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7點半,夜幕降臨,小村莊裡比白天更多了一分寂靜,這個坐落於黃山邊上的小城,幼年時不識字的我,總是念成黑多縣(黟yi縣),每逢清明時節回去祭祖時,也正是山裡食物最多元的季節。
這道竹筍燉火腿,和江浙滬愛食的名菜醃篤鮮有異曲同工之妙,古時從黃山腳下到揚州,十裡一站,由壯夫挑擔急行,到了揚州,煮筍小罐立即上席。
通常竹筍上半部分較為鮮嫩,用於燉煮,下半部分用來生炒,用老家鹹肉,帶點地裡種的大蒜苗,生炒,脆而不艮,尤妙,也是道下飯菜,配著竹筍肉湯,可謂讚不絕口,表弟能開心的吃上好大一碗飯。
其實比起春筍的美味,更讓人憂慮的是中國千萬留守兒童的未來。我們的童年不說多麼的幸福,但父母給獨生子女的關愛,遠遠比這些留守兒童要多的多。
除了春筍,春天裡,我最愛的一道菜 就是香椿芽了,住在六樓的爺爺奶奶,約在五年前,在樓下的空地上中了幾棵香椿,每到這個時候,剛冒出點嫩芽的香椿,都被鄰裡們摘了回去炒雞蛋或者拌豆腐。一開始,還不怎麼受眾的香椿,今年最高賣到五六塊錢一兩。很多不愛吃香菜,茼蒿,蘆蒿這些特殊味道的人們往往不愛吃,但對於愛吃香椿的人們來說,這就是春天的味道。
嫩香椿頭,芽葉未舒,微卷稚嫩,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過一下,梗葉轉為碧綠,撈出後候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著,下香油數滴,古人形容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但這道菜最精華的地方在於香油和調味,我吃過最好吃的味道,是母親拌的味道,拿手菜可是一絕。
恰逢刀板香餐廳舉辦野菜節,受萌叔邀約,和故事廣播的主編招財,外景主持王鵬一起來品嘗春季獨有的野菜之味,店老闆是黃山人,也算是老鄉。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春天的時令鮮蔬吧!
刀板香|春韭炒地皮
還記得高中時,語文老師說她最喜歡吃春天的地皮,大地的味道。地皮味甘性寒,所以常和韭菜性熱的菜餚一起烹製,地皮平日少見,但在大雨過後經常出現在不受汙染的山地草原上,河堤之上都可見其蹤跡,雨後採摘最為鮮美 。更有地方取名為「情人的眼淚」,想想十分浪漫,整道菜簡單大方,口味清淡適宜,沒有什麼複雜的烹飪技巧,全憑食材新鮮。
刀板香|雪菜小野筍
刀板香主打的是徽菜系列,但如今人們的口味漸漸偏於養生,清淡,店內的菜系,拿捏的十分細心,雪菜本身是醃製菜,想必是過了幾次水,衝掉了鹹味和常見的醃酸味,細嫩的小野筍從刨開分兩片,切段快炒,紅椒絲點綴,賣相不錯,野筍的鮮嫩燻以雪菜的酸,層次感豐富。
刀板香|臘肉炒山蕨
蕨菜,長於山上背陰處,其食用部分是未展開的幼嫩葉芽,這個季節採摘,山民們常曬乾後貯存至冬天食用,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媽媽做的蕨菜紅燒肉。而新鮮的經處理的蕨菜,暗紫色的葉芽切成小段,配以春蒜和臘肉,滿覆肉香,口感清香滑潤。
刀板香|野生鴨板芹
鴨板芹又名三葉芹,因其三葉的形狀有些像鴨子的腳蹼,故又名鴨腳板,是山野間特有的一種野菜,主要採摘嫩苗及嫩莖葉作蔬菜食用。鹹肉油炒鴨板芹,看上去油光蹭亮,但入口沒有並非那麼油膩,反倒是透明的膏狀鹹肉的香味,略帶蒜香和小米椒的辣感,結合鴨板芹本身濃鬱的芹菜香氣,使得這道菜彰顯特別的野菜口感。
刀板香|蠶豆滑肉鍋
春天的蠶豆,碧綠生青,顏色十分清爽怡人,搭配炒至斷生的土雞蛋,煲上高湯,黑色小木耳點綴,湯中帶著蠶豆的鮮,雞蛋的厚味,整體口感,偏清淡卻又不失本味,這道蠶豆滑肉,常見於徽菜餐廳,刀板香的這道菜,口感細膩,清淡鮮美,養生健康。
春天裡,薺菜,馬蘭頭,春芹,韭菜,都是十分新鮮且春天裡最特色的蔬菜類,無論是包餃子,還是清炒,都十分可口,這就是食物本味的魅力之處。
春天的味道是如此的特殊且賦予萬物新生的意義。她說遠處樹葉新綠,麥田裡微風吹起,陌生有花開著,像你。
文|芊芊
圖|芊芊 招財
一路驚喜~~~繼續請客
鎖定收聽合肥故事廣播FM98.8,工作日下午5:00-7:00【一路驚喜】節目,萌叔周彤和蘿莉笑笑每周都會帶來不一樣的請客活動哦~每天保持收聽,下一個請客對象可能就是你哦!
特別鳴謝安企微雲技術支持400-600-0500