡鮮美,養生健康。


春天裡,薺菜,馬蘭頭,春芹,韭菜,都是十分新鮮且春天裡最特色的蔬菜類,無論是包餃子,還是清炒,都十分可口,這就是食物本味的魅力之處。

春天的味道是如此的特殊且賦予萬物新生的意義。她說遠處樹葉新綠,麥田裡微風吹起,陌生有花開著,像你。

文|芊芊

圖|芊芊 招財

一路驚喜~~~繼續請客

鎖定收聽合肥故事廣播FM98.8,工作日下午5:00-7:00【一路驚喜】節目萌叔周彤和蘿莉笑笑每周都會帶來不一樣的請客活動哦~每天保持收聽,下一個請客對象可能就是你哦!




特別鳴謝安企微雲技術支持400-600-0500

相關焦點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因而,大多數注者與學者主張此處的「不仁」並不是負面意義, 如王弼言「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老子道德經注校釋》)陳鼓應先生認為該句的意思是:「天地無所偏愛,任憑萬物自然生長;聖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己發展」。
  • 它即是實存之物,又是萬物的規律
    下面居士我從三方面來解釋老子之道。一、道是一種實存之物老子認為,道是真實存在的。它混然一體,但我們看不到它的形象,聽不到它的聲音,摸不到它的形質,因此我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能勉強將其稱為「道」,「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為什麼道沒有形象又沒有名字?因為那些有形有名的事物,都是特定時空中的具體之物,有生有滅。
  • 所長造句和解釋_所長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2、手指)所長參考例句:1、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2、你們二位馬工枚速,各有所長,何必謙虛。3、他在此處無法發揮所長,只好另謀高就。5、囚犯獲釋後可盡其所長,靠廚藝謀生。6、這次任務調整是公司轉型的契機,希望大家發揮所長,全力以赴。7、只要能夠發揮所長,他不在乎職位的高低。8、今年初,他被破格錄用為研究所副所長。
  • 蘇軾的藝術觀察論:觀萬物之變
    此外,蘇軾提出的「觀物要審」,不僅僅著眼於對事物表層形態的尋求,更強調要遵循事物的內在規律:物有畛而理無方,窮天下之辯,不足以盡一物之理。達者寓物以發其辯,則一物之變,可以盡南山之竹。學者觀物之極,而遊於物之表,則何求而不得?是故幽居默處而觀萬物之變,盡其自然之理,而斷之於中。
  • 「萬物一馬」——淺談《周易》中「乘馬」的象數含義
    這柄青山掌門的劍,名叫「萬物一」。「萬物一」這個名字,來自於《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道朝天》中「藏天下」的境界,同樣也是出自《齊物論》中的這句話。那麼,「萬物一」這個名字,又和《周易》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從「馬」說起了。
  • 100句國學經典之:從一到三到萬物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42章) 釋義:這是一段十分哲學化的語言。 什麼是「道生一」?《道德經》是本系統、整體的著作,結合第39章的「得一」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等,「一」就是同一的意思,而不是其它解釋認為的代指「簡單」,或代指「道」。 「道生一」,是指道,即真理、規律(的出現)是絕對的、唯一的、同一(統一)的。
  • 莊子 齊物論三天地一指 萬物一馬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
  • 中藥及飲食的氣、味的陰陽之辨(附語音)
    (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我們先看原文:「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宇宙之先,混沌之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物即道。一聲霹靂,混沌開闢,道生神仙,道生天地,道生萬物,猶如嬰倪,呱呱落地,生得偉大,生得喜悅。生生不息之道,給神仙以威靈,給天地以承載,給萬物以繁榮,給人以歡喜,給人以愉悅,給人以希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幸福,給道教以靈魂。生,道教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道教一切活動均圍繞著它而展開。
  • 滄海變桑田,萬物總有情
    但,萬物皆是有情之物,這大概是毋庸置疑的了。看過《忠犬八公》的朋友幾乎都曾被狗狗的執著與愛所感動過。特別是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冬夜裡,狗狗依舊在車站的門口迎接那個永遠不會回家的人,讓人更是泛起漣漪。如果我們都能像李漢榮一樣,憑藉一雙真誠善意的眼眸,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以濃厚的愛意理解世間萬物,也許我們都會成為有情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李漢榮的有情世界,走進《萬物有情》。
  • 莊子之道:從道到物乃至到人的演化過程,都是齊一平等的
    道雖然是真實的存在,但不是如同一個物那樣的具體的存在者。因此,人們必須注意道與萬物之間的區分。如果道不是萬物的話,那麼它也就不存在於某種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之中。「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 侯王能守之 萬物將自賓(十六)
    卽㯷之省也。凡樸素字作樸。皆見說文。 從上文得知:這個樸是木皮,有味藥材今叫「川厚樸」,用木皮形容做人的的樸實、樸厚和厚重,還是極度恰當的。 天地、時間、空間、都生成了,才會生萬物和人對吧?那麼宇宙從密度很大的一個飯糰(太一)一下子爆炸或者說膨脹,變成了那麼一大鍋稀飯,會造成什麼後果?
  • 心是萬物的主宰,「無心」才是境界!
    一個人真正能以寬容去化育萬物,能以內心溫和包容他人過錯與戾氣,這才是真正的善,並且也是一種真正的大智行為。 《菜根譚》中說這樣一句話: 「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念頭忌刻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
  • 「人居環境」廁所革命案例|安寧市金方街道一廁一所長 一廁一風景
    公廁建設驗收完工投入使用後,由各村小組書記擔任公廁「所長」,不設支部的村小組由村小組組長擔任「所長」。製作公示牌公示,明確責任「所長」和保潔員的工作責任。所長負責公廁的全面管理,日常規範使用以及檢查工作,每周檢查次數不少於兩次,以「五有、五無、五淨」為金方街道公廁管理制度核心,確保公廁做到「七淨、二有、三通、三無、二明」。
  • 萬物蟄伏之冬,補腎養精之際
    經過一整年的生活以後萬物選擇在冬季蟄伏修養。雖然在冬天我們也要正常的學習或上班,但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好好補補自己的身體。補腎需要大補之物來運作,但切忌胡吃亂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在滋補之物中,海馬和鹿茸是最好的選擇。如此大補之物在冬天吃更好,以免身體承受不必要的負擔。
  • 天地萬物妖嬈美,喜慶之人最精神
    你我的愛情結晶,乃煙雨江南精魂鑄就,江北沂蒙文武孕合,乃是熊夢呈祥,你我之心魂合一,凝天地之靈氣而成,怎不叫人欣喜若狂?聽知畫啼試英聲,你我得子之喜,喜比結彩,實現了愛情人生的一大宏願,你我心融魂合,相視歡爽樂翻天。此際,但聞雲空香風中,百鳥高歌,仙韻嫋繞,我們一家歡天喜地,笑語喧騰,一任彩雲飛揚,喜鵲喳喳,鶯歌燕舞,喜慶遍地豔陽蒸。
  • 《黃帝書》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
    所謂渾淪,說的是萬物渾然一片而沒有分離開來的狀態。看它看不見,聽它聽不到,摸它摸不著,所以叫做簡易。易沒有形狀,易變化而成為一,一變化而成為七,七變化而成為九。九是變化的終極,於是反過來又變化而成為一。一是形狀變化的開始,清輕之氣上浮成為天,濁重之氣下沉成為地,中和之氣便成為人,所以天地蘊含著精華,萬物由此變化而生。」子列子曰:「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 萬物皆可火鍋味,火鍋品牌玩轉跨界背後的底層邏輯
    萬物皆可跨界,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很多餐飲品牌開始「不務正業」。近日,上海牛肉火鍋左庭右院上線了全新包裝零食產品「海苔牛肉脆」,引發顧客搶購,首批海苔牛肉脆上線當天,就賣出了2000單,接近10000罐。鮮牛肉火鍋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跨界」做周邊?
  • 體道之人何肯以物為事
    體道之人何肯以物為事《莊子諵譁》囈談—德充符第三(體道之人何肯以物為事)受命於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松柏為何能夠冬夏常青,是吸收了地氣,松柏的根在地,而堯舜為何能夠英明正直,是因為接受了上天的浩然之氣,人的根在頭頂。這一切是自然而然,非能為而得之。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夫保始之徵,不懼之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猶若是,而況官天地、府萬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嘗死者乎!
  • 天冬 | 這味仙物竟然「外貌」不合規?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今天是立冬,立冬一過,冬天就開始了。古人秋冬崇尚養藏,《黃帝內經》記載,「冬三月,此謂閉藏……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味秋冬之生的「天冬」吧,文末隨附仙物「天門冬酒」酒方三張,可作為冬藏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